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估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简称“涂片法”)、L-J培养基(Lowenstein-Jenden medium)固体培养(简称“L-J法”)、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法”)及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法”)等4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检出结核病病原菌的能力。方法 搜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45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同时使用涂片法、L-J法、MGIT 960法及GeneXpert法进行检测。对上述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以临床诊断情况(总体分为“肺结核患者”与“非肺结核患者”)为参考标准,计算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同时计算4种方法联合检测结果的病原学阳性率(其中任何一种方法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判断为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结果 45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临床最终诊断依据《WS 288—2017肺结核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为肺结核患者227例(肺结核225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2例),非肺结核患者224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11例,陈旧性肺结核6例,肺部阴影待查181例,胸腔积液3例,肺纤维化1例,肺炎3例,肺癌1例,密切接触者筛查18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涂片法、L-J法、GeneXpert法、MGIT 960法检测敏感度分别为22.5%(51/227)、32.2%(73/227)、37.9%(86/227)、43.2%(98/227),特异度分别为96.0%(215/224)、96.4%(216/224)、100.0%(224/224)、95.1%(213/224),一致率分别为59.0%(266/451)、64.1%(289/451)、68.7%(310/451)、69.0%(311/451)。涂片法和L-J法联合检测,以及涂片法、L-J法和GeneXpert法联合检测,4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34.8%(79/227)、43.6%(99/227)、49.8%(113/227),特异度分别为96.0%(215/224)、96.0%(215/224)、93.8%(210/224),一致率分别为65.2%(294/451)、69.6%(314/451)、71.6%(323/451)。结论 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MGIT 960法检测的敏感度最高;GeneXpert法检测的特异度最高;4种方法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敏感度,与临床诊断的一致率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BS-400全自动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系统(简称“BS-400培养系统”)在临床标本中培养分枝杆菌的效果。方法:搜集2022年3—5月在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标本427份用于本研究,标本包括除血液和粪便外的331份呼吸道标本(包括痰液和呼吸道灌洗液)和96份非呼吸道标本(包括脑脊液、组织、分泌物、尿液、骨髓和坏死物等)。所有标本同时使用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系统(简称“MGIT 960培养系统”)和BS-400培养系统进行培养,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和菌种鉴定。比较两种培养系统对不同类型标本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检测时间、污染率及成本差异,并以MGIT 960培养系统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BS-400培养系统对不同类型标本分枝杆菌感染的检测效能。结果:BS-400培养系统对呼吸道标本的培养阳性率为32.02%(106/331),污染率为5.14%(17/331);对非呼吸道标本的培养阳性率为17.70%(17/96),污染率为1.04%(1/96),与MGIT 960培养系统[分别为32.93%(109/331)和5.44%(18/331...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试剂与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两者的检测效能。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就诊的21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同时做涂片镜检、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GeneXpert和FQ-PCR检测。以MGIT 960培养为参考,比较GeneXpert和FQ-PCR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两者与MGIT 960培养结果的一致性及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按照涂片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将痰标本分为荷菌量逐步递增的6个组,即阴性组、少量组、+组、++组、+++组、++++组,比较GeneXpert和FQ-PCR检测各个组阈值循环数(Ct值)均值的差异。结果GeneXpert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123/147)、87.9%(51/58)、94.6%(123/130)、68.0%(51/75);FQ-PCR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123/147)、89.8%(53/59)、95.3%(123/129)、68.8%(53/77)。FQ-PCR、GeneXpert分别与MGIT 960行Kappa检验,一致性分别为85.4%(176/206)和84.9%(174/205),Kappa值分别为0.70、0.66;对GeneXpert和FQ-PCR检测结果行Kappa检验,一致性为92.8%(194/209),Kappa值为0.85。FQ-PCR检测显示,阴性组与少量组的Ct值均值比较[(33.87±5.00)和(27.29±1.3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01);GeneXpert检测分别为(33.32±6.05)和(23.99±3.3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P<0.001)。检测涂片阴性标本时,FQ-PCR与GeneXpert检测的Ct值均值[(33.87±5.00)和(33.32±6.05)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750);检测涂片阳性(少量组、+组、++组、+++组、++++组)标本时,FQ-PCR检测的Ct值均值[分别为(27.29±1.30)、(27.95±2.85)、(25.88±3.62)、(24.79±2.46)、(22.38±2.72)个]均明显高于GeneXpert检测[分别为(23.99±3.36)、(23.10±4.05)、(20.22±2.81)、(20.31±4.16)、(16.48±2.78)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4.71、6.08、3.85、9.02,P值分别为0.030、<0.001、<0.001、<0.001、<0.001)。结论国产FQ-PCR试剂与GeneXpert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对结核病大规模筛查、降低检测成本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辖区结核病患者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及其L型(MTB-L)的耐药状况,探讨MTB-L感染对结核病患者耐药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的960例患者(初治916例,复治44例)痰液标本,对其中涂片染色阳性的468例标本进行培养,并对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四种一线药物药敏试验,比较MTB和MTB-L耐药率的差异。结果 MTB-L和MTB对四种一线药物的单耐药率、多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不同;MTB-L初治始耐药率显著高于MTB初治始耐药率(46.7%vs 22.4%,P0.05);MTB-L复治耐药率略高于MTB复治耐药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7%vs 33.3%,P0.05)。结论 MTB-L感染可能与结核病患者耐药状况改变和耐药率增高有关,加强MTB-L感染监测和耐药分析是当前结核病防控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传统的抗酸染色和细菌培养仍是临床确诊结核病的重要依据。提高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阳性率.进行菌型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正确指导化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说明,在对培养标本作前处理后,采用离心沉淀接种培养基,可提高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二代测序(NGS)技术对临床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与防治所)2021年8—10月接诊的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同时进行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简称“涂片”)、分枝杆菌培养(包含罗氏培养和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NGS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较4种方法检测不同分类患者阳性率差异,并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评价4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最终肺结核诊断者40例(包括病原学确诊患者25例、病原学阴性临床诊断患者15例),非肺结核患者9例(包括肺炎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各1例)。NGS技术检测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69.4%(34/49)]明显高于涂片[44.9%(22/49)]、培养[51.0%(25/49)]和Xpert[49.0%(2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614、17.018、20.753,P值均=0.000);检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46.7%(7/1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涂片、培养、Xpert、NGS技术对49例疑似患者痰标本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55.0%(22/40)、60.0%(24/40)、60.0%(24/40)、80.0%(32/40),特异度分别为9/9、8/9、9/9、7/9,一致率分别为63.3%(31/49)、65.3%(32/49)、67.3%(33/49)、79.6%(39/49),Kappa值分别为0.310、0.297、0.355、0.459。结论: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NGS技术检测的敏感度最高,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也最高,能够快速、高效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早期辅助诊断疑似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7.
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耐药形势日趋严重,耐药结核病的及时诊断对患者的治疗结局及结核病的控制十分重要.MTB传统的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需时2~3个月,MTB耐药性的快速准确诊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MTB耐药性检测的传统技术包括罗氏培养及快速培养,并对比分析了其优缺点.综合国内外文献阐述了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测定法的研究进展及分子生物学快速诊断技术包括线性探针杂交技术、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基因芯片诊断技术及滚环扩增技术对于MTB及其耐药性检测的最新动态、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医师选择快速准确的诊断工具提供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二代测序(NGS)技术对临床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与防治所)2021年8—10月接诊的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同时进行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简称“涂片”)、分枝杆菌培养(包含罗氏培养和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NGS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较4种方法检测不同分类患者阳性率差异,并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评价4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最终肺结核诊断者40例(包括病原学确诊患者25例、病原学阴性临床诊断患者15例),非肺结核患者9例(包括肺炎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各1例)。NGS技术检测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69.4%(34/49)]明显高于涂片[44.9%(22/49)]、培养[51.0%(25/49)]和Xpert[49.0%(2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614、17.018、20.753,P值均=0.000);检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46.7%(7/15)。 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涂片、培养、Xpert、NGS技术对49例疑似患者痰标本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55.0%(22/40)、60.0%(24/40)、60.0%(24/40)、80.0%(32/40),特异度分别为9/9、8/9、9/9、7/9,一致率分别为63.3%(31/49)、65.3%(32/49)、67.3%(33/49)、79.6%(39/49),Kappa值分别为0.310、0.297、0.355、0.459。结论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NGS技术检测的敏感度最高,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也最高,能够快速、高效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早期辅助诊断疑似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液体培养在我国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结核病早期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为Mtb与HIV双重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实验组选取安徽、河南、新疆、广西、云南5个省、自治区中开展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的10个地市(实际纳入8个地市),在新发现和既往可随访的15 199例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2162例进行液体培养,记录相关结果信息,并与同期收集的同地区全部15 199例和全国67 186例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对照组)通过常规结核病检查方法获得的结核病诊断率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样本阳性率14.2%(306/2162),明显高于同地区同期总体结核病诊断率5.2%(793/15 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9,P<0.0001);实验组阳性率(14.2%)与同地区总体结核病诊断率(5.2%,793/15 199)也都分别高于全国同期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的结核病诊断率(2.3%,1525/67 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7、393.8,P值均<0.0001)。 结论 液体培养与结核病症状筛查、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等常规结核病检查方法相比,可以显著提高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的结核病检出率,对于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的结核病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适合在我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munomagnetic beads separation techniques,IMBS)富集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提高痰液培养的阳性率,以期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方法制备兔抗结核杆菌IgG抗体,并将其结合于免疫磁珠表面。采集71例确诊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通过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捕获、富集吸附结核分枝杆菌后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并与传统改良罗氏(L-J)培养法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作比较。结果 71例结核病患者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阳性26例,阳性率36.6%;传统改良L-J培养阳性34例,阳性率47.9%;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捕获、富集结核分枝杆菌后进行改良L-J培养阳性48例,阳性率67.6%。三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J培养和痰涂片检查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捕获、富集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后进行培养,可显著提高痰培养的阳性率,该方法可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factor,Rpf)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期提高临床标本体外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北京胸科医院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抽取胸腔积液经过离心处理后分别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以及含高、低浓度Rpf的MiddleBrook7H11固体培养基(简称“7H11培养基”)和生理盐水7H11培养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中,每隔3d观察菌落形成情况,阳性者行抗酸染色(AFB)、PCR扩增试验及D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观察比较高、低浓度Rpf对Mtb的促进生长作用。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Rpf培养组与改良罗氏培养组,以及Rpf培养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Mtb培养阳性率比较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不同浓度Rpf培养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可视菌落平均时间(d)和阳性菌落数量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结核性胸腔积液改良罗氏培养组中的Mtb培养阳性率为16.1%(10/62),含Rpf的7H11培养基中的Mtb培养阳性率为43.5%(27/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84,P〈0.01);(2)含高、低浓度Rpf7H11培养基的可视菌落形成时间各为(20.92±0.58)d和(21.69±0.50)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05),但显著快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含Rpf)的(38.08±0.94)d(t值分别为10.19、9.91,P值均GO.001);(3)含高、低浓度Rpf的7H11培养基菌落形成单位数各为(34.12±4.06)×10^2和(37.27±5.63)×10^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但显著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3.77±0.88)×10^2(t值分别为5.88、7.30,P值均〈0.001)。结论接种结核性胸腔积液后,含Rpf的7H11培养基较改良罗氏培养基可提高Mtb的培养阳性率,并缩短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枝杆菌培养中同步筛检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依R菌早期发现提供帮助。 方法 采用临床典型依R菌株在罗氏(L-J)培养基上的最佳生长利福平药物浓度100μg/ml(简称“L-J R100”),建立临床依R菌初代筛检模式,即在临床分枝杆菌BD960快速分离培养中,平行接种L-J R100 管和罗氏空白对照管(L-J对照)培养;按照其模式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1年3月7日至2012年2月15日期间共5362份临床标本平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录入瑞美检验网络LIS系统)。 结果BD960、L-J R100和L-J对照管3种方法平行培养的总阳性检出率为43.92% (2355株/5362份),其中BD960阳性检出率39.56%(2121株/5362份),L-J对照管阳性检出率25.57%(1371株/5362份)。BD960阴性但L-J对照管培养阳性者234份;L-J R100阳性703株,占检出阳性的29.85%(703株/2355株);发现有依R菌现象的258株(合计221例,其中重复出现依R菌现象2次的33例、3次的1例、4次的3例,另外有14株L-J R100阳性而对照为阴性的绝对依赖株),占L-J对照管阳性的18.82%(258株/1371株),占L-J R100阳性的36.70%(258株/703株)。 结论 临床分枝杆菌培养中同步筛检依R菌能分离到绝对依赖株,可提早为临床提示分离阳性株是否为利福平依赖菌或耐药菌;同时可提高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其方法简单易行,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分枝杆菌双相罗氏培养基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其在我国基层实验室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取多中心试验方法,在我国3个省的3个地市级结核病诊疗机构连续纳入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的初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2320例,其中15例因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培养基(简称“罗氏培养基”)和分枝杆菌双相罗氏培养基(简称“双相培养基”)中的1种或2种培养污染或结果缺失,对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果进行比较时不计入分析。每例患者留取3份痰标本(即时痰、夜间痰、晨痰)进行萋-尼染色法涂片镜检(简称“涂片”),并选取2份性状好的痰标本同时进行罗氏培养基培养、双相培养基培养。使用SPSS 24.0软件,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种培养基的阳性检出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以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果、临床诊断为标准对双相培养基的检测效能进行评价;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罗氏培养基与双相培养基检出时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罗氏培养基和双相培养基两种培养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65%(453/2305)和22.00%(507/2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91,P=0.000);以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果为标准,双相培养基的敏感度为91.39%(414/453),特异度为94.98%(1759/1852),一致率为94.27%(2173/2305);以临床诊断为标准,罗氏培养基和双相培养基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4(95%CI:0.672~0.715)、 0.707(95%CI:0.685~0.728);罗氏培养基报阳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8(21,34)d,双相培养基报阳时间M(Q1,Q3)为18(14,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114,P=0.000)。结论双相培养基较罗氏培养基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诊断价值较高,报阳时间明显缩短,是一种可以作为结核病临床诊断的参考方法,在我国基层实验室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手工MGIT液体培养系统(manual 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 system, M-MGIT)检测分枝杆菌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初诊患者526例,收集首次痰标本526份,分别对同份标本进行罗氏(Lowenstein-Jensen,L-J)固体培养、全自动BACTEC MGIT 960 系统培养(A-MGIT)和M-MGIT系统培养,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26份标本中,3种分离培养方法共分离出261株分枝杆菌菌株,检出率为49.6%;M-MGIT法、A-MGIT法和L-J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7%(256/526)、49.0%(258/526)和41.3%(217/526)。M-MGIT和A-MGIT培养法检出率均高于L-J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4、6.45,P值均<0.05),但M-MGIT和A-MGIT培养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M-MGIT法、A-MGIT法和L-J法阳性菌株平均报告时间分别为13d[(13±6)d]、12d[(12±6)d]和24d[(24±9)d],M-MGIT和A-MGIT法阳性报告时间明显短于L-J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84、18.32,P值均<0.05),M-MGIT和A-MGI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P>0.05)。M-MGIT法、A-MGIT法和L-J法污染率分别为4.6%(24/526)、4.9%(26/526)和4.1%(43/1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结论M-MGIT液体培养系统能快速检测分枝杆菌,检出率高,阳性报告时间短,成本低廉,适合基层结核病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健康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液菌群的差异。方法 搜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健康体检者53名作为A组,登记确诊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者41例作为B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4例作为C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收集下呼吸道痰液样本(以干酪痰和黏液痰为佳)3~5ml,共148份。痰液样本提取总DNA,对16S rRNA V4~V5区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通过对148份痰液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获得有效序列14136502.0条,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21712.00个。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A组Pielou_e指数为0.85(0.82,0.88),明显高于C组[0.83(0.78,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462,P=0.035)。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三组人群痰液菌群组成存在差异(H=2.027,P=0.002)。菌群组间差异物种分析发现,三组人群在3个门(厚壁菌门、梭杆菌门、螺旋体门)、3个纲(黄杆菌纲、梭杆菌纲、螺旋体纲)、5个目(黄杆菌目、乳杆菌目、梭杆菌目、伯克霍尔德菌目、螺旋体目)、6个科(紫单胞菌科、黄杆菌科、梭杆菌科、纤毛菌科、伯克菌科、螺旋体科)、5个属(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卟啉单胞菌属、梭杆菌属、纤毛菌属、密螺旋体属)和2个种(NanceiensisParvula)水平上均存在差异;其中,C组中伯克霍尔德菌目(Burkholderiales)[0.01(0.00,0.02)]和伯克菌科(Burkholderiaceae)[0.01(0.00,0.01)]的丰富度较A组[丰富度分别为0.00(0.00,0.01)和0.00(0.00,0.00)]和B组[丰富度分别为0.00(0.00,0.01)和0.00(0.00,0.00)]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比较:H值分别为9.733和4.799,P值分别为0.002和0.028;C组与B组比较:H值分别为12.134和8.152,P值均<0.01)。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未改变人痰液菌群的丰富度,但造成菌群结构组成上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6.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建立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试验方法,探讨最佳检测条件.方法应用分枝杆菌噬菌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比较各种检测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将所建方法用于痰标本检测,结果与BIOTEC Lab公司产品比较.结果 1×109噬菌斑形成单位(PFU)/ml的噬菌体,37℃感染 60 min可检出200~500条/ml结核分枝杆菌.杀毒剂100 mmol /ml,室温作用5 min可完全灭活受试噬菌体.指示细胞浓度在1×108条/ml 时,形成的噬菌斑清晰,便于计数.加热灭活的细菌和指示细胞不被噬菌体感染.H37Rv、H37Ra和牛分枝杆菌参考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7种非分枝杆菌和16种常见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为阴性,4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偶然、胞内、金色、草分枝杆菌)在高浓度时(>1×105条/ml)检测结果为阳性.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本法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15%.痰标本氢氧化钠-半胱氨酸液化方式的阳性检出率为94%(49/52),显著高于氢氧化钠液化结果的62%(32/52,χ2=15.06,P<0.01);预培养1 d的阳性检出率为65%(51/78),显著高于未预培养结果的40%(31/78,χ2=18.05,P<0.01).临床标本检测结果表明,我们的试剂与进口试剂检测结果基本相同.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快速、简便、灵敏,有助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但是测定条件的选择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