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和比较分析管理类研究生与医学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探究其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管理类研究生89名,医学研究生87名。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两个专业176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6名管理类研究生与医学研究生CTDI-CV总分(289.65±5.35)分,为正性水平;两个专业CTDI-CV总分皆达到正性水平,管理类研究生CTDI-CV总分(292.08±1.25),医学研究生CTDI-CV总分(287.09±4.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一年级、二年级管理类研究生与医学研究生评判性思维得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级两个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得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理类研究生与医学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存在差异,可能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培养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方法将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在我校附院实习的护生153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8人,采用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对照组75人。采用传统的“传、帮、带”带教方法进行带教。结果2组护生实习结束综合考核成绩:实验组为(89.5±2.5)分,对照组为(81.5±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护士对实验组护生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养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护生综合能力和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革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以促进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将岳阳职学院101名专科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病例教学和合作式小组学习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比较分析两组护生的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情感倾向问卷(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得分及其对实验方式的评价。结果两组护生CTDI-CV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采用模拟病例教学和合作式小组学习法的实验组,其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实验教学方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病例教学和合作式小组学习法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实习护生37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伦理认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测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总分为(50.00±2.83)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301.59±24.44)分。本科组和大专组在对生命价值尊严的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伦理认知水平分别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护理职业道德与评判性思维能力有相关性,年龄分别与生命价值尊严和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生命价值尊严与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P<0.05)。伦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历、认知成熟度,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伦理认知水平(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伦理认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且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学校和医院应注重护生的伦理教育,通过改善护理教育方法来进一步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伦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专项反思培训对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整群抽样选取某三甲医院248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护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4名。干预组在常规临床实习基础上加入专项反思培训,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实习。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CTDI-CV)进行测评,比较分析培训前(T1)、培训后6个月(T2)和培训后1年(T3)两组间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差异。干预组在培训后6个月和培训后1年进行满意度测评。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进行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间CTDI-CV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间点CTDI-CV量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自信、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即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不同方面均有相应提高。培训后,干预组对本项目的满意度较高,T2时间点对各条目的满意度均超过90.2%,T3时间点对各条目的满意度均超过88.6%。结论 专项反思培训有效提高了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生对本研究接受度较高,表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培养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15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3人,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应用反思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75人,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结果二组护生实习结束综合考核成绩:实验组为(90.5±2.5)分,对照组为(82.5±1.5)分,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士对实验组护生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唐欢  赖莉  冯芸 《西部医学》2012,24(6):1219-1220,1222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下称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更好地培养适应临床工作的优秀护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问卷,对71名2010届本科毕业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届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67.71±29.51)分,评判性思维能力属于中等。来自四川地区护生在自信心方面高于重庆地区护生(P〈0.05)。5年制护生较4年制护生具有更强的求知欲(P〈0.05)。结论本届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校和医院应改进教育方法,进一步培养并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场景教学法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效果。方法:一组学生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开展场景教学,时间为6个月,两组护生实验前后填写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结果:测试结果存在组间差异(P0.05),实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场景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带教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362名,按照不同的带教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带教结束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2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总分以及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开放思想、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的7个维度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习培养模式对护生综合表现、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十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湖北医药学院2015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1名和实验组5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实验组采用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习培养模式。分别在实习前及干预后2、4、8个月四个时间点采用批判性思维量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分;并在实习前及干预后8个月对两组护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量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得分在组间效应、交互效应、时间效应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护生的综合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习培养模式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培养可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表现、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革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模式以促进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将泸州医学院101名本科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病例教学和合作式小组学习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比较分析2组护生的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情感倾向问卷(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得分及其对实验方式的评价。结果2组护生CTDI-CV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病例教学和合作式小组学习法的实验组,其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解决问题能力现状,分析性别和年级对本科护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TDI-CV)和解决问题能力测试问卷,对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学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平均为290.18分,总体表现较强。本科护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分为38.68分,其中76.3%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经单因素分析,年级可影响本科护生的解决问题能力(P〈0.05)。通过相关分析,本科护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呈正相关。结论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整体较强,年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可影响本科护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PBL教学法在肝胆外科临床带教中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科室2013年6月~2014年4月实习的护生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4月实习的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组采用PBL教学,各50例。分别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考成绩、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两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比较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综合能力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在出科考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7.68±6.67)vs(82.78±5.42),(296.50±30.70)vs(277.24±30.75),P0.05];带教老师对护生综合能力评价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1.80±7.91)vs(44.60±6.89),P0.05]。结论肝胆外科护生实习采用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年级高职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高职高专院校2011级、2012级在校的护理专业学生550名为调查对象,均为高中毕业入学,学制3年。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与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测量表(Chines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对不同年级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7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03名高职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54.64±14.06)分,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弱。课堂气氛和小组讨论是影响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2个主要因素。结论:应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以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情境模拟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实习的护生共122人,根据实习的先后顺序分别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比较分析两组护生的综合能力(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和评判性思维能力(CTDI-CV中文版量表)。结果:干预组护生的综合能力89.69±7.82)优于对照组(76.86±6.12),干预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290.69±17.83)明显优于对照组(276.67±18.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境模拟联合PBL教学模式能够提升临床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产前区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模式及其效果。方法:择取来我院产前区实习的64名护生,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进行学习,实验组予以小组系统性带教模式进行学习,观察两组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在理论、操作及综合素质评分上,实验组依次为(89.2±17.3)分、(91.7±17.6)分、(93.8±17.8)分,对照组依次为(81.8±15.3)分、(80.5±15.7)分、(81.4±16.8)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状况而言,实验组总评分为(98.6±1.7)分,对照组为(88.6±2.5)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系统性带教模式应用于产前区实习护生带教工作中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临床操作技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急诊室护士评判性思维水平的现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工作年限满一年的急诊室护士90人,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TDI-CV)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年限满一年的急诊室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75.38±20.92)分,与美国CCTDI结果(318.74±26.42)分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国内急诊室临床护士显示出了较弱的评判性思维水平。需要加大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陈良英  黄秀凤  郑玉仁 《中外医疗》2009,28(34):121-121
目的了解在校学习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特征,为制定高等护理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评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CTDI-CV)对我院4年制本科1~3年级在校学习的296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得分为(243.18±25.82)分,评判性思维倾向总体水平中等,仅4.7%的护生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不同年级评判性思维倾向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54,P=0.002),1年级学生的总分明显高于2年级和3年级;文理科学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09,P=0.925)。结论目前的教学在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应加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维互动式教学查房对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7—12月在消化内科实习的护生30例为实验组,2012年1-6月在消化内科实习的护生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多维互动式教学查房,每周1次由护生轮流完成;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在患者床边进行指导式教学查房。在两组护生入科、出科时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 I—CV)测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除认知成熟度外,实验组护生CTD I—CV的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多维度互动式教学查房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伦理认知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伦理认知现状,探讨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伦理培养提供策略。方法设计问卷,获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364名不同层次护生的伦理认知状况。结果三个层次护生对伦理认知的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认知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伦理认知需要进一步提高,应依据学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加强护生伦理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