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48例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按照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29例)和生存组(319例),通过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急慢性肝脏疾病、肿瘤、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及转入ICU治疗相关指标,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348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8株(74.86%),革兰阳性菌78株(21.79%),真菌12株(3.35%)。病原菌占比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50.56%)、肺炎克雷伯杆菌(10.89%)、金黄色葡萄球菌(4.19%)、羊种布鲁菌(3.35%)及奇异变形菌(1.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急慢性肝脏疾病、感染性休克以及转入ICU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死亡风险高于女性患者。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4....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两院区血流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两院区血培养分别采用美国BACTEC9120型和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 240型血培养仪;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分别采用美国MicroScan A/S-4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和法国梅里埃ATB细菌鉴定系统;药物敏感性结果统计分析采用WHONET 5.4软件。结果:两院区血培养阳性检出率均为10%;血流感染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分别为51.23%和49.96%,革兰阴性菌检出率分别为41.45%和42.07%,真菌分别为3.81%和4.01%。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阳性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以及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可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较高。结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严重,及时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变化和耐药变迁,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便为周口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周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培养,并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5.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3)
目的 探讨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了解患儿临床流行病学,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185例确诊为血流感染患儿的感染病原菌构成、抗菌药物及临床流行学分布情况。结果 185例患儿分离出188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66株(35.1%),革兰氏阳性菌116株(61.7%),真菌6株(3.2%),新生儿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1-5岁以肺炎链球菌为主,药敏显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分离率为40.0%(6/1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MRCNS)分离率为65.6%(40/61),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5.6%(10/18)和46.2%(6/13),产碳氢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7.7%(1/13),并且不同年龄段患儿对青霉素、四环素以及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感染患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其中肺炎49 例 ( 26.4% ) , 上呼吸道感染18例 ( 9.7% ) ;其次新生儿黄疸 35 例( 19.0% ) ;早产儿30例 ( 16.2% ) ; 尿路感染 14 例( 7.6% ) ; 肠道感染 12 例( 6.5% ) ;脐周感染 11 例( 5.9% ) ; 中耳炎7 例( 3.8% );脑膜炎5 例( 2.7% )等。结论 本院不同年龄段致病菌分布不尽相同,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对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控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与分析血流感染患者常见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最新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应用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结果 11582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101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49.6%;革兰阴性菌占48.5%;真菌占0.8%;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差异性较大,表现为多药耐药。结论及时总结分析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控制耐药菌株传播、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近年来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瓶进行连续培养监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用WHONET 5.4软件对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2 2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071株(47.5%),革兰阴性菌1 122株(49.7%),真菌64株(2.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34.2%和15.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6.0%和90.8%.肠球菌中检出5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8.3%和17.5%.结论 目前导致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较广,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仍是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及时准确的血培养结果 可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病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9年至2021年血液病和非血液病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VITEK-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血液病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1.2%),其次是革兰阳性菌(26.8%)、真菌(2.0%);主要病原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较高;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分离的真菌对二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高。对血液病和非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比较,发现血液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构成比高于非血液病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明显低于非血液病患者(P<0.05)。血液病患者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的耐药率高于非血液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非血液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引起本院血液病住院患者血流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与本院非血液病患者病原菌分布结果大致相同。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高。本研究发现血液病患者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的耐药率高于非血液病患者,在临床诊治中应加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关注和监控,及时进行病原菌和耐药性监测、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及早控制血流感染,对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奥普双相血培养瓶(2011年1~5月)和美国BD BACTEC FX全自动血培养仪(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进行血培养,用美国BD Phoenix l00自动细菌鉴定仪和珠海迪尔的DL-96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为8.68%,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55.32%,革兰氏阳性球菌占40.62%,真菌占2.9%。革兰氏阴性菌排名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革兰氏阳性菌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对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均〉90.0%。未发现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MRCNS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SA,尚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我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临床医生应掌握本地区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特征,根据药敏结果和患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这对提高治愈率和控制耐药菌株的泛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有效减少ICU患者血流感染,临床对感染致病菌分布、种类等情况以及感染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5月一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ICU血液感染患者,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抽取静脉血并行病菌培养、细菌鉴定,探究其耐药性,同时对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菌种分布情况其中多数菌种分布情况肠球菌14.3%、鲍氏不动杆菌17.3%、大肠埃希菌10.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2.2%,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菌菌种分布较少;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对多数革兰阴性菌种敏感性较高,庆大霉素、对多数阴性菌种有较高耐药性,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高;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种有较高耐药性,万古霉素对阳性菌种敏感性较高;性别、年龄、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侵入操作、糖尿病史均是引发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致病菌多数为鲍氏不动杆菌、肠球菌,且对于有糖尿病史、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年纪较大、男性患者,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医学动物防制》2019,(1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血液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的特点,评价BSI对严重烧伤病人90天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2016年某院烧伤科收治的87例严重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疾病严重程度、主要治疗方案以及结局和微生物学数据等。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评估BSI特征与90天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结果在87例重度和特重度烧伤病人中,有59例发生BSI,发生率为67. 8%。与无BSI组相比,BSI组病人的烧伤总面积(total burn surface area,TBSA)和危重疾病评分(APACHEⅡ、SOFA和ABSI)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 264、4. 430、4. 705,P <0. 05),并且行气管切开术、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接受机械通气和60天、90天死亡人数均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 836、8. 842、14. 016、5. 884、8. 203,P <0. 05)。在分离获得的162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5. 3%,革兰氏阳性菌占12. 3%,真菌占12. 3%。最常见的5种微生物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相关BSI(调整OR=5. 8,95%CI=1. 5~25. 3,P=0. 017)和混合BSI(调整OR=6. 0,95%CI=1. 4~27. 8,P=0. 015)与90天死亡风险升高呈独立相关。结论 BSI在严重烧伤病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是主要原因。导管相关BSI和混合BSI与90天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分析疾病危险因素对CRBSI预后的影响,为早期判断及干预创造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ICU内CRBSI病例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本次调查患者共987例,发生CRBSI者共67例(6.8%),住院期间共死亡24例(35.8%)。67例CRBSI患者共检出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51.9%),革兰阴性菌36株(44.4%),真菌3株(3.7%)。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APACHEⅡ评分、复数菌性CRBSI是ICU内CRBS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近年来ICU内CRBSI患者病死率仍然较高,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老年、发病时病情程度、复数菌感染是ICU内CRBS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碳氢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91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卡方检验等方法确定CRKP产生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确定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CRKP组血流感染患者合并肺炎(P=0.016)?有创机械通气(P=0.048)及入住ICU(P=0.017)的比例明显高于SKP组及ESBLKP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IC评分≥3分?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深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入住ICU ?Pitt菌血症评分≥6分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itt菌血症评分≥6分(OR=509.891,P < 0.001)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合并肺炎?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及入住ICU是产生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itt菌血症评分≥6分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CRKP血流感染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7月~2021年12月的136例KPBSI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CSKP组和CRKP组,并比较两组在科室分布、基础疾病、合并感染部位、易感因素等方面的异同。再根据血流感染90 d后的预后将CRKP组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2个亚组,并分析CRKP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在入住ICU、合并肺部感染、腹腔感染、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危重症烧伤及创伤、插管(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胸腹腔穿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外科手术等方面的患者比例,CRKP组均显著高于CSKP组(P<0.05)。反之,在合并肝胆道感染、血液/实体恶性肿瘤、化疗、介入手术(胆道支架植入、脓肿穿刺引流等)等方面的患者比例,CSKP组均显著高于CRKP组(P<0.05)。多因素关联分析的结果提示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OR=46.409,95%CI:4.061~530.340,P=0.002)是导致CRK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KP多分布于ICU,肺部及腹腔感染为其常见的合并感染部位;合并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危... 相似文献
15.
成人血流感染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所在医院成人血流感染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所在医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检验科记录的血培养阳性病例131例,查阅其中91例成人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从而了解本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91例中革兰阴性菌53例(58.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革兰阳性菌28例(30.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8例(8.8%),多重病原菌2例(2.2%)。本组脓毒血症患者在院病死率30.8%,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及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在院病死率与病情严重程度(OR=1.15)、初始抗生素经验性治疗不合适(OR=6.77)有关。结论本研究所在医院成人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情严重以及初始抗生素经验性治疗不合适使血流感染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Zhai Y Shi XM Fitzgerald SM Qian HZ Kraus VB Sereny M Hu P Yin ZX Xu JW Zeng Y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BES》2012,25(3):257-266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plasma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sCRP and metabolic risk factors among residents living in longevity areas of China.Methods 268 individuals aged between 40 and 59 years and 506 individuals aged over 90 years were selected from 5 longevity areas of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a cross section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The participants were interviewed with general health related questionnaire to collect their demographic,behavioral and lifestyle data,as well as their chronic conditions,and meanwhile their physical and biomed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waist circumference (WC),blood pressure (BP),hsCRP,plasma lipids,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were measured.Results The median of hsCRP was 0.99 mg/L in the middle-aged group and 1.76 mg/L in the oldest old group.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above two groups.Among the oldest old individuals,36.56% had an hsCRP level >3.0 mg/L.The prevalence of high hsCRP was 16.79% in the middle-aged group.The results of 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HDL-C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In (hsCRP) concentration in the middle-aged group,whereas In (TG),HDL-C and FBG were correlated after adjustment for gender,study site,smoking,drinking,education and BMI in the oldest old group.Conclusion HDL-C is a stronger predictor of elevated hsCRP than other metabolic factors in the middle-aged population.For the oldest old persons,high TG,low HDL-C,and FBG predict elevated plasma hsCRP.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院念珠菌血流感染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4年血培养结果为念珠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45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237株,其中念珠菌76株,检出率3.4%。76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占51.3%(39/76),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8.4%(14/76),近平滑念珠菌15.8%(12/76)。主要分布在ICU 14.5%(11/76),血液科11.8%(9/76)等。76株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最为敏感,敏感率均为97.4%,伏立康唑的敏感率为96.1%,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0.8%和88.2%。结论:血培养分离的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保持较高敏感性,对氟康唑、依曲康唑敏感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8年1月30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309例患者中,导管相关血行感染73例,平均发生率8.1/1 000留置导管日,死亡8例,占导管相关血行感染例数的11.0%(8/7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预防教育、置管部位与置管时间、手部卫生和无菌屏障、敷料种类及消毒剂类型等是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需制定系统的技术操作和评价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临床特点及影响血流感染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3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GN鉴定卡检测血液中病原菌,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诊断是否存在血流感染。按有无血流感染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n=65)和无血流感染组(n=65),血流感染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31)和存活组(n=31)。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Ⅱ)评分、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动脉插管、静脉插管、气管插管、引流管、导尿管及胃管等)、输血及抗菌药物使用等临床资料,分析ICU患者血流感染及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30例患者中发生血流感染65例,无血流感染患者65例。血流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76.92%),革兰阳性菌15株(23.0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36.92%(24/65)]、肺炎克雷伯菌[24.62%(16/65)]、鲍曼不... 相似文献
20.
Xin-Yun Zhu Hong-Bin Wang Ye-Han Zhu Yan-Bin Chen Bei-Lei Zhang Cheng Chen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21,134(14):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