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建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均匀度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均匀度进行测定。以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0.01mol.L-1辛烷磺酸钠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63∶37)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61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在7.928~31.712μg/ml的范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2。样品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平均回收率为99.8%( n=9,RSD=0.83%)。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5个批次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均匀度进行了测定,其含量均为标示量的90.0%~110.0%,均匀度符合规定。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并考察其含量均匀度。测得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为0.023%,占标示量的百分含量为90.89%,根据药典规定,该样品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符合要求(占标示量的90.0%~110.0%)[1]。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6%醋酸溶液40ml与1ml三乙胺稀释至1000ml),流速为lm/min,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量为5μl。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峰面积Y对进样量X(μg)的回归曲线为:Y=534.14X+41.358;R2=0.9953,线性范围为14~140μg/ml。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曹玉明 《安徽医药》2016,20(8):1486-1489
目的 建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均匀度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均匀度进行测定。以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0.01 mol·L-1辛烷磺酸钠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63∶37)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61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在7.928~31.712 mg·L-1的范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2。样品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平均回收率为99.8%(n=9,RSD=0.83%)。用该文建立的方法对5个批次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均匀度进行了测定,其含量均为标示量的90.0%~110.0%,均匀度符合规定。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人工牛黄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马来酸氯苯那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薄层色谱法能够检出人工牛黄;含量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线性范围为0.08~0.4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9%;RSD=0.90(9例)。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鉴别、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方法并研究其含量均匀度。方法:采用C18柱,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钠-三乙胺(300∶700∶0.25),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为流动相,流速为l mL/min,检测波长为264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峰面积Y对进样量X(μg)的回归曲线为:Y=7794300X 0.1558;r=0.9996,线性范围为5.56~55.60μg/mL。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适用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张丽娥  诸葛中淅 《儿科药学》2007,13(6):18-20,2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方法并研究其含量均匀度。方法:采用C18柱,甲醇-0.05mol/L磷酸二氯钠-三乙胺(300:700:0,25),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为流动相,流速为1mE/min,检测波长为264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峰面积Y对进样量X(μg)的回归曲线为:Y=7794300X+0.1558;r=0.9996,线性范围为5.56~55.60μg/mL。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适用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顾云霞 《中国药师》2008,11(2):240-24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并考察其含量均匀度.方法色谱柱为岛津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3%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60∶40∶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在0.08~0.24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98.9%,RSD=1.1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张庆  李园园 《医药导报》2008,27(11):1391-1392
目的对市售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amonsil C18柱,乙腈 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 磷酸(60:40:0.02)(用三乙胺调节pH值为3.5)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收集的市售样品中,仅3家药厂生产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符合要求(标示量的90%~110%);仅一家药厂的含量均匀度符合要求。结论必须从质量标准上控制该品种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湿法制粒法制备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影响因素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并通过综合评分优选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物料过100目筛,采用三维混合方式混合20 min,马来酸氯苯那敏以黏合剂方式加入,所制备的颗粒符合质量要求.结论:本研究所得最佳制备工艺操作简便,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较高,工艺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片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氢二钠(含0.02%三乙胺,用磷酸调pH为3.5)(20: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柱温:30℃。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811~8.12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为0.25%。结论:方法灵敏,可靠,简单可行,可用于该制剂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氨酚那敏片、维B1那敏片复合包装中维B1那敏片(淡橙色片)2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XDB-C18 色谱柱(4.6×150 mm,5μm),流动相为辛烷磺酸钠溶液-甲醇-乙腈(57:25:18),流速为1.0mL?min ,检测波长261nm。结果:维生素B1在9.75μg~260.09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99.40%,RSD为1.70%;马来酸氯苯那敏在2.30μg~61.4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31%,RSD为1.6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回收率良好,可更好的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测定酚氨咖敏片中咖啡因与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 C 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以1%醋酸溶液(用二乙胺调节pH值至3.7)-甲醇(68∶32)为流动相,流量1.0 mL· min-1,检测波长272 nm(咖啡因)/260 nm(马来酸氯苯那敏)。结果:咖啡因在0.2474~0.742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0.84%;马来酸氯苯那敏在0.2192~0.657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3.72%,RSD为0.5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能更好地控制产品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HPLC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检测波长264nm。结果表明马来酸氯苯那敏在2~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71%。并复核验证了部分文献报道的含量测定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复方马来酸氯苯那敏酊的制备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马来酸氯苯那敏、氢化可的松为主药,以75%乙醇为溶媒,用常规方法制备。对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各80例病人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制剂稳定性好,治疗有效率为91.25%、90%。结论复方马来酸氯苯那敏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某例患者,女,25岁,因发热、尿频、尿痛在我院门诊就诊,检查尿常规提示:WBC3+,诊断为“尿路感染”。用0.9%氯化钠250mL加硫酸奈替米星0.2g(商品名:益天星,0.2g·支,批号:070622,江苏四环生物服务有限公司)。当患者输注约10min后,患者感咽喉堵塞感,刺激性咳嗽,声音嘶哑,出现全身无力,胸闷,头晕,立刻停止输液,平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用HPLC同时测定美敏伪麻溶液中盐酸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及氢溴酸右美沙芬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HYPERSIL C18(4.6 mm×200 mm,0.5μm),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0.0025 mol.L-1己烷磺酸钠甲醇溶液—水(含1.5%三乙胺)(53∶47)用磷酸调至pH 3.0。检测波长:205 nm;流速:1 m l.m in-1。结果线性范围分别是盐酸伪麻黄碱5.48~274μg.m l-1(r=0.99997,n=5);马来酸氯苯那敏0.43~21.4μg.m l-1(r=1.0000,n=5);氢溴酸右美沙芬1.94~96.8μg.m l-1(r=0.99998,n=5)。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精确、重复性高,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02)(用磷酸调节pH至4.0)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线性范围分别为马来酸氯苯那敏6.09~14.21μg/mL,r=0.999 9,对乙酰氨基酚17.94~41.86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均为99.14%(n=3)。结论:此法快速、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评价和生产工艺监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仔花感冒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方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Hypersil ODS2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含0.3%冰乙酸与0.2%三乙胺的水溶液(26∶74),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2nm。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进样量在0.1232~0.616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为1.45%(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仔花感冒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关节镇痛片中保泰松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关节镇痛片中保泰松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采用HYPERSIL C18柱,以乙腈—醋酸盐缓冲液(44:5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1nm,流速1.0ml.min^-1。保泰松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别在35—420μg.ml^-1(r=0.997,),2—24μg.ml^-1(r=0.9999)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和100.7%,RSD分别为0.79%和0.91%。本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用HPLC同时测定美敏伪麻溶液中盐酸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及氢溴酸右美沙芬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HYPERSIL C18(4.6 mm×200 mm,0.5μm),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0.0025 mol.L-1己烷磺酸钠甲醇溶液—水(含1.5%三乙胺)(53∶47)用磷酸调至pH 3.0。检测波长:205 nm;流速:1 m l.m in-1。结果线性范围分别是盐酸伪麻黄碱5.48~274μg.m l-1(r=0.99997,n=5);马来酸氯苯那敏0.43~21.4μg.m l-1(r=1.0000,n=5);氢溴酸右美沙芬1.94~96.8μg.m l-1(r=0.99998,n=5)。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精确、重复性高,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