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粉侠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66-4166
肝脏是机体合成许多物质的加工厂。肝硬化时由于肝脏受损,患者凝血因子及凝血机制会有一定的变化,本文测定了40例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Fbg及PLT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以探讨其病程进展,及早预防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以300例肝硬化患者为对象,以同期3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水平,分析其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并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分别比较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的各凝血指标与血小板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分别对比较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有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为(18.3±1.3)s、凝血酶时间(TT)为(20.5±4.1)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为(43.9±8.3)s、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为(18.3±3.6)%、血小板分布体积(MPV)为(12.1±3.4) fL,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而纤维蛋白原(Fib)为(1.4±0.5)g/L、血小板计数(PLT)为(78.1±23.1)×109/L、血小板压积(PCT)为(0.09±0.03)%均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则有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PT、TT、APTT、PDW、MPV检测结果显著高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情况,其余3项检测指标正好相反,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能够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并对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进行预测,有利于出血的及时抢救,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月收治肝硬化患者87例,设为实验组,同期12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PT、TT、APTT、PLT以及P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FIB、MPV以及PDW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异常,可将作为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PLT、PCT显著降低(P〈0.05),MPV、PDW显著升高(P〈0.05),PT、APTT、INR明显延长(P〈O.05),FIB明显减少(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液处于明显的低凝状态,血小板参数及凝血相关指标检测对了解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联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肝硬化组,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PCT、PLT、FIB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W、MPV、TT、APTT、PT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4项指标对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价值较大,有利于临床医师评价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KX-21N)和全自动血凝仪(CA-6000)测定430例肝硬化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PLT、MPV、PDW、PCT)和凝血指标(PT、AVTT、TT、FIB)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PLT、PCT显著下降,MPV、PDW显著升高,PT、AFTT、TT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A、B、C级之间,其PLT、MPV、PDW、PCT、PT、APTT、TT、FIB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小板及凝血异常,血小板及其参数和凝血指标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爱萍 《四川医学》2009,30(9):1463-1464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FIB)采用法国思达高STAGO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LCR)采用法国血细胞分析仪ABX PENTR120检测。结果肝硬化组PT、APTT、TI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I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肝硬化级别的增加,PT、APTT、TI逐渐升高(P〈0.05),而FIB逐渐降低(P〈0.05)。肝硬化组MPV、PDW、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肝硬化级别的增加,MPV、PDW、P-LCR逐渐升高(P〈0.05),而PLT逐渐降低(P〈0.05)。结论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项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实验室检测对肝硬化患者治疗、预后的意义。方法测定5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A级25例,Child-B级21例,Child—C级12例)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Child—A级与对照组比较,PT、APrr时间延长,D-二聚体含量增高,FIB血清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ild-B、Child—C级与Child—A级比较PT、APlTr延长,D-二聚体含量增高,FIB血清含量下降,并且随着分级的增加差异更加明显。结论通过联合检测凝血功能、D-二聚体含量可以观察病情,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检测在肝硬化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洁茹  常敏凤 《医学综述》2011,17(21):3358-3359
目的分析研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血凝仪测定72例肝硬化患者和7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和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LT、PCT显著下降,MPV、PDW显著增高(P<0.05);肝硬化组患者PT、TT、APTT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FIB较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可作为衡量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对临床病情判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各项参数对重症肝硬化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 以60例重症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肝病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和血小板四项参数变化与病情的关系及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肝病患者90例,非重症肝病患者60例,使用法国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所有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同时采用SYSMEX SF-3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所有患者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0例,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重型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只有P L T、P C 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他6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P T、APTT、TT明显延长,并表现出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同时FIB、PLT、PCT显著减少,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呈负相关,MPV增大.结论 凝血四项指标和血小板四项指标是检测肝病患者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变化的程度与病情的进展和预后有重要联系,全面分析凝血四项指标和血小板四项参数在重症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蓓琳 《重庆医学》2004,33(7):1116-1117
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器官.肝硬化患者因大量肝细胞受损致蛋白质、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常存在凝血障碍和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本研究通过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与肝功能和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价值。方法:选取152例产前住院孕产妇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身体健康的100例非妊娠正常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通过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PT、APTT分别为(10.91±1.82)s、(16.75±4.39)s,明显低于对照组PT(12.06±1.95)s、APTT(25.30±5.7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FIB、D-二聚体分别为(4.14±1.20)g/L、(3.14±0.82)g/L,明显高于对照组FIB(2.09±0.27)g/L、D-二聚体(0.88±0.3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TT产前检测结果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可帮助了解晚期正常产妇产前各项凝血指标,尤其可经预防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血栓性疾病,降低孕产妇分娩意外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23-25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凝血指标在肝硬化和健康人群的差异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05例肝硬化患者和20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人群进行血小板相关参数和凝血指标的检验,分析这些指标与肝硬化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和血小板比容(platelet crit,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activity time,APTT)均显著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凝血指标在肝硬化诊疗中具有实际的应用效果,根据检验者血液中的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凝血指标可以比较出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群在血液检查指标上的差异,从而在临床用药方面、降低出血风险、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场所,肝病患者随病程的迁延肝细胞受损加重,导致肝功能异常,各种凝血因子合成障碍会发生不同程度出血,现将283例肝炎病毒感染者凝血因子、血小板参数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90例肝硬化患者的4项凝血指标及血小板(PLT)参数;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人群8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凝血指标功能和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指标APTT、PT、TT显著延长,而FIB与则明显下降;血小板(PLT)参数中PLT、PCT明显下降,而PDW、MPV明显上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变越差,对应的凝血功能也会变得越来越差,血小板减少,出现自动性出血现象。结论:肝硬化患者与健康的人相比,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显著异常,所以要及时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脏检测,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形成肝硬化门静脉血栓55例(观察组),65例未形成血栓(对照组)。通过乳胶凝集试验,对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D-二聚体平均水平为(2.16±1.03)mg/L,对照组为(0.96±0.47)m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随肝功能恶化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的形成与D-二聚体水平上升有密切关系,同时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可将D-二聚体水平上升作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病人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探讨其对子痫前期(P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PE诊断的孕妇78例为观察组,并按照发病时间分为观察组1(早发型PE组,孕周20~ < 34周)和观察组2(晚发型PE组,孕周≥34周)。同时选取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同样按照孕周分为对照组1(孕周20~ < 34周)和对照组2(孕周≥34周)。所有受试者采血和测血压,检测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D-二聚体(D-D)与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1的体质量指数(BMI)、D-D、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值高于对照组1(P < 0.01)。观察组2 BMI、SBP、DBP值高于对照组2(P < 0.01)。观察组1 D-D值高于观察组2(P < 0.01)。对照组2 BMI、D-D、DBP、MPV水平高于对照组1(P < 0.05~P < 0.01)。观察组BMI、D-D、SBP、DBP、MPV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1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水平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观察组2 PT、INR、FIB、TT水平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1 TT与观察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1 FIB、TT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PT、INR、APTT、FIB、T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E病人D-D与孕周、PT、INR、APTT、TT、PLT均呈负相关关系(r=-0.289、-0.235、-0.247、-0.236、-0.351、-0.286,P < 0.05~P < 0.01)。PE病人D-D与FIB、MPV、PDW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早发型PE病人高凝血状态较晚发型PE病人更为明显,PE病人D-D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D-D可以作为预测PE发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血清生化指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项血清指标联合评分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活检为依据,将肝病患者分为Ⅰ组(肝硬化组)和Ⅱ组(非肝硬化组)。以67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Ⅲ组)。比较各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α2-巨球蛋白、脂蛋白A1和γ转肽酶(GGT)的水平差异,并计算Ⅰ组肝纤维化分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和肝纤维化指数积分。结果ALT、GGT、α2-巨球蛋白、总胆红素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联合ALT、GGT、α2-巨球蛋白、总胆红素、脂蛋白A15种指标计算ROC面积为0.83±0.13。肝纤维化指数积分为0~0.2时具有很好的肝硬化阴性诊断价值(92.3%),积分为0.8~1.0时对肝硬化诊断的灵敏度为81.8%。结论联合ALT、GGT、α2-巨球蛋白、总胆红素、脂蛋白A对乙肝肝硬化可作出较准确临床诊断,可能会减少患者的肝穿刺活检的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