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比芬太尼用于小儿七氟烷全麻下斜视矫正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斜视矫正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n=40)和舒芬太尼组(S组,n=40),分别复合七氟烷行全身麻醉,手术结束拔管后送PACU继续观察,直至送回病房。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时间;以及入室时、喉罩置入前及置人后1 min 3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儿全麻苏醒期重度躁动发生率,麻醉后苏醒期躁动评分以及每组在PACU需要使用丙泊酚镇静例数;随访患儿术后有元出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两组全麻维持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恢复时间以及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AED评分及术后重度躁动的发生率:S组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需要镇静例数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术的小儿,全麻诱导期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较等效剂量的芬太尼(2μg/kg),更能减少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不延长苏醒和拔管时间以及出PACU时间,不增加术后出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喉罩全麻复合骶麻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喉罩全麻复合骶麻与单纯气管内全麻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利弊,为临床小儿麻醉提供参考。方法:2~12岁行腹部及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骶麻组(喉罩组)和单纯气管内全麻组(气管组),每组30例。观察患儿麻醉前、置入喉罩(气管)前后及术后拔除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pO2及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与躁动情况。结果:MAP、HR和SpO2在两组间麻醉前和置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喉罩(气管)后及术后拔除时喉罩组MAP、HR的数值明显低于气管组(P<0.05),喉罩组术后疼痛评分(VAS)值明显低于气管组(P<0.05),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气管组(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诱导和苏醒期患儿血液动力学比较平稳,术后疼痛明显降低,苏醒时间较短,且可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小剂量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患儿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芬太尼组、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组,气管插管前采用盲法分别应用9g/L盐水0.2mL/kg、芬太尼2μg/kg、瑞芬太尼组1μg/kg和舒芬太尼0.2μg/kg。静脉麻醉诱导后采用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血压(BP)和心率(HR)及观察期收缩压(SBP)和HR的变化率,并记录观察期SBP和HR达最大值时间及其气管插管后恢复至麻醉诱导后值时间。结果BP和HR基础值及气管插管时间在4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气管插管致BP和HR较基础值显著升高,且是以对照组最为明显,芬太尼组次之,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组最轻。对照组气管插管时BP和HR及其观察期最大值均显著高于芬太尼组、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和HR及其观察期最大值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a<0.05)。瑞芬太尼组观察期出现SBP和HR最大值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Pa<0.05);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组气管插管后SBP和HR恢复至麻醉诱导后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和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组观察期SBP和HR增加大于基础值30%发生率较芬太尼组显著降低。结论与小剂量芬太尼比较,小剂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能更有效预防患儿经口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婴幼儿围术期超快通道心脏麻醉(ultra-fast track cardiac anesthesia,UFTC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择期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内直视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修补术和(或)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修补术婴幼儿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右美托咪定UFTCA组和传统麻醉组,每组65例。UFTCA组诱导完成后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每小时1 mcg/kg至主动脉开放,后改为每小时0.3 mcg/kg维持至术毕,术后镇痛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传统麻醉组诱导完成后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后镇痛仅采用舒芬太尼。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住院情况、术后FLACC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小时动脉血乳酸值(lactic acid,Lac)、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arterial of oxygen,PaO 2)和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 2)。结果UFTCA组患儿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传统麻醉组(P<0.05)。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切皮时(T3)、CPB运行中(T4)、CPB停机后(T5)、手术结束(T6)的心率(heart rate,HR)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FTCA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心脏监护室(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传统麻醉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第1~2天FLACC疼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UFTCA组患儿术后第1~2天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麻醉组(P<0.05)。UFTCA组患儿术后2小时动脉血Lac值明显低于传统麻醉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婴幼儿围术期UFTCA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明显,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拔管时间,提供良好的术后镇静镇痛效果,改善术后氧合平衡,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每组21例。记录置入喉罩前(T_(1))、置入喉罩即刻(T_(2))和置入喉罩结束(T_(3))3个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观察并记录拔除喉罩的时间、停留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时间和手术后的躁动情况。结果 D组T_(2)时间点MAP高于T_(1)和T3时间点(F=21.75,P0.001),而HR T_(2)与T_(1)和T3时间点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F=2.76,P=0.07);C组T_(2)时间点MAP高于T_(1)和T3时间点(F=21.53,P0.001),HR高于T_(1)和T3时间点(F=46.30,P0.001),D组T_(2)的HR低于C组T_(2)的HR(t=4.32,P=0.001)。D组拔除喉罩的时间长于C组(t=3.35,P=0.002),两组停留在PACU的时间相似(t=0.17,P=0.97)。D组手术后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C组(t=-2.70,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麻醉置入喉罩时心率的波动,明显减少术后的躁动,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7月在本院小儿心脏科行手术治疗的ASD或VSD患儿84例,年龄3~144个月(平均34.2个月);体质量5.0~37.0 kg(平均13.1 kg)。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0.02μg.kg-1.h-1(Ⅰ组)、0.03μg.kg-1.h-1(Ⅱ组)及0.04μg.kg-1.h-1(Ⅲ组)的舒芬太尼术后持续静脉泵入维持镇静镇痛,比较各组术后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用药期间临时加用咪达唑仑的发生率、拔管后因呼吸抑制二次插管的发生率,并于术后4 h、8 h、12 h、24 h、48 h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Wong-Baker镇痛评分、FLACC镇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使用舒芬太尼0.02~0.04μg.kg-1.h-1持续镇痛镇静评分结果均满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Ⅱ组和Ⅲ组RR高于该年龄组正常高限,其余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7%、14.8%、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较Ⅰ组单次加用咪达唑仑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因呼吸抑制而进行二次插管。结论舒芬太尼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先心病患儿术后的镇痛镇静,使用0.04μg.kg-1.h-1剂量时对疼痛治疗效果好,并且在此剂量下需要单次加用咪达唑仑对患儿进行镇静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学会制定的I~II级标准、年龄2~4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小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丙泊酚3mg/kg诱导麻醉,术中维持丙泊酚1.5mg/(kg.h)微泵注入及瑞芬太尼0.05μg/(kg.min)持续泵注。对照组静脉注射γ-羟丁酸钠90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注氯胺酮1.5mg/kg至麻醉满意,并根据手术需要分次追加氯胺酮1mg/kg。记录诱导前(T0),插支气管镜后(T1),拔支气管镜时(T2),清醒时(T3)各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动脉血氧饱和度。观察两组苏醒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或屏气、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T1与T2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而对照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瑞芬太尼起效迅速,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支气管痉挛和术后舌后坠的发生较对照组少,苏醒时间短,而且苏醒效果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麻醉患儿苏醒时间短和苏醒质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儿骶管应用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2-6岁择期行下腹部、会阴和下肢手术60例患儿.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组(Ⅰ组)和左旋布比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组(Ⅱ组)和(Ⅲ组),每组20例.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异丙酚2 mg/kg,置人喉罩进行机械通气.然后行骶管穿刺,成功后Ⅰ组注入0.25%左旋布比卡因,Ⅱ组注入0.25%左旋布比卡因与舒芬太尼0.5μg/ml混合液,Ⅲ组注入0.25%左旋布比卡因与舒芬太尼1.0 μg/ml混合液,三组均按l ml/kg缓慢注入.分别于术后2、4、8、12、16、24h观察镇痛效果,记录镇痛评分、镇痛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4、8、12 h镇痛评分Ⅱ组和Ⅲ组明显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镇痛评分Ⅲ组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6、24h的镇痛评分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Ⅰ组(P<0.05),Ⅲ组比Ⅱ组的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三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术后均无呼吸抑制.Ⅱ和Ⅲ组各有1例患儿在术后出现面部皮肤瘙痒及1例患儿出现运动阻滞,术后约3h运动功能完全恢复,Ⅲ组有1例患儿在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5 μg/ml及1.0μg/ml舒芬太尼均可安全应用于小儿骶管麻醉及术后镇痛,且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延长左旋布比卡因镇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少,而复合1.0μg/ml舒芬太尼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盐酸纳布啡和舒芬太尼对小儿尺桡骨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盐酸纳布啡用于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尺桡骨骨折需行尺桡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镇痛药物的不同分为盐酸纳布啡组(n=30)和舒芬太尼组(n=30)。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儿的FLACC评分分别为(1.56±0.32)分和(1.54±0.4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P=0.41);手术后0.5 h、6 h、12 h、24 h两组患儿FLAC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0.5 h、6 h、12 h、24 h两组患儿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纳布啡组的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舒芬太尼,盐酸纳布啡更适用于中等疼痛强度手术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小剂量舒芬太尼和枸橼酸芬太尼预防儿童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儿童9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枸橼酸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气管插管前5min采用盲法分别应用9g/L盐水0.2mL/kg、枸橼酸芬太尼2μg/kg和舒芬太尼0.2μg/kg。麻醉诱导后采用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监测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后(麻醉诱导后值),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血压和心率(HR),计算二重指数(RPP)及观察期收缩压(SBP)和HR的变化率,记录观察期SBP和HR达最大值的时间及其气管插管后恢复至麻醉诱导后值的时间。结果经口气管插管导致血压、HR和RPP较基础值显著升高(Pa〈0.05),且以对照组最为明显,枸橼酸芬太尼组次之,舒芬太尼组最轻。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的血压、RPP及观察期它们的最大值在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观察期枸橼酸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组HR无显著性差异(Pa〉0.05)。3组观察期出现SBP和HR最大值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a〉0.05),气管插管后舒芬太尼组SBP和HR恢复至麻醉诱导后值的时间显著短于枸橼酸芬太尼组(Pa〈0.05)。舒芬太尼组观察期SBP和HR增加〉基础值30%的发生率和RPP〉22000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枸橼酸芬太尼组(Pa〈0.05)。结论与小剂量枸橼酸芬太尼相比,小剂量舒芬太尼能更有效地减轻儿童经口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七氟烷与异丙酚在儿童麻醉中诱导及苏醒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用于儿童手术的诱导和苏醒特征。方法将拟在全麻下手术的2~12岁ASAI级住院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所有患儿均不使用术前用药。S组通过面罩吸入七氟烷,采用浓度递增法麻醉诱导,术中复合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P组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诱导及维持麻醉。两组均采用机械控制通气,手术结束时停用所有药物。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唤名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诱导、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S组诱导时间为99±35s,P组为55±16s,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两组在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唤名睁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及插管过程中,S组发生心动过速14例(56%)、高血压和低血压各1例(4%),P组发生心动过速2例(8%)、心动过缓4例(14%)、低血压8例(32%)。S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3例,52%)高于P组(6例,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相比,儿童七氟烷递增浓度法吸入诱导速度较慢,诱导期心动过速发生率较高;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苏醒期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与全静脉麻醉无差异,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腺样体刮除、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苏醒质量。方法选择80例行小儿腺样体刮除、扁桃体摘除术的小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40)和芬太尼组(F组,n=40),麻醉诱导给咪唑安定0.05mg/kg,万可松0.1mg/kg,R组用瑞芬太尼1μg/kg,F组用芬太尼3μg/kg。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术中维持R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1,F组不再追加芬太尼,两组均吸入异氟醚辅助麻醉。监测不同时点(插管前、后,手术开始后5min、30min)的MAP和HR。记录停止吸入麻醉药至拔管的时间,苏醒后是否再入睡及麻醉效果(以患儿术中MAP、HR监测值和同一术者的评价综合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插管前、插管后、手术开始后5min的MAP和HR无显著差异,R组手术开始后30min的HR低于F组(P〈0.05),苏醒时间短于F组(P〈0.05),苏醒后再入睡率低于F组(P〈0.05),麻醉满意度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腺样体刮除、腺扁摘除术,能保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苏醒快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隐匿阴茎手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方法本研究共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隐匿阴茎手术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即静脉麻醉复合罗哌卡因利多卡因骶管阻滞组(Ⅰ组)、静脉麻醉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组(Ⅱ组)、喉罩插管全麻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组(Ⅲ组)。监测术中生命体征,记录麻醉诱导至手术开始时间,运动阻滞评分、PACU停留时间、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给药次数、麻醉费用等。结果3组患儿均按术前制定的麻醉方案进行,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诱导至手术开始时间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58)。Ⅰ、Ⅱ组手术完成后患儿送往PACU,Ⅲ组手术完成后拔出喉罩后送往PACU。术中加用丙泊酚人数Ⅰ、Ⅱ组无统计学差异(P=0.573)。Ⅲ组术中采用七氟烷(1%~1.5%)吸入维持。术后PACU停留时间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58);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和术后疼痛评分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Ⅱ、Ⅲ组,Ⅰ组在术后30 min存在运动阻滞(P<0.001)。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55),术后Ⅲ组有7例(23.3%)出现苏醒期躁动、3例(10%)出现分泌物增多。结论静脉麻醉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隐匿阴茎手术麻醉效果佳,术后镇痛完善,副作用少,可加快手术室的利用率,加速患儿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动脉导管未闭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硝普钠(SNP)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先天性PDA患儿60例用SNP复合芬太尼(A组)或瑞芬太尼(B组)麻醉,监测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结果B组心率稳定,降压迅速,SNP用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恢复状况均优于A组。结论瑞芬太尼持续麻醉能强化SNP的降压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镇痛策略对机械通气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进行机械通气且需镇静镇痛治疗的危重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40例)和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40例),采用Ramsay及FLACC量表评估镇静、镇痛效果,记录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动态变化、脏器功能指标、瑞芬太尼及咪达唑仑应用总量、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及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2组患儿均能达到满意镇痛镇静效果。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达到镇静镇痛效果所需时间更短,Ramsay评估3~4级所占百分比增高,咪达唑仑用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自主呼吸频率均降低,但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在用药后3~24 h的心率、3~12 h的平均动脉压和自主呼吸频率下降更明显(P0.05)。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患儿用药后的6 h和12 h呼吸机潮气量及经皮氧饱和度均明显增高,呼气末二氧化碳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停药至苏醒的时间、拔管时间、机械通气以及PICU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2组患儿PICU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空腹血糖比镇静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PICU机械通气患儿采用瑞芬太尼+咪达唑仑治疗方案能迅速达到镇痛、镇静目标,改善通气效果,减少镇静剂用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麻醉中的差异,评价瑞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新生儿手术40例,行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R)组及芬太尼(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及术中最高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术中及术后有无麻醉并发症出现。结果 ①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无显著差异,术中血压心率平稳。②R组患儿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③R组及F组在麻醉诱导期分别有1例及5例出现肌肉僵直。结论 与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相比,瑞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麻醉在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反应上无明显差别,但苏醒质量更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儿童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患儿4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0~15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D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组),每组20例。两组均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后,D组10 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再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1)·h~(-1)。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后,持续泵人丙泊酚6 mg·kg~(-1)·h~(-1)。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评级,观察两组给药前(T_0)、给药10 min后(T_1)、入肛门时(T_2)、至回盲部时(T_3)HR、MAP和SpO_2的变化,记录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D组麻醉效果优于P组(P0.05)。T_1时两组HR、MAP均明显低于T_0(P0.05),P组SpO_2在T_1、T_2、T_3时明显低于D组和T_0(P0.05)。T_2、T_3时D组HR慢于P组和T_0(P0.05)。P组苏醒时间长于D组(P0.05)。P组术中舌后坠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儿童纤维结肠镜检查较安全,且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下小儿喉罩拔除时的并发症,找到适合拔除喉罩的BIS值。方法1~6岁ASAI或II级行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醉组:BIS〈60;清醒组:BIS〉70,且有体动反应或呼之睁眼。分别记录喉罩拔除时两组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毕患儿的出室时间。结果与麻醉组相比,清醒组患儿喉罩拔除后气道并发症更为多见(43.33%VS16.67%,P〈0.05)。清醒组最低血氧饱和度更低,与麻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65±4.38VS95.31%±1.76,P〈0.05)。清醒组患儿拔除喉罩时,收缩压较入室时有明显升高(P〈0.01)。而在出室时间上,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清醒状态相比,BIS值〈60的麻醉状态下拔除喉罩,气道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不易发生缺氧,且不会明显延长患儿出室时间。  相似文献   

19.
072551二异丙酚注射液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耿岚岚…∥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7).-500~50115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二异丙酚组)和B组(盐酸瑞芬太尼+二异丙酚组)。观察患儿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对患者反应。结果:2组均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及满意度,使用二异丙酚前先用盐酸瑞芬太尼可减轻推注二异丙酚引起的疼痛感,减少二异丙酚用量,从而缩短术后苏醒时间。表2参11(张小冬)072552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摘要)/聂玲∥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30(1).-76072553畏食症患儿血Ghrelin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地佐辛和氯胺酮用于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导管造影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心导管造影术的6岁以下CCHD患儿64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氯胺酮组(L组),每组32例。D组静注地佐辛0.2 mg/kg,L组静注氯胺酮2.0 mg/kg,静脉诱导后置入喉罩,以吸入2.0%~2.5%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注药后患儿入睡时间(T1)、拔管后面罩辅助通气时间(T2)、苏醒时间(T3)、气道痉挛、呼吸抑制、躁动、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D组患儿T1长于L组(P0.05),T3短于L组(P0.05),诱导期或者拔管后血氧饱和度下降20%和吸痰2次以上的例数明显少于L组(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0.2 mg/kg静脉注射可安全用于紫绀型CCHD患儿导管造影麻醉,可提供满意的术前镇静和术后镇痛,且呼吸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胺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