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幼儿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并植入疏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和硅胶人工晶状体后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两组幼儿白内障患者共40例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并植入疏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甲组)和硅胶人工晶状体(乙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前房反应、人工晶状体位置、后囊膜的混浊、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情况以及屈光状态。结果两组患者中分别有2眼和1眼出现人工晶状体异位。甲组有6眼视力在0.5以上,乙组有5眼视力在0.5以上。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继发性青光眼。随访1年,两组患者间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13眼远视、7眼近视,乙组10眼远视、10眼近视。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甲组(5眼)高于乙组(3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白内障患者手术摘除白内障后植入疏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和硅胶人工晶状体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  相似文献   

3.
彭伟敬  曾存迪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74-2575
目的:探讨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进行临床分析和手术治疗,3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5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抗青光眼药物不能控制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摘除晶状体可自然缓解,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33~2.80kPa),视力恢复满意。结论: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为突发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应尽早行晶状体摘除术,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核硬度Ⅳ~Ⅴ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6例晶状体核硬度Ⅳ~Ⅴ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3例.常规组以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联合组以超声乳化劈核+手...  相似文献   

5.
正白内障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晶状体浑浊、视力下降的一种临床常见眼病。相关调查~([1])显示,白内障现已成为我国老年人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治疗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最有效的方法~([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有晶状体囊内摘除术、晶状体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吸除术等~([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4])。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传统白内障手术比较,具有较多优点:  相似文献   

6.
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phakic anterior chamber interaoeular lens,PACLs)植入术是1986年Baikoff等人推出矫正高度近视的新型手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phakic 6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新型的PACLs,较好地解决了以往PACLs的房角损伤引起术后眼压升高、角膜内皮损伤、瞳孔变形、眩光、白内障等术后并发症。据此,2000年11月我院率先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患者视力矫正的效果、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36例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研究组高度近视患者行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年记录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裸眼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未见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高度近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型)治疗高度近视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桂珍 《临床医学》2013,33(10):98-100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至2012年于虞城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50例,对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1 d,裸眼视力〉0.7者3眼(4.2%);0.5-0.7者48眼(66.7%);0.3-0.5者14眼(19.4%);0.1-0.3者5眼(6.9%);〈0.1者2眼(2.8%).糖尿病病程越长,术后视力恢复越不理想;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虹膜炎,后囊浑浊,眼压升高.结论 在严格控制患者血糖的前提下,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方法:对9例9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临床资料性分析。手术治疗包括白内障囊内摘除术(1眼)、白内障囊内摘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2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6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缓解,眼压降至正常,视力提高。随访21~77个月,疗效稳定。结论:根据主要临床特征可诊断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能够有效地治疗本病。开展白内障防盲教育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最主要致盲眼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后囊膜混浊(PCO)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影响患者远期视力恢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本研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植入Sensar AR40e人工晶状体对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对60例(6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30例在晶状体囊袋内植入Sensar AR40e人工晶状体,30例植入AcrySofSA60AT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Sensar AR40e人工晶状体组术后1d矫正视力≥0.5者达83.3%,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达100%,AcrySofSA60AT组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0.5者达80.0%,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达10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使用Sensar AR40e人工晶状体和使用AcrySofSA60AT人工晶状体均可使白内障患者获得理想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切口"V"型截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武宁县人民医院2009年"光明工程"893例(925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63例(6.81%)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发生时间进行原因分析及处理.结果 63眼后囊膜破裂患者中水分离时9眼、吸皮质时46眼、娩核时5眼、人工晶体植入时2眼、撕除三角形前囊膜瓣时1眼;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57眼,6眼因眼底无红光反射未植入人工晶体.出院时视力情况:视力> 0.4者57 眼,视力<0.1者 6眼.结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是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术中诸多手术步骤中.规范手术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恰当的处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可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晶状体植入多应用于白内障摘除术后,以矫正无晶状体的屈光不正现象。植入方法可于自内障摘除后一次植入,也可在后期做第二次植入术。我院自1980年8月开展这项手术,目前已做20多例,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641-2642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根据白内障摘除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1周内早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28眼与对照组(3周后延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28眼。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力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视力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为25.00%,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临床应根据外伤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时机,尽早植入人工晶状体,保障患者伤眼的视觉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4a中本院低视力门诊的157例白内障摘除术后低视力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1.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157例314眼,160眼行白内障手术,其中149眼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95.6%),8例行囊内或囊外摘除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手术技巧、缝线改进及人工晶体制作的工艺技术的进步,无晶体后囊眼人工晶体植入已不再成为手术的禁忌。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无晶体后囊眼及晶体后囊破裂眼。作者近3年来,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法施术31眼,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5年6月~1998年6月,对31例(31眼)因眼外伤或手术操作致后囊破裂及囊内摘除术后无晶体后囊病人进行手术,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5~65岁,平均47.2岁。31眼的病因:眼外伤14眼,白内障术中术后后囊破裂8眼,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25例(29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视力明显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确诊的7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评价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间术后视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术后前房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但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改善患者视力、眼压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作者自1996年7月至2003年3月对由眼外伤、青光眼、葡萄膜炎及糖尿病引起的瞳孔变形,并发白内障的病人56例(56眼),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 前房型人工晶体(AC-IOL)或后房型人工晶体(PC-IOL)植入,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莉  钟珊  李敏  杨珂 《新医学》2009,40(7):455-457
目的:探讨两种计算公式预测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125例(130眼)术前视力为光感至0.30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无缝线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分为2组,A组60例(65眼),术前测量眼轴和角膜曲率,根据SRK—T公式计算屈光度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B组65例(65眼),按经验公式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日、第7日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第1日、第7日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术后视力多数为0.5以上,而B组术后视力多数为0.4以下。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程度较轻,未影响视力。结论: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SRK.T公式计算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视力恢复优于按经验公式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