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PLC法测定胃肠安丸中柚皮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宁生  杨瑾  律兆荣  刘志宏  高文远 《中草药》2005,36(12):1815-1816
胃肠安丸为中新药业天津乐仁堂制药厂研制开发的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纯中药制剂,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该处方由木香、沉香、大黄、枳壳等药味组成,具有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之功,临床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菌痢、脘腹涨满、腹痛、食积乳积等症。目前胃肠安丸的检测指标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枳壳为处方中主要药味,起利胸腹之气、散积消痞、化湿导滞消食的作用。柚皮苷为枳壳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柚皮苷在枳壳药材中的量较高,且性质稳定,因此为了提高胃肠安丸的质量标准,更有效的监控产品质量,增加制定了胃肠安丸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选择功能性腹泻患者30例,全部病例在用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单纯使用胃肠安丸(天津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0880010),4丸/次,3次/d,疗程为4wk。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末详细记录腹泻频率及粪便性状等主症的变化,以及肠鸣、里急后重等次症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有无副作用。结果: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效果显著,随着疗程的延长有效率逐渐提高,治疗4wk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总有效率达93.3%。腹泻频率及粪便性状等主症,以及肠鸣、里急后重等次症均有明显的改善。主症与次症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效果显著,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二至丸及其方药组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晓薇 《中成药》1994,16(10):46-47
二至丸及其方药组成的研究进展天津中医学院(300193)朱晓薇二至丸是滋阴方药,由女贞子、墨旱莲两药等量组成。临床上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口苦咽干,头昏眼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症。其组方简单,药性平和,功效确切,收载于多版药典。近年人们对二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肠安丸高、低剂量组和吗丁啉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夹尾激怒加不规律饮食法"制作FD肝郁脾虚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胃肠安丸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胃肠安丸混悬液50.4mg/kg·d、25.2mg/kg·d,吗丁啉组灌服吗丁啉混悬液2.7mg/kg·d,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7d。检测胃内残留率,判定各组大鼠的胃排空力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胃内残留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胃肠安丸高、低剂量组及吗丁啉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可以有效降低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的胃内残留率,促进胃排空。  相似文献   

5.
潘炟  闫丽辉  穆标  王春晨  刘新宇  王少真 《中草药》2016,47(20):3673-3676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胃肠动力及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胃肠安丸高、中、低剂量(50.4、25.2、12.6 mg/kg,中剂量为临床等效剂量)组及多潘立酮片阳性对照组,各组均ig给药,连续7d。给药后测定每组大鼠胃残留率及血浆MTL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胃肠安丸高、中剂量组及多潘立酮片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显著降低(P0.05);胃肠安丸高剂量组血浆MTL水平与对照组、模型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胃肠安丸中剂量组血浆MTL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胃肠安丸可能通过调节MTL水平,改善胃动力,进而发挥对F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磊  张静泽  刘振  高文远 《中草药》2013,44(8):1017-1021
目的 研究胃肠安丸抗炎活性,初步分析其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HPLC法对胃肠安丸甲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3种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胃肠安丸甲醇提取物对急慢性炎症的作用.结果 胃肠安丸甲醇提取物中有12个主要成分,分别为来源于木香中的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来源于厚朴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来源于枳壳中的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来源于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胃肠安丸甲醇提取物800 mg/kg时,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达39.46%,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率为35.37%;并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足趾致炎后1h显现抗炎活性;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显示抑制活性.结论 胃肠安丸对动物急慢性炎症均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安丸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影响。方法 :采用酚红排空方法,观察胃肠安丸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正常和新斯的明小鼠模型的胃排空和小肠各段推进的影响。结果:胃肠安丸在400mg/kg对胃排空无影响,800mg/kg时能够抑制正常小鼠胃排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77.80±3.45 vs.93.45±0.94%,P<0.01),同时能够促进小肠推进,使得酚红集中在小肠的后段。而对于新斯的明小鼠模型,随着剂量的增加,胃肠安丸与新斯的明共同促进胃排空,但是和模型组比较并无显著性意义,而且其使得小肠中酚红的含量趋于正常。胃肠安丸的石油醚层抑制了胃排空,其它部位促进了胃排空,但是均和空白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石油醚层和水层能够促进小肠的推进。不同的极性部位对新斯的明小鼠模型随着极性的增大,胃排空作用亦增加,但是均弱于新斯的明模型组(P>0.05),同时石油醚层和水层表现出抑制小肠的推进作用。结论:胃肠安丸对胃肠动力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其发挥作用的活性部位为石油醚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期间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口服,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腹泻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有效率为7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治疗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100例非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思密达,观察组口服胃肠安丸,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1%(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3%(P0.05)。结论:胃肠安丸治疗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胃肠安丸对IBS-D大鼠血清NO,5-HT及结肠组织SP,MC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瑞  唐方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3):3073-3077
目的:探讨胃肠安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止泻作用的药理机制.方法:运用高乳糖饲料喂饲与束缚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复制IBS-D大鼠模型.雌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胃肠安丸(60 mg·kg~(-1)·d~(-1))组,通过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增长率、观察腹泻潜伏期及腹泻指数,确定最佳用药周期.进一步将45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肠安丸高、中、低剂量(80,60,40 mg·kg~(-1)·d~(-1))组,光镜下观察各组结肠组织肥大细胞(MC)数目,硝酸酶还原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运用荧光光度计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及放射免疫法测量结肠组织P物质(SP)含量.结果:用药后4 d胃肠安组与模型组体重增长率差值最大,且腹泻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确定最佳用药周期为4 d.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及5-HT含量下降(P<0.01),SP含量升高(P<0.05),Mc数目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胃肠安丸可上调血清NO及5-HT含量(P<0.01),下调SP表达(P<0.05),并使肥大细胞数目减少(P<0.01).结论:胃肠安丸的止泻作用机制与升高血清NO及5-HT含量有关,亦与抑制结肠组织SP表达及降低MC数目相关.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几年来以自拟“益气清肠汤”加减联合胃肠安丸 (天津乐仁堂制药厂生产 )口服治疗慢性结肠炎 ,疗效较为满意。1 治疗方法1 .1 益气清肠汤 基本方 :党参 1 2 g,炒白术 1 0 g,茯苓 1 2 g,陈皮 1 0 g,白芍1 2 g,煨木香 1 0 g,川连 2 g,石榴皮 1 5g,车前草 2 0 g,马齿苋 30 g,甘草 5g。加减 :湿热偏重者去党参 ,川连可增加至 4g;脾虚肝郁加防风 ,并加大白芍用量 ;脾虚湿盛去川连 ,加苍术、干姜 ;饮食不香或食后胀甚者 ,可分别加用神曲、山查、谷麦芽等。用法 :每日 1剂 ,水煎 ,分 2次服。1 .2 胃肠安丸 每次 2~ 3粒 ,每日 2~ 3次。…  相似文献   

12.
张静泽  高文远  王磊  马超一 《中成药》2010,32(10):1716-1720
目的:建立中药胃肠安丸(木香、沉香、枳壳、檀香、大黄等)中蒽醌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5%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总含量在1.03mg/g以上,平均回收率为100.38%,所得结果的RSD值均小于2%。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为胃肠安丸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管小虎  常海仓 《陕西中医》2007,28(9):1226-1227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自拟方药荔核丸治疗慢性附睾炎的疗效。方法:针灸中极、关元、三阴交等穴,自拟方药荔核丸由荔枝核,广桔核,川楝子等13味中药组成。结果:总有效率93.75%。提示:针刺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施灸能扶正培元,温通经脉;中药具有软坚散结,活血止痛,清热利湿之功能。综合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不同提取方法对二至提取液中总多糖及齐墩果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晓薇 《中成药》1996,18(6):3-4
不同提取方法对二至提取液中总多糖及齐墩果酸的影响天津中医学院(300193)朱晓薇二至丸是滋阴方药,由女贞子、墨旱莲两药等量组成,中医临床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之证。近年对二至丸及二至丸中的女贞子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女贞子中的多糖,齐墩果酸能从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15.
胡瑞  张桐茂  唐方 《中草药》2010,41(12):2039-2043
目的 探讨胃肠安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止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乳糖饲料喂饲与束缚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通过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腹泻指数,确定最佳用药周期;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小肠黏膜LDH、MDH活性,从而确定最佳剂量;胃肠安丸以最佳剂量、最佳用药周期作用于IBS-D大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尿液中乳果糖、甘露醇水平,并计算两者比值(L/M),利用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集在体空肠平滑肌运动波,比较各组平滑肌运动振幅.结果 胃肠安丸组与模型组体质量增长率均低于对照组,但胃肠安丸组体质量下降幅度小于模型组,用药后4 d两组间差值最大,且腹泻指数差异显著(P<0.05),确定最佳用药周期为4 d;模型组血清N0水平、小肠黏膜LDH、MDH活性降低,尿液L/M值、平滑肌运动振幅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剂量胃肠安丸组血清NO升高、小肠黏膜LDH、MDH活力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0.05),确定中剂量为最佳剂量;中剂量胃肠安丸组尿液L/M值下降、空肠平滑肌运动振幅减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胃肠安丸具有止泻作用,通过增加NO水平、提高LDH和MDH活性、降低尿液L/M值及降低空肠平滑肌运动幅度,从而发挥对IBS-D的整体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肠安丸活菌制剂联合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活菌制剂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胃肠安丸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结论:胃肠安丸活菌制剂联合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胡瑞  唐方 《中草药》2011,42(11):2292-2295
目的研究胃肠安丸对番泻叶联合束缚应激所致复合性腹泻大鼠小肠消化酶和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胃肠安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采用ig番泻叶水煎剂联合肢体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腹泻动物模型,连续4 d。在造模同时,模型组大鼠ig蒸馏水,胃肠安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g胃肠安丸混悬液3.2、2.4、1.6 mg/mL(给药剂量分别为80、60、40 m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4 d。给药期间每日观察大鼠粪便性状;实验结束计算动物免疫器官脏器指数,比色法检测小肠黏膜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乳糖酶活性,放免法检测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肽(VIP)、P物质(SP)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100%出现腹泻,胸腺和脾脏指数、小肠酶活性显著下降,VIP、SP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胃肠安丸中剂量可降低大鼠腹泻指数,改善模型大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提高小肠酶活性,调节VIP和S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胃肠安丸可通过提高小肠酶活性、调控紊乱的胃肠激素水平,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胃肠安丸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清电解质、VI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瑞  唐方 《陕西中医》2010,31(7):914-916
目的:探讨胃肠安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D)大鼠止泻作用药理机制。方法:运用高乳糖饲料喂饲与束缚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复制IBS-D大鼠模型,首先将雌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胃肠安(60mg.kg-1.d-1)组,通过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增长率、观察腹泻潜伏期及腹泻指数;取血分离血清,采用电极法测定K+、Na+、Cl-、Ca2+含量;摘取结肠组织,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s,VIP)含量。结果:实验周期内,胃肠安组体重增长率高于模型组,腹泻指数低于模型组,用药后4d胃肠安组与模型组体重增长率差值最大,且腹泻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药理研究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K+、Ca2+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肠组织VIP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胃肠安组血清K+、Ca2+含量明显增高,结肠组织VIP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胃肠安丸具有止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缓解腹泻症状、调节电解质紊乱,参与神经递质调节、调整胃肠动力等相关。  相似文献   

19.
张涛  苏晓兰  毛心勇  刘倩  吴宝麒  魏玮 《北京中医药》2020,(3):205-210,F0003
目的探讨胃肠安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SPF级C57BL/6小鼠60只,除正常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小鼠均给予2.5%DSS水溶液,自由饮用7 d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评价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胃肠安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胃肠安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015、0.03、0.06 g/(kg·d)胃肠安丸混悬液0.5 mL灌胃,1次/d;美沙拉嗪组给予0.52 g/(kg·d)美沙拉嗪混悬液0.5 mL灌胃,1次/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水灌胃,均连续干预10 d。对比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用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组织中Treg、Th17、CD4^+、CD8^+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CRP水平。结果药物干预过程中,各组小鼠体质量均逐日增加,腹泻、便血、体质量下降等症状逐日缓解,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和胃肠安丸高剂量组能更快地缓解上述症状,2组DAI评分逐日下降(P<0.05)。药物干预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胃肠安丸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小鼠结肠较长(P<0.05),结肠组织充血、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较轻,CD4^+、CD8^+、Treg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L-10水平较高(P<0.05),Th17细胞百分比及血清TNF-α、IL-6、IL-8、CRP水平较低(P<0.05)。结论胃肠安丸对DSS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恢复Treg/Th17免疫平衡以及调节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郝冬荣  彭建霞 《中草药》2014,45(12):1751-1753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功能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3年6—12月临床诊断为单纯性消化功能紊乱症的患儿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妈咪爱,具体用法:2岁以下儿童,1次1袋,一日1~2次;2岁以上儿童,1次1~2袋,一日1~2次,用40℃以下温开水或牛奶冲服,也可直接服用,疗程1~2周;治疗组服用胃肠安丸,具体用法:1岁以内患儿每次1丸,一日2次;1~3岁患儿每次1丸,一日3次;4~7岁患儿每次2丸,一日3次;8~15岁患儿每次3丸,一日3次;疗程1周~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纯性消化功能紊乱症的患儿应用胃肠安丸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