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安步乐克(化学名:盐酸沙格雷酯)是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循环改善剂,是日本进口、国家医保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病变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红细胞过滤速度、改善侧支循环等特点。诺保思泰(化学名:阿加曲班)是新一代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迅速改善高凝状态,缓解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缺血状态,是日本进口产品。为了总结和评价安步乐克与诺保思泰的临床疗效,总结更好的用药经验,三菱制药(广州)有限公司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举办安步乐克与诺保思泰临床  相似文献   

2.
安步乐克(化学名:盐酸沙格雷酯)是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循环改善剂,是日本进口、国家医保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病变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红细胞过滤速度、改善侧支循环等特点。诺保思泰(化学名:阿加曲班)是新一代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迅速改善高凝状态,缓解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缺血状态,是日本进口产品。为了总结和评价安步乐克与诺保思泰的临床疗效,总结更好的用药  相似文献   

3.
安步乐克(化学名:盐酸沙格雷酯)是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循环改善剂,是日本进口、国家医保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病变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红细胞过滤速度、改善侧支循环等特点。诺保思泰(化学名:阿加曲班)是新一代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迅速改善高凝状态,缓解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缺血状态,是日本进口产品。为了总结和评价安步乐克与诺保思泰的临床疗效,总结更好的用药经验,三菱制药(广州)有限公司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举办安步乐克&诺保思泰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4.
安步乐克(化学名:盐酸沙格雷酯)是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循环改善剂,是日本进口、国家医保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病变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红细胞过滤速度、改善侧支循环等特点。诺保思泰(化学名:阿加曲班)是新一代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迅速改善高凝状态,缓解动脉硬  相似文献   

5.
<正>安步乐克(盐酸沙格雷酯)是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多靶点循环改善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病变血管痉挛、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侧支循环血流量、改善红细胞过滤速度等特点。为了总结和评估安步乐克的临床疗效,交流和分享用药经验,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举办安步乐克有奖征文活动。1征文内容(1)安步乐克在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及PAD术后预防再狭窄的  相似文献   

6.
正安步乐克(盐酸沙格雷酯)是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多靶点循环改善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病变血管痉挛、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侧支循环血流量、改善红细胞过滤速度等特点。为了总结和评估安步乐克的临床疗效,交流和分享用药经验,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举办安步乐克有奖征文活动。1征文内容(1)安步乐克在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及PAD术后预防再狭窄的有效  相似文献   

7.
安步乐克(盐酸沙格雷酯)是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多靶点循环改善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病变血管痉挛、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侧支循环血流量、改善红细胞过滤速度等特点。为了总结和评估安步乐克的临床疗效,交流和分享用药经验,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  相似文献   

8.
正安步乐克(盐酸沙格雷酯)是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多靶点循环改善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病变血管痉挛、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侧支循环血流量、改善红细胞过滤速度等特点。为了总结和评估安步乐克的临床疗效,交流和分享用药经验,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举办安步乐克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Acolysis超声消融仪治疗难治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体会方法2002年2月至2003年10月对31例难治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采取小切口暴露股动脉并切开,引入超声导管,DSA监视下消融,至血管再通。并结合其他腔内治疗和旁路转流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踝弘指数(AB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超声消融术与其他血管腔内成形术、旁路转流术综合治疗难治性动脉硬化闭塞症,近期疗效满意,为临床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置入髂动脉支架与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8例患者(80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应用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置入髂动脉支架治疗,38例应用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症状的改善、疗效等级、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近期自觉症状均明显缓解,髂动脉支架联合球囊扩张血管成形组(总体有效率为81.58%)的自觉症状改善比人工血管转流术(总体有效率为69.05%)更明显,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前者的疗效等级略优于人工血管转流术组.结论:两种治疗方式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如果患者的自身条件允许,可优先考虑析髂动脉支架联合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月应用DCB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34例患者(42条患肢)。原发狭窄性病变28条患肢,支架内再狭窄病变4条患肢,闭塞性病变10条患肢,病变长度(126±85)mm,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晚期管腔损失(LLL)、最小管腔直径(MLD)、再狭窄率、临床驱动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LR)、踝肱指数(ABI)以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患者术后MLD、AB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LLL为(0.08±0.94)mm、靶病变再狭窄率为9.52%(4/42)、TLR为2.38%(1/42),Rutherford分级均较术前得到改善。3例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2例动脉夹层,使用直径稍大球囊压迫,夹层消失,1例血管破裂,植入Viabahn覆膜支架。结论:DCB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经验。方法:从1995年7月~2002年7月共对292例(313条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进行外科治疗,其中20条患肢施行解剖外血管重建术,38条患肢施行了腔内外科治疗或合并开放性血管重建手术,255条患肢施行了开放性手术重建下肢血供。结果:手术成功者患肢的踝肱指数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P<0.01),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随访时间3.1年(0.5~7年),解剖外重建组移植血管一期通畅率为56%,腔内外科组通畅率为78%,开放性手术组通畅率为72%。结论:病人的全身情况、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为取得较好的长期通畅率和临床效果需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康脉注射液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应用康脉注射液的28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比较他们在入院第2 d和45 d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康脉注射液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沉降率和纤维蛋白原值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康脉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的粘滞性和聚集性,缓解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4.
诸锡奇  赵伟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69-170
目的:总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38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导丝疏通、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治疗,少数配合股深动脉成形术疏通血管。结果:38例患者治疗成功率较高(97.37%),术前和术后7天患者各病变部位ABI值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该方案创伤小,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低,使用范围广,手术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后移植血管闭塞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4月于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市中医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确诊为ASO且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血管是否发生闭塞分为未闭塞组(A组)与闭塞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移植血管长度、移植血管直径、术前及术后踝肱压力指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闭塞组患者39例,未闭塞组患者73例。两组手术时长、术前ABI及术后即刻A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 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移植血管长度和移植血管直径是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后移植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结论:下肢动脉转流手术方式、移植血管长度和移植血管直径是影响移植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术前流出道的评估和术式的选择有利于维持移植血管的通畅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盐酸沙格雷酯(安步乐克)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 下肢ASO患者60例,口服安步乐克100 mg,3次/日,共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肢的症状与体征、双下肢超声检查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 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9例(32%),良好25例(41%),改善12例(20%),无效4例(7%),总体改善率93%;治疗后左、右下肢胫后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由治疗前的(39±5) cm/s和(40±6) cm/s增加为治疗后的(49±7) cm/s和(50±8) cm/s,踝肱指数从治疗前的0.6±0.1增加到治疗后的0.8±0.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步乐克治疗ASO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sisobliterans ,ASO)是动脉血管临床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受供组织发生营养障碍,甚者发生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动脉硬化的临床防治经过近5 0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提高这一顽疾的诊疗水平,特组织国内部分专家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18.
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技术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联合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介入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5例伴有严重缺血症状的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采用顺行途径穿刺,经左肱动脉穿刺3例,经对侧股动脉穿刺12例。通过SIA对闭塞段动脉进行再通,应用球囊扩张成形并植入支架(裸支架18枚,覆膜支架4枚)。结果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技术成功率100%,支架植入后髂动脉闭塞段管腔形态良好,血流通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患肢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41±0.12增至术后7天的0.81±0.13(t=8.76,P0.0001)。近中期随访2例发生再狭窄,经PTA解除,术后12个月支架一期通畅率为85.71%(12/14)。结论 SI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主办三菱制药(广州)有限公司协办一等奖:盐酸沙格雷酯对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后疗效观察于春利,马鲁波,庄百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二等奖:阿加曲班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观察曾秋,冯江毅,赵渝(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优化抗血小板治疗单中心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20.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血管临床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受供组织发生营养障碍,甚者发生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动脉硬化的临床防治经过近50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提高这一顽疾的诊疗水平,特组织国内部分专家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