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加深和转型提出了新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地方医科院校为了加快"一流学科"的建设,以遵义医科大学为例,总结多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个不同层面提出建议。因此,在面向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目标下,医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高校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双一流"建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目前我国医学影像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符合"双一流"学科发展与人才储备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是医学影像学科在创"双一流"大时代背景下的重中之重。建设高层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构建完整的"互联网+"教育教学体系、综合培养研究生的临床及科研能力是医学影像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双一流"建设对医学影像学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确立了"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战略性决策,加速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建设的进程。而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培养具有真正内涵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三创"人才,既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更是助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现实需求。文章主要针对地方院校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探,以期为地方院校培养药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双一流"建设总方案,明确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设任务。"双一流"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一流医学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医学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双一流"建设要求下的改革机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数字徽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基于网络的教学与质量控制模式已经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结合当前医学教育的教学特点,分析MOOC+数字徽章技术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优势、模式与挑战,为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自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来,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学校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基础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办学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模式,这些举措对全面培养基础医学专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大学即为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继985工程与211工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其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国际众多高等教育院校中的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力支持。而针对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发现,其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并不能够完全符合"双一流"学科发展与人才储备的要求,这便直接导致我国医学研究生输出质量不高、高等医学人才储备不足等情况,若不能及时适应目前医疗环境研究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则不利于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与国际医学技术发展脱轨。因而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高等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类院校在建设"双一流"大学背景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历史要求也是时代使命,教育乃国之大计,如何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当前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为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近年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以“四个面向”为人才培养出发点,依托雄厚的办学资源与条件,推进“双一流”建设,落实“双万计划”“强基计划”,打造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引领师生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故对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建设"双一流"的教学科研实践中,高校研究生及指导教师需要不断加强专业素质修养的教育培养,这也是高校专业素质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高校应发挥公共资源优势与科研平台优势,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高校公用平台学习体系提升本学科师生的专业素养,使高校研究生及指导教师的发展符合自身专业发展需求,同时,高校研究生及指导教师也要做到"以德律己",树立终生学习计划,利用高校公用平台学习体系自主学习,为国家培养"双一流"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药行业急需创新创业型人才。目前中药学教学模式多以传统方式为主,存在着较多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更给中药学的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实现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中药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基于翻转课堂适用于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结合在线教学平台、组织教学活动及改进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该新式的教学模式,将为中药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及“医教协同”背景下,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对高等学校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从教师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总结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旨在推动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建设长期发展,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接收的特发性癫痫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神经调控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癫痫患者采用神经调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右美托咪定是高效和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脊髓的α2肾上腺素受体而产生抗交感、镇静和镇痛的作用。随着对右美托咪定研究的逐渐深入,大量资料证实其对于于吸入麻醉药引起的神经损伤、创伤引起的神经损伤、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以及外源性谷氨酸诱导的神经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文章从右美托咪定抑制中枢和外周儿茶酚胺的释放、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抑制氧化作用、抗神经炎症反应、作用于咪唑啉I受体等机制对其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组,小剂量组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大剂量组则采取大剂量米非司酮25.0 mg/d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子宫肌瘤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的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疾病疗效、子宫肌瘤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值的水平相比较小剂量组更好,P<0.05。对比不同剂量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25mg/d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断治疗的84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电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月经恢复有效率及术后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20例患者月经量少,术后85.0%恢复正常;对照组中22例患者月经量少,术后54.5%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中22例患者继发性闭经,术后81.8%恢复正常,13.6%月经量少;对照组中20例患者继发性闭经,术后50.0%恢复正常,30.0%月经量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发病率较高,电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引导异位妊娠囊穿刺注射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以用MTX-CF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以腔内超声引导异位妊娠囊穿刺注射液氨甲喋呤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超声引导异位妊娠囊穿刺注射液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宫外孕的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应用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硬币法分为对照组(3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和治疗组(30例,进行腹腔镜外科手术),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可取得显著性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学团队从上世纪80 年代初就开始对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通过不断更新观念,持续实践,逐步将验证性、封闭式和较单一的生理实验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索性、开放式及多学科综合的实验生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优化,并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2009 年“实验生理科学”成为国家精品课程。本文对王庭槐教学团队实验生理教学改革历程进行简要地回顾和解析,以供同行借鉴和指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子宫肌瘤患者400例,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200)和护理路径组(n=20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路径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伤口拆线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95.0%(190/200)、96.0%(192/200)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2.5%(165/200)、61.5%(123/200)(P<0.05)。结论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较常规护理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置管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PICC标准护理,对两组患者自护能力与护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标准护理可提高置管患者的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观察四联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四联疗法组,以疗程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效果为观察目标。结果疗程结束后四联疗法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63±5.73);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41±6.82);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确,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