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率变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 (EH)伴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及与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16 8例EH患者和 6 2例正常人 2 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H无左心室肥厚组仅相邻正常R R间期差值 >5 0ms的百分比 (PNN5 0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EH左心室肥厚组的各项HRV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EH左心室肥厚组的 2 4h正常R R间期的标准差(SDNN)、5min平均正常R R间期的标准差 (SDANNindex)和 5min正常R 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 (SDNNin dex)又显著低于EH无左心室肥厚组 (P <0 0 1,P <0 0 1,P <0 0 5 )。结论 EH左心室肥厚患者的HRV降低 ,HRV与左室肥厚的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β 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心率变异性 (HRV)、敏感性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用动态心电图进行HRV分析 ,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 治疗组用 β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后 ,正常RR间期指标差 ,频域指标、心率变异指数均比实验前数值增加 (P <0 .0 1,P <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 (LEF)、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和舒张末期容量均降低 (P <0 .0 5 )。结论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提高其心率变异性 ,增加 β 受体敏感性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心律失常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心律失常的变化。方法 :将 84例冠心病患者分成稳定性心绞痛 (SA)、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 4组 ,并与 2 5例健康成人 (对照组 )比较。用 2 4hHolter资料对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 (HRV)及心律失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MI和UA组HRV明显减低 ,其中连续正常R R间期的标准差 ,节段平均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节段的正常R R间期标准差平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SA和OMI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UA和AMI与SA和OMI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心律失常发生率AMI最大 (P <0 0 1) ,UA次之 (P <0 0 1) ,SA和OMI较小 (P <0 0 5)。结论 :冠心病随病情加重 ,心脏植物神经活动明显减弱 ,心律失常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对28例正常人及4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得出24小时总心搏、平均心率及以下心率变异性(HRV)指标:24小时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小时内连续的5分钟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小时内连续的5分钟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 Index),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及两个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个数占一定时间RR间期总个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显示,CHF患者的所有HRV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且在CHF组中,心功能Ⅲ~Ⅳ级(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患者的SDNN、SDANN及SDNN Index显著低于心功能Ⅱ级的患者。提示CHF患者的HRV降低,心脏自主神经调节能力减弱,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效果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溶栓治疗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264例首次Q波AMI患者按有无接受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11例、非溶栓组145例;溶栓组根据溶栓治疗成功与否又分为溶栓成功组68例和溶栓失败组51例。264例均在起病14日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和HRV分析。结果:(1)溶栓成功组HRV时域分析指标24小时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24小时内每5分钟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24小时内每5分钟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差值超过50ms的R-R间期在一定时间内的百分比及频域分析指标总能谱、低能谱、高能谱均大于溶栓失败组和非溶栓组(P<0.01),溶栓成功组频域分析指标低能谱/高能谱比值小于溶栓失败组和非溶栓组(P<0.01);(2)溶栓失败组与非溶栓组所有HRV分析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I早期溶栓治疗成功能改善病人的HRV,提示AMI早期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能提高心肌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并对该变化的意义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4 1例AM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溶栓再通组 2 1例 ,传统治疗组 2 0例。应用动态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患者起病后 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RV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的动态变化。结果 除 3个月时的SDANN(2 4h每 5min正常R -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 )外 ,溶栓再通组在 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SDNN(2 4h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DANN、r-MSSD(2 4h相邻正常R -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 )均高于传统治疗组相应时间段的数值 (P <0 0 5或 <0 0 1) ;同组内比较 ,3个月、6个月时的SDNN、SDANN、r-MSSD均高于 2周时的数值 (P <0 0 5或 <0 0 1) ,1个月时的HRV参数虽较 2周时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溶栓再通组LVEF在 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较传统治疗组相应时间段高 (P <0 0 5 )。 2周时动态心电图上记录的溶栓再通组的室性心律失常低于传统组 (33 3%vs 75 % ,P <0 0 5 ) ,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同无室性心律失常者相比 ,前者的HRV参数 (SDNN)较低 (P <0 0 5 )。结论 溶栓后冠脉再通的急性心梗患者的HRV较高 ,说明冠脉再通使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得到纠正 ,改善心肌复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宗耀  潘祖英  陈勇 《临床荟萃》2004,19(10):545-547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出现心率变异性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时域、频域分析方法 ,自动计算出 5 0例IBS患者和 30例健康者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IBS患者 2 4小时时域指标相邻正常R R间期的标准差、每 5分钟R 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每 5分钟R 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明显降低 ;相邻正常R 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相邻R R间期差值 >5 0ms的窦性个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频域指标高频均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其心率变异性明显异常 ,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对14例AMI后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HRV时域五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并随访1—2年。结果患者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低于对照组(P<0.01),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平方根(RMSSD)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_(50))降低不显著(P>0.05),随访1—2年HRV无显著改变,本组患者的心脏性猝死率为14.4%。老年人AMI后HRV降低,是由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变化不平衡所致,HRV随访未恢复正常提示有心脏性猝死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马东  刘金波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43-184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尿微量白蛋白(UAER)的相关性。【方法】将4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小时UAER不同分为糖尿病UAER正常组(22例)和糖尿病UAER升高组(20例)。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其HRV,以此来检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UAER升高组患者的全程内相邻正常窦性心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内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相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低于UAER正常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P〈0.01)。且UAER与HRV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UAER升高组,HRV的各项指标减低显著,心脏自主自神经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探讨预测性指标。方法:对44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4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24h HRV时域分析,并进一步发现其昼夜变化规律,同时与年龄、性别相当的62例正常人HRV资料比较。结果:①糖尿病患者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组降低(P&;lt;0.05)。②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HRV参数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to normal RR intervals,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mean 5 minute RR intervals,SDANN)、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mea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N inrervals for all 5 min segments,SDNN—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the root mean square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明显降低(P&;lt;0.05)。③昼夜资料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白天和夜间SDNN、SDNN—index、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gt;50ms的计算占总R-R间期数和百分比(percent of the number of time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s is greater than 50 m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NN intervals,PNN50)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lt;0.05);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测值改变更加明显(P&;lt;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着HRV异常,其异常的程度与病情轻重呈正比,有心血管合并症者昼夜节律异常更加显著。提示糖尿病患者的HRV分析有助于预测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9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冠心病健康宣教;干预组46例,在常规冠心病健康宣教的同时进行家庭干预,时间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HRV值改善更为明显,其中R-R间期的标准差、每5分钟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的均值、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均有改善,超低频(VLF)、低频(LF)和高频(HF)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炎症因子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UAP患者(UAP组)、44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SAP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HRV参数:24 h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均值的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比例、低频段功率(LF)和高频段功率(HF)的比值(LF/HF),并分析UAP患者炎症因子与HRV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UAP组血清hs-CRP、IL-6、LF/HF显著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低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患者炎症因子hs-CRP、IL-6与SDNN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UAP患者炎症因子的增高可能与HRV降低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忠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995-995
目的观察夜间哮喘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及其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 4 2例夜间哮喘患者 (哮喘组 )和 4 0例健康对照者 (对照组 )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 ,记录夜间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同时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结果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高频 (HF)和相邻心搏的R R间期之间 >5 0ms的心搏数 (NN50 )计数占总R R间期数的百分比 (pNN50 ) ,夜间哮喘患者均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主要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低频 (LF)和每 5分钟正常R 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 (SDANN) ,夜间哮喘患者均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1)。结论夜间哮喘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探讨预测性指标。 方法:对44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4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24h HRV时域分析,并进一步发现其昼夜变化规律,同时与年龄、性别相当的62例正常人HRV资料比较。 结果:①糖尿病患者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组降低(P<0.05)。②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HRV参数中正 常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to normal RR intervals,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mean 5 minute RR intervals,SDANN)、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mea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u NN intervals for all 5 min segments,SDNN-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the root mean square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明显降低(P<0.05)。③昼夜资料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白天和夜间SDNN、SDNN-index、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计算占总R-R间期数和百分比(percent of the number of time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s is greater than 50 m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NN intervals,PNN50)均较正常组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分组:CKD组为3~5期CKD住院患者共54例;对照组为30例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以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微炎症状态的指标,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浆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红蛋白(Hgb),并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包括所有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计数占R-R间期的百分比(PNN50)。结果 3~5期CKD组hs-CRP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HRV各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hs-CRP与HRV各参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3~5期CKD患者伴有炎症反应的增加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二者相互影响,在CKD患者预后不良的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作用。方法 :分析 16例正常对照组 ,16例无心脏病组和 16例心脏病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 :(1)无心脏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2 4h内每 5min节段窦性R R周期的标准差 (SDANN)和 2 4h内每 5min窦性R R周期标准差的平均值 (SDNNindex)显著增高 (P <0 .0 5 ) ,2 4h全部窦性R R间期的标准差 (SDNN)、2 4h内全部窦性R R周期差值的均方根 (RMSSD)、2 4h内相邻每两个正常窦性R R周期差值 >5 0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数 (PNN5 0 )非常显著增高 (P <0 .0 1)。 (2 )心脏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SDANN、SDNNindex显著增高 (P <0 .0 5 ) ,SDNN、RMSSD、PNN5 0非常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3)无心脏病组与心脏病组比较 :SDANN、SDNNindex显著增高 (P <0 .0 5 ) ,SDNN、RMSSD、PNN5 0非常显著增高(P <0 .0 1)。结论 :无心脏病组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心脏病组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减弱 ,交感神经张力可能为相对增加 ,心率变异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分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煜东  王东  王志禄 《临床荟萃》2003,18(11):620-622
目的 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 比较 3 2例CHF患者在螺内酯治疗前、第 4周及 16周时心率变异性 (heartreatvariability ,HRV)各项指标和心功能变化。结果 螺内酯 ( 40mg/d)治疗 4周时 ,左室收缩功能无显著变化 ( P >0 .0 5 ) ,治疗 16周时 ,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 ( P <0 .0 5 ) ;治疗前、治疗 4周和 16周时 ,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全部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tandarddeviationofallnormalsinusR Rintervalsover 2 4hours,SDNN)分别为 ( 98.5± 3 2 .0 )、( 115 .4± 3 5 .6)和( 118.1± 3 5 .0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代表迷走神经功能的正常相邻R 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 (rootmeansquareofthesuccessivenormalsinusR Rintervaldifference ,rMSSD)分别为 ( 2 8.3± 14.6)、( 3 5 .3± 13 .3 )和 ( 3 8.1±13 .9)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螺内酯可以提高CHF患者心脏迷走神经张力 ,使HRV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4 2例高血压患者每日服卡维地洛 2 0mg,观察 8周。记录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及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分析心率变异 (HRV)时域和频域指标 ,并与 4 2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EH患者相邻正常R 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R R间期差值的方差 (RMSSD)及高频功率 (HF)均明显下降 ,低频功率 /高频功率值 (LF/HF)增加。用卡维地洛后血压从 (15 5 .5± 17.1) / (10 0 .9± 5 .6 )mmHg下降至 (14 7.8± 14 .4 ) / (88.7± 3.6 )mmHg (P <0 .0 1) ,心率从 (79.5± 10 .1)次 /min下降至 (6 6 .1± 7.5 )次 /min(P <0 .0 1) ,同时SDNN、RMSSD、HF增加 ,LF/HF值降低。结论 卡维地洛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均数平方根(rMSSD)、24h内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与对照组的1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NN、rMSSD、SDANN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HRV,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UARE不同分为糖尿病正常自蛋白尿组(N组,51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胁组,25例),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组(Ma组,14例),并且选取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C组,30例),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其HRV,检测其自主神经功能。结果(1)糖尿病各组的全程内相邻正常窦性心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内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Mi组显著低于N组,Ma组明显低于Mj组(P〈0.05)。(2)N组和Mi组的全程内每5mi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相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别,但Ma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自主神经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