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浅表淋巴结结核运用常规超声检查多不能显示其微小血管[1],而运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能反映淋巴结的微循环灌注情况,诊断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2]。本研究通过CEUS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造影表现进行分析,探讨CEUS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11月—2014年3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分别采用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比较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 病理诊断显示,50例患者中良性淋巴结17例,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浅表淋巴结全自动穿刺活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8例采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辅助浅表淋巴结全自动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病理取材满意率及穿刺过程的安全性.结果:108例淋巴结穿刺活检患者中,病理取材满意率9...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93-95+169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判定浅表淋巴结良、恶性中的应用。方法对150个浅表淋巴结的超声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二维灰阶超声联合CDFI和SMI诊断淋巴结病变的准确性,并利用SMI技术分析淋巴结内部的血流分布类型。结果 150个淋巴结中,反应性淋巴结66个,转移性淋巴结59个,淋巴瘤25个,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技术诊断的准确率为84.9%,二维灰阶超声联合CDFI诊断的准确率为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MI技术,良性淋巴结内以无血流型及中央型为主(83.1%),转移性淋巴结以周边型及混合型为主(81.7%),淋巴瘤以中央型为主(52.0%)。结论 SMI比较CDFI更能敏感的检测出淋巴结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息,为临床确定淋巴结性质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浅表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值、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对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实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结核(中医称瘰疬)的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检测20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寻找超声诊断再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浅表淋巴结超声图像的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20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其中超声诊断为浅表淋巴结结核为90例、非淋巴结结核为115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浅表淋巴结结核为100例、非浅表淋巴结结核为105例,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7.8%。结论:超声对诊断浅表淋巴结结核具有无创、安全、准确及可重复应用的优点,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 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并进一步研究SMI和/或CEUS与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联合应用是否可以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分别运用SMI,CEUS,二维超声TIRADS, 二维超声TI-RADS联合CEUS,二维超声TI-RADS联合SMI,二维超声TI-RADS与SMI和CEUS 3项联合对甲状 腺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将甲状腺结节二维超声TI-RADS分类4b~5类,CEUS低增强,SMI周边为主型血流分布 并穿支血管检出作为恶性征象。以术后病理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比其诊断效力。结果:237 例患者共296个甲状腺结节被纳入研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在二维超声TI-RADS诊断时分别为78.4%,77.7%, 78.0%;在SMI诊断时分别为75.5%,86.6%,81.4%;在CEUS诊断时分别为82.0%,88.5%,85.5%;在二维超声TI-RADS 与SMI和CEUS 3项联合诊断时分别为92.1%,90.4%,91.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在SMI,CEUS,二维超声TI-RAD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9,P=0.117);二维超声 TI-RADS联合CEUS(χ2=39.62,P<0.001),二维超声TI-RADS联合SMI(χ2=36.61,P<0.001)均优于二维超声TI-RADS;二 维超声TI- RA DS与SMI,CEUS 3项联合诊断优于二维超声TI- RA DS联合SMI(χ2=4.50,P=0.033)或二维超声TI- RA DS联合 CEUS(χ2=4.24,P=0.039)。结论:SMI周边为主型血流分布并穿支血管检出对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 CEUS低增强具有相当的诊断效力。SMI和/或CEUS与二维超声TI- RA DS联合应用均可以提高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淋巴结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检测129个淋巴结。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常规超声对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6.54%、72.92%,超声弹性成像对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06%、93.75%。与常规超声比较,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对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杞县中医院收治的88例浅表肿大淋巴结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式对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果。结果常规超声诊断浅表恶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正确指数分别为68.0%(34/50)、81.6%(31/38)、82.9%(34/41)、66.0%(31/47)、73.9%(65/88)、49.6%。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正确指数分别为96.0%(48/50)、84.2%(32/38)、88.9%(48/54)、94.1%(32/34)、90.9%(80/88)、80.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浅表恶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正确指数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弹性成像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淋巴系统是全身组织回收体液的第二条渠道,是静脉的辅助系统,由淋巴结和淋巴管构成,属于网状内皮系统.人出生后约有500~600个淋巴结,其功能是(1)阻止外界入侵的病源微生物及异物.(2)生产淋巴细胞,参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人体较重要的浅表淋巴结群有颈部、腋窝、腹股沟和咽窝淋巴结等.许多疾病均可表现淋巴结肿大,其中包括全身性或局部感染,病毒、细菌直接侵袭以及全身脏器的恶性肿瘤淋巴转移和淋巴瘤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析超声、MR诊断浅表淋巴结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68例因浅表淋巴结肿大但病因待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超声检查,分析其上述影像学表现特征,并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联合超声定性诊断浅表淋巴结的效能。结果 经病理学明确诊断良性46例,占67.65%,以脂肪瘤、炎性淋巴结、表皮样囊肿与单纯性囊肿多见;恶性22例,占32.35%,以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结、脂肪肉瘤多见。MRI联合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诊断(P<0.05)。恶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粗糙不清,皮质回声宽阔型,内部回声低或无,与良性病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良性病灶相比,恶性病灶内血流信号分级更高(P<0.05)。与良性病灶相比,恶性病灶囊性变、环形强化检出率明显高,ADC值显著低(P<0.05)。结论 不同性质浅表淋巴结疾病具有一定MRI、超声特征,二者均可作为定性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且MRI联合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定性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引导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方法 对32例有恶性肿瘤病史伴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淋巴结超声造影,根据病灶的微灌注情况,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分析取材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32例患者的淋巴结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转移性淋巴结26例,良性结节6例,后者行手术活检发现有2例转移性淋巴.取材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的增强特征及超声造影对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颈部恶性肿瘤患者85例,共有168枚淋巴结,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组102枚,非转移性淋巴结组66枚。所有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基于超声造影采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列线图模型,并使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分析超声造影对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 转移性淋巴结组纵横比2.0比例、淋巴结形态不规整比例、微钙化比例、淋巴门回声异常比例、皮质回声异常比例、周边型或混合型血流类型比例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钙化、淋巴门回声、皮质回声、血流类型与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颈部转移淋巴结相关(P<0.05)。构建的超声造影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0.822~0.928)和一致性(Hos...  相似文献   

14.
刘丹 《医学综述》2011,17(1):125-127
确认原发癌有无淋巴结的转移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快速诊断没有肿瘤病史的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也很重要。高频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浅表淋巴结的方法,通过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能量多普勒超声所提供的综合信息对浅表淋巴结疾病进行诊断。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实时淋巴结超声造影可以反映更多的淋巴结内部的血管构成情况,最新研究成果超声弹性成像可根据淋巴结的弹性性质判断其良恶性。  相似文献   

15.
马乐  王红春  赵梦婷  李柔萱  李永杰 《广西医学》2021,43(13):1575-1578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技术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0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患者均进行超声光散射成像、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技术检查.分析超声光散射成像、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其联合检出乳腺癌的情况,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及其联合测出的肿瘤大小,以及各种检测方法诊断乳腺癌的效能.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0):941-944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术前颈动脉斑块SMI、CEUS检查及术后斑块组织病理学分析,比较SMI、CEUS及微血管密度(MVD)法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并分析SMI、CEUS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40例患者中,SMI检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31例(77. 5%),CEUS检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33例(82. 5%),MVD法检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37例(92. 5%); SMI、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与MVD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530、1. 830,P> 0. 05)。SMI评估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中0、1、2、3级患者的MVD分别为(5. 00±3. 84)、(13. 70±3. 59)、(21. 82±4. 02)、(30. 80±3. 74)个·mm~(-2); CEUS评估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中0、1、2、3级分别为7、8、11、14例,其MVD分别为(5. 71±5. 65)、(13. 00±4. 44)、(18. 82±4. 58)、(28. 64±4. 88)个·mm~(-2);不同程度SMI、CEUS分级患者的MVD均呈递增趋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MI、CEUS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丰富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0. 911、0. 883,P <0. 01)。结论 SMI、CEUS技术能够准确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为临床评估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2003年9月-2005年9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0例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检查,从二维声像图和血流变化上对良恶性病变加以鉴别,为临床提供了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帮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超声组织谐波成像对浅表脏器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成像在浅表脏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甲状腺、乳腺疾病患者分别进行传统超声成像及组织谐波成像。采用双盲方法对上述影像资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组织谐波成像图片评价明显优于传统超声成像,经统计学处理,P〈0.05,二者比较有差异性。结论组织谐波成像可以提高浅表脏器病变图像的质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惠影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20-12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高频彩超对265例患者490个肿大浅表淋巴结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能量多普勒超声提供的综合信息对浅表淋巴结肿大疾病进行诊断,并与穿刺和手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急性淋巴结炎37例,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41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31例,恶性淋巴瘤59例,转移性淋巴结97例。结论超声在浅表肿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信息,为影像学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岳林先 《四川医学》2004,25(7):822-823
浅表淋巴结是指位于体表深筋膜层、距离皮肤约3.0cm以内的淋巴结群。淋巴结病变往往是局部和全身疾病的反应。超声对软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检出和鉴别诊断,正逐渐得到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