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常人汉语噪声竞争下言语测听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选用自行录制的单音节语音材料,对46名听力正常青年人在3种不同噪声竞争下进行言语测听。选用的噪声为白噪声(whitenoise,WN)、言语噪声(speechnoise,SN)和自行录制合成的多人谈话声(Babblenoise,BN)。将测得言语识别率结果用两个参数的数学模型来表达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与识别率间的关系。对正常人同时测试了安静条件下5个言语声级和3种噪声条件下5个S/N时的言语识别率。安静条件下测得的结果与沈晔结果相近,平均言语接受阈只相差1.8dB。噪声条件下言语识别率皆随S/N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噪声下,S/N越小识别率越低,S/N越大识别率越高。不同噪声下,50%识别率水平时的S/N有明显差别,S/N在BN下最大,在WN下最小,说明不同噪声对言语识别的影响不同。噪声下测得言语清晰度曲线斜率比安静条件下要陡,不同噪声间清晰度曲线斜率无明显差别。本研究同时证实言语识别率的标准差与识别率水平和测试词表中词的数目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耳蜗性聋患者噪声竞争下言语清晰度曲线与正常听力者的区别,不同噪声对清晰度曲线的不同影响,以及该测试方法对听力障碍的评价能力。文中报道了29名耳蜗性聋,在3种不同噪声竞争下测得的言经结果。 相似文献
3.
噪声下的言语测听——评价助听器效果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郗昕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6):27-29
随着助听器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心使用者在日常噪声环境下的言语理解能力。常规的纯音测听及助听器的验证环节均在隔声室中进行,不足以预测或评价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能力,因此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噪声下言语识别测试的研究越来越多,中文版的噪声下言语测听材料也陆续问世。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传达信息、交流情感及表达思想意识的工具,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是用口说的言语。在日常生活中,言语的识别理解能力是判断听觉功能状态最重要的指标,同时人类的听力康复和干预技术均以改善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为主要目的。言语测听是以言语信号作为声刺激来检查受试者识别言语能力的听力学检查方法,其结果不仅是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同时也反映出听力障碍者的残疾程度和社会交往能力。随着相关设备及技术的发展,言语测听技术已呈现出兼顾系统化及实用性的新模式。本文针对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普通话单音节词言语测听材料的等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按照语音平衡和音素平衡的原则编制出的汉语(普通话)测听词汇表(MandarinSpeechTestMaterials,MSTM)中单音节词言语测听词表,以适用于临床诊断和康复效果的评估。方法分析60例正常听力者接受词表测试的结果,比较表间的难度,寻找难度一致的单音节词表作为测试用表。结果10张单音节词测试表可以分成两部分,测试表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难度具有等价性;测试表一、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难度具有等价性。结论分成的这两部分所包含的九张测试表之间具有等价性,可以初步应用于临床,但在推广前尚需更大样本测试。 相似文献
7.
8.
传导性聋患者在不同噪声竞争下的言语测听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了观察传导性聋患者在噪声竞争下言语清晰度曲线及不同噪声对清晰度曲线的不同影响;方法 测试22 名(35 耳) 传导性聋患者三种不同噪声竞争下测得的言语识别率结果,这三种噪声为①白噪声(white noise,WN) ,②言语噪声(speech noise,SN) ,③多人谈话声(babble noise,BN) ,即由8 ~12 人同时讲话录制而成,其频谱与言语长时平均频谱接近。所选用的测试词表为沈晔等有1983 年编制的单音节语音平衡词表,每词表有25 个测试字。同时也测得不同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清晰度曲线的影响。结果 传导性聋患者的言语识别率整体趋势是随SNR 的增大而增加;不同噪声条件下清晰度曲线斜率变化不同,为BN> SN> WN,但无统计学意义;在信噪比较低时,BN 组的影响明显高于SN、WN 组( P< 0 .05) 。结论 在嘈杂环境中,多人谈话声对言语识别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言语(Speech)是语言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人类听觉最重要的功能是接收和理解言语,言语识别能力是评价一个人听功能的“金标准”。本文回顾了我国在言语测听材料编制领域做出的探索,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得到的启示,对我国的言语测听材料,尤其是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在方言区人群中的应用以及方言版言语测听材料的开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双音节普通话言语测听词汇表的听力正常人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难度等价性一致的一组双音节普通话言语测听词汇表(MSTM)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期制定出基于此测试材料的听力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方法:选取年龄为18-25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以普通话作为日常交流方式的听力正常人35例,对5例受试者进行预试验,从而获得正式测试时所需的给声强度;对30例受试者进行正式的言语识别测试。采用9张(每张50词)双音节词汇表作为测试材料。使用SPSS11.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双音节MSTM的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关系为Y=-200.9+13.4x-0.14x^2,在26.4dBSPL给声强度处可获得50%的正确率。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9张具有难度等价性的双音节MSTM的听力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正常听力的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一套标准的普通话版快速噪声下言语测听材料,评估依据听力学要求和语言学特征选取的300个语句材料的等价性,并获得其在50%正确识别时所对应的信噪比(记为SNR-50)的正常值。方法首先将这些语句材料按照数字化录制原则录制为女声音频材料,背景噪声为4人同时谈话的言语噪声。言语声和噪声混合在一起。选取30例正常受试者,采用听说复述方式,分别在+6、+3、0、-3、-6 dB信噪比条件下测试。对测试所得结果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强度-识别率函数曲线的拟合。结果 300个语句在噪声环境下测试结果分析显示,斜率和阈值不呈正态分布。剔除斜率过大(>0.72)的语句,及曲线拟合相关系数过小(r<0.7)的语句,精选出等价性较好的78句。后者呈正态分布。结论经过对300个语句的等价性评估,经过严格的筛选及精细调整,最终保留的78个语句在正常人中的等价性较好,下一步可进行这些语句复测信度的测试。 相似文献
13.
中文广东话版与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试材料的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开发两种中文版本的噪声下言语测试材料(hearinginnoisetest,HINT)–广东话版(Cantonesehearinginnoisetest,CHINT)和普通话版(Mandarinhearinginnoisetest,MHINT),用于评估讲广东话和普通话者的言语理解能力。共168名听力正常的受试者参与本研究,短句材料均选用日常用语。通过调整短句在噪声下的给声强度达到每个短句难度均等,得到每表20句音素平衡的句表。使用这些句表测试受试者的短句接受阈(ReceptionThresholdsforSentences,RTSs),RTSs定义为:短句重复的正确率为50%时的信噪比。受试者佩戴耳机分别在安静和三种噪声条件下—噪声在两侧、左侧和右侧进行测试。噪声固定在65dB(A),通过调整言语声强度来改变信噪比。句表间测试的可比性和同一句表重复测试的可靠性均非常高,表明使用任意句表均能得到一致的结果。同时得到了测试结果的置信区间,并将CHINT和MHINT的正常值与英文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智能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出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智能的普通话言语测听系统,并对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 利用Cool Edit Pro v2.1专业音频软件,对具有等价性的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CD音频进行数字化无损分割,采用Delphi编程语言在计算机中实现言语测听智能系统.最后经过听力计放大输出,在隔声室(双室)中进行测试.测试55例耳科正常人的7张单音节词表识别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词表等价性进行分析,验证智能系统的可行性.结果 计算机智能系统测试方法中,测试表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582,P>0.05),由此得知7张单音节词表之间具有良好的等价性.结论 该智能测听系统初步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MacKenzie DJ Schiavetti N Whitehead RL Metz D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2004,37(6):505-5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noise and filtering on the intelligibility of speech produced during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SC). Four normal hearing, experienced sign language users were recorded under SC and speech alone (SA) conditions speaking Boothroyd’s forced-choice phonetic contrast material designed for measurement of speech intelligibility. Twenty-four normal hearing listeners audited the speech samples produced by the four speakers under the SC and SA conditions, three listeners in noise and three listeners in filtered listening conditions for each of the four speakers. Although results indicated longer sentence durations for SC than SA, the data showed no difference in the intelligibility of speech produced during SC versus speech produced during SA under either the noise or filtered listening condition, nor any difference in pattern of phonetic contrast recognition errors between the SA and SC speech samples in either listening condition. This conclusion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indicating that temporal alterations produced by SC do not produce degradation of temporal or spectral cues to speech intelligibility or disrup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specific English phoneme segments.
Learning outcomes
As a result of this activity, the participant will be able to (1) describe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2) explain the role of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with children who are deaf; (3) discuss methods of measuring speech intelligibility under filtered and noise conditions; and (4) specify the ability of listeners to perceive speech produced during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under noise and filtered listen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纯音和汉语言语声刺激诱发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AERP)波形,探讨用汉语言语声刺激测试中国人AERP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汉语言语和纯音作为声刺激对正常青年人(44名,83耳)进行AERP测试,对波形进行评分.比较言语和纯音声刺激诱发的AERP的潜伏期、幅值及波形评分.结果 言语声刺激比纯音更容易记录到典型AERP波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P=0.039).分析言语及纯音刺激均记录到的72组AERP波形,言语和纯音刺激诱发的P3的潜伏期、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言语诱发的AERP波形评分较纯音高(t=6.57,P=0.000).左耳言语刺激诱发的AERP的N2、P3潜伏期短于纯音,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前者P=0.002,后者P=0.003),而右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语普通话单词较符合AERP测试的要求和我国日常言语的习惯,汉语言语刺激较纯音可能更适合中国人的AERP测试.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言语测听双音节词表的编辑与初步等价性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根据言语测听以及普通话语音学的要求,编制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中的双音节词(扬扬格)表,作为临床常规测试言语识别阈以及言语评估的基本材料.方法组织各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制定选词标准,对于具体细节以中文、普通话的规则为准.共编辑了10张词表,每表50词,基本做到声、韵、调三维平衡.录制合成为磁带后进行了正常听力受试者的等价性测试,测试采用单耳耳机给声.并采用3种统计方法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表间除表5以外相关系数很高,聚类分析将10张表分为2类,但一致性检验Kappa时显示各配对组中Kappa值≥0.40组很少,一致性不高.结论双音节词表作为临床最常用的言语测听材料之一,其编制、录制、等价性评估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而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本次编制的材料尚需要进一步调整录制、测试方法,以期在符合音素平衡的前提下,适合临床、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言语测听单音节词表的编辑与初步等价性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根据目前听力学发展、尤其是人工耳蜗植入评估的的需要,编辑、录制普通话言语测听词表(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中的单音节词表,并进行初步的等价性分析。方法在建立专家小组的基础上,设定单音节词表的目的。依据普通话语音声、韵、调三维平衡和言语测听要求编辑了10张词表,每表50词。选词符合常用口语词和便于临床使用的原则,词源为普通话学界和国家公认的素材。然后由男声发音,录制合成磁带。对72例正常听力受试者进行单耳耳机测试,在其50%正确率水平评估各词表的等价性。结果通过试验证实有7张单音节词表具有良好的难度等价性,可以作为进一步验证和临床使用的基本材料。结论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普通话规则编辑的普通话言语测听单音节词表,其中具有等价性者可以基本满足听力学临床、科研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难度等价性一致的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STMs)中的单音节词表和句表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出基于此测试材料的听力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方法:选取18~25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日常生活中以普通话作为交流方式的40例听力正常人作为受试者,对其中8例受试者进行预试验,从而获得正式测试时所需的给声强度;对其余32例受试者进行正式的言语识别测试.采用MSTMs中经过等价性评估的7张(每张50词)单音节词表和15张句表(每表50个关键词)作为测试材料.使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STMs单音节词表的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关系的线性部分为Y=3.194X-46.147,识别率为50%时的给声强度为30.1 dBSPL;MSTMs句表的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关系的线性部分为Y=7.419X-121.744,识别率为50%时的给声强度为23.1 dBSPL.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具有难度等价性的7张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词汇表和15张普通话语句测听词汇表的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基于MSTMs的正常听力者的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