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杜国辉  曹冬梅  王春艳  杨建春 《河北医药》2010,32(13):1755-1756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2组进行血流变、经颅多普勒(TCD)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血流变、TCD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8例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口服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28例采用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7%,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两组治疗后症状及脑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在疗效、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血脂改善更为明显,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能更好地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及临床症状,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封茂燕  李爱民 《中国药房》2012,(20):1875-1876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顿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4g,tid。2组均连续用药30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并记录2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78%(P<0.05);治疗组脑血流速度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2组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更好地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状和脑血流速度,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ibro-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疾病,且反复发作,一部分患者可演变为脑卒中,因此,尽快阻止VBI发作,对预防脑卒中有积极作用。笔者对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VBI眩晕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倍他司汀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22.86%、47.14%,高于对照组的11.43%、31.43%;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试验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脑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脉泰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2组,脑脉泰胶囊治疗组56例,西医对照组28例.治疗28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脑脉泰胶囊治疗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脉泰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范智波  李德平 《中国药房》2005,16(22):1731-1732
目的:观察乐脉颗粒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1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血栓心脉宁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乐脉颗粒,疗程均为4wk。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80.2%(P<0.01);2组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乐脉颗粒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每次4 g,每日3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银杏叶片,口服,每次19.2 m g,每日3次。均治疗30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逐瘀通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将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或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逐瘀通脉胶囊,2粒/次,3次/d,口服.2组均连用14d后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同时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逐瘀通脉胶囊与西药合用较单纯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更有效地改善脑血流,促进脑血液循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对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眩晕宁,3片,3次/d,28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能明显改善眩晕症状,能使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升高,血流量增高,阻力指数(PI)降低,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扩血管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眩晕宁,能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通天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天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 I)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通天口服液治疗VB I 62例,与32例普通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及纤维蛋白原等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天口服液具有降黏、去纤、抗凝、解聚的作用,是治疗VB I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93.3%,高于对照组的20.0%、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针刺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徐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9):1651-165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250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高切全血黏度和低切全血黏度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眩晕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0月诊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m1/次,1次/d,疗程为10d;观察组41例患者静脉滴注倍他司汀40mg/次,溶于500ml0.9%氯化钠溶液中,1次/d,疗程为10d;两组均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观察组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眩晕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倍他司汀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用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2.1%和93.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和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杜鹤蛲  赵小兰 《中国药房》2014,(40):3778-3780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盐酸氟桂利嗪联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8例V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口服,每日1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口服,每晚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椎动脉(LVA)血液平均血流速度(Vm)、右椎动脉(RVA)Vm、基底动脉(BA)Vm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共208例患者完成疗程(对照组102例,观察组106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AVm、RVAVm、BAVm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盐酸氟桂利嗪联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VBI较阿司匹林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期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与左侧椎动脉最大流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椎基底动脉硬化所致脑供血不足的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液供应,大幅降低患者头痛、头昏发作频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