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临床将细胞外基质聚集,同时合并成纤维细胞增殖、炎症和(或)组织结构破坏的肺疾病称为肺纤维化[1];将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异常降低、充气并膨胀、肺容积增大,且合并气道壁破坏的情况称为肺气肿,临床可见肺气肿与肺纤维化同时存在者[2],这类患者病情更加复杂,治疗难度也加大[3],目前尚无特效根治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起因尚不明确的进行性、不可逆的间质性肺病(ILD),具有典型的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的组织病理学与影像学特征,即局限于肺部的纤维化与胸部HRCT呈现出的蜂窝样改变[1]。因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局限而价格高昂、易感染加重、预后差且死亡率高[2-3],已成当下临床研究的热点。王鹏是湖北中医名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湖北省首批与全国第5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亦是湖北省著名的中医肺病专家,曾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内科教学、科研和临床诊疗工作,行医50余载,对IPF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王鹏教授称IPF为“比癌症更为严重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间质性肺疾病(ILD)又称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临床表现以活动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1],该病预后较差,致死率高[2]。林咸明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运用络病理论和经方论治间质性肺疾病具有深入的研究。他主张紧扣本病的病机——“络息成积”,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变特征为气道和肺脏的慢性炎性反应有关的持续气流受限,并且这种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1]。临床分为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2],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重,常需要住院治疗,稳定期为病情维持阶段,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短、胸闷等症状,临床上多数患者处于稳定期;但当受凉、呼吸道感染等因素诱发下易转为急性加重期[3]。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影响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一个常见的疾病,特别是急性加重期COPD(AECOPD)会对中老年患者身体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1-2]。AECOPD发病之后,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以及气喘等临床症状急性加重,上述症状的频繁急性加重会导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病情逐渐恶化[3]。中医药治疗咳、痰、喘有其独特优势,中药内服、针灸、穴位贴敷等均有较好疗效[5-7]。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1],约70%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其中约30%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2]。晚期肺鳞癌无手术根治的机会,且因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总体预后差[3]。目前化疗是晚期肺鳞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临床疗效已长期处于平台期[4]。  相似文献   

7.
<正>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进行性致纤维化的间质性肺炎,其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型,多发于老年人群,起病隐匿,表现为渐进性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可伴双肺基底吸气末爆裂音、杵状指等体征[1]。IPF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累及全球约300万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死亡率极高[2]。IPF治疗手段十分有限,西药治疗以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为代表的抗纤维化药物为主,可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减缓肺功能下降,但不能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性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目前被列为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1]。该病的特征是肺功能进行性丧失,包括呼吸困难、咳痰和咳嗽等症状[1]。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寻找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肺康复已被证明可以增加COPD患者运动能力,并且成为COPD管理指南中强烈建议使用的计划[2-4]。推拿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1]。据统计,我国每年因COPD而死亡的患者人数约为150万[2]。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位影响人类生命和生存质量的疾病[3-5]。COPD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 2017版强调,肺康复是稳定期COPD管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在于运动锻炼[6]。我国传统运动功法八段锦在  相似文献   

10.
<正>肝硬化是一种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发生发展的进行性、弥漫性肝损伤,出现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最终形成肝脏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脏结构和血管解剖破坏的慢性肝脏疾病[1]。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2]。绝大多数肝硬化患者会形成静脉曲张,其中食道静脉曲张的发生率相对最高[3]。由于门静脉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40 岁以上吸烟人群,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1]。该病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以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常并发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COPD患者气流受限不断进展,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气促和缺氧症状进行性加重,易引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常导致严重的失眠[2]。  相似文献   

12.
章迎儿  王剑萍  金腾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6):1170-1171+1243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罹患COPD者高达13.7%,据估算,约有1 亿该病患者[1],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2]。COPD稳定期的管理主要是缓解呼吸系统症状、增加运动耐量、改善健康状况,防止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和死亡率[3]。  相似文献   

13.
<正>小儿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BP)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是儿童住院的常见原因[1]。引起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等[2],临床中由病毒、细菌及“混合感染”导致的小儿支气管肺炎较为常见[3]。其病理特征为肺间质与肺实质损害,造成呼吸膜增厚和下呼吸道阻塞,引起肺通气/换气功能异常[4]。临床常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肺部细湿啰音、  相似文献   

14.
<正>哮喘为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以气道反应性增高及气道炎症为特殊征象的疾病,多数患儿以反复性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尤其在凌晨及夜间发作剧烈[1]。该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高达3.02%,且在近年来呈逐步上升趋势,约70%~80%的患儿的发病在5岁左右[2]。本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现阶段普遍认为与内分泌因素、神经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宿主因素、遗传因素等有着密切关系[3-5]。临床西医治疗以长期干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为主,持续、长期、规范性的治疗措施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疗效并未达到理想状态[6]。近几年中医药在儿童哮喘的防治中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方法多,效果好[7-8]。本文观察了自拟温肺化痰降气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肺结节(PN)指的是肺内出现直径≤3 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呈现为密度增高、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阴影[1]。依据性质分为良性及恶性肺结节,临床上多数肺结节为良性[2],文献报道东亚人群的PN发病率约为35.5%,其中恶性的比例仅为0.54%[3]。目前西医应对良性肺结节的措施是定期复查肺部CT,随访观察,依据结节的大小、性质变化加以干预;而恶行肺结节则采取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手术切除等治疗[4]。PN患者往往承受着罹患肺癌的巨大压力,造成内心恐惧及情感焦虑,而西医在无恶变倾向时无干预措施。因此,在病情变化的空窗期予以有效的治疗手段来延缓疾病进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可防治的以持续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1-2]。其发病率、致死率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慢阻肺在急性发作时症状加重,肺功能下降,稳定期时症状稳定或轻微,虽然症状相对较轻,但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其病情随着每一次急性加重,会导致肺功能的逐步下降。因此在稳定期对疾病进行干预以减少急性加重,改善肺通气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提生活质量对慢阻肺患者尤为重要[3-4]。中医药在慢阻肺稳定期应用广泛,优势明显[5]。另外,慢阻肺全球倡议中特别提出了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6]。本研究选用补肺健脾方药联合肺康复疗法(缩唇-腹式呼吸)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患者38例,并客观地评价了二者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肾脏具有排泄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稳态、控制血压及产生激素的作用[1]。肾脏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及生活。目前肾病科常用药物有皮质类固醇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2]等。西药疗效明确但使用不当易加剧肾脏损伤[3-5]。中药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优势。其中丹参类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6]、丹参注射液[7]等在防治肾脏疾病中取得了一定临床及基础研究结果。丹红注射  相似文献   

18.
<正>特应性皮炎是常见的皮肤疾病,近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较多[1]。目前临床治疗特应性皮炎多以药物为主,以减轻瘙痒症状、缩小皮损面积为治疗原则。依巴斯汀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对组胺H1受体亲和力强,止痒作用强,不穿透血脑屏障,可防止多种过敏原的释放,短期疗效明显,长期疗效不佳[2]。中医学认为特应性皮炎的病机涉及风湿热毒、血热、血瘀、血虚等,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肺气虚引起的,治疗应以清热凉血、祛风通络为主[3]。凉血止痒方由水牛角、生薏苡仁、白茅根、赤芍药、牡丹皮、地肤子、茯苓、生地黄、泽兰、甘草、苦参等组成,具有清热凉血、祛湿止痒的作用[4]。  相似文献   

19.
<正>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心室射血和( 或) 充盈功能下降的一组综合征[1]。根据病理机制可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 SHF) 与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2]。DHF 是指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因心室充盈异常和充盈压升高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异常的一类临床综合征[3]。该病在临床上早期仅表现为肺淤血征,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呼吸困难、气急气喘、运动耐力下降、肺水肿等左心衰竭症状[4]。目前,  相似文献   

20.
<正>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多发的慢性肾脏疾病,主要是因炎症、免疫反应等引发,可导致患者出现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1]。现阶段,临床主要给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短期内虽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利于病情控制,需寻求其他治疗药物治疗[2]。传统医学认为,肾病综合征属于“虚劳”“尿浊”等范围,主要因外邪入体、情志过极促使湿、邪等阻塞经络,损伤脏腑,临床治疗需以活血化瘀、健脾祛湿为主要原则[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