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结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6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30眼),观察组行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MT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提高率为93.33%,有2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对照组视力提高率为73.33%,有8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黄斑水肿再复发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可提升视力水平,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黄斑水肿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苏畅  孙莎 《当代医学》2021,27(7):159-161
目的比较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共64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32眼)。研究组予以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予以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CVA、CMT、MT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CVA均有所提高,CMT、MT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眼部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激光治疗基础上加用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C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20例,共120眼,收治年限在2012年5月~2014年12月之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为观察组;单用激光光凝治疗的为对照组,各39眼。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提高值、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下降值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提高值、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降低值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患者(共32眼)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予以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与康柏西普联合治疗后,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BCVA(最佳矫正视力)、CM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CVA、CMT均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与康柏西普联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能够取得相对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激光光凝结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用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囊性水肿治疗中,分析其对患者视力及中央视网膜厚度(C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12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囊性水肿患者进行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n=60)与参照组(n=60),参照组行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段BCVA与参照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段CMT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6.67%(P0.05)。结论激光光凝结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囊性水肿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CMT,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48例(48眼),根据是否联合激光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为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矫正视力治疗后显著好转,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厚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降低,较之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成效总有效率为45.83%,差异显著(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显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4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logMAR BCVA、CMT值,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24%,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ogMAR BCVA、CM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logMAR BCVA、CMT值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ogMAR BCVA、CMT值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减小黄斑中心凹厚度,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68眼)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34眼)。对照组患者接受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6个月,两组BCVA高于治疗前,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6个月,两组患者CMT值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M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3例CRVO继发M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CVA明显高于对照组,CM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眼压升高1例(2.13%),程度较轻,未经治疗自行恢复;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CRVO继发ME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CMT,改善视力,且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在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柏西普眼部注射,观察组45例则在常规治疗及康柏西普眼部注射的同时加用健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CMT、中医证候积分、IL-6及VEGF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BCVA水平提高(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脾活血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可有效降低眼压水平,改善最佳矫正视力,缓解黄斑水肿,且安全性良好;而该方案疗效优势可能与其对IL-6、VEGF水平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补气利水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52例(64眼),随机分为中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康柏西普治疗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补气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别观察起始治疗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统计注射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BCVA、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CVA、CM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注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柏西普可以有效改善DME患者的视力,联合使用补气利水方可以明显减少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的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临床确诊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28例28眼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康柏西普+激光组(CL组)15例15眼和激光组(L组)13例13眼。CL组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2周后行视网膜激光光凝,L组行单纯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两组间比较,1d,1周、1月及3月CL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及稳定眼数明显多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6,11.424,14.623,10.325,P<0.01)。CL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1月及3月平均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5.662,5.481,5.816,5.231,P<0.05),L组治疗后1周及1个月平均C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311,3.245 P<0.05),治疗后1d及3个月平均CM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后1d、1周、1月及3月平均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51,4.009,4.857,8.66)。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疗效优于单纯激光光凝。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56例(5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视网膜激光治疗)和观察组(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患者各28例(28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CVA和CMT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CVA和CMT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与视网膜激光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视力,缓解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56例(63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30例(32只眼),激光治疗组26例(31只眼)。联合治疗组先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1周后行黄斑区格栅光凝治疗,激光治疗组行黄斑区格栅治疗。两组中、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同时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分析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与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的关系。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术前比较均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T与术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联合治疗组SFCT低于单纯激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治疗组的BCVA高于单纯激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CMT低于单纯激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短期内脉络膜厚度明显降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3+7
目的观察单纯视网膜光凝术和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医院眼科的患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且伴有黄斑水肿的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激光组及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组(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无青光眼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且眼底状况无显著差异。联合组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1周后再行无灌注区光凝,单纯激光组患者分次行无灌注区光凝及黄斑区标准的格栅状光凝治疗,观察单纯激光组与联合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及OCT的对比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而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纯激光组比较发现联合组效果优于单纯激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囊样水肿,可有效改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眼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疗效.方法:根据患者自行选择药物的意愿,将104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分为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黄斑部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RT)发生率、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凹厚度及中心凹浅层血管密度、黄斑容积、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情况、眼内异物感、一次性眼压过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康柏西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雷珠单抗组(P<0.05);治疗后1个月,康柏西普组BCVA值大于雷珠单抗组,CMT及黄斑容积、黄斑中心凹浅层血管密度、ORT发生率、血清CRP及VEGF水平低于雷珠单抗组(P<0.05);两组CNV减少率,3个月后的BCVA、CMT及黄斑中心凹浅层血管密度、黄斑容积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治疗nAMD的近期疗效高于雷珠单抗,且能提高视力,减少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7,(2):262-263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50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较对照组的12.00%明显降低(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可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患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60眼,行康柏西普注射剂玻璃体腔内注射,每月1次,治疗3个月,后期随诊6个月,比较患者术后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水肿消退率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渗漏情况。结果经过3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患者视力均有所提升,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患者应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的方法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取得了理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27~68岁,对照组(47例)单纯给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康柏西普组(53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前3~6天眼内注射康博西普治疗。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结果:术前两组 BCVA 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康博西普组和对照组 BCVA 均明显提高,且康博西普组 BCVA 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变薄。随访6个月期间,康博西普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A)对白内障超乳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白内障术后7天仍存在黄斑水肿的患者行继续治疗的40例(40眼)分为两组,A组注射康柏西普,B组注射TA。结果康柏西普治疗后BCVA与CMT较后Tenon囊下注射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眼压异常大幅波动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较快及较好的减轻白内障术后继发黄斑水肿,提高视力、恢复视网膜生理解剖,特别针对合并早期眼底病变的患者,后Tenon囊内注射TA也能对白内障术后继发性黄斑水肿有疗效,但起效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