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外伤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87例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VATS手术组(观察组)44例,采用VATS进行治疗;传统开胸手术组(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5.5%和95.3%,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分别为(83.2±13.5)min、(92.5±21.3)ml和(7.3±1.8)d,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开胸手术和VATS手术均有较好疗效,但VATS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外科开胸术治疗外伤后血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外伤后血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传统组(n=34)和研究组(n=42),传统组予以传统外科开胸术治疗,研究组予以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传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与传统外科开胸术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后血胸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胸外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救治的胸外伤患者65例行胸腔镜修复手术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内探查、胸腔内止血、肺裂口修补术、凝固性血胸清除术等。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进行腹腔镜手术,术中未出现死亡病例,其中3例由于肺大血管损伤而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78.6±24.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4.5±10.6)ml,平均术后胸腔引流量(146.8±31.4)ml,平均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1.6 d,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是胸外伤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手段,其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外伤性血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外伤性血胸患者4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2例(8.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血胸较开胸手术,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对于符合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来说,可优先考虑此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外伤后血胸的优劣势,总结应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血胸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列为观察组;4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胸壁创伤轻微,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洪林  刘军  张静 《淮海医药》2006,24(6):475-476
目的 探讨外伤性机化性血胸的病因、手术适应证及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和电视胸腔镜小切口(VAMT)手术在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总结28例因外伤导致的机化性血胸的病因以及胸腔镜治疗的手术方法和疗效.VATS二孔凝血块碎吸15例,VAMT手术血胸廓清加纤维板剥脱13例;双侧同期手术4例.结果 VATS平均时间30 min,VAMT手术时间平均55 min,胸腔引流时间平均3 d,术后平均住院12 d,无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 重度复合伤早期处理不当是外伤性机化性血胸的重要病因.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轻,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机化初期脓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接受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30例机化初期脓胸患者为全胸腔镜组,并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行开胸手术治疗的28例机化初期脓胸患者为开胸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115.0±8.1) min,短于开胸组的(128.2±10.4) min;术中出血量为(104.2±20.0) ml,少于开胸组的(149.0±38.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的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分别为(7.3±2.2)、(10.6±3.2)、(7.5±2.1)d,明显短于开胸组的(12.4±4.5)、(15.7±5.8)、(10.9±5.5)d;胸腔引流量为(450.2±33.9) ml,少于开胸组的(509.8±40.6)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机化初期的脓胸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VATS组47例和开胸组48例,VATS组采用VATS组手术,开胸组在后外侧或腋下切口进胸切除肺大泡。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电话随访〉6个月,无失访病例,VATS组复发率为2.13%(1/47)低于开胸组的6.25%(3/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等特点,且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开胸肋骨内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采用不开胸肋骨内固定,同时联合胸腔镜探查、止血、血胸清除、肺裂伤修补手术,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转归等情况。结果全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72min,平均术中出血216ml,术后胸痛明显缓解,胸廓畸形纠正,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5d,均痊愈出院。术后1年25例(78.1%)获得随访,23例(92.0%,23/25)恢复正常劳动能力或生活能力。结论不开胸肋骨内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和传统开胸在连枷胸手术内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59例连枷胸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内固定(腔镜组,28例)和传统手术内固定(传统组,31例).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恢复等指标.结果 全组59例均临床愈合.腔镜组2例术中发现胸腔内活动性出血转开胸手术.所有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良好,出院3个月CT复查胸廓无明显畸形,无对内固定材料有排异不适等需取出.手术时间腔镜组(1.6±0.6)h、传统组(2.7±0.5)h,术中出血量腔镜组(166±37)ml、传统组(209±41) 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腔镜组(4.8±1.6)d、传统组(8.3±3.4)d,疼痛缓解时间腔镜组(8.5±2.1)d、传统组(12.4±1.8)d,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腔镜组(9±4)h、传统组(65±12)h,腔镜组肺不张发生率16.7% (3/28),传统组35.5%(11/31),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或P<0.01).术后1年随访,腔镜组恢复正常劳动能力18例(64.3%)、传统组4例(12.9%);腔镜组恢复生活能力23例(82.1%)、传统组16例(51.6%),腔镜组明显多于传统组(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胸膜外内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方面改善均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404例早期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操作孔组(203例)和开胸组(201例),单操作孔组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采用常规开放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转移的阳性淋巴结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引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单操作孔组清扫淋巴结数及淋巴结转移例数与开胸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操作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119±50)ml比(166±78)m1],术后带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4.9±2.2)d比(5.5±2.7)d,(10.1±2.6)d比(12.9±3.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7.4%(15/203)比13.9%(28/20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而其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外伤诊断及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方法选取60例胸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输血量、闭式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7天FEV,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为(7.41±5.52)c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62±4.11)cm(t=7.54,P〈0.05);输血量和引流量分别为(199.88±23.00)mL和(199.52±18.48)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65.67±41.88)mL和(560.02±44.98)mL(t=6.38,6.98,均P〈0.05);术后第3天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61±0.20)分,低于对照组的(6.01±0.25)分(t=6.64,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6.50±0.45)d,短于对照组的(11.33±0.50)d(t=7.95,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胸部损伤诊治过程中有直观性强、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自发性气胸两种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对比,探讨选择胸腔闭式引流术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两种术式的优缺点及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对2003—01-2006—12收治的自发性气胸病人,依临床随机分组分为胸腔闭式引流组(TCDS组)167例和胸腔镜小切口组(VATS组)189例,分别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和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并且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气胸术后复发率。结果:TCDS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21.56%),肺不张(16.17%)和气胸复发率(32.34%)均高于VATS组的4.23%,2.65%和0.53%。结论:TCDS组虽然手术便捷,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气胸复发率均明显高于VATS组,建议对年轻的初发肺大泡病例和两次以上复发病例直接行VATS手术治疗,对年老心肺功能较差的病例可考虑行TCDS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复发率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短(t=15.78,P〈0.001),手术时间短(t=4.96,P〈0.001),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少(t=3.89,P〈0.001),术中出血量少(t=20.83,P〈0.001),术后引流量少(t=3.28,P〈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t=4.3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开胸手术而言,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VATS)治疗的为VATS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TOS)治疗的为TOS组,比较:(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2)术后第1、3、5天血清CRP和IL-6水平。结果(1) VAT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疼痛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9.50±15.33) min、(60.23±9.75) h、(46.75±7.36)h、(3.54±1.58)d、(9.50±2.50)d,均较TOS组的(86.77±19.56)min、(66.50±10.50)h、(58.36±9.58)h、(5.50±1.55) d、(13.55±3.18) d的短;VATS组失血量、引流量为(161.55±25.54) mL、(155.75±23.18)mL,均较TOS组的(186.58±25.35)mL、(169.65±26.87)mL少;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4、28.19、54.11、6.03、7.24、98.36、76.34,均P<0.05)。(2)VATS组术后CRP第1、3、5天分别为(79.58±22.15) mg/L、(97.23±28.16) mg/L、(98.44±27.19) mg/L,IL-6分别为(69.36±17.32) ng/L、(96.33±25.67)ng/L、(103.16±28.89)ng/L,均低于TOS组的(97.84±25.37)mg/L、(119.17±31.77)mg/L、(130.81±33.29)mg/L、(76.83±21.97)ng/L、(121.15±32.64)ng/L、(122.08±30.7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12、58.33、69.17、64.34、79.58、92.17,均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患者应用手术切开复位且内固定后,辅助常规引流包扎敷贴覆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DR脱细胞异种皮三类伤口处置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67例胫腓骨骨折合并O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创面伤口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A、B、C3组.A组患者32例,经皮肤切开直视复位和内固定术后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治疗;B组患者18例,经皮肤切开直视复位和内固定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C组患者13例,经皮肤切开直视复位和内固定后采用DR脱细胞异种(猪)皮覆盖治疗.所有患者至伤口软组织恢复后,再行二次手术游离植皮肤修复.观察术后不同时间3组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创面渗液量以及疼痛情况、小腿周径,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和二期创面修复时间.结果 A组第4、7、10天伤口感染率分别为15.6% (5/32)、18.8% (6/32)、25.0% (8/32),B组未见细菌培养阳性患者,C组于第10天有1例(7.7%)细菌培养阳性;B、C组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3d创面渗液量均明显多于B、C组[术后1 d:(516 ±57)ml比(196±37)、(464±59) ml;术后2 d:(502±62)ml比(142±31)、(388±40) ml,术后3 d:(372±51)ml比(77±31)、(291±51)ml],并且B组渗液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3组术后1、4、7d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8.17±0.52)、(0.91±0.35)、(5.89±0.51)分;术后4 d:(8.81±0.39)、(0.75±0.26)、(5.67±0.43)分;术后7 d:(8.63±0.47)、(0.74±0.33)、(5.46±0.47)分;均P<0.05].术后2、4、6、8、10、12、14 d,B组小腿周径均低于A、C组[分别为:(3.09±0.74)cm比(6.96±0.52)、(5.72±0.48) cm,(3.56±0.48) cm比(8.27±0.47)、(6.72 ±0.51)cm,(3.43±0.42) cm比(8.32±0.46)、(6.27±0.39) cm,(2.41 ±0.35)cm比(5.27±0.42)、(3.15±0.41)cm,(1.87±0.44)cm比(4.22±0.34)、(2.78±0.51) cm,(0.68±0.11)cm比(2.59±0.31)、(2.09±0.18)cm,(0.01±0.08)cm比(0.12±0.11)、(0.08±0.04)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2、4、6、8、10 d,C组小腿周径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3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二期创面修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2±9)、(22±7)、(29±5)d,(13.8±5.3)、(2.6±0.5)、(7.6±2.7)次,(10.7±5.1)、(5.3±2.3)、(7.7±5.1)d,均P<0.05].结论 直视复位结合内固定术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OCS可减少治疗住院时间,减少伤口感染率和创面渗液量,避免过度肿胀和减轻疼痛.DR脱细胞异种皮治疗效果不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但适合经济困难患者选用.  相似文献   

17.
刘超 《中国医药》2013,8(8):1134-1135,1138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于湖南省株洲中心医院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椎间孔镜组,每组6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围手术期手术切口、术后24、48、72、96 h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1、6、12及24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椎间孔镜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分别为(0.69±0.23) cm比(4.92±0.35) cm,(60±12) min比(71±18)min,(11.6 ±2.2)ml比(85.9±16.3)m1,(27±8)h比(94±19)h,(3.3±1.1)d比(8.3±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椎间孔镜组在24、48、72、96 h VAS分别为(3.76±1.21)、(2.19±1.13)、(1.45±0.93)和(0.72 ±0.18)分,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6.83±1.97)、(5.39±1.68)、(4.41±1.56)和(3.27±1.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患者术后1、6个月时ODI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分别为(12.1±4.7)分比(18.6±3.6)分,(5.4±2.3)分比(13.2±2.7)分](P<0.05).结论 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微创优越性,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最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