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柴效科  周聪  宋爱琳 《安徽医药》2022,26(12):2383-2389
目的探讨双硫仑螯合铜( DSF-Cu)对耐紫杉醇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培养 MCF-7人乳腺癌细胞和耐紫杉醇乳腺癌 MCF-7/紫杉醇细胞,用定量紫杉醇持续诱导 MCF-7/紫杉醇细胞维持耐药性。通过 CCK-8法检测 MCF-7/紫杉醇细胞耐药指数;通过 CCK-8法检测 MCF-7/紫杉醇细胞在不同浓度 DSF-Cu(5、10、 15、20、25 μmol/L)干预不同时间( 24 h和 48 h)后的抑制率,并分析细胞抑制率与 DSF-Cu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关系;通过划痕实验检测 DSF-Cu对 MCF-7/紫杉醇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MCF-7和 MCF-7/紫杉醇细胞中 B细胞淋巴瘤 -2(Bcl-2)、 Bcl-2相关 X蛋白( Bax)和自噬效应蛋白 Beclin-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在紫杉醇和 DSF-Cu单药及联合干预 MCF-7/紫杉醇细胞中后,检测 Bcl-2、Bax和 Beclin-1蛋白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技术检测不同浓度 DSF-Cu(5、10、15、20 μmol/L)干预 MCF-7/紫杉醇细胞不同时间( 12 h、24 h和 48 h)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CF-7和 MCF-7/紫杉醇细胞在紫杉醇干预 24 h后 IC50值分别为 1 394.79 μmol/L和 321.42 μmol/L,MCF-7/紫杉醇细胞耐药指数为 4.34;在不同浓度 DSF-Cu(5、10、15、20、25 μmol/L)DSF-Cu干预 MCF-7/紫杉醇细胞 24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 27.42±3.38)%、(42.71±0.77)%、(57.52±7.10)%、(73.83±1.76)%、(85.55±2.25)%,48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 51.27±4.59)%、(57.34±5.94)%、(71.50±1.80)%、(81.54±4.36)%、(90.96±2.13)%,DSF-Cu以浓度与时间依赖性抑制乳腺癌 MCF-7/紫杉醇细胞增殖( P<0.05);划痕实验证实 DSF-Cu能抑制乳腺癌 MCF-7/紫杉醇细胞迁移; qRT-PCR结果显示,与 MCF-7细胞相比, MCF-7/紫杉醇细胞中 Bcl-2和 Beclin-1基因表达升高, Bax基因表达降低( 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与 MCF-7细胞比较, MCF-7/紫杉醇细胞中 Bcl-2和 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 Bax蛋白表达降低( P<0.05)。 MCF-7/紫杉醇细胞在紫杉醇和 DSF-Cu单药及联合干预后 Bcl-2表达分别为 1.81±0.28、1.25±0.09、0.87±0.10,Bax表达分别为 0.65±0.15、1.07±0.15、1.34±0.04,Beclin-1表达分别为 1.53±0.22、0.85±0.18、0.53±0.08,MCF-7/紫杉醇细胞在 DSF-Cu干预后 Bax蛋白表达升高, Bcl-2和 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 P<0.05);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 DSF-Cu(0、5、10、15、20 μmol/L)干预 MCF-7/紫杉醇细胞 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5.50±1.01)%、流(11.03±1.04)%、(55.12±5.06)%、(68.86±3.36)%、(80.07±4.30)%,在 IC50浓度的 DSF-Cu干预 MCF-7/紫杉醇细胞不同时间( 0h、 12 h、24 h、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4.47±0.57)%、(15.92±2.63)%、(34.85±2.70)%、(74.94±1.13)%,MCF-7/紫杉醇在 DSF-Cu干预后细胞凋亡情况与 DSF-Cu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P<0.05)。结论 DSF-Cu可通过诱导凋亡、抑制自噬来抑制乳腺癌 MCF-7/紫杉醇细胞增殖和迁移,逆转乳腺癌 MCF-7细胞对紫杉醇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7(SERPINB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分为sh-SERPINB7组、空白对照组(BC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其中,sh-SERPINB7组和NC组分别转染SERPINB7 RNA干扰慢病毒和阴性对照慢病毒。采用qRT-PCR法检测SERPINB7 mRNA表达,CCK-8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法检测SERPINB7、Bax、Bcl-2、Snail、Slug、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3和磷酸化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 MCF-7细胞中SERPINB7蛋白表达高于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P<0.05)。与BC组和NC组相比,sh-SERPINB7组MCF-7细胞中SERPINB7 mRNA表达以及Bcl-2、Snail、Slug、TGF-β、p-Smad3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P<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分别单用或联用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分别组成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MCF-7细胞24、48、72、96h,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组、联用组以及对照组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通过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各实验组作用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核固缩和胞质减少,而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抑制MCF-7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联用组细胞抑制率较单药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用有交互效应(P〈0.05)。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诱导MCF-7细胞凋亡,联合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两药联合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长春瑞滨(VNR)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空白对照组、VNR组以及阿司匹林+VNR低、高剂量组。使用MTT法检测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细胞的凋亡率及周期变化,使用Western Blot和RT-PCR定性、半定量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MTT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VNR组和阿司匹林+VNR低剂量组MCF-7细胞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与阿司匹林+VNR低剂量组比较,阿司匹林+VNR高剂量组MCF-7细胞抑制率有一定程度升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VNR组和阿司匹林+VNR低、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S期细胞数量比例显著增加(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VNR组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VNR组比较,阿司匹林+VNR低、高剂量组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阿司匹林+VNR低剂量组比较,阿司匹林+VNR高剂量组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VNR可通过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上调促凋亡蛋白Bax、凋亡调控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0(R)–人参皂甙Rg3(SPG-Rg3)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及SPG-Rg3多个浓度组。利用MTT法观察人参皂甙Rg3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出IC-50,进一步确定其有效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参皂甙Rg3作用后MCF-7细胞周期的变化;利用AnnexinV-EGFP/PI双染法,检测人参皂甙Rg3诱导MCF-7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CF-7细胞凋亡与Fas、FasL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SPG-Rg3作用48h的IC-50为244.54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Rg3使MCF-7的S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P<0.01),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免疫细胞化学显示Rg3能使MCF-7细胞胞浆内细胞色素C增加(P<0.01)。结论 SPG-Rg3能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芹黄素联合紫杉醇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用Transwell法测试细胞的迁移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芹黄素与紫杉醇单独用药对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呈浓度依赖性,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两药联用后,抑制细胞的迁移能力和诱导细胞的凋亡作用增强.结论 芹黄素与紫杉醇联用可协同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痛方(RTP)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表柔比星)和RTP给药组,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方剂(0.5,1,2,4,8,16 mg·mL-1)分别在24 h、48 h和72 h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的凋亡率;免疫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总蛋白激酶B(Akt)和p-Akt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高浓度的RTP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且具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RTP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随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Western blot表明,RTP可明显上调Bax蛋白表达,而下调Bcl-2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但对总Akt表达却无明显影响。结论: RTP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Akt磷酸化从而阻断P13K/Akt信号通路,启动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细胞的HER2过表达降低其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紫杉醇的耐药性由多种因素引起,本文研究乳腺癌细胞中的HER2蛋白水平是否影响细胞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方法以HER2低表达的MCF-7/pcDNA3.1细胞和经稳定转染获得的HER2高表达的MCF-7/HER2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方法测定紫杉醇对这两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紫杉醇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实验测定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两种细胞的裸鼠移植瘤实验测定紫杉醇的抑瘤率。结果紫杉醇对MCF-7/HER2细胞的IC50值是MCF-7/pcDNA3.1细胞的6.2倍;紫杉醇诱导细胞G2/M期阻滞,且是HER2非依赖性的;0.01、0.1和1.0μmol.L-1紫杉醇诱导MCF-7/pcDNA3.1细胞凋亡的百分比分别是15.1%±2.1%、21.0%±2.9%和35.7%±3.8%,诱导MCF-7/HER2细胞凋亡的百分比分别是7.5%±1.7%、14.1%±2.3%和24.2%±3.4%,同一浓度的紫杉醇诱导两细胞的凋亡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5、10和20 mg.kg-1的紫杉醇对裸鼠移植MCF-7/pcDNA3.1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是36.9%、58.7%和75.4%,对裸鼠移植MCF-7/HER2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是20.1%、33.3%和67.3%。在相同剂量下紫杉醇对裸鼠移植的两种肿瘤的抑瘤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ER2蛋白的高表达可降低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黄素甲醚对乳腺癌细胞存活及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CCK-8试验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及不同培养时间大黄素甲醚处理的HCC1937、MCF-7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干扰后HCC1937、MCF-7细胞凋亡率。qRT-PCR检测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的miR-2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黄素甲醚、miR-21 mimics、miR-21 inhibitor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结果 CCK-8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培养48 h的HCC1937、M CF-7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 <0. 05),5μmol/L大黄素甲醚处理的HCC1937、M CF-7乳腺癌细胞,在培养48、72、96 h后,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 <0. 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培养48 h的HCC1937、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均升高(P <0. 05)。qRT-PCR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μg/ml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miR-21表达降低(P <0. 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μg/ml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给予miR-21 mimics干扰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降低(P <0. 05),给予miR-21 inhibitor干扰的HCC1937、M 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升高(P <0. 05)。结论大黄素甲醚通过下调miR-21调控PDCD4蛋白表达杀伤乳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497-5p对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MCF-7/紫杉醇。将MCF-7/紫杉醇细胞,分别转染miR-497-5p模拟物(miR-497-5p mimics组)、miR-497-5p模拟物阴性对照(miR-NC组)、miR-497-5p抑制剂(miR-497-5p inhibitor组)及miR-497-5p抑制剂阴性对照(NC组)。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497-5p表达,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的表达。结果miR-497-5p在MCF-7/紫杉醇细胞中表达水平0.44±0.02,显著低于MCF-7细胞的0.7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miR-NC组、miR-497-5p mimics组、NC组及miR-497-5p inhibitors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9.67±2.08)%,(46.33±5.86)%,(17.33±1.53)%,(9.33±3.5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8±0.07)%,(16.37±1.10)%,(5.56±0.41)%和(2.44±0.13)%,以上指标,miR-NC组与miR-497-5p mimics组相比,NC组与miR-497-5p inhibitor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497-5p mimics组中PD-L1蛋白表达显著较miR-NC组低;miR-497-5p in-hibitor组中PD-L1蛋白表达显著较N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497-5p通过调控PD-L1表达抑制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