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右美托咪定给药时机在全麻儿童龋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择期行全麻龋齿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D1组、D2组、D3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术中均使用七氟烷1.5 MAC维持麻醉,D1组术中不给予右美托咪定;D2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后给予0.5 μg/(kg·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10 min;D3组于手术结束前泵注0.5 μg/(kg·h) 右美托咪定10 min。记录3组患儿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1 h时(T2)、术毕时(T3) 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 从七氟烷关闭至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 的麻醉苏醒躁动评分(PAED)和疼痛评分(FLACC)。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同组T0时相比,3组T1、T2和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与D1组相比,D2组T1、T2和T3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D3组T3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与D1组相比,D2组D3组PAED和FLACC评分显著低于D1组(P<0.05)。结论 麻醉诱导插管后泵入 0.5 μg/(kg·h) 右美托咪定10 min,可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苏醒躁动,同时不会影响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是较为合理的临床用药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用于儿童口腔全麻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120例拟行口腔全麻治疗(>90 min)的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组(D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60例。D组经面罩吸入4%~6%七氟烷,静脉推注芬太尼1 μg/kg,咪唑安定0.1 m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铵0.3 mg/kg。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气管插管,以2%~3%七氟烷吸入维持。手术开始时,泵注丙泊酚,速度为9~12 mg/(kg·h);同时先以1 μg/kg速度泵注右美托咪定15 min后,减为0.5 μg/(kg·h)维持直至手术结束。S组未泵注右美托咪定。监测患儿入室(T1)、睫毛反射消失(T2)、泵注右美托咪定10 min(T3)、手术开始(T4)、手术结束(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手术完成时间、手术后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内小儿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采用 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手术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T3-T5时D组MAP、HR显著低于S组(P<0.05), 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S组(P<0.05);D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高于S组;在PACU内,D组小儿苏醒期PAED评分显著低于S组。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用于儿童口腔全麻手术,患儿循环指标稳定,对呼吸影响小。虽然苏醒时间有所延长,但可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龋齿治疗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复杂龋齿治疗术患儿64例,年龄3~6岁,ASAⅠ级。随机将患儿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2例。D组在麻醉诱导同时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15 min,然后以0.4μg·kg^-1·h^-1持续泵注至术毕前30 min。C组以同样方案泵注生理盐水。分别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1h(T1)、术毕(T2)、苏醒时(T3)的HR、MBP,以及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水平,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总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Ramsay镇静评分、FLACC镇痛评分与PAED躁动评分。结果:(1)围术期生命体征比较,T0时,患儿HR、MA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D组HR、MAP显著低于C组(P<0.05)。(2)应激反应指标比较:T0时,两组患儿Cor、NE、Gl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D组Cor、NE、Glu显著低于C组(P<0.05)。(3)复苏质量与麻醉药总量比较:两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组患儿丙泊酚总用量、镇静、镇痛、躁动评分值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用于全麻龋齿治疗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降低应激反应,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腮腺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行腮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各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相同,手术结束前30 min,D1、D2、D3组分别将右美托咪定0.4、0.8、1.2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20 mL,10 min内缓慢泵入,C组泵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O)、拔管即刻(Tl)、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PACU期间呛咳、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拔管即刻的Ramsay镇静评分及数字等级疼痛评分(NRS);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使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管即刻C、D1组血压、心率较拔管前显著升高(P<0.05),D2、D3组升高不显著(P>0.05).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10 min,D1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在PACU的躁动发生情况与C组相近(P>0.05),呛咳的发生率及程度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即刻的Ramsay镇静评分及NRS与C组亦无显著差异(P>0.05).D2、D3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同时点C、D1组显著降低,躁动、呛咳发生率及程度显著低于C、D1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显著增高(P<0.05),NRS显著降低(P<0.05).D3组的Ramsay镇静评分较D2组显著增高(P<0.05),NRS显著降低(P<0.05).D3组患者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D1、D2、C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腮腺手术结束前泵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苏醒质量,中等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8 μg/kg)更安全,不延长拔管和定向力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在儿童乳磨牙根管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纳入门诊乳磨牙根管治疗的儿童60名,随机分为2组(n=30).实验组患儿在使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联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75μg/kg);对照组患儿在使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联合静脉泵注等容积乳酸钠林格氏液.采用双盲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牙科日间全麻手术的维持,探讨其对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拟全麻下行口腔治疗的80例儿童牙科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全麻维持期静脉注射1 μg·kg-1负荷量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然后以0.1~0.4 mL·(kg·h)-1的速度静脉注射至手术结束前45 min,B组以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记录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ASAPS),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2),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结束到拔管的时间,拔管到清醒的时间、清醒后行为评分(FPAS),达离院标准的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手术开始、手术10 min、30 min、1 h、2 h及拔管后的HR、MAP均有统计学差异,A组低于B组(P<0.05);舒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躁动率也有统计学差异,A组低于B组(P<0.05);2组拔管到清醒的时间及达离院标准的时间为A组长于B组(P<0.05)。其他指标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牙科日间全麻手术,能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腔喷雾右美托咪定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需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DEX组鼻腔喷雾1.5μg/kg右美托咪定,C组鼻腔喷雾生理盐水,30 min以后实施局部麻醉,拔出下颌第三磨牙。每10 min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评估患者的改良OAA/S评分,同时记录注射局麻药时的VAS评分。结果:DEX组的SBP和HR在鼻腔喷雾给药后的3060 min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在给药后2060 min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在给药后2060 min时出现镇静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局麻药时两组患者均感到轻微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喷雾右美托咪定1.5μg/kg,能够有效、安全且便捷地应用于健康成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镇静,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与咪唑安定在口腔种植手术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需行口腔种植牙的健康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例。1组(G1)单独使用高剂量咪唑安定;2组(G2)低剂量咪唑安定复合低剂量右美托咪啶;3组(G3)高剂量咪唑安定复合高剂量右美托咪啶;4组(G4)为低剂量咪唑安定复合高剂量右美托咪啶;5组(G5)为高剂量咪唑安定复合低剂量右美托咪啶;6组(G6)单独使用高剂量右美托咪啶。记录各组镇静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并比较各组局部麻醉(T1)、切开(T2)、备洞(T3)、缝合(T4)时患者Ramsay镇静评分(RSS)以及对T1~T4的记忆情况,离院前进行手术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G3组收缩压在T1~T4时均低于G1、G2组(P<0.05);G1组收缩压在T3、T4时高于G6组(P<0.05)。G3组术中心率低于术前(P<0.05)。T1~T4时G1组RSS评分最低;G2组多为2~3分;G3组镇静较深,多例达到5分;G4组以3~4分居多;G5组在T2时开始有部分达到5分;G6组在T1、T2时低于G3、G4、G5组,在T2时接近G4组。各组疼痛评分及麻醉手术满意度比较未见差异。结论 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啶和咪唑安定镇静优于单独使用,低剂量咪唑安定联合高剂量右美托咪啶镇静效果及程度最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接受舌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行舌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维持麻醉所用药物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每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麻醉诱导前30 min、切皮前、切皮后1 h、术毕、术后6 h、术后24 h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 ±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围手术期血清中炎症因子IL-1、IL-6、hs-CRP、TNF-α水平在手术中、术毕、术后6 h、术后24 h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毕时达到最高峰,术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Dex组的血浆IL-1、IL-6、hs-CRP、TNF-α水平在手术中、术毕、术后6 h、术后24 h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舌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轻舌癌根治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随访在全身麻醉下行龋病治疗的患儿,分析全麻下龋病治疗对儿童口腔健康及生长发育的近期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童口腔科进行全身麻醉下龋病治疗并符合研究标准的全部病例。经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研究者在术前、术后随访时检查患儿口腔情况,记录身高、体重,检测龋活跃性。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患儿平均龋均值为14.02,夜奶喂养及过早人工喂养的患儿龋均值明显偏高。术后3个月时龋病复发率为25.67%,6个月时龋病复发率为50%。治疗后患儿龋活跃性发生明显改变,3次随访结果中,龋活性值在术后3个月时最低。全麻治疗后患儿用餐时间显著缩短,进食次数及摄入甜食的频率明显下降,刷牙时间明显延长。术后BMI处于正常范围的儿童数量显著增加。结论 全身麻醉下龋病治疗可在短期内显著降低患儿的龋活跃性,改善患儿的口腔健康行为和发育情况。但大部分患儿治疗后仍具有较高的龋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在不配合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12岁患口腔疾病需治疗病例59例,分别对捆绑强制性多次复诊完成治疗和全麻一次性完成口腔疾病治疗进行临床效果对比评估。结果:全麻下对不配合儿童进行口腔治疗能缩短疗程、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口腔整体卫生水平,减少继发龋、充填物脱落率(P<0.05),减轻治疗过程给患儿带来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P<0.05)。结论:对于不配合治疗儿童进行全麻一次性治疗耗时短、疗效高,可降低心理恐惧和焦虑,保护患儿的心理健康,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全身麻醉下儿童口腔治疗前后患儿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收集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3~6岁的患儿59例资料,由患儿家长全麻前和术后1个月分别填写儿童口腔健康生活量表,本量表包括患儿自身影响部分和家庭影响部分.通过分析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麻后口腔健康生活量表总分降低51% (P<0.001),其中患儿影响部分降低50% (P <0.001),家庭影响部分降低53% (P <0.001),效应量分别为1.4和4.0.结论:对于年幼不合作且多数牙齿龋损的患儿,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可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庭的口腔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OBJECTIV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st to the Iowa Medicaid program of hospitalizing young children for restorative dental care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nd describes the dental services received in this setting. METHODS: Medicaid dental claims for young children receiving restorative dental care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during fiscal year 1994 were matched with corresponding hospital and anesthesia claims. RESULTS: The total cost to the Medicaid program of treating a child in the hospital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as $2,009 per case. Less than 2 percent of Medicaid-enrolled children under 6 years of age who received any dental service accounted for 25 percent of all dollars spent on dental services for this age group, including hospital and anesthesia care.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procedure was stainless steel crowns (SSCs), with an average of almost six per case. CONCLUSIONS: Early identification,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are critically important to prevent the costly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ECC in hospital operating room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对减轻儿童腭裂修复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3岁,符合入选标准的择期全麻下行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即P1组、P2组和NS组,每组20例.在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tic care unit,PACU)即刻,分别静注喷他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牙科全身麻醉(DGA)下和常规门诊治疗的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进行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医生和家长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葛立宏 《口腔医学》2016,(3):193-196
国际上开展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已经有60多年历史,其技术越来越成熟,效果也得到了广泛肯定。我国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医院相继开展此项技术,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许多医院已开始或准备开展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大部分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都出现了患者排队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情况。该文将介绍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的国内外情况,适应证和禁忌证、风险防范和规范制定以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