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检测在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抗体。结果 9 196例患儿中共检出MP-IgM抗体阳性3 829例,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1),各季度中以第四季度检出率最高。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感染率较高,应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MP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和研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niae,MP)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咽拭子MP—DNA检测,然后用被动凝集法对呈现阳性的患儿进行血清MP—IgM滴度检测。并记录临床表现及体征。结果:对120例患儿检测及临床记录,MP—DNA阳性数为64例(占53.3%),其中MP—IgM阳性数为34例(28.2%),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关系密切,应该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尽早进行MP—DNA、MP—IgM检测、治疗。  相似文献   

3.
成年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成年人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 (MP)感染情况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ELISA法检测 116 0例患者血液抗MP -IgM。结果 MP感染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从发病年龄分布上 ,患者随年龄增大 ,MP阳性率增高。疾病的分类上 ,2 34例患者 (2 0 .2 % )血清检测MP -IgM阳性 ,其中肺炎(30 8% )、支气管哮喘 (2 6 .1% )和COPD(2 1.2 % )患者MP阳性率较高 ,其他呼吸道疾病也有相当一部分感染 ,提示肺炎支原体是成年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 ,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共计抽取2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对所有患儿进行MP-DNA检测,检测方法为聚合酶链反应法.对检出MP-DNA阳性患儿实施MP-IgM检测,检测方法为颗粒凝集法.观察MP感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器官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对96例确诊MP感染患儿临床特点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96例中45例(47%)肺外器官受累,除呼吸道症状还可有神经、心血管、消化、泌尿系统症状,浆膜腔积液多见。结论MP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部分患儿可同时有2种以上的器官受累,少数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故对不能完全以细菌、病毒感染解释的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及白细胞(WBC)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0至2018年10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门诊诊治的32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就诊之后均行MP–IgM、血常规检测,统计MP–IgM检测阳性患儿其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结合以患儿具体表现来做出最终感染类型的判断,比较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感染三类患儿中MP–IgM及WBC阳性率的差异。结果:32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经由检测,其中MP–IgM阳性者共计80例,阳性率为24.8 %。80例阳性患儿中,男、女阳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年龄分布上,3 ~ 6岁患儿阳性率明显要高于0 ~ 2岁、 7岁患儿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三个阶段中,WBC阳性率及MP–IgM阳性率均呈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IgM及WBC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MP–IgM检测阳性率高、WBC检测阳性率高的特点,两者可作为临床初步鉴别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PA)和化学发光(CLIA)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体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山市陈星海医院2018年5月至7月收治的13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感染且被怀疑为支原体感染的患儿623例,分别采用PA和CLIA检测血清中MP抗体,分析两种方法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检测的可行性。结果:PA检测的阳性率为50.72%,CLIA阳性率为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为83.15%,一致性良好(Kappa=0.664);CLIA是分别检测MP–IgM和MP–IgG,其阳性率为35.63%和20.71%;PA与CLIA测MP–IgM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法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629);PA与CLIA测MP–IgG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但两种方法结果一致性差(Kappa=0.296)。结论:CLIA检测MP–IgM和MP–IgG对小儿MP早期和继发感染诊断具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诊断小儿MP感染和治疗有提供快速依据,且CLIA利用自动化仪器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的PA用于临床,也可与PA一起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免疫酶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取得很大进步。肺炎支原体(MP)被认为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感、咽炎、鼻咽炎、气管和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可引起心、脑、肝、肾及溶贫等多系统肺外并发症,为国内外儿科临床医师所重视。我院儿科从2000年3月开始对门诊及住院患儿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检测MP为阳性者纳入研究,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经查血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导致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在治疗上较为困难.笔者采用健脾化瘀法治疗此病80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0例,所有患儿血清中MP IgM均为阳性,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8个月~10岁;均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原发病有上感95例,肺炎55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了解临床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建立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标本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免疫学检测方法(IFA)进行对照,并利用该方法进行该病毒在深圳市的流行性分析.结果:1012例标本中,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感染达到17.9%(181/1012),本方法与IF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符合率,均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早期诊断.结论:本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用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我国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1],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咽喉疼痛和肌肉酸痛等,MP肺炎在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达到了20.7%,已经超过肺炎链球菌,成为获得性肺炎的首要致病原[2].MP除引起严重的肺炎外,还可引起严重的肺外并发症和持久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3] MP对一般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有耐药性,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故MP肺炎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CVA患儿10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年龄相仿的在我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为对照组。应用间接血球凝集法测定2组患儿MP-IgM。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38例,阳性率为38%;对照组阳性12例,阳性率为1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9.013,P<0.01)。38例CVA并MP感染的患儿除按CVA常规治疗外,加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MP治疗,有效率87%(33例),随访6个月,无一例出现复发。结论CVA与MP感染关系密切,对于难治性或反复发作的CVA,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及时检测MP-IgM,对因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e,MP)感染和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可能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SP患儿血清MP-IgM水平,设正常对照组。结果:HSP患儿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关系更密切。结论:MP感染可能是HSP的诱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CVA患儿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50例岁数相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两组患儿的MP-IgM。结果:实验组MP—IgM的阳率为34.O%;对照组MP-IgM的阳性率为1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975,P(0.05)。实验组MP—IgM的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纽(P〈0.01)。结论:CVA与MP感染有高度关联性,建议CVA患儿临床上应首先测定MP—IgM来除外MP的感染,阳性者给予抗MP治疗。  相似文献   

15.
小儿呼吸道感染约占我院儿科门诊患儿的80%,其中30%为反复发作者。我科于1996年9月~1999年8月,对确诊为血清免疫球蛋白G亚类缺陷所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80例患儿,其中41例采用自拟纯中药制剂强力防感口服液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防治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按全国小儿呼吸道学术会议拟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凡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找不到任何全身和局部诱因,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食道反流、呼吸道畸形、纤维囊性病等,在免疫学过筛试验无异常情况下,再测血清IgG亚类。凡低于正常同龄儿童血清浓度均值1.96标准差者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索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的可靠方法,将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探索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具有随机性、前瞻性、平行性、开放性以及阳性药物对照等多种特性。将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符合排除标准以及入选标准的发热伴有咳嗽的疑似下呼吸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儿童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使用小儿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处理,对照组仅使用阿奇霉素。收集所有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或者血清以及临床病例资料。检测咽拭子标本中的MP23rRNA使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的MP卡尼采用乳胶凝集法或者ELISA法。对于血清阳性或者PCR阳性的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或者肺炎支原体-DNA阳性的80例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42例,治疗组38例。经统计分析,2组患儿在治疗前的病情方面、性别以及年龄方面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按病程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照组患儿的咳嗽减轻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比治疗组儿童的咳嗽减轻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24,0.001)。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于儿童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阿奇霉素,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血清IgA含量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48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设为观察组;再选取40例体检健康的婴幼儿,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gA、IgG水平明显对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显著(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明显存在免疫功能下降,其中以血清IgA含量变化最为显著,属于免疫功能中的敏感性指标,对RRTI患儿的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热敏灸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有关诊断标准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根据患儿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穴位实施热敏灸干预,对照组采用免疫制剂干预。通过检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发病次数、发病症状比较分析2种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清IgG、IgA、IgM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试验组IgG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干预后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0.97%(22/3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激发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患儿疾病抵抗力,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新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小儿MP感染并出现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MP感染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为主,其它如神经、皮肤、运动、泌尿、血液系统等亦可受累。结论 MP感染后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出现时,使用青霉素、先锋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治疗除选用红霉素、白霉素、阿奇霉素外,重症者亦可考虑短时间内使用激素。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尤其多见于儿童,可占小儿肺炎10%-20%,流行年份可达30%。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轻,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根据流行病史、患者的临床症状、胸片常常不容易将其与一般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区别。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对该病临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