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Ⅲb~Ⅳ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长于对照组的7个月;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YFRA21-1、LDH水平以及NL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Ⅲb~Ⅳ期NSCLC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中位生存期,以及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LDH水平和NLR,其效果优于单纯GP化疗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2.
张潇 《中国民康医学》2023,(2):29-31+38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NSCL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不良反应发生率、癌胚抗原(CEA)水平、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ORR为51.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CR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疹、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YFRA21-1、TS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和OS均长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6例三线及以上治疗使用阿帕替尼或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三线及以上治疗使用阿帕替尼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者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ERA21-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mPFS长于对照组(94 d比67 d,P=0.020),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68.6%比38.7%,P=0.01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2.9%(8/35),对照组为16.1%(5/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和CYERA21-1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6/35),对照组为19.4%(6/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可控,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YERA21-1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对比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阜阳市肿瘤医院符合标准的42例晚期食管鳞癌二线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90和4.90个月,疾病缓解率分别为47.62%和14.2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19%和4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1~2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对比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接受诊治的60例广泛期SCLC患者作为本试验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帕替尼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500 mg/d直至病情进展或不可耐受);紫杉醇组采用紫杉醇治疗(175 mg/m2,3周为1疗程)。配对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情况、体力状况评分、脏器转移、血红蛋白情况等。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阿帕替尼组与紫杉醇组中位PFS分别为3.7个月和1.9个月,中位OS分别为6.6个月和3.0个月,阿帕替尼组PFS和OS较紫杉醇组比较,均延长,P<0.05;阿帕替尼组高血压、乏力、转氨酶升高等副反应均为1~2级,无3级及以上不能耐受副反应。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治疗广泛期SCLC较紫杉醇单药化疗具有明显优势,且无明显副反应,可尝试在临床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9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化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1年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化疗后比较,两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0~Ⅳ级贫血、肝功能异常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试验组PFS、OS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年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在铂类、紫杉类耐药性晚期卵巢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64例铂类、紫杉类耐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阿帕替尼单药治疗,n=20)和实验组(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n=44),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所有患者随访至2019年7月31日,持续用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严重毒性不良反应,并评估远期疗效。采用Kaplan-Meier及COX回归分析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实验组客观缓解率(ORR)为18.2%(8/44),疾病控制率(DCR)为86.4%(38/44),对照组分别为20.0%(4/20),45.0%(9/20)。实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7.3个月和15.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个月和8.3个月(P<0.05)。不同年龄、不同分期、是否行新辅助化疗、既往化疗线数之间PFS和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次数之间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次数之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案PFS和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常见3~4级血液系统毒性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3~4级非血液系统毒性为高血压。结论 对于铂类、紫杉类耐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且不良反应轻微,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及OS,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对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二线及以上化疗方案,且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给予支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部分患者从治疗中获益,但组间总缓解率(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38% vs 15.63%,P>0.05),组间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50% vs 31.25%,P<0.05).在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9、CA72-4水平方面比较,对照组较治疗前改善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中位PFS和中位 O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和蛋白尿等不良反应方面比较,观察组(37.50%和21.88%)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和0.00%)(P<0.05).结论 阿帕替尼对于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其不良反应可通过调节用药量进行改善,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D-1)抑制剂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治疗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肺鳞癌(LUSC)患者的近远期效果及对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佳木斯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LU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3个周期,观察组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取血清检测CEA、SCCA、CYFRA21-1水平,及从首次用药之日起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SCCA、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NSCLC晚期患者14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与常规培美曲塞二钠+顺铂(PC)化疗,观察组给与PC化疗加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治疗后两组CEA、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观察组总生存期、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卡氏评分(KPS)、TNM分期、化疗方案是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NSCLC晚期患者疗效明显。吸烟、KPS、TNM分期、化疗方案是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养阴解毒方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NSCLC)患者,探索养阴解毒方联合安罗替尼在晚期NSCLC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录入11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养阴解毒方联合安罗替尼)58例、对照组(单纯安罗替尼)58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的PFS、实体瘤客观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卡氏生存质量评分(KPS)、不良反应等,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6个月,对照组PFS为5.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6.9%,疾病控制率(DCR)为89.7%,对照组ORR为5.2%,DCR为84.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痰中带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口干咽燥等中医证候方面,观察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乏力、口腔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漳州市医院收治的30例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基础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阿帕替尼每天用量为500 mg或者250 mg,化疗时主要根据患者体表面积给予多西他赛或替吉奥进行单药化疗,每治疗周期为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66.67%)明显比对照组疾病控制率(26.67%)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CA72-4及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CA72-4及CA19-9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对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通过药物可缓解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晚期胃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IMRT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1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以及治疗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疾病控制率75.81%,客观缓解率51.6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8.06%及3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和CA724水平分别为6.06±1.52 ng/mL、29.72±3.49 U/mL和6.85±1.03 U/mL,对照组分别为7.86±1.50 ng/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 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68例进展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予以口服吉非替尼;对照组予以GP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 、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等,治疗前后测定血清MMP-9的浓度,记录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ORR达47.06%,DCR达76.47%,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位PFS为6.8个月,中位OS为12.3个月,均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MMP-9水平降低更显著;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71%、38.2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吉非替尼为进展期NSCLC的二、三线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抑制了MMP-9的活性,具有较好的肿瘤抑制作用,且临床安全性高,比较适合于进展期NSCLC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阿帕替尼联合卡瑞丽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单抗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单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使用卡瑞丽珠单抗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抗治疗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统计2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25(CA125)],生活质量,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中位PFS为13.51个月,单抗治疗组患者中位PFS为9.46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明显高于单抗治疗组(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CEA、SCC-Ag、CA125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抗治疗组(P<0.05);FACT-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抗治疗组(P<0.05)。2组患者血小板降低、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手足综合征、蛋白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Ⅲ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放疗同步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和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标准同步放化疗在不影响放化疗进程的同时可延长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OS,是治疗Ⅲ期不可切除的NSCLC的可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96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周期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水平。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评估疗效。统计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MMP-9、VEGF、CEA水平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6例(16.67%)患者病情部分缓解,54例(56.25%)疾病稳定,26例(27.08%)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16.67%(16/96),疾病控制率为72.92%(70/96)。96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9.0个月。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非预期毒性或不可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3级以上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压[10.42%(10/96)],蛋白尿[8.33%(8/96)],手足综合征[7.29%(7/96)],疲劳[5.21%(5/96)]。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患者未出现不可控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李侠  卢虎生  刘坦  孙雪竹  刘文静 《河北医学》2023,(12):2083-2087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或贝伐珠单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107例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分为A组55例和B组52例。A组给予埃克替尼+安罗替尼,B组给予埃克替尼+贝伐珠单抗。治疗1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并随访2年。结果:A组、B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8.18%、63.4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9.09%、90.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A125、CEA、TPA、TK1、SCC-Ag、CYFRA21-1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差异(P>0.05)。A组与B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7.3个月和18.1个月,两组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或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9.
高亭  何小鹏  李敏  王鹏军 《浙江医学》2019,41(23):2543-2545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晚期NSCLC患者采取安罗替尼一线治疗21例,全身化疗2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情况,观察安罗替尼治疗过程中肿瘤原发灶、转移灶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身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个月;安罗替尼组中位OS为9个月,中位PFS为6个月。在安罗替尼治疗过程中,原发灶长径在短期内变化不明显,仅治疗10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最大转移灶长径在短期内缩小,治疗4、6、8、10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安罗替尼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57.1%)、乏力(47.62%)、手足综合征(33.33%)、腹泻(14.29%)、咳嗽(14.29%)、促甲状腺激素轻度升高(4.76%),均为2级以内的不良反应,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可延长患者OS及PFS,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效果。方法收集西平县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16例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给予阿帕替尼500 mg/d,若耐受,改为750 mg/d,不能耐受者减至250 mg/d,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FS)、生存期(OS)、有效率(O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结果阿帕替尼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有效率(RR)为25%,疾病控制率(DCR)为5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3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4.43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31.25%(5/16)和手足综合征25%(4/16)。结论阿帕替尼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具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