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不同丙泊酚浓度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ECe50值.方法:75例女性乳腺良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n=25),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0 μg/mL;B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5μg/mL;C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4.0μg/mL(均为Marsh药代模型),待其效应室浓度和血浆浓度达平衡后给予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瑞芬太尼(Minto药代模型),运用Dixon's序贯法确定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浓度,10 min后置入喉罩并观察喉罩置入条件与成功率,计算出相应的瑞芬太尼适宜靶浓度(ECe50值).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2.89[95%CI(2.72~3.08)ng/mL];B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2.50[95%CI(2.40~2.60)ng/mL];C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1.58[95%CI(1.41~1.77)ng/mL].结论:丙泊酚剂量的增加可减少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的ECe50.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观察国人女性靶控输注不同丙泊酚浓度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ECe50值。 方法 50例女性乳腺良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n=25),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0 μg/ml;B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4.0 μg/ml(均为Marsh药代模型),待其效应室浓度和血浆浓度达平衡后给予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瑞芬太尼(Minto药代模型),运用Dixon’s序贯法确定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浓度,10分钟后置入喉罩并观察喉罩置入条件与成功率,计算出相应的瑞芬太尼适宜靶浓度(ECe50值)。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2.89(95%CI 2.72~3.08)ng/ml;B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1.58(95%CI 1.41~1.77)ng/ml。 结论 丙泊酚剂量的增加可减少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的ECe50。  相似文献   

3.
杜立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26-6627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小儿腺样休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腺样体切除术患儿36例,A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和维持,B组采用常规诱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恒速维持.观察患儿入室、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手术开始、拔管、拔管后3 min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拔管、苏醒等情况.结果 A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插管即刻,手术开始比B组同时间点值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安全用于小儿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抑制气腹时循环反应所需的瑞芬太尼半数有效浓度。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拟择期行腹腔镜结肠手术的患者25例,年龄65~80岁,ASAⅠ~Ⅱ级。所有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 5μg/ml,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0. 9 mg/kg,2 min后置入喉罩,于手术开始前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按序贯法确定瑞芬太尼浓度,若前1例患者气腹后5 min内平均动脉压(MAP)和(或)心率(HR)与气腹前相比升高 20%,则当前患者应用高一级浓度;若前1例患者气腹后5min内MAP和(或) HR与气腹前相比升高20%,则当前患者应用低一级浓度,相邻效应室靶浓度比为1. 2︰1。用序贯法计算能够抑制50%的老年患者腹腔镜气腹后血流动力学波动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血浆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用序贯法计算得到的瑞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腹腔镜气腹血流动力学反应的EC50为2. 67 ng/ml,其95%CI为2. 61~2. 72 ng/ml。结论与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时,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2. 67 ng/ml可以抑制50%老年患者腹腔镜气腹所引起的循环波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8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I-II级,入室后即行外周动脉心排量监测,以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诱导并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分别记录手术期间10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外周动脉心功能指数(APCI)。结果:气腹建立后即刻HR增快,DBP升高,APCI明显下降(P<0.05),5min后,DBP进一步升高(P<0.05),SBP、MAP及APCI逐步恢复至气腹前水平且保持相对稳定。气腹解除后即刻HR减慢、DBP降低和APCI升高(P<0.05);5min后MAP、DBP下降(P<0.05),但仍较气腹前高,而HR及APCI恢复气腹前水平。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除气腹建立及解除短时间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明显外,术中整体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  相似文献   

6.
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对比三组患者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结果三组术前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5)。C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优秀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向浓度均为2ng/ml时为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RP组)与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RS组).RP组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RS组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0)、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15 min(T2)及停气腹后15 min(T3)4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BG)、皮质醇(Co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 随访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有无术中知晓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4个时间点的MAP、HR、Cor、B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MAP、HR在T1、T2两时点与T0比较均下降(P〈0.05),两组Cor在T2、T3与T0时点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RS组的恶心、呕吐例数多于RP组(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均为100%.[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均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较好的抑制插管和气腹造成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迅速,尽管RS组术后恶心、呕吐多于RP组,但两种方法均能被病人较好的接受.  相似文献   

8.
张永红 《临床医学》2014,(12):92-93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取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气腹后10 min和手术结束即刻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对照组气腹后10 min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麻醉前和观察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6.97±1.72)min、(8.69±1.88)min和(12.93±1.48)min,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显著,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96例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恒速输注组,TCI组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结果 麻醉效果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诱导迅速,维持平稳,停药后清醒快,患者可以更早离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拟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为芬太尼、丙泊酚、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观察2组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s(T4)、术毕(T5)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Ⅱ组患者T2、T3、T4时的MAP均低于Ⅰ组(P均<0.05),Ⅱ组患者T2时的心率低于Ⅰ组(P<0.05),T5时心率高于Ⅰ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患者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Ⅰ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抑制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且缩短患者手术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肿瘤手术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方法 72例脑肿瘤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和对照组34例(异氟烷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与对照组患者麻醉时间对比,P0.05,而观察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清醒时间(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对照组患者更为稳定(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脑肿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5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25例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25例.麻醉诱导用药及方法相同.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后30 min、术毕和拔出气管导管后3 min时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记录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丙泊酚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平稳,各个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醚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气腹后30 min及拔出气管导管后3 min时明显高于基础值和丙泊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醚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丙泊酚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1.5)、(4.9±1.l)min,t=10.56,P=0.02;(12.9±2.4)、(6.8±1.2)min,t=12.36,P=0.01].结论 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安全可行,患者麻醉诱导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芬太尼组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瑞芬太尼组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榆注静脉麻醉.术中和术后均无创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指标,并于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15 min(T3)和解除气腹后15 min(T4)抽取静脉血测定TXA2和PGI2稳定代谢产物TXB2和6-keto-PGF-1α浓度.结果:气腹后15 min芬太尼组MAP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而瑞芬太尼组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气腹后15 min和解除气腹后15 min血浆TXB2及6-Keto-PGF1α的含量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瑞芬太尼组血浆TXB2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而6-Keto-PGF1α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芬太尼组.气腹后15 min和解除气腹后15 min瑞芬太尼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较麻醉前差异无显著性,而芬太尼组血浆TXB2/6-Keto-PCF1α比值较麻醉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同时点瑞芬太尼组.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及血浆TXA2和PGI2平衡失调.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更好地维持血浆TXA2/PGI2的平衡,从而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中应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行腹腔镜疝环结扎术72例患儿,随机分为TCIS组和TCIR组,每组36例,TCIS组予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与维持麻醉,TCIR组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与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和术后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评分、视觉模拟痛觉(VAS)评分。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2、0.23、0.48、0.31,P均>0.05);与TCIS组患儿比较,TCIR组患儿在插管时(T1)的收缩压、舒张压较低,在拔管时(T2)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71、8.63;5.77、4.27、4.00,P均<0.05)。两组患儿术毕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1、1.14、0.94,P均>0.05)。TCIS组患儿SAS、VAS评分均低与TC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67、18.57,P均<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在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且能更加有效减少患儿术后躁动和疼痛,较复合瑞芬太尼效果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比运用七氟醚和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机体核心体温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行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使用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1.5 mg/kg,瑞芬太尼1.0μ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七氟醚组以0.8~2.0 vol%七氟醚吸入,瑞芬太尼0.1~0.2μg/kg/min泵入维持麻醉,而丙泊酚组2.0~3.5μg/ml,瑞芬太尼3.0~5.0 ng/ml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后10 min记录体温(T1),气腹后40 min(T2),手术结束体温(T3),术后1 h体温(T4)。结果与基础体温相比,两组在气腹开始后45 min体温均有显著降低。结论全麻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在七氟醚和丙泊酚维持下,中心体温均有下降,两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靶控组(T组)30例和恒速组(M组)30例.T组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6 mg/kg,维库溴胺0.1 mg/kg诱导,靶控输注丙泊酚3 μg/mL,瑞芬太尼8 μg/mL,气管插管后调为丙泊酚2.5 μg/mL,瑞芬太尼6 μg/mL维持.M组给予丙泊酚1 mg/kg,瑞芬太尼2μg/kg诱导.维持丙泊酚6 mg/(kg·h),瑞芬太尼0.3 μg/(kg·min).术中机械控制呼吸,维库溴胺间断静脉注射维持肌肉松弛.记录2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2 min(T1)、气管插管后2 min(T2)、手术开始后2 min(T3)、手术开始后20 min(T4)、拔管前1min(T5)血压、心率,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阿托品使用率、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药用量.结果:2组T1血压,心率均较T0下降(P<0.05),T2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T3血压较T0上升(P<0.05),与T组T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T4心率下降(P<0.05),与T组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术中阿托品使用率高于T组(P<0.05);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法经皮肾镜碎石术全身麻醉效果平稳、可控性好、易掌握深度.  相似文献   

17.
张毅  严进军 《中国临床研究》2014,(10):1242-1244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行全麻诱导时患者血流力学以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探讨适用于腹腔镜短小手术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方法选择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根据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即E组(2.0 ng/ml)、F组(3.0 ng/ml)和Q组(4.0 ng/ml)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均为4μg/ml,同时以瑞芬太尼行靶控输注。在麻醉诱导过程中,记录患者入室后5 min时刻(T0)、插管前时刻(T1)、插管后1 min(T2)、3 min(T3)和5 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及预计苏醒时间。结果气管插管后Q组BIS值明显低于E组或F组(P均〈0.05)。E组和F组T2时刻BIS值较插管前稍微增高和无变化,但未超过60,均在麻醉适宜深度,术后随访,患者无术中知晓。E组MAP、HR在T2、T3时刻均显著高于T1时刻(P均〈0.05)。F组MAP、HR仅在T2时刻高于T1时刻(P均〈0.05)。Q组仅MAP在T2时刻高于T1时刻(P〈0.05),HR无显著变化。瑞芬太尼用量Q组高于E组和F组。预计苏醒时间E组和F组短于Q组。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行全麻诱导时,随着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增加,BIS值逐渐降低并抑制血流动力学反应。瑞芬太尼3.0 ng/ml联合丙泊酚血浆靶浓度4μg/ml靶控输注,适用于腹腔镜短小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在高血压患者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临床效果。方法 57例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患者(男32例、女25例),年龄42~75岁,随机分配到3组,芬太尼组(F组n=19)、舒芬太尼组(S组n=19)和瑞芬太尼组(R组n=19)。麻醉诱导:3组均丙泊酚(CP 4μg/mL)靶控输注诱导,F组给予芬太尼(3μg/kg)、S组和R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Ce0.6 ng/mL)和瑞芬太尼(CP 6 ng/mL)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控诱导时间1 min,患者入睡后即脑电双频谱指数(BIS)<40,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方式同诱导。BIS值>90拔管。分别观察麻醉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上头架前(T3)、上头架即刻(T4)、上头架后5 min(T5),拔管前(T6)、拔管即刻(T7)、拔管后15 min(T8)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控制插管和上头架引起血压升高明显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引起心率下降明显大于术前或其他2组(P<0.05)。拔管即刻瑞芬太尼组血压和心率和芬太尼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舒芬太尼组血压和心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结论仅从围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波动来考虑,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在高血压患者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更优。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接受喉罩麻醉治疗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靶控输注异丙酚喉罩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麻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喉罩麻醉手术治疗,患者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术后患者苏醒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临床对比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丙泊酚注射痛和插管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30例需全麻气管插管乳腺手术病人(ASAⅠ-Ⅱ,年龄18~65岁,体重50~70kg)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组(S组)和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组(R组),每组各15例.舒芬太尼0.4ng/mL,瑞芬太尼4ng/mL,丙泊酚4μg/mL,罗库溴铵0.6mg/kg,分别记录两组开始注射丙泊酚时的注射痛,入室(baseline),置入喉镜气管插管前(T0),插管后1min (T1),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在S组插管后1min的心率,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基础值.在R组插管后1、3、5min的心率,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基础值.结论 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强于瑞芬太尼,但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作用强于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