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药材》2017,(5)
目的:优化锁阳籽油的萃取条件并分析成分。方法: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锁阳籽油的试验条件,采用GC-MS方法对锁阳籽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优化的锁阳籽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9 Pa、萃取温度37℃、CO_2流量20 m L/min、萃取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萃取率为4.71%。同时,对最优条件下所获萃取物进行了GC-MS分析,共鉴定出34种化合物。锁阳籽油中脂肪酸含量达97.69%,主要成分为反式油酸(35.589%)、十六烷酸(14.993%)、8,10-二甲氧基十八烷酸(11.633%)。结论:应用优化所得萃取条件萃取锁阳籽油,萃取率相对较高。锁阳籽油中以不饱和脂肪酸和甲氧基酸为主,二者含量共占提取物的66.61%。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黄伞脂溶性成分进行萃取并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法,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夹带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黄伞脂溶性成分得率为指标,确定黄伞的超临界CO_2萃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_2萃取黄伞脂溶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0 MPa,夹带剂乙醇浓度95%,萃取时间2 h。此试验条件下,黄伞脂溶性成分的得率为1.43%。利用GC-MS技术,从黄伞萃取物中共鉴定出35种化合物,其中组分含量较高的依次为:1-异丙烯基-3-丙烯基环戊烷(35.96%)、反式-1,2-双(1-甲基乙烯基)-环丁烷(17.99%)、石竹烯(11.31%),这几个成分占黄伞脂溶性成分总量的65.26%。结论:用超临界CO_2提取可较好的获得黄伞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椒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椒目超临界CO_2萃取物,分离出59个组分,鉴定出其中35种化合物,占出峰总面积的96.22%。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椒目所得产物的化学成分中,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占出峰物质总含量的90.83%,而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仅占4.03%。萃取产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依次为油酸(38.91%)、棕榈酸(29.45%)、亚油酸甲酯(10.80%)和亚麻酸甲酯(8.64%)。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香露兜叶挥发性成分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方法:以香露兜叶挥发性提取物的收率和角鲨烯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超临界CO_(2)的主要工艺参数对香露兜叶挥发性提取物及角鲨烯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运用GC-MS技术对香露叶超临界CO_(2)萃取的挥发性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超临界CO_(2)萃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1 MPa、温度45℃,分离釜Ⅰ压力15 MPa、温度45℃,分离釜Ⅱ压力12 MPa、温度40℃,分离釜Ⅲ压力6 MPa、温度40℃,萃取时间60 min,CO_(2)流量30 kg/h,药材含水量11%~12%;香露兜叶挥发性提取物收率为3.4%,角鲨烯收率为0.24%;共鉴定了香露兜叶超临界CO_(2)萃取挥发性成分60种,其中主要成分有角鲨烯(11.24%)、月桂酸(11.03%)、叶绿醇(9.03%)、棕榈酸(5.02%)等。结论: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能较好地提取香露兜叶挥发性成分,该研究为香露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帮智  聂桂华  刘素梅 《中药材》2006,29(6):569-570
目的:建立胡椒根的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分离鉴定其主要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从胡椒根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组成。结果:萃取物得率2.3%,共分离鉴定出22种化合物,其中反式石竹烯为主,占47.6%。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可用于胡椒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且简便快捷,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连翘超临界CO2萃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义  吴惠勤 《中药材》1999,22(12):635-636
本文对连翘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从连翘中提取亲脂性成分,并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含量。在本文设定的超临界CO_2条件下,萃取物得率6.48%,该萃取物由醋酸里哪醇酯等21个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双叶细辛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双叶细辛在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2 h条件下得到的萃取物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3个组分,通过MS库检索并鉴定了其中40个成分,占出峰物质总量的94.78%.结论:双叶细辛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甲基丁香酚(35.3%),豆甾4-烯-3-酮(9.35%),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3-醇(3.93%)等.  相似文献   

8.
GC-MS联用技术分析苍术超临界CO2萃取物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苍术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苍术在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2 h条件下得到的萃取物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9个组分,通过MS库检索并鉴定了其中63个成分,占出峰物质总量的95%以上。结论:苍术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茅术醇(34.86% ),β-桉叶醇(32.36% ),α-榄香脑(3.60% )等。  相似文献   

9.
拟黑多刺蚁蚁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拟黑多刺蚁蚁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和蚁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因素,考察超临界CO2萃取蚁油的最佳工艺,并通过GC-MS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6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0min;从蚁油中分离出60个色谱峰,共鉴定了45个成分,主要含有(Z)-9-十八碳烯酸(48.278%)、棕榈酸(17.574%)、(Z)-9-十六碳烯酸(4.912%)、胆固醇(2.957%)等,蚁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还有多种直链烷烃结构。结论超临界CO2萃取可快速、有效提取出拟黑多刺蚁的脂溶性成分,为拟黑多刺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吉林省延边地区产东当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东当归中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物为黄棕色油状物,得率为0.9%,用GC-MS联用技术从中鉴定出亚油酸乙酯、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烯-3-酮等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65.66%;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从中鉴定出十八酸乙酯等11种成分,占总含量的85.1%。结论首次从东当归挥发油当中分离鉴定出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二烯-3-酮等10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方法提取的东当归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1.
青果脂肪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GC—MS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鑫  葛发欢 《中药材》1996,19(8):408-409
本文应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青果(Canarium album)进行脂肪油的提取,并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其中脂肪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除主要成分与文献基本一致外,十六烯酸、亚麻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及山嵛酸为首次在青果中发现。  相似文献   

12.
白术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及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白术脂溶性成分,并通过GC-MS研究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并通过GC-MS分析萃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以萃取物得率评价,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20kg·h-1.超临界CO2萃取物中鉴定出36个化学成分,以呋喃二烯的含量最高(Furanodiene,47.76%).结论:超临界萃取法具有耗时少、效率高、提取完全、没有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白术超临界CO2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与文献报道的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在化合物组成及含量上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7,(4)
目的:研究黄精种子脂肪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及其质量分析。方法:以黄精种子脂肪油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黄精种子脂肪油的工艺参数。结果:超临界CO_2萃取黄精种子脂肪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6 MPa、温度40℃;分离釜Ⅰ压力19 MPa、温度60℃,分离釜Ⅱ压力6 MPa、温度50℃,分离釜Ⅲ压力6 MPa、温度40℃,萃取时间为90 min;黄精种子脂肪油的平均收率为1.90%。质量测定分析表明,黄精种子脂肪油的酸值、碘值、过氧化值分别为14.25、64.82和6.34;且黄精种子脂肪油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E)-9-十二碳烯酸、15-甲基-十六烷酸、十五烷酸7种脂肪酸组成,其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脂肪酸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1.57%。结论:与传统溶剂法相比,超临界CO_2萃取具有萃取时间短、脂肪油比较澄明、不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技术分析了花椒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分离出73种组分,鉴定出其中45种化合物,占出峰总面积的86.76%。萃取产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依次为β-蒎烯、柠檬烯、顺-薄荷醇乙酸酯、油酸、棕榈酸和4-萜品醇等。  相似文献   

15.
朱砂根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选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朱砂根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因素,考察超临界CO2萃取朱砂根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通过GC-MS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2℃,萃取时间60 min。从朱砂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2个峰,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鉴定率97.55%。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α-亚麻酸甲酯、5,8,11-十七碳三烯酸甲酯等。结论该工艺优于水蒸气蒸馏法,产品中含较多的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石榴皮超临界CO_2萃取物化学成分,共分离了79个峰,鉴定了其中58种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诸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0,32(6):1057-1059目的:分析双叶细辛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双叶细辛在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2h条件下得到的萃取物成分进行GC-MS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中医药》2015,(5):70-72
目的:研究龙脷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龙脷叶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4.86%,主要成分为油酸酰胺、叶绿醇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1.49%,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亚麻酸。结论: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别,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油酸酰胺、叶绿醇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而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棕榈酸和亚麻酸。  相似文献   

19.
陈武  周洪亮  陈宏降  刘志辉 《中成药》2011,33(4):610-612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黄狗肾的萃取工艺及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浓度和用量等因素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优选萃取工艺;并采用GC-MS对萃取物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 优选的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65℃,夹带剂为1倍量95%乙醇,萃取物得率为27.4%;从萃取物中共解析出了44种脂肪酸成分.结论 采用超临界CO2可萃取黄狗肾中的脂肪酸类成分.  相似文献   

20.
苗药走马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苗药走马胎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从苗药走马胎中萃取挥发性成分,萃取条件为:萃取釜压力25 MPa,温度50℃,萃取时间2 h。用气相色谱法-质谱法(GC-MS)分离测定萃取物,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化合物结构,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SFE萃取物得率1.7%,鉴定出54个化学成分,匹配度>90%的成分38个,占挥发油总数的70.37%,主要为黄樟脑(29.44%)、榄香素(23.58%)、谷甾醇(12.43%)、亚麻油酸(11.32%)、安息香酸苄酯(4.64%)、洋橄榄油酸(3.37%)等。结论:苗药走马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条件及其挥发性成分的GC-MS研究,为利用和深入研究该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