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针灸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抗自由基损伤及对皮质醇分泌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关机理,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着重于针灸对关节滑膜细胞功能及有关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7,(1):84-85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中药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6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温针灸配合中药组(n=48)和温针灸组(n=48),对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针灸配合中药组患者的疼痛、活动度、膝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温针灸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81.3%(39/48)显著高于温针灸组70.8%(34/48)(P0.05),BP、RP、RE、VT、SF、MH评分均显著高于温针灸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有改善作用,可以提高治疗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颞颌关节主理张口闭口、咀嚼运动等口腔功能的实现,是人体最复杂关节之一。颞颌关节紊乱是口腔科常见难治性疾病,是指颞颌关节及咀嚼肌群等组织结构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功能及器质性改变,临床多表现为关节运动障碍、疼痛、弹响等症状,对患者进食及语言交流造成障碍。研究表明,针灸在颞颌关节紊乱临床治疗中发挥良好效用。此文介绍了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的选穴、配穴原则及不同针灸疗法,指出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选用2010年7月—2013年7月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针灸刺穴加功能锻炼与单纯功能锻炼进行比较,观察其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针灸刺穴加功能锻炼在改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纯功能锻炼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临床报道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有较好疗效,具有镇痛、消肿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但针灸对RA的镇痛抗炎作用与免疫功能、自由基代谢的关系,国内外很少有报道。本项工作旨在观察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抗自由基酶类的影响,以探讨针灸镇痛抗炎作用的机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住院RA患者18例,女12例,男6例;最小者28岁,最大者65岁,平均为43.5岁;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3个月。参照美国风湿病学学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①关节清晨僵硬;②游走性或对称固定多发性关节肿痛;③关节功能受限或障碍;…  相似文献   

6.
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采用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配合超激光的方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30例。结果:治愈25例,总有效率为83.3%。结论:针灸配合超激光对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二者作用相互协同。其疗效与病程的长短有很大的关系,经较多疗程的治疗其关节功能紊乱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外奇穴温针灸与经穴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透明质酸(H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KOA患者共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采用经穴温针灸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经外奇穴温针灸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果以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并于治疗前后监测关节液MMP-3、TIMP-1、SOD和HA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70.83%,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关节液MMP-3、T1MP-1水平降低,SOD、HA水平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外奇穴温针灸相较于经穴温针灸治疗KOA,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促进软骨细胞组织的修复,降低滑膜通透性、减少关节炎症递质的扩散。  相似文献   

8.
刘俊宏 《陕西中医》2018,(1):116-118
目的:分析针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TNF-a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膝关节注射,治疗组则采用针灸治疗。通过膝骨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程度、膝部功能及关节活动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监测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痛感VAS评分、关节僵硬程度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关节功能Lyshom评分、关节活动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西药玻璃酸钠膝关节注射,其利于缓解关节疼痛,减轻关节僵硬,改善膝部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其机制与降低TNF-a水平以减轻炎性损伤、修复软骨组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除痹汤熏洗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定南第二医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除痹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单独针灸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各35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单独治疗组(P <0.05),Fugl-Meyer运动功能活动量表(FMA)评分、日本骨科协会关节功能评定量表(JO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单独治疗组(P <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单独治疗组的80.00%(28/35)(P <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睡眠、精力、躯体活动、情感反应、社会孤独感评分及诺丁汉健康量表(NHP)总分均低于单独治疗组(P <0.05)。结论 针灸联合除痹汤熏洗治疗较针灸单独治疗更能有效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针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人工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模型。设立空白组、造模组、针灸组和激素组。结果与结论 针灸能缓解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皮下软组织及滑膜充血、水肿程度,减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细胞对关节滑膜的浸润,影响关节滑膜细胞的增生反应,并一定程度上阻止其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KOA的治疗效果,并利用超声监测温针灸对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血液循环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KOA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药物及手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血液循环、膝关节功能和症状改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血液循环情况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血流信号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周压痛、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和总分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对KOA的治疗效果较好,采用超声监测发现其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推拿针灸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青 《中医药学报》2007,35(5):26-27
目的:观察推拿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肩周炎用推拿针灸功能锻炼方法。结果:93.4%的病例有效。痊愈46例,好转10例,未愈4例。结论:采用推拿针灸配合功能锻炼使粘连的关节囊肌腱及韧带等松解,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及肩部营养代谢,松解粘连,解除痉挛,增强肌力及防止肌肉萎缩[1]。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7,(10):1477-1478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肩周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用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肩部疼痛情况、肩关节运动功能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较单独使用温针灸效果更好,很好地发挥了二者的优势,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急性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以单纯温针灸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络效灵丹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及骶髂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骶髂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活络效灵丹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骶髂关节损伤疗效肯定,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不适,促进骶髂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即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取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关节功能及症候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腰椎关节、颈关节、膝关节主要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腰椎关节、颈关节、膝关节主要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以及功能受限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促使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传统针灸治疗疾病的原理与关节疾病临床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针刺疗法治疗关节疾病的总结与体会,对传统的针灸针进行了新的、有益的探索与改良。保留了针灸针原有针尖、针柄与针体的结构,增加了针梗、活塞、活塞柄、指板、液体腔、针口、针口连接孔、螺纹、刻度等部分,实现了将针刺关节上的相关穴位功能、关节腔注射药物功能与关节腔积液抽取功能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加了关节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疗效。方法:70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患者均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痊愈38例,显效18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安全简便,无痛苦,收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客观评价阿是穴温针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西药组,每组35例。温针灸组予温针灸治疗,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期VAS评分及颞下颌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4.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随访期3个月总有效率为81.0%、随访期6个月总有效率为78.8%;西药组随访期3个月总有效率为68.8%、随访期6个月总有效率为4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颞下颌关节D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温针灸组DI值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是穴温针灸可有效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及功能障碍两大主要症状,并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合谷、外关、太阳,针后灸下关、颊车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11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能通经活络,祛寒除湿,通利关节,活血止痛,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胛胸壁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肩胛胸壁关节错缝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针灸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未行针灸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与实验组(30例:针灸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1周后治疗优良率(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胸壁关节错缝患者针灸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功能锻炼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