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消融治疗肝肿瘤能够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水平,还能改变肿瘤细胞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水平和定位分布,甚至使之释放到细胞外,而HSP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参与获得性和天然免疫过程,HSP的细胞膜表达增加和细胞外释放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外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 protein 70。HSP70)的释放、功能、免疫学机制以及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细胞外热休克蛋白70的释放、肿瘤免疫、应用”为关键词,检索2002—2013年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细胞外热休克蛋白的功能;2)细胞外热休克蛋白的释放机制;3)细胞外热休克蛋白与肿瘤免疫。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8篇。结果:HSP70不仅在细胞内发挥重要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其特有机制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外HSP70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存在于细胞外的HSP70能够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应用细胞外HSP70/HSP70-PCs制成特异性抗肿瘤疫苗,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结论:细胞外HSP70的肿瘤免疫作用及在肿瘤疫苗方面的应用,将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热休克蛋白70(HSP70)、HSP27和HSP90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恒温42℃热处理2h,分别于4、8、12和24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HSP70、HSP27和HSP90的基因表达变化并用蛋白质印迹检测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观察热处理前使用150μmol/L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HSP70、HSP27和HSP90的基因表达变化、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42℃热处理后乳腺癌MCF-7细胞HSP70、HSP27和HSP90表达在基因及蛋白水平上均有明显升高,4h达到高峰,8h后开始减少,24h接近正常值。槲皮素能抑制HSP70、HSP27表达,但导致HSP90表达水平先升高,4~8h表达仍处于高峰值,8h后才开始下降。结论:HSP70、HSP27和HSP90在MCF-7细胞内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在热处理后迅速升高,在热处理前使用槲皮素可以抑制HSP70、HSP27的表达,HSP90水平升高及下降延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热疗与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 HSP70)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表达的关系,阐明热疗降低胶质瘤侵袭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热处理C6胶质瘤细胞后,酶联免疫吸附法和Western blot法动态检测胶质瘤细胞中HSP70抗体滴度和iNOS的表达水平;Griess法测定胶质瘤细胞中NO浓度;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胶质瘤侵袭性的改变。结果 C6细胞经热疗后,HSP70抗体滴度增加,于30 min时最多(86.52 ng/L)。C6细胞内iNOS的表达水平也在热疗后明显增加,并于热疗60 min达高峰(IDV=228.31)后逐渐减少。热疗后胶质瘤细胞内NO浓度于热疗120 min时达高峰(OD=168.42),且NO浓度越高,胶质瘤侵袭性越低(n=8.21×106)。结论 胶质瘤细胞经热疗后HSP70表达水平增加,增加的HSP70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提高了iNOS的表达水平,进而增加了胶质瘤细胞内的NO浓度而引起胶质瘤侵袭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因子与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热应激蛋白70(HSP70)亚型HSP72、HSP73基础表达与热损伤条件下表达水平,探讨HSP70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肺癌患者和与之年龄、性别、职业史、居住地等相近的对照人群,采取分离淋巴细胞分别于37 ℃和42 ℃进行培养和热损伤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中HSP72和HSP73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HSP72、HSP73基础表达水平(荧光强度)分别为21.97±2.40和12.77±0.66,比肺癌组(19.0±2.12和11.74±0.68)显著升高(P<0.01);热处理后对照组HSP72表达水平(25.06±6.37)比基础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癌组(19.55±1.76)则与基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处理后HSP73均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 肺癌患者HSP70基础表达低下,HSP72诱导能力低下,可能与肺癌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邓华瑜  罗红霞 《肿瘤》2006,26(3):249-253
目的:探讨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90、70、27在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和MDA—MB-231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MTT法检测HSP90抑制剂geldanamycin(GA)对2株乳腺癌细胞株粘附基质胶能力的影响;侵袭小室重组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HSP90抑制剂GA对2株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2株细胞中HSP90、HSP70和HSP27mRNA及其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GA能够明显抑制MDA—MB435s和MDA-MB-231细胞粘附基质胶的能力(P〈0.01);2株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的侵袭能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GA能够明显抑制2株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MDA-MB-435s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更为明显(P〈0.01)。MDA—MB-435s细胞中HSP90蛋白质和HSP90αmRNA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MDA-MB-231细胞(P〈0.01),MDA-MB-435s和MDA—MB-231细胞中HSP90β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MDA-MB-231细胞中HSP27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DA—MB-435s细胞(P〈0.01);MDA-MB-435s细胞中HSP70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MDA-MB-231细胞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HSP70mRNA表达水平低于MDA—MB-231细胞(P〈0.05)。结论:HSP表达特性与乳腺癌细胞的粘附、侵袭能力相关;MDA—MB-435s细胞中HSP90较高水平表达,MDA-MB-231细胞中HSP27表达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对人胶质瘤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热休克人胶质瘤细胞的方法,观察热诱导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在人胶质瘤细胞的表达。方法:经43℃热处理2h的人胶质瘤细胞,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SP70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热休克蛋白人胶质瘤细胞表达阳性率为(39.40±14.40)%,对照组为(8.50±4.60)%及HSP70mRNA表达光密度值为0.23±0.05,对照组为0.13±0.03与内参照βactin比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结论:热休克的方法可以明显诱导人胶质瘤细胞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外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参与肝癌细胞转移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SP90α在低、高转移性肝癌MHCC97-L和MHCC97-H细胞外的表达。选取高转移潜能MHCC97-H细胞,应用不穿透细胞膜的小分子抑制剂抑制细胞外HSP90α表达,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明胶酶谱法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的改变。免疫印迹和免疫共沉淀法检测细胞外辅助分子伴侣HSP70和MMP-2的表达及其与HSP90d的相互作用。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细胞HSP70表达,观察细胞外HSP90仅与MMP-2相互作用及其细胞转移潜能的变化。结果HSP90d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内外均表达,且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呈正相关。MHCC97-H细胞经特异性HSP90抑制剂二甲氨基乙氨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N-氧化物(DMAG—N—oxide)作用24h后,穿过上室基底膜的细胞数较未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分别为(28.11±3.56)、(80.12±4.16)、(82.24±4.12)个。体外侵袭实验显示,穿过Matrigel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低于未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6.54±4.12)、(95.12±3.48)、(101.11±3.3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并伴有细胞外MMP-2活性减低。HSP70和MMP-2均可在MHCC97-H细胞外表达,且能与HSP90α相互结合。小分子干扰RNA(siRNA)能有效抑制细胞HSP70表达,MHCC97-H细胞外HSP90d和MMP-2相互作用减弱,MMP-2活性下降,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受抑制。同时联合应用MMP-2抑制剂,具有协同抑制效应。结论细胞外HSP90饯可能通过与HSP70形成伴侣复合体介导MMP-2成熟活化,增强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运动,提示其可能是潜在的对肝癌转移实施防治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Balb/c鼠进行热化疗处理,检测CTL活性及HSP70表达变化情况。20例口腔癌患者接受热化疗,于治疗前后行CTL活性检测,并行免疫组化检测HSP70表达情况。结果:热化疗组CTL活性与正常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66),而与高温治疗组、平阳霉素治疗组和不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热化疗组HSP70表达明显增多,且FCM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临床试验中热化疗后口腔癌患者CTL及HSP70较热化疗前明显升高。结论:热化疗能显著提高荷瘤宿主CTL的活性,以及提高HSP70的表达,HSP70可诱导肿瘤细胞表达CTL。  相似文献   

11.
12.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