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Pre-S1、S2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115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LISA法对乙肝五项、Pre—S1、Pre—S2抗原进行了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115例HBV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HBcAb患者,Pre—S1抗原阳性率为40.9%.其它均为零;Pre—S2抗原阳性率为78.0%。HBsAg、HBeAg、HBcAb组和HBsAg、HBeAb、HBcAb组Pre—S2与Pre—S1比较,经X^2检验,P〈0.01。而63例HBsAg、HBeAb、HBcAb患者Pre—S2抗原阳性率为19.1%;11例HBsAg、HBcAb患者Pre-S2抗原阳性率为27.3%。②乙肝各项指标与Pre—S1、Pre—S2结果显示HBeAg最高,Pre—S1和Pre—S2分别是41.5%和78.0%:HBeAb检测Pre—S1无1例阳性,而Pre—S2结果12例阳性。阳性率为19.0%,Pre—S1与Pre—S2比较,经X^2检验,P〈0.01,结果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PreS1、PreS2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较HBeAg敏感,是HBV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标志,对HBV检测起重要的补充作用,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Pre—S2诊断乙肝患者对HBV的病毒感染、病毒复制、传染性及对不同临床类型肝炎等均优于其他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的关系,以探讨Pre-S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8例HBV标志物为阳性(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的Pre-S1,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158例HBV标志物为阳性(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139例HBsAg阳性Pre-S1阳性为73例,阳性率为52.5%,19例HBsAg阴性Pre-S1均为阴性;再将139例HBsAg阳性标本按照HBeAg阴阳性分为两组,HBeAg阳性组Pre-S1检出率为72.1%(44/61),HBeAg阴性组Pre-S1检出率为37.2%(29/7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61例HBeAg阳性标本中,Pre-S1阳性44例,73例Pre-S1阳性标本中,HBeAg阳性44例。[结论] Pre-S1与HBsAg、HBeAg具有相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复制、传染的敏感标志,可弥补乙肝两对半的不足,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HBV-Pre-S1)抗原与HBV不同模式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33例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Pre-S1抗原检测,并进行类统计学分析.结果 Pre-S1抗原在大三阳模式中阳性率为100%,在小三阳模式中阳性率为95.4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船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以肝脏病变为主,流行广泛,危害严重。临床目前开展的检测HBV感染方法主要是检查传统的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oAg),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S1抗原(Pre—S1)和乙肝病毒(HBV)DNA。  相似文献   

5.
前S1抗原与慢性乙型肝炎“两对半”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前S1抗原(Pre—S1)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中,少量存在于HBsAg球形颗粒中,由HBV基因组的前S1基因区所编码。有报道证实Pre—S1在HBV感染肝细胞以及HBV体内复制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与HBV—DNA密切相关,可作为补充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两对半”检测的重要的血清学指标。为进一步了解前S1抗原与乙肝“两对半”的关系,我们检测了320份HBV感染者及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re—S1抗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对中学生乙型肝炎(下称乙肝)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并探讨HBV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1368例中学生进行乙肝两对半和前S1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68例中,健康者1337例,占97.73%,其中6项全阴者544例,单项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者793例。感染者31例,感染率2.27%,在感染者中大三阳和小三阳各3例,阳性率9.68%,占总检测人数0.22%,其中前S1抗原检出率与大小三阳检出率分别为3/3、2/3。表面抗原阴性者中未检出前S1抗原。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对半和前S1抗原联合检测是对中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复种和HBV携带者管理的可靠依据。前S1抗原检测是对乙肝两对半的完善和补充,对HBV感染、复制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病毒前S1与两对半五种模式的相关性及在肝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用酶标仪测定。结果:在两对半的五种模式中,A、C两组191例HBeAg阳性患者血清前S1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92%和8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A组前S1蛋白从92%降为70%,C组从80%降为52%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eAg和前S1蛋白具有相关性,前S1蛋白阳性有助于乙肝的早期诊断,可作为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同时还可作为乙肝的药物疗效及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Pre-S1、S2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115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LISA法对乙肝五项、Pre-S1、Pre-S2抗原进行了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115例HBV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HBcAb患者,Pre-S1抗原阳性率为40.9%,其它均为零;Pre-S2抗原阳性率为78.0%.HBsAg、HBeAg、HBcAb组和HBsAg、HBeAb、HBcAb组Pre-S2与Pre-S1比较,经x2检验,P<0.01.而63例HBsAg、HBeAb、HBcAb患者Pre-S2抗原阳性率为19.1%;11例HBsAg、HBcAb患者Pre-S2抗原阳性率为27.3%.②乙肝各项指标与Pre-S1、Pre-S2结果显示HBeAg最高,Pre-S1和Pre-S2分别是41.5%和78.0%;HBeAb检测Pre-S1无1例阳性,而Pre-S2结果12例阳性,阳性率为19.0%,Pre-S1与Pre-S2比较,经x2检验,P<0.01,结果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PreS1、PreS2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较HBeAg敏感,是HBV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标志,对HBV检测起重要的补充作用,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Pre-S2诊断乙肝患者对HBV的病毒感染、病毒复制、传染性及对不同临床类型肝炎等均优于其他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病毒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关HBV前S1蛋白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本文综合近年来有关研究成果,从前S1蛋白的基因结构,其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机体免疫应答和病毒分泌清除中的作用,以及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学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是乙型肝炎“两对半”[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但它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反映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及传染情况。近年来对HBV前S蛋白的研究日趋深入,多数学者认为前S蛋白可作为HBV感染、复制及乙型肝炎患者诊断、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Pre-S1蛋白与HBeAg及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蛋白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97例,检测其Pre-S1蛋白、HBV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28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均高达90.0%以上。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61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82.0%和70.5%;HBsAg和抗-HBc阳性者8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均为87.5%,说明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以乙肝病毒HBV-DNA定量≥5.0×102拷贝为判断乙肝病毒存在的标准,HBV-DNA与Pre-S1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BV-DNA与HBeAg的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Pre-S1是诊断及判断乙肝病毒复制的非常有价值的血清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 irus,HB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也是原发性肝癌的密切相关因素。前S1(Pre-Sl)蛋白是HBV外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HBV基因前S1区编码的产物,与HBV的存在和复制关系密切[1]。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BV DNA检测等方法,对比分析乙型肝炎病毒PreS1在诊断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以及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316例标本均来自我院2005年7月一2007年4月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215例,女性101例,所有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前S抗原与病毒载量的关系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乙肝检测的血清标志物、病毒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的关系和运用价值。方法对1163例乙肝患者血清分别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前S1抗原和HBV-DNA水平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BV-DNA总检出率为62.9%,显著高于前S1抗原总检出率(53.0%),显著高于HBeAg(35.3%)。患者血中HBeAg、HBV-DNA、前S1抗原在总检出率上有关联,但在载量水平上三者不一定平行。结论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前S1抗原、PCR荧光定量技术在判断乙肝的复制和传染性中各有优势,要综合多方面的结果,方可作出确切的判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乙肝检测的血清标志物、病毒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的关系和运用价值.方法对1163例乙肝患者血清分别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M)、前S1抗原和HBV-DNA水平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BV-DNA总检出率为62.9%,显著高于前S1抗原总检出率(53.0%),显著高于HBeAg(35.3%).患者血中HBeAg、HBV-DNA、前S1抗原在总检出率上有关联,但在载量水平上三者不一定平行.结论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M)、前S1抗原、PCR荧光定量技术在判断乙肝的复制和传染性中各有优势,要综合多方面的结果,方可作出确切的判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主要模式大三阳、小三阳与前S1(PreS1)、前S2(PreS2)抗原阳性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乙型肝炎病毒PreS1、PreS2抗原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对PreS1、PreS2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大、小三阳的组合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在大三阳模式中,PreS1抗原的阳性率86.1%,PreS2抗原的阳性率100%,在小三阳模式中,PreS1抗原的阳性率54.2%,PreS2抗原的阳性率91.6%。结论 PreS1、PreS2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情况,是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卵巢癌是致死性很高的妇科肿瘤之一,虽然新的化疗方案改善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卵巢癌患者的总体存活率一直没有太大改善,人们试图通过分子病因、分子标志及分子靶点等多方面取得突破。Shih等[1]在11号染色体长臂1区3带5亚带发现了13个扩增基因,接着他们在该亚带有基因扩增的10例高度恶性卵巢癌组织中发现,以上扩增基因中空间重组因子1/乙型肝炎病毒X相关蛋白(Rsf-1/HBXAP)是惟一一个在所有被测卵巢癌组织中均有表达的癌基因。  相似文献   

19.
刘敏  万小兵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1):90+78-90,78
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存在于感染性Dane颗粒和亚病毒颗粒上,具有双重跨乙膜拓扑结构,并可反式激活细胞内HBV的复制,与HBV的感染、复制及其预后密切相关[1]。大蛋白上横跨部分前S1和前S2区的AA99-169形成环状Loop区,具有众多的免疫表位,对病毒粒子的形成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前S1(PreS1)蛋白对孕妇及婴儿的影响。方法:孕妇分别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分娩时共采血四次,婴儿出生后1个月至1个半月间抽血一次,每次血均测定PreS1蛋白和乙肝三系,结果:300例孕妇中受乙肝病毒感染29人(9.6%),PreS1蛋白阳性19人(6.3%),HBeAg阳性12人,其中11人伴有PreS1蛋白阳性,婴儿受感染18例(6%),其中母亲PreS1蛋白阳性14例(77.8%)。结论:PreS1蛋白与HBeAg具有一致性,PreS1蛋白阳性,特别是孕晚期阳性,容易通过围产期传给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