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乙酰谷酰胺针联合纳洛酮针中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治疗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乙酰谷酰胺针联合纳洛酮针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针,观察12小时内患者昏迷症状改善情况及昏迷症状改善的时间情况.结果:组间有效、显效、无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自身前后对照,两组患者昏迷症状均改善,以观察组昏迷改善时间更加显著.结论:乙酰谷酰胺针联合纳洛酮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疗效确切,优于单纯纳洛酮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乙酰谷酰胺与黄芪注射液配合用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乙酰谷酰胺与黄芪注射液配合治疗)和对照组(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维生素B6及三磷酸腺苷治疗),统计患者就诊到清醒时间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P<0.01)。结果:乙酰谷酰胺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酒精中毒时大鼠β-内啡肽(β-EP)、丙二醛(MDA)、P-选择素(P-selectin)的变化及葛根素注射液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酒精中毒组、葛根素组、纳络酮组、葛根素+纳络酮组;观察大鼠睡眠潜伏时间,测定各组血浆β-EP、血清MDA、P-selecti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酒精中毒组大鼠β-EP、MDA、P-selectin水平显著升高(P<0.01);葛根素组较酒精中毒组大鼠睡眠的潜伏时间延长(P<0.05),β-EP、MDA、P-selectin水平显著降低;葛根素与纳洛酮降低β-EP、MDA作用无显著差异,纳洛酮对P-selectin无影响.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可使β-EP释放增加,MDA、P-selectin升高.葛根素注射液通过抑制β-EP、自由基的释放、血小板积聚,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络酮与乙酰谷酰胺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络酮组)及治疗组(纳络酮加乙酰谷酰胺组)。对照组首剂给予纳络酮0.8mg静注,根据病情然后每隔30min重复静注0.4mg2—3次,仍未清醒者随后即以0,8—1.2mg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静滴。治疗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酰谷酰胺0.4—0.6g兑入5%G.S250ml中静滴,每日1-2次,乙酰谷酰胺日总量不超过2.0g。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及时洗胃,吸氧,推注速尿并注意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对症处理。结果40例采用纳络酮与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治疗的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对促进清醒及酒后临床症状消失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纳络酮与乙酰谷酰胺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可缩短病程、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昏迷患者在纳洛酮治疗前后的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含量。方法:将45例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G-Pcs)评分小于等于20分的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1.6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日2次,疗程10d;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E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β-EP的放射免疫检测为临床提供治疗昏迷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罗凯 《当代医学》2016,(13):126-127
目的 探讨纳洛酮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同时给予纳洛酮,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清醒和症状消失时间,评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酒后症状消失时间为(11.0±2.4)h,对照组酒后症状消失时间为(15.9±2.1)h.观察组酒后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的酒后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有助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及早清醒及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清开灵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AAI)的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随机分清开灵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纳洛酮治疗(纳洛酮组)、生脉注射液治疗(生脉组)和清开灵治疗(清开灵组),按各组拟定方案进行治疗;记录病例清醒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的3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β-内啡肽(β-E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与纳洛酮组清醒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该两组与生脉组、清开灵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纳洛酮组、生脉组、清开灵组治疗前β-EP、SOD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其他三组血浆β-EP均有下降、SOD均上升。治疗组与纳洛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纳洛酮组与生脉组、清开灵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清开灵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具有与纳络酮等同的作用,清开灵合生脉注射液通过降低AAI患者血浆的β-EP及升高SOD水平而取效,临床可两药合用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对临床疗效、肝功能及β-内啡肽(β-EP)、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共计92例,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38.76±5.43)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38.82±5.49)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β-EP、MDA水平及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研究组(97.83%)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82.61%)相比更高(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P<0.05);两组治疗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均降低(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AST[(32.43±3.34)U/L比(34.52±3.81)U/L]、ALT[(29.82±3.25)U/L比(34.16±3.57)U/L]、γ-GT[(24.08±3.22)U/L比(27.96±3.45)U/L]、GGT[(145.86±21.34)IU/L比(167.33±25.67)IU/L]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β-EP、MDA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β-EP[(85.42±15.46)ng/L比(131.71±28.71)ng/L]、MDA[(10.19±3.21)nmol/mL比(14.08±4.03)nmol/mL]更低(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比8.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高,可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肝功能及β-EP、MDA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ACOP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乙酰谷酰胺静滴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4h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变化情况,并随访观察2组出院3个月中毒后迟发脑病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平均昏迷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24h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GXH-PX、SOD活性、MDA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ACOP能明显缩短昏迷时间、改善预后,并可减少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用于神经外科昏迷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急诊手术治疗,与此同时,入院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不同的静脉点滴进行干预,分别是乙酰谷酰胺注射液以及生理盐水,持续干预7天。结果:术后3个月进行判定,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经过3个月后,两组的GCS评分要比手术前高(P<0.05),其中,术后的GCS评分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0.05)。将两组谷氨酸与天冬氨酸含量进行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同时也明显低于术前(P<0.05);手术前后对照组的谷氨酸及天冬氨酸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3个月期间的血管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谷酰胺注射液用于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手术治疗能有效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减少对于神经功能的损伤,疗效可靠,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石健龙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269-1270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0年7月1日—2012年7月1日收治的1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外,观察组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酒后平均意识恢复正常时间、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酒后平均意识恢复正常时间、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具有协同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陈聪  余飞  叶晗 《中外医疗》2022,(35):27-30+35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纳洛酮所具有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南平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鼻腔分泌物处理、催吐、吸氧支持、补液、胃酸分泌抑制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行醒脑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纳洛酮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0%)较对照组(88.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5)。观察组临床观察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纳洛酮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患者苏醒时间缩短,昏迷状况改善,临床治疗综合效果提升,且安全性有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谷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肽Y、重组人半乳糖凝集素3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确切,有效促进了神经功能的修复,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肾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遂平仁安医院行钬激光碎石术的肾结石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肾功能[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尿NAC)、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胱抑素C(CysC)]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尿NAC、γ-GT、血清β_2-MG、Cys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78%(10/36)、8.33%(3/3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应用于接受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中,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剂量的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酒精中毒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纳洛酮,观察组应用纳洛酮0.8mg加入5%葡萄糖盐水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用纳洛酮4.8mg加入5%葡萄糖盐水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疗效相似(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常规剂量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唐红 《吉林医学》2022,(3):705-707
目的:研究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早期肝性脑病的效果及对血氨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肝性脑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乙酰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乙酰谷酰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氨(BA)水平、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浆β-EP、SOD、MDA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纳洛酮治疗(对照组),记录患者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5h血浆β-EP、SOD、MDA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浆β-EP、SOD、MDA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血浆β-EP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SOD、MDA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显著的解酒作用,可作为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伤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分为纳洛酮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纳洛酮组加用纳洛酮.观察两组治疗后GCS评分、血浆中β-内啡呔(β-EP)及意识觉醒时间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在GCS评分恢复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浆β-EP水平下降程度及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生命体征(主要是呼吸循环指标)稳定性优于对照组,意识觉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纳洛酮治疗酒精急性中毒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224例,均为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处于浅昏迷的患者毎小时经静脉给予0.4 mg的纳洛酮;处于中度昏迷的患者每小时通过静脉推注0.8 mg的纳洛酮;而处于重度昏迷状态的患者毎半小时静推0.8 mg纳洛酮.结果2组患者的催醒耗时比较发现,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112例,显效9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6.4%(108/112);对照组112例,显效70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85.7%(96/11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加用纳洛酮治疗,具有缩短催醒时间,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仅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酒后清醒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酒后清醒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患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