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旨在建立体验通气过度症状的训练方法,并与缺氧训练相结合,使飞行员区分该两类症状和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受训者为30名歼机飞行员。采用以肺阻抗通气图为主的呼吸强度宣控制技术,使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分别控制在40次/min和1.2L/次,实验600s通气过度训练,并记录脑电图、脑血流图、心电图、血压、呼气末CO2分压、f、TV。  相似文献   

2.
飞行员空中通气过度和缺氧症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行员空中通气过度和缺氧症状的调查周亚军彭国祥【关键词】(Keywords)缺氧症(Hypoxia)通气过度(Hyperventilation)飞行疲劳(Flightfatigue)【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852.11飞行员在飞行中受不利因素的...  相似文献   

3.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歼-8B飞行员,该机型飞行时间 965 h。平素体健,飞行耐力良好。2002年4月10日进行战术航行侦家飞行。飞行前体检正常。起飞后 45 min,并在 9 500 m飞行20 min,自感心跳加速,操作不灵便,检查氧气压力表指示 80 kg/cm~2,氧气示流器显示正常,未予重视。又 10 min后,出现心慌,烦躁不安,手指、双脚麻木,并向肘部扩展,胸闷,全身疲乏无力,无法保持编队。检查氧气压力 50 kg/cm~2,此时飞行员意识到缺氧,报告指挥员,并迅速下降至2 000 m,症状无改善。在地面指挥下安全着陆。从2 000 m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3岁,歼-6飞行员,飞行时间260h。1998年7月由飞行基础学院毕业分配至我部。5000m以下歼教-6飞行12h。该员在未使用氧气面罩(按规定昼间4000m以上飞行必须戴氧气面罩)时,未出现异常。同年8月6日在飞行高度9000m时,出现头晕、恶心、胸闷、腹胀。落地后航医发现该员面色苍白、多汗,测量血压、脉搏、体温正常。问其原因,自述系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飞行中过度换气发生机制及应对措施进行文献综述,为飞行中过度换气的防控、监测、训练及飞行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与选择 该领域相关研究论文、综述和专著等.资料引用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44篇,专著6部及科技报告3篇. 资料综合 简要概述了过度换气,综述了飞行中过度换气发生情况、发生机制与防控措旌等,并对其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结论 飞行中过度换气发生率较高,症状很难与缺氧鉴别,容易被忽视.提高对飞行中过度换气认识,并加强研究,对提高飞行效率、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一、空中特情经过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男,35岁,飞行时间1580 h,平时身体素质良好,飞行耐力和抗荷耐力均良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平静呼吸吸气末屏气(组)A与过度换气呼气末屏气(组)B的比较,找出既能增加屏气时间,又能减少层面差异的方法。方法选胸腹部CT检查的病人(志愿者),进行呼吸训练,用秒表测量A组与B组的屏气时间;两组病例均做常规螺旋CT扫描,选取一定层面做一次扫描,记录其与螺旋CT扫描图像中相同层面的床位差为层面差。结果两组屏气时间男性有显著差异(P<0.001,t=6.317),女性亦有显著差异(P<0.001,t=12.98)。层面差异测量,两组比较胸部有显著差异(P<0.001,t=5.662),上中腹部有显著差异(P<0.001,t=5.548)A组胸部和上中腹部之间无显著差异(P>0.2,t=1.073)B组。,胸部和上中腹部之间无显著差(P>0.5,t=0.4979)。结论B组屏气时间比A组明显增加,两组屏气的时间男性大于女性,两组屏气时间增加率男性小于女性。同层扫描可重复性的呼吸控制方法,组优于A组。B  相似文献   

11.
飞行员在高+Gz暴露后的肺功能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不同水平高+Gz暴露后对人体肺功能的后效应.方法 95名现役男性歼击机飞行员,分别接受+7 Gz和+9 Gz离心机检查,于+Gz暴露前1 d和暴露后12~65 min内测定肺容量、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指标.结果 +7 Gz暴露后,飞行员肺弥散功能减退和轻度小气道功能异常,+9 Gz暴露后程度加重,并出现肺活量降低.但+7 Gz和+9 Gz之间,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G暴露可导致小气道功能和弥散功能减低的后效应,其持续时间和对飞行员肺功能有无长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登山队员不同海拔高度急性高原病发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来自平原地区的登山队员急进不同海拔地区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为急性高原病的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海拔2800 m、4140 m和5050 m 3个高度记录登山队员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和肺功能指标,并让队员填写急性高原病(AMS)症状评分表,对3个海拔高度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增高,2800 m、4140 m和5050 m的发病率分别是0、31.25%和65.56%.SaO2降低(P<0.05),HR增高(P<0.01),用力肺活量(FVC)降低(P<0.05),1s用力呼出量(FEV1.0)降低(P<0.05),最大呼气流量(PEF)降低(P<0.05),但是1s率(FEV1.0/FVC)、用力呼吸中期流速(FEF25-75)和FVC 50%时最大呼吸流量(Vmax-50)三者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从平原地区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超声检查飞行员反复正加速度暴露后心脏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反复正加速度( Gz)暴露是否会对飞行员心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方法38名歼击机飞行员接受离心机检查, Gz暴露峰值从 2.5Gz/10s开始。通过后,每次再递增 0.5Gz~ 1.0Gz,达到最高加速度暴露强度 4.5Gz/10s后结束检查。观察飞行员 Gz暴露前后心脏超声多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飞行员 Gz暴露后2~4h,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ΔD)、主动脉血流速度、肺动脉血流速度和二尖瓣E峰速度,以及左心房收缩末前后径、左心室收缩末前后径、左右径和左心室舒张末左右径与暴露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二尖瓣A峰速度轻度增加(P<0.01),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和E/A峰速比值有所减小(P<0.05)。其中12名飞行员 Gz暴露后24h,EF、ΔD和二尖瓣A峰速度较暴露前轻度增加(P<0.05),E/A峰速比值仍有所减小(P<0.05)。结论中等强度反复 Gz暴露对飞行员心脏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心脏舒张晚期功能可造成暂时轻度不利影响,24h后趋向恢复,提示应重视 Gz暴露后飞行员心脏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方法及在战斗机飞行员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综述25篇。资料综合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五项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方法及其在军事飞行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结论旋转试验、甩头试验、冷热试验、旋转知觉测试、主动头旋转测试是5项常用的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方法,在战斗机飞行员前庭功能的全面评估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13mIn has been proposed as a suitable tracer for aerosol ventilation scintigraphy in combination with 99mTc pulmonary perfusion scintigraphy. The high energy (393 keV) of113mIn allows it to be detected in the presence of 99mTc, but degrades the spatial resolution which can be achieved. We have compared the resolution obtained with 99mTc and 113mIn in phantom experiments and in aerosol ventilation scans in 14 patients with airways disease. The resolution at the distances from the collimator encountered in lung scintigraphy was 10–20 mm for 99mTc and 15–40 mm for 113mIn. Aerosol ventilation images were abnormal in all patients. The 99mTc images showed peripheral defects and frequently central hot spots reflecting increased local aerosol deposition. In the 113mIn images, the lower resolution had a smoothing effect, the central hot spots were less striking,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ctivity appeared more uniform, some detail was lost in the periphery. It is suggested that 113mIn is useful for ventilation scinti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but that 99mTc is the tracer of choice if aerosol ventilation scintigraphy is used to study airways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定量CT预测肺癌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定量CT(quantitativeCT,QCT)在预测肺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1例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术前均行肺功能检查及呼吸门控定量CT扫描。选择-910~-600HU作为功能性肺实质的密度区间,将CT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双肺处于选定区间内的肺实质容积称为全肺功能性肺容积(TFLV),拟行切除的肺(叶、段)内处于选定区间内的肺实质容积称为局部功能性肺容积(RFLV)。术前肺功能测定了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根据公式:预测FVC(predictedFVC,pre-FVC)=术前FVC×[1-(RFLV/TFLV)];预测FEV1·0(predictedFEV1·0,pre-FEV1·0)=术前FEV1·0×[1-(RFLV/TFLV)],得到预测的FVC、FEV1·0、FVC%、FEV1·0%,并与术后实际测量的肺功能值之间进行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QCT的pre-FVC、pre-FEV1·0、pre-FVC%、pre-FEV1·0%与术后实测值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873、0·809、0·849、0·801,P<0·01),配对t检验两组数据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量CT可以准确、简便、有效的预测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术后肺功能情况,并且不受患者术前肺功能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肺气肿的诊断:CT和肺功能检查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作者比较了117例的CT扫描(其中50例同时加作了HRCT扫描)和肺功能检查在检出肺气肿上的能力。结果显示CT和肺功能检查对肺气肿的检出率分别为78.26%和47.82%,两者有极显著的差异。66.67%(16/24)肺功能检查无肺气肿的病例,CT都发现了肺气肿征象,说明CT在检出轻度、早期肺气肿上较肺功能检查敏感。在50例常规CT和HRCT的比较中发现35.8%常规CT正常的病例,在HRCT上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动物呼气试验模型进行大鼠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13C-PheBT),以验证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供有效的试验参数.方法280~290g的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急性肝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橄榄油灌胃染毒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小动物呼气机进行机械通气制作呼气试验模型;按20mg/kg体重尾静脉弹丸给予13C-苯丙氨酸(13C-Phe),收集给药前和给药后1~60min呼出气样共29次气样,应用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样品中13C丰度.结果13C排除时相曲线呈单峰,峰值多位于给药后2 min;急性肝损伤大鼠呼气试验参数13C排除速率常数(PheBT-K)为(2.45±0.25)×10-2 min-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98±0.19)×10-2 min-1 (t=5.40,P<0.001),而急性肝损伤大鼠呼出气中13C排除峰值和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KP)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8.15,3.40,3.90,4.83和4.12,P<0.05);13C快处置常数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0.58,P>0.05);急性肝损伤大鼠PheBT-K与血清ALT和AKP活度以及TBA和TBIL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74、-0.73、-0.82和-0.67,P值均小于0.05),而与血清AST活度无相关性(r=0.16,P>0.05).结论自行设计的小动物呼气试验模型是进行呼气试验基础研究的有效工具;动物PheBT-K是一项灵敏的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结合呼吸门控对矽肺形态与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呼吸门控定量CT在评价矽肺形态与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例矽肺病人在50%肺活量(VC)状态下行全肺螺旋CT扫描,在20%VC、80%VC呼吸水平下于隆突层、隆突上、下各5cm处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用Pulmo软件评估全肺各区间像素指数(PI),并与临床肺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T能清晰地显示矽肺的病变特征,HRCT能更好地显示肺间质病变。随着期别的增高,分布在<-910HU(A区间,API)和>-60HU(E区间,EPI)的PI增加(P<0.05或P<0.01)。API、EPI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和VC呈中至高度相关(r=-0.801-0.690)。结论 呼吸门控定量CT能反映矽肺形态和功能异常的变化趋势,并有利于病变的追踪观察,为矽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SARS患者出院后恢复期的CT表现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恢复期胸部影像学表现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 0 0 3年 6~ 8月 ,10 0例SARS恢复期患者接受体检 ,其中 91例在同一天行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男 39例 ,女 5 2例 ;年龄 19~ 6 6岁 ,平均 36 4岁。检查时间距发病时间 5 2~ 12 5d ,平均87 4d。分析患者的肺内CT表现 ,定量分析肺内病变程度和范围 ,分别选择 4个层面 (主动脉弓、隆突、静脉汇合层面和膈上层面 )进行病变评分。并且与肺功能的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CT检查示 91例SARS恢复期患者中 4 7例肺内无异常表现 ,4 4例仍然可以见到异常病变 ,包括磨玻璃样病变和网格样阴影。 2种表现的CT评分结果与肺弥散功能 (DLco ,% )存在负相关性 (r =- 0 6 18,P <0 0 0 1;r=- 0 4 98,P <0 0 0 1)。结论 CT显示约半数SARS患者在发病 3个月左右已经完全恢复健康。CT视觉评分可以定量评估肺内残留病变 ,预示肺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