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标本以及癌旁组织标本各3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等方法分析VCAM-1分子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VCAM-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2. 3%(28/34),高于癌旁组织的29. 4%(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VCAM-1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VCAM-1的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有无门静脉癌栓相关(P <0. 05)。结论 VCAM-1分子对肝细胞癌的疾病发展具有一定作用,为VCAM-1分子在肝癌更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Survivin和Caspase-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7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CNA、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并以PCNA阳性强度计算增殖指数(PCNA-PI),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AI)。结果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有关。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者的增殖指数PCNA-PI高于阴性者(P〈0.05),凋亡指数低于阴性者(P〈0.05)。Caspase-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HBsAg有关。癌组织中Caspase-3表达阳性者的增殖指数PCNA-PI低于阴性者(P〈0.05),凋亡指数高于阴性者(P=0.05)。在肝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44)。Survivin阳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Caspase-3阴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阳性者(P〈0.05)。结论Survivin、Caspase-3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凋亡作用,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在肝细胞癌(HCC)以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解放军401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行根治切除术的HCC病例20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GF-19在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FGF-19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数据, 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模型分析多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HCC组织中FGF-19的高表达率为66.1%(138/209),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的46.9%(98/2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FGF-19的高表达与肿瘤包膜和边界有相关性(P<0.05);FGF-19高表达组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FGF-19低表达组(P<0.05)。结论 FGF-19在HC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GF-19的表达水平与HCC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密切相关,是一个潜在的预测HCC预后的分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7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同步检测我院2002~2004年外科住院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HCC41例组织中的TGF-β1和AFP的表达,并按病理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CC组织TGF-β1表达增强,TGF-β1主要着色于细胞浆内,呈深棕色或黄褐色颗粒状,弥漫性或灶状分布,其阳性率为78.0%(32/41);AFP阳性率为70.7%(29/41)(P〉0.05)。(2)癌组织AF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1.7%,13/41),而癌旁组织TGF-β1的阳性率(95.1%,39/41)显著高于癌组织。结论:(1)HCC组织TGF-β1表达显著增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HCC组织中TGF-β1与AFP的表达均增高,二者的表达均是肝细胞癌的恶性表型,二者之间相关系数r为0.255(P〉0.05),无显著相关关系。(2)同时表达AFP与TGF-β1的癌旁肝细胞很可能是已经启动、尚未产生表型转化,但已具备肿瘤性增殖的癌前样细胞。TGF-β1作为人HCC的肿瘤特异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RFA)术后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205表达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5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LncRNA LINC00205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ERCCI与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肺癌,24例癌旁组织ERCCI与BRCA1的表达。结果NSCLC中ERCCI与BRCA1在癌旁组织内表达高于癌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在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中,ERCCI与BRCA1在癌旁组织的表达高于癌组织,BRCA1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1年1月-2002年6月实施根治性肝切除、随访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234例HCC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制备组织芯片,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在合并肝硬化的HCC组织中为82.3%(130/158),而在非肝硬化HCC组织中为68.4%(52/76),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直径≥5cm的HCC组织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84.0%(105/125),而在直径<5cm的HCC中为70.6%(77/109),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β-catenin正常表达组患者肝切除术后中位存活时间为41.7个月(95%CI:24.1~59.3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78.3%±6.1%、56.4%±7.7%、35.2%±9.9%,异常表达组术后中位存活时间24.3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66.7%±3.7%、37.6%±3.9%、29.1%±4.1%,二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β-catenin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及是否合并肝硬化有关,其异常表达是HCC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有望成为HCC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组织中Fas抗原表达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Fas抗原的表达和分布。方法 采用抗-Fas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HCC患尸解的肝癌组织。结果 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Fas抗原检出率分别为41.7%(10/24)和83.3%(20/24);癌组织中Fas抗原表达强度显低于癌旁组织。结论 Fas抗原在HCC组织中有表达,并可以介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分析PD-1与HCC病程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HCC患者141例,其中男109例,女32例,年龄28~71岁,巴塞罗那分期(BCLC)早期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 3例肝细胞癌患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获取肝癌组织标本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小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检测PCNA标记指数 (PCNALI) ,观察肝癌组织PCNALI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穿刺组织平均PCNALI为 6 8± 2 7%。PCNALI随着Edmondson Steiner分级级别的增加而表达水平增高。高分化肝细胞组织PCNALI与无瘤肝组织PCNAL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细胞癌抗原PCNA是反映肝细胞癌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乙肝相关肝癌组织中Jagged-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11至2012-06就诊并接受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患者的110例乙肝相关肝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通过组织芯片技术检测癌及癌旁标本中Jagged-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组织芯片提示乙肝相关肝癌组织Jagged-1蛋白高表达率(44.5%)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2.3%)(χ2=12.16,P<0.0001)。Jagged-1蛋白的高表达水平与微血管侵润(microvascular invation,MVI)显著相关(P<0.001)。Jagged-1高表达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87.5%、64.1%、46.5%)均低于低表达组(96.7%、84.5%、66.9%,P=0.0139)。结论 乙肝相关肝癌组织Jagged-1蛋白的高表达水平与肝癌的MVI及不良临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培晓  黄丽虹  张力  陈虹  张庆 《武警医学》2015,26(12):1248-1252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在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virus,HBV) 感染相关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方法 选取2003-01至2013-05在武警总医院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手术的215例HBV相关性HCC伴肝硬化患者的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N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以30例正常肝组织和良性肝病组作为对照。结果 LN主要定位于HBV相关性肝癌组织肝窦窦壁,其次为癌旁间质血管与新生血管及细胞膜/浆。LN在肝癌组织中肝窦窦壁和新生血管的阳性表达率为70.23%(151/215),在癌旁组织和良性肝病中肝窦窦壁和新生血管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20%(123/215)和13.33%(3/30),L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癌旁及良性肝病中的表达(P=0.000),LN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微卫星灶(P=0.026)、肿瘤数量(P=0.053)、血管侵犯(P=0.005)、TNM分期(P=0.029)显著相关。结论 LN的过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王培晓  张庆  张力  张慧  陈虹  黄丽虹 《武警医学》2015,26(6):558-562
 目的 探讨MLH1与p53在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感染相关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原位肝移植手术术后HBV相关性HCC伴肝硬化患者238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LH1与p53的表达情况,并以25例正常肝组织和良性肝病组作为对照。结果 MLH1在肝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31.09%(74/238),在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为26.05%(62/238),良性肝病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48.00%(12/25),各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MLH1基因的表达与患者肝移植术前AFP含量(r=0.221,P=0.001)及术后的复发(r=-0.159,P=0.014)有相关性,与HCC组织病理学Edmondson分级(P=0.060)及TNM分期(P=0.065)有相关趋势。p5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为47.06%(112/238),在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为0.84%(2/238),良性肝病对照组均为阴性,p53蛋白的表达在癌组织中明显高于其在癌旁及良性肝病中的表达(P=0.000);p53表达情况与患者肝移植术前AFP含量有相关性(r=0.172,P=0.008),与血管侵犯(P=0.053)及肿瘤数量(P=0.051)有相关趋势。结论 MLH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及术后的复发有关,且MLH1与p53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肉瘤样肝细胞癌(SHC)临床CT表现和病理特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例SHC的CT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有上腹部胀痛及发热,但血常规提示WBC计数正常,HBsAg均为阳性,血清AFP不高,无肝硬化基础。全部患者均表现为肝内直径3-11cm的囊实质性肿块,其中右肝4例,左肝1例,4例边缘清楚,2例边界不清。饥平扫见2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内有液化坏死或纤维化及钙化;增强CT上1例呈均匀强化,4例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1例不强化,〉6cm的肿瘤呈肿瘤内条片状强化。2例可见门脉癌栓形成。结论:SHC因具有肝细胞癌及肉瘤的双重成分在临床病理与CT特征而具一定特征性,对本病定性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精氨酸/丝氨酸丰富剪接因子1(SRSF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10例正常膀胱尿路上皮中SRSF1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分析SRSF1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复发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 SRSF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3(34/41),而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0.0%(1/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RSF1的阳性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初发和复发、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在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肿瘤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SRSF1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表达明显上调,并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复发及转移密切相关,SRSF1可能通过与肿瘤基因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及凋亡等多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SRSF1可用于膀胱上皮细胞癌早期诊断和复发、转移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区疼痛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TACE术后肝区疼痛程度分为两组,A组无明显肝区疼痛,B组有明显肝区疼痛,比较两组病灶在首次介入治疗后的反应,分析TACE后肝区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首次介入术后4~6周行CT检查,按RECIST标准评价疗效,A、B两组CR、PR、SD、PD分别为0、1.45%、88.41%、10.14%和0、14.29%、81.63%、4.08%,有效率OR(CR+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7)。分析术后疼痛原因可能与术前病灶血供、包膜、肝硬化和术后病灶碘油充填类型有关,其中碘油沉积分型与疼痛分级呈负相关(r=-0.539,P<0.01)。结论介入术后肝区疼痛多提示患者肿瘤栓塞效果好、预后好。充分认识TACE后肝区疼痛与疗效相关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70例肝癌组织、15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检测OPN的表达,并分析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OP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1),而肝硬化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无明显差异(P>0.05);且OPN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包膜不完整(P=0.044)及早期转移、复发(P=0.003)显著相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OPN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与肿瘤包膜完整性、早期复发、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胃右动脉起源变异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胃右动脉起源变异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7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64层螺旋CT肝脏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采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技术,追踪重建显示胃右动脉的起源与肝动脉的关系,并与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结果在7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VR及MIP清楚显示胃右动脉起源者43例,显示率为59.8%。胃右动脉起源于肝固有动脉19例,肝左动脉17例,胃十二指肠动脉4例,肝右动脉2例,肝总动脉1例。三维重建结果显示与血管造影一致。结论胃右动脉起源变异多发自肝左动脉,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提供胃右动脉血管影像资料,对介入治疗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gp78蛋白与肝癌组织中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蛋白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肝癌组织30例及与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30例。用MHCC-97肝癌细胞接种裸鼠肝脏,产生肝脏原位肿瘤9例及肿瘤转移灶14例,收集肿瘤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相关组织中gp78蛋白及KAI1蛋白的表达。结果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人肝癌组织中gp78蛋白的表达水平(0.350±0.143)明显高于人癌旁组织(0.036±0.003,P=0.016),而KAI1蛋白的表达水平(0.036±0.008)则明显低于人癌旁组织(1.173±0.124,P=0.003)。与癌旁组织相比,30例肝癌组织中24例(80%)gp78水平升高,20例(66.7%)KAI1水平降低;9例裸鼠肝癌组织中8例(88.9%)gp78水平升高,6例(66.7%)KAI1水平降低;14例肝癌转移灶样本中,12例(85.7%)gp78水平升高,13例(92.8%)KAI1水平降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30例人肝癌组织中,有22例(73.3%)gp78呈强阳性表达(分值≥5分),19例(63.3%)KAI1阳性表达较低(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