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水平与癫痫患儿脑电图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64例癫痫患儿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且与观察组患儿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空腹肘静脉血,测定并比较血清MMP-9、TNF-α、INF-γ水平;监测观察组患儿脑电图,计算脑电图放电指数,分析上述因子水平与脑电图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MMP-9、TNF-α、INF-γ水平和脑电图放电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清MMP-9、TNF-α、INF-γ水平和脑电图放电指数均显著高于癫痫频发、非癫痫频发非持续状态患儿(均P<0.05),癫痫频发患儿血清MMP-9、TNF-α、INF-γ水平和脑电图放电指数均显著高于非癫痫频发非持续状态患儿(均P<0.05)。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儿血清MMP-9、TNF-α、INF-γ水平和脑电图放电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波、癫痫样波患儿血清MMP-9、TNF-α、INF-γ水平均显著高于脑电图正常患儿(均P<0.05),脑电图癫痫样波患儿血清MMP-9、TNF-α、INF-γ水平均显著高于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波患儿(均P<0.05)。癫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和脑电图放电指数与血清MMP-9、TNF-α、INF-γ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癫痫患儿血清MMP-9、TNF-α、INF-γ水平较高,且与脑电图异常率和脑电图放电指数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MM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炎性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HIE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该院分娩的6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MMP-2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观察组MMP-2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新生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中CC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0),CT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9),两组TT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中CC基因型新生儿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新生儿(均P<0.05)。结论 HIE新生儿MMP-2基因多态性以CC基因型为主,且与HIE患儿体内血清TNF-α、IL-6表达有关,CC基因型可能通过加重炎性反应参与HI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水平与肿瘤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肿瘤内科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肺癌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b FGF、MMP-9、TIMP-1水平。分析肺癌患者血清b FGF、MMP-9、TIMP-1水平与肿瘤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b FGF、MMP-9、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与非小细胞癌患者血清b FGF、MMP-9、TIMP-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Ⅰ和Ⅱ期肺癌患者b FGF、MMP-9、TIMP-1水平显著低于Ⅲ和Ⅳ期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N1和N2期肺癌患者b FGF、MMP-9、TIMP-1水平显著低于N3期患者(P<0.05)。肺癌组患者血清b FGF与MMP-9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r=0.552,P=0.000),b FGF与TIMP-1水平无相关性(r=0.074,P=0.640),TIMP-1与MMP-9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r=0.514,P=0.001)。结论肺癌患者的血清b FGF、MMP-9、TIMP-1水平高于正常人群,提示其可作为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标本7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MMP-9、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 NSCLC组织中VEGF、MMP-9、TIMP-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42.3693、35.3032、34.4533,P<0.01);腺癌中VEGF、MMP-9、TIMP-1的表达水平高于鳞癌,但差异无显著性(χ2=2.0234、1.3189、2.8533,P>0.05);VEGF、MMP-9、TIMP-1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NSCLC中VEGF、MMP-9、TIMP-1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肿瘤侵袭、转移情况,VEGF、MMP-9、TIMP-1表达在不同程度上相互作用促进NSCLC恶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MMP-9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本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动脉夹层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3例未患主动脉夹层的自然人群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研究对象血样进行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CRP与MMP-8、MMP-9血清浓度水平,分析CRP与MMP-8、MMP-9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RP、MMP-8、MMP-9阳性检出率及血清浓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中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且CRP血清浓度值与MMP-8、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612、0.629,P均<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CRP与MMP-8、MMP-9血浆浓度水平升高呈正相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6(MMP-6)在胃腺癌组织中的相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2例胃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胃黏膜正常的非胃腺癌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MMP-6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预后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MMP-6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分化程度低、有淋巴转移、肿瘤分期Ⅲ~Ⅳ期及累及深度穿透浆膜的胃腺癌组织中MMP-6 m RN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Ⅰ~Ⅱ期及累及深度未穿透浆膜的胃腺癌组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MMP-6 m RNA的表达与胃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χ2=9.867,P=0.0031),MMP-6 m RNA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结论 MMP-6 m RNA在胃腺癌中高达,且其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术后检测MMP-6 m RNA表达水平可能对判断胃腺癌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对卵巢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卵巢上皮细胞和卵巢癌细胞MEG3表达情况。通过慢病毒转染携带MEG3全长序列的载体和空白载体于SKOV3人卵巢癌细胞中,分别作为实验组细胞和对照组细胞,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人卵巢癌细胞SKOV3、OVCAR3和A2780中MEG3的表达显著低于人卵巢上皮细胞IOSE80(均P<0.05)。通过慢病毒转染外源性上调SKOV3细胞MEG3的表达,实验组细胞MEG3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迁入下室的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MMP-2和MMP-9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MEG3低表达于人卵巢癌细胞系,并可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是否参与尼古丁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腹主动脉瘤形成。方法将10~12个月龄、体重30~33 g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AngⅡ组及联合组,分别于皮下灌注生理盐水、尼古丁、AngⅡ、尼古丁+AngⅡ,持续28天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主动脉组织MMP-2、MMP-9及CD68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尼古丁组、AngⅡ组、联合组小鼠中膜和外膜MMP-2和MMP-9表达增加,CD68阳性染色细胞定位到主动脉壁的中膜和外膜。联合组小鼠可见中膜断裂,断裂部位出现MMP-2或MMP-9强表达。此外,相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位分析发现:CD68阳性染色位点均出现MMP-2或MMP-9表达,但部分切片表达MMP位置未见CD68阳性染色细胞。结论巨噬细胞分泌MMP-2或MMP-9参与了尼古丁联合AngⅡ诱导主动脉瘤形成。除巨噬细胞外,其他细胞亦有可能分泌MMP-2或MMP-9,具体机制尚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中急性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化脓性脑膜炎(组)30例,病毒性脑炎(组)30例,另选取3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IGF-Ⅱ及IL-1β水平变化。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化脓性脑膜炎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中IGF-Ⅱ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但血清中IGF-Ⅱ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中IL-1β水平与病毒性脑炎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IGF-Ⅱ及IL-1β参与了血-脑脊液屏障损伤的病理生理及神经保护过程,对患儿病情的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胎盘中MiR-26b的表达量及其与血管新生、细胞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分娩的130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子痫前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产妇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n=97)、重度子痫前期组(n=33);选取同期于本院分娩的健康产妇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三组胎盘组织中MiR-26b表达量,血管新生、细胞侵袭相关表达量的差异,分析子痫前期产妇胎盘组织中MiR-26b表达量与血管新生、细胞侵袭的相关性。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MiR-26b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胎盘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胎盘生长因子(PLGF)、醋酸激酶1(ACK1)、同源盒蛋白B3(HOXB3)、染色质SWI/SNF相关基质关联肌动蛋白依赖性调节因子亚家族A5(SMARCA5)、层粘连蛋白α4(LAMA4) mRNA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上述指标表达量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MiR-26b表达量与血管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RS1)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抗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CF-7和耐阿霉素MCF-7/ADR细胞中RRS1的表达;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shRRS1慢病毒和阴性对照慢病毒,分别感染MCF-7/ADR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慢病毒转染效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中RRS1的表达量,确定沉默效率;采用CCK8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差异;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内阿霉素累积量的差异;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MCF-7/ADR细胞中RRS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CF-7细胞(t=13.05,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RRS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IC50值明显降低,细胞内阿霉素的累积量明显升高,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t=2.87~122.40,P<0.05).结论 RRS1在耐阿霉素乳腺癌MCF-7/ADR细胞中高表达,沉默RRS1表达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降低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第一跖骨干Scarf截骨结合趾骨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例中重度踇外翻患者,应用第一跖骨干Scarf截骨结合趾骨Akin截骨的手术方式进行矫治,术后6个月对患足进行负重正侧位X线片检查,比较术前及术后踇趾外翻角度(HVA)和第一第二跖骨间夹角(IMA),同时采用美国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及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6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切口感染、踇内翻、踇僵硬等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HVA角及IMA均较术前明显减小(t=22.855、33.358,P<0.05),AOFAS评分、SF-36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t=-26.154、-28.203,P<0.05).结论 第一跖骨干Scarf截骨结合趾骨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踇外翻具有矫形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特点,短期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院细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细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对2010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2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入院前治疗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收治的362例细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角膜外伤(70.17%).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角膜组织刮片培养革兰染色阳性者136例,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者67.65%,革兰阴性菌感染者32.35%.表皮葡萄球菌(30.88%)为最常见的致病菌种,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8.3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76%).角膜感染药物治疗有效率为40.6%(147例),在进行手术治疗的215例患者中,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者62例(28.84%),板层角膜移植术(LKP)者2例(0.93%),行角膜病灶切除伴羊膜覆盖术者9例(4.19%),行单纯角膜病灶切除或烧灼术者82例(38.14%),行眼内容物剜除术者30例(13.95%).结论 角膜外伤是细菌性角膜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3种最常见的致病菌,PKP是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低浓度吗啡对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HAPI,将稀释好的细胞混悬液接种于6孔板中,当细胞融合度约达70%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10-7 mol/L吗啡组(L组)和10-4 mol/L吗啡组(H组).C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L组和H组细胞分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糖尿病小鼠角膜中树突状细胞(DCs)活化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周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1型糖尿病组(B组),分别连续5d腹腔注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或链脲佐菌素(60 mg/kg),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B组小鼠角膜中AGEs蛋白的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未处理的肝微粒体作为阴性对照组,CYP450酶各亚型的特异性抑制剂作为阳性对照组,通过EGCG或特异性抑制剂与探针底物共同孵育,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特异性底物的代谢产物,分析EGCG对CYP450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无法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圣德医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8例无法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基础化疗+放疗组(A组)52例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组(B组)56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3年时生存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A组(Z=10.78,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差值均显著高于A组(t=-27.95~-4.40,P<0.05);A组患者痤疮样皮疹、膀胱刺激征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4、0.02);B组患者3年生存比例显著高于A组(χ2=5.14,P<0.05).结论 对无法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在基础放化疗的同时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并可提高患者3年生存比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腹股沟斜疝患儿不同手术方式中结扎环周长的对比,探讨腹股沟斜疝患儿不同术式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住院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68例,分别采用开放式手术(A组)、腹腔镜下常规穿刺结扎法手术(B组)及单孔腹腔镜下双钩疝针+Roeder结+推结器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C组)进行治疗,比较3组结扎环周长及术后并发症(阴囊血肿或水肿、切口疼痛或异物感、睾丸高位、线结异物瘘、鞘膜积液、斜疝复发)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见明显副损伤及大出血,B组和C组无中转开腹者.A、B、C组结扎环周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0.33,P<0.05),其中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24个月,A组中发生阴囊血肿3例,B组发生切口异物瘘1例,3组均未发现术后睾丸高位、鞘膜积液和斜疝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双钩疝针+Roeder结+推结器行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可于腹膜外间隙无张力高位结扎疝囊,安全有效,但有待于大样本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血清丙二醛(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新郑市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60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80)与对照组(n=80),分别给予LEV和丙戊酸钠(VP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清MDA与8-OHDG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DA、8-OHDG对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 2=5.331,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ALT、AST、GGT、MDA、8-OHDG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ALT、AST、GG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3.896~4.327,P<0.05),血清MDA、8-OHD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792、5.014,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LT、AST、GGT、MDA、8-OHDG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952~7.258,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DA水平预测LEV治疗儿童癫痫有效的AUC为0.857(95%CI=0.755~0.958,P<0.05),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和78.9%;血清8-OHDG水平预测LEV治疗儿童癫痫有效的AUC为0.823(95%CI=0.706~0.939,P<0.05),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和73.7%.结论 LEV治疗儿童癫痫的有效性、安全性优于VPA,LEV能有效降低癫痫患儿血清MDA、8-OHDG水平,且血清MDA、8-OHDG水平对LEV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2G型肢带肌营养不良症(LGMD2 G)斑马鱼疾病模型,并初步探讨其致病机制.方法 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进行sgRNA制备、显微注射、tcap基因纯合突变斑马鱼筛选,构建tcap基因功能缺失的纯合突变斑马鱼.通过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野生型(WT)斑马鱼和tcap基因纯合突变斑马鱼的骨骼肌肌原纤维形态.使用新一代斑马鱼游泳速度测试系统检测WT斑马鱼(A组)和tcap基因纯合突变斑马鱼(B组)的最大游泳速度.将WT斑马鱼胚胎分别经空白处理、漂白剂处理、剪切损伤处理、加兰他敏处理,分别作为C、D、E、F组,采用原位杂交实验检测C~F组斑马鱼胚胎tcap mRNA表达情况.再将WT斑马鱼胚胎和M1型tcap基因纯合突变斑马鱼胚胎分为WT斑马鱼胚胎空白对照组(G组)、WT斑马鱼胚胎加兰他敏处理组(H组)、M1型tcap基因纯合突变斑马鱼胚胎空白对照组(I组)和M1型tcap基因纯合突变斑马鱼胚胎加兰他敏处理组(J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C~F组斑马鱼胚胎tcap 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G~J组斑马鱼胚胎p53和p2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核酸电泳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长约100 bp的斑马鱼tcap基因编辑所需sgRNA;DNA测序结果显示筛选获得了2种tcap基因纯合突变斑马鱼.HE染色实验结果显示,与WT斑马鱼相比,tcap基因纯合突变斑马鱼的骨骼肌肌原纤维明显紊乱.斑马鱼最大游泳速度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A组,B组斑马鱼的最大游泳速度显著降低(t=3.32,P<0.05).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D~F组斑马鱼胚胎中tcap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RT-qPCR实验结果显示,C~F组斑马鱼胚胎中tcap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1.70,P<0.05),其中D~F组明显高于C组(t=4.95~35.44,P<0.05);G~J组斑马鱼胚胎中p53和p2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8.45、33.04,P<0.05),其中J组明显低于H、I组(t=3.24~8.94,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tcap基因功能缺失斑马鱼LGMD2G模型,tcap基因功能缺失导致p53基因下调可能是LGMD2G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