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不同给药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瘢痕子宫剖宫产分娩的8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注射液单向注射,观察组采取布比卡注射液双向注射,观察两组手术不同时段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麻醉前、麻醉后即刻、5min、15min和手术结束后五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 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向注射,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双向穿刺给药的麻醉效果更佳,手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对新生儿影响小,建议选择双向穿刺麻醉。  相似文献   

2.
赵军孝  孔雅君 《吉林医学》2011,(11):2168-216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用于硬脊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的镇痛、肌松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0例剖宫产患者,常规硬脊膜外麻醉下手术,每组100例。观察组注入麻醉液为0.75%盐酸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按0.02ml/kg计算用量,对照组0.75%盐酸布比卡因1 ml加10%葡萄糖1.0 ml加1%麻黄碱1 ml,共3 ml,全部注入。采用针刺法测定麻醉平面,分别于注药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45 min各测1次后;并用HP78352-C监护仪监测心电图、心率、SpO2及血压。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体重计算布比卡因用药量,能调整因患者体重方面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薛志亮  崔杰  苗国庆 《当代医学》2010,16(16):148-149
目的探讨应用0.75%布比卡因1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ml蛛网膜下腔阻滞(俗称腰麻),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年龄25~35岁,身高1.60~1.70米,术前情况ASAⅠ~Ⅱ级,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50人,均未给予术前药,术前禁食水8~12小时。观察麻醉前后无创动脉血压(BP),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以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观察麻醉阻滞平面的位置;观察术中产妇对手术牵拉痛的反应。结果麻醉后SBP、DBP、MBP均下降,除2例使用麻黄碱,其余最低值均在安全范围内,且2分钟内恢复至正常范围内;HR加快,其值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并在手术前降至正常范围内;麻醉阻滞平面达到T6~T8;产妇对手术牵拉痛反应小,对麻醉满意。结论 0.75%布比卡因1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方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李传涛 《吉林医学》2011,32(12):2354-2355
目的:探讨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剖宫产孕妇循环的影响。方法:40例剖宫产术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分别在蛛网膜下腔注入2 ml(0.75%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溶液1 ml混合液)(A组)、0.5%布比卡因2 ml(B组)。记录各组麻醉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和手术时间;观察各组麻醉阻滞效果、麻黄碱用量;记录各组产妇在麻醉前、麻醉后仰卧、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各时间点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二组间的手术时间及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 min收缩压A组高于B组(P<0.05);麻醉后10 min收缩压A组高于B组(P<0.05);麻醉后5 min舒张压A组高于B组(P<0.05);其他各时间点收缩压与舒张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阻滞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等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重比重对剖宫产患者循环影响较小,低血压发生率低,麻醉效果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王润 《四川医学》2014,(6):668-669
目的: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作用时间对一些短小手术来讲,相对较长。本研究主要观察利多卡因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2mL 0.5%布比卡因+0.6ml 2%利多卡因或2mL 0.5%布比卡因+0.6mL 0.9%生理盐水,观察其感觉和运动阻滞完全恢复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可以开始手术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多卡因感觉阻滞的最高平面高于生理盐水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时间利多卡因组长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对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0.6ml 2%利多卡因会延长2ml 0.5%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的麻醉效能。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手术分为两组:布比卡因组(B组50例)、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50例)。B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75%布比卡因15 mg加10%葡萄糖0.1 ml,L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75%左旋布比卡因15 mg加10%葡萄糖0.1 ml。比较两组针刺测试感觉最高平面,改良Bromage评分,切皮即刻疼痛评分,记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7%和1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平面:B组最高达T3,其余最高感觉平面T4-6;L组最高平面T4,其余最高感觉平面T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皮即刻疼痛评分:两组所有患者均为0分,镇痛有效。运动阻滞评分:B组Bromage评分达3分时间为(12.2±2.4)min,L组Bromage评分达3分时间为(14.8±2.6)min,B组短于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都可有效、安全地用于剖宫产手术,但左旋布比卡因的效能弱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7.
罗丽  许斌兵  江继端  张敏  王珺 《西部医学》2018,30(6):872-875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63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21例。3组均选取L2~3或L3~4间隙穿刺,注射5%左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简称腰麻),A组给药10mg,B组给药125mg,C组给药15mg,记录3组患者最高阻滞平面、达到阻滞平面时间,记录镇痛不全、肌松不全、牵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麻醉前(T0)、麻醉1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30min(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B、C组最高阻滞平面高于A组,达到阻滞平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阻滞平面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时间点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点比较,3组T3、T4点MAP均下降,且C组下降较A组、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不全、肌松不全、牵扯反应略高于B组、C组,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与A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左布比卡因125mg既可保证理想的麻醉效果和阻滞平面,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又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0.75%布比卡因1 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 ml蛛网膜下腔高位神经阻滞,麻醉区域上界达T4神经,用于子宫下端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产妇年龄22~30岁,身高1.60~1.70 m,体重76~101 kg,术前情况ASAⅠ~Ⅱ级,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50人,均未给予术前用药,术前禁食水8~12 h。观察麻醉后无创动脉血压(NBP),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以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观察麻醉阻滞平面的位置并调控阻滞平面达T4神经;观察术中产妇对手术牵拉痛的反应;有否呼吸困难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是否下降;观察胎儿取出后Apgar评分。结果:术毕离室前SBP、DBP、MBP、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产妇对手术牵拉痛反应小,VAS评分为0~2分;胎儿取出后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结论:0.75%布比卡因1 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蛛网膜下腔高位阻滞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的阻滞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分为3组,选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方式。I组蛛网膜下腔使用O.25%布比卡因4ml;Ⅱ组蛛网膜下腔使用33%布比卡因3ml;Ⅲ组蛛网膜下腔使用o.5%布比卡园2ml。麻醉过程中连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无痛平面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麻醉镇痛效果好,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患者麻醉时间、无痛平面阻滞时间在同组闻无明显差异,而3个小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相同剂量的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滞时,阻滞平面随布比卡因浓度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陈金海  李煜  张永福 《吉林医学》2014,(18):3951-3951
目的:通过分析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探讨芬太尼最佳剂量。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腰部硬膜外麻醉方式。按照罗帕卡因(1.5 ml,浓度0.75%)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复合芬太尼2.5μg,B组复合芬太尼5μg,C组复合芬太尼7.5μg。对三组产妇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镇痛时间、麻醉效果明显高于A组(P<0.05)。C组产妇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1.5 ml,浓度0.75%)复合5μg芬太尼具有麻醉效果佳、镇痛时间长、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可作为剖宫产术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应。方法择期剖宫产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2组,A组为舒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10mg混合舒芬太尼10μg;B组为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10mg混合芬太尼25μg,观察指标为:①感觉阻滞效果;②运动阻滞效果;③胎儿娩出Apgar评分。结果舒芬太尼组的感觉阻滞效果优于芬太尼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感觉阻滞效果优于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的感觉阻滞效果,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L_2~L_3间隙0.5%布比卡因7.5 mg蛛网膜下腔注射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理想的注药时长。方法:ASAⅠ-Ⅱ级产妇150例,年龄18~45岁,按蛛网膜下腔注药时长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20~25 s,B组26~35 s,C组36~45 s。于L_2~L_3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0.5%布比卡因1.5 m L,硬膜外腔置管作为腰麻效果不佳时的补救措施。主要观察指标为平均动脉压(MAP)、麻醉平面、麻醉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切皮反应、术中牵拉反应、升压药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蛛网膜下腔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A组MAP均较B、C组低(P<0.05)。B、C组各时点MAP均无差异(P>0.05)。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A组麻醉平面较B、C组高(P<0.05)。在10 min和15 min时B组平面较C组高(P<0.05)。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A组麻黄碱使用率(16%),明显高于B、C组(2%,2%)(P<0.05)。C组切皮时的疼痛反应与A组、B组无差异(P>0.05),术中对腹直肌鞘、腹膜牵拉反应者均多于A组、B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0.5%布比卡因1.5 m L蛛网膜下腔注射用于剖宫产手术,较为理想的注药时长为26~35 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等比重与重比重两种不同的布比卡因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I-Ⅱ级拟行剖宫产手术病例8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组I组和重比重组H组各40例。均采用单纯腰麻技术,经L3-4行腰麻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0.5%布比卡因2mL,观察两组注药后5min、10min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的变化;最高麻醉平面、麻醉完全起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蛛网膜下腔注药后两组均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升高,H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I组变化大而且出现早。麻醉完全起效时间H组较I组早且并发症多。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麻醉平稳,产妇安全舒适,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剖宫产手术方式,研究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比较两组产妇首次进食(半流)时间、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术后首次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3 g/L)布比卡因组及大剂量(5 g/L)布比卡因组。结果两组麻醉阻滞范围、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平均动脉压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3 g/L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可平稳麻醉,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38例剖宫产手术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采取罗哌卡因腰一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腰一硬联合麻醉,术后并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记录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要比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觉阻滞起效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官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效果相当,但罗哌卡因对母体循环影响更小,感觉阻滞完善,镇痛效果更好,麻醉恢复快,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产妇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为防治低血压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320例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阻滞后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以及处理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产妇因素、胎儿因素、麻醉因...  相似文献   

18.
张宝华 《当代医学》2022,28(1):62-6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48),观察组予以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对照组予以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比较两组给药后3 min(T0)、给药后10 min(T1)、术毕(T2)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变化情况及围术期产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T0、T1及T2时,两组MAP与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产妇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0.75%、0.5%、0.25%的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各浓度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ASAⅠ~Ⅲ级、宜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200例。用针内针法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在L2-3实施联合麻醉,腰麻分别用0.75%、0.5%、0.25%等比重罗哌卡因2ml。比较三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变化及升压药使用情况,最高脊位阻滞平面、最高节段出现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运动阻滞情况及硬膜外追加药物情况,以及肌松满意度、患者麻醉中主观感觉舒适度等。结果:Ⅰ组平均最高阻滞平面在T5水平,血压下降,心率增加明显,最高节段出现时间、Ⅱ阻滞起效时间较短,麻醉维持时间长,患者肌松良好,部分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舒适度较组差;组最高阻滞平面在T7水平,血压、心率变化不大,最高节段出现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介于Ⅰ、Ⅱ组之间,患者肌松良好、舒适度较好。Ⅲ组最高阻滞平面在T9水平,血压、心率变化不大,最高节段出现时间、阻滞起效时间较长,麻醉维持时间短,肌松较差,舒适度较组差Ⅱ。以上各指标比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5%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更适合剖宫产手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黄志华  熊威威  蒋奕红  林高翔 《吉林医学》2012,33(20):4286-428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注射舒芬太尼的镇痛机制,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ASAⅠ~Ⅱ级12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Ⅱ组(蛛网膜下腔阻滞加枸橼酸舒芬太尼镇痛组)和Ⅲ组(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镇痛组),Ⅰ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0.75%盐酸罗哌卡因2ml;Ⅱ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加枸橼酸舒芬太尼10μg;Ⅲ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加术后PCEA。用针对骨盆区域疼痛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镇痛效果,同时比较各组术后镇痛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各时点产妇SF-MPQ评分比较:Ⅱ组和Ⅲ组术后2 h、4 h、8 h、12 h三种疼痛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三种疼痛评分与Ⅲ组在术后2 h、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皮肤瘙痒与Ⅰ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穿刺部疼痛与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与传统硬膜外镇痛方法相比,其镇痛作用强、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医疗费用低,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一种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