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梴所著《医学入门》不仅汇集各家学说,而且阐明自己独特的见解。书中所述的“脏腑相通论”,就是根据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发挥而成。脏与腑的关系,通常是指脏腑相合,即《灵枢·本输》所云;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但脏腑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有这种相合,还存在其它联系。本文所述:心与胆,肝与大肠,脾与小肠,肺与膀胱,肾与三焦的相通关系,是从病理与治疗角度,来说明脏与腑之间的联系,“心胆相通”,应用较多。“脏腑相通论”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阐发这种关系,能够丰富脏象学说,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论脏病治腑     
一、脏腑气相通虽然内脏有脏腑之分,但是脏腑的功能并不是孤立的。《素问·五脏别论》指出:脏是“藏精气而不泻”,腑是“传化物而不藏”也就是说五脏是贮藏精气的。但是,五脏之“气”的作用必然要和六腑发生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体现脏和腑的综合功能。它们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方面,存在着特殊相合关系。这种关系是根据阴阳相合的道理,以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一阴一阳的相互表里配合的观点来说明的。经络为脏腑相互联络的通路,人体的十二经脉各配合了一个脏器,在相互联系中,阴阳表里,相输应,使脏之气行于腑,腑之  相似文献   

3.
古人在研究脏腑功能的基础上,体会到人体脏腑,是在心的主宰下,密切合作,互相协调地发挥其作用的。另外还从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认识到脏腑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即脏腑相合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根据阴阳相合的道理,以六脏为阴(加包络一脏),六腑为阳,一阴一阳的相互表里配合的观点来表述的。经络则成为脏腑相互联络的通路,十二经脉,各配合了一个脏器,阴阳表里,互相输应,使脏之气行于腑,而腑的精又归于脏。这样协调共  相似文献   

4.
肝胃相关理论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藏象学理论认为,脏与腑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就其主要关系而言,是指五脏与六腑之间存在着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即脏属阴,腑属阳;阴主里,阳主表。这样,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形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但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脏都与各个腑有关系;任何一个腑也都与各个脏有关系,如肝与胃,心与胃,肺与膀胱等等。因此,深入探讨脏腑相关的理论基础,掌握脏腑相关的辨证规律,将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第二章藏象【学习要点】藏象、脏腑的含义,脏与腑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点,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一、何谓藏象、脏腑,脏腑包括哪些内容,脏与腑各有何生理功能,其生理特点又是什么? 藏象:藏,指藏之于体内的内脏;象的含义有二,一指内脏的解剖形态,二指内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现象。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二  相似文献   

6.
脏与腑有着不同的阴阳属性,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可以行气于腑,协助腑的功能,而腑亦能蓄精于脏,使脏之精气得藏。《内经》认为,“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说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表里联系,这种密切联系指导着人们对脏腑的研究以及对治法、方药的合理运用,如脏病可从腑治,腑病可从脏治等。1 心合小肠在生理状态下,心火能敷布于小肠,小肠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使水和精微得以吸收并转化成为气血而输布全身,令心主血脉的功能得到维持。《医经精义便谈·上卷》指出,“小肠中所盛者,只是食物,乃阳质也,饮主化气,食主化…  相似文献   

7.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洪耀 《国医论坛》2000,15(4):15-17
脏腑相合是中医藏象学的内容之一,肺与大肠相表里自《难经》释疑后,一直奉为圭臬,无人质疑。本人不揣浅薄,现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从脏腑相合的一般规律,对肺合大肠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不合经旨之处,还望同道批评指教。1 脏病治腑从《内经》提出脏腑表里关系的经络联系后,该理论在医疗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至汉末张仲景时,即正式提出了脏病治腑的治疗法则,《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云:“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所得”即所合之腑之意,渴为肾脏之病,以猪苓汤利膀胱之水,而达到泻肾脏病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医藏象学认为人体脏与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态结构上脏与腑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一阴一阳,互为表里。生理上气化相通,精气互生。脏精输于腑;腑气通于脏。病理上相互影响。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脏腑同病。治疗上密切配合。脏实泻腑,腑虚补脏,脏腑同治。人至老年,气血已衰,津血同亏,脾胃功能减退,肠道运化功能衰减,所以老年人多有肠腑功能失调,或有便秘,或大便溏泻,因此  相似文献   

9.
出这个题目,不是要否定脏与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而是想指出在脏腑表里关系的提法上有用词不够准确、不够统一的问题。且不说口头上和文章里,即使在规范教材中也存在这个问题。如《内科学》载:“心与小肠互为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相(xiang)者,《正韵》:“交相也”。如果说脏腑真是互相为表里,岂不是脏为腑之里,腑亦可为脏之里?腑为脏之表,脏亦可为腑之表?原《内经讲义》在“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一节中称“一表一里,相互配合,谓之脏腑表里相合”,采取的还是较为慎重的态度,但在“病理”中却有“互为表里的腑与脏之间……”这样的提法。而现行《中  相似文献   

10.
肺与大肠互治摭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灵枢·本输篇》日:“肺合大肠”。肺为脏属阴,大肠为腑属阳,互为表里,相合为用。肺气主肃降,大肠主传导,根据五行学说取类归象,肺与大肠均归属于金,同气相求,彼此关联。《素问·五脏生成篇》目:“诸气者,皆  相似文献   

11.
脏腑之间的经络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两种。直接联系指本脏、本腑有经络直通其他脏腑;或他脏、他腑有经络与本脏、本腑相连。间接联系指脏腑之间无明显联系通道,即本脏、本腑要通过中间环节的脏腑或体表循行经络与其他脏腑相连。就是依靠这种直接和间接的经络联系,使五脏六腑之  相似文献   

12.
王玉民 《河北中医》2012,34(6):942-945
脏腑表里相合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黄帝内经》至近代医家的多种论著,不论是经络学说还是脏腑学说都强调了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是脏腑相关理论的代表性内容.《灵枢·本输》载“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指出肺与大肠关系.“六腑以通为用”,依据上述理论和病机转化特性,以“通”立法建立的系列治疗方法在肺肠相关性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应用广泛,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等.需要指出的是“通”并不完全等同于通腑泻下,其他如宣肺、降气、泻热、化痰、补气、养阴、行气等皆可随证用之.正如《医学传真》所云:“通之之法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赵方方 《中医研究》2009,22(5):54-56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脏与腑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理上气化相通,精气互生。脏与腑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脏精输于腑,腑气通于脏。其病机上相互影响,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脏腑同病。治疗上密切配合,脏实泻腑,腑虚补脏,脏腑同治。由于人至老年,气血已衰,津血同亏,脾胃和肠道运化功能减退,所以老年人多有运化功能失调,导致便秘或大便溏泻。《内经》中有“魄门亦为五脏之别使,水谷不得久藏”之记载。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文献中对胞宫的脏腑归类中指出;“胞宫形体类似腑而作用类似脏,非脏非腑,亦脏亦腑”。按祖国医学中的脏与腑是互为表里的,而胞宫则并无脏腑与之互为表里,因之称它为“奇恒之府”。言其有别于一般脏腑。一、胞宫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胞宫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种:一主月经,一是孕育胎儿;而以孕育胎儿为主要功能,月经的按正常周期来潮,也是为了孕育胎儿准备必要的条件。实质上“胞宫”是一个具有脏、腑二者双重功能的一个独特器官。在它完成这二种主要功能的时期内,它并不是一个孤独的器官,  相似文献   

15.
略论脏腑表里相关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表里相关学说,又称脏腑相合学说,它是中医脏象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内经》,发挥于后世。《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  相似文献   

16.
蒋燕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9):398-398
浅析“肾将两脏”蒋燕北京中医学院中基教研室(北京100029)肾将两脏,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于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相似文献   

17.
三焦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三焦者,上、中、下少阳之气所主也。五脏合五腑,三焦一腑无脏与合,故曰是孤之腑也。不但无脏与合,而三焦之腑,且将两脏;将,犹偕也,是以腑而并脏也。不但将两脏,而六腑之气,俱合三焦,故又曰是六腑之所与合者。是三焦之气,合脏合腑,彻上彻下,彻外彻内,人身莫大之腑也。证之经论,其理自明。《灵枢·本俞》论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以  相似文献   

18.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突出地体现在藏象学说中。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肝脾肺肾五脏处于中心位置,脏与腑之间通过经络的相互络属构成阴阳表里相合的六对关系: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心包和三焦。互为表里关系的一脏一腑,结构上有经脉相互络属,经气相通;生理功能上密切配合,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这一理论应该说大部分是符合生命现象和事实的。如脾、胃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纳运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肝直接影响着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肾与膀胱共同参与尿液的生成、贮存及排泄;肺气的肃降与大肠的传导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这些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对脏腑关系的研究以及临床治疗,现代实验研究也从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科学证明。  相似文献   

19.
正刘继祖主任医师沉潜医道近五十年,垂法立方,深明医理,广受患者爱戴,同行尊重。师临证善用脏腑表里相关关系,五行生克乘侮学说,脏腑功能协作关系以及人体脏腑均以经络相联系的理论,治法善从它脏它腑的治疗,以解除本脏本腑的病因,或从它脏它腑的治疗,以取得本脏本腑的强壮。师强调把握阴阳气血,熟谙六经辨证,用药又常灵动活泼,常能化简为奇,值得后生学仰。有幸跟师临证,屡屡起病于沉疴,历历在目,愿呈于同道,参悟  相似文献   

20.
经脉、络脉合称为经络。经有路径、途径之义,纵行人体上下,沟通脏腑表里,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联络、网络之义,横行经脉之间,交错分布在全身各处,是经络系统的分支。《灵枢·海论》:“经脉者,內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揭示了经络与人体的有机联系。《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概括了经络的功能作用。经络是沟通內外、联系上下、运行气血、输布营养、协同完成脏腑功能、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