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的危险因素,并讨论其预防措施。方法:对11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分别在不同时间对尿道口和膀胱尿(或中段尿)采样做细菌培养,了解发生菌尿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尿管留置期间共有44例发生菌尿症,发生率为40.0%。不同导尿管留置时间UT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尿道口的细菌与UTI有关;导尿所致UTI与尿管留置时间有关。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并做好留置期间的护理是预防UTI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并润滑导尿管,对预防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导尿和留置导尿管的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用0.1%新洁尔灭消毒外阴及尿道口,用消毒石蜡油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实验组采用0.5%碘伏消毒外阴、尿道口,并用0.5%碘伏润滑尿管进行导尿。结果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并润滑导尿管,可降低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谭慧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752-2753
目的探讨尿道护理对减少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对4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洁,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严格无菌操作等。结果 40例患者经加强尿道护理之后,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率有所下降。结论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加强尿道护理,可减少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4.
惠玉  朱冬冬 《吉林医学》2014,(11):2334-2335
目的:观察新型抗菌液(泰术康)在留置导尿女性患者中预防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7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0.05%碘伏涂擦尿道口及尿道口外10 cm导尿管,每8小时擦1次;治疗组使用泰术康喷洒尿道口及尿道口外10 cm导尿管,每8小时喷1次,留置后取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连续两次培养阳性视为尿路感染,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发现治疗后治疗组发生尿路感染5例,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11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泰术康对留置导尿管的女性患者进行尿道口和尿管表面喷洒,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效控制和预防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并探讨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256例置入导尿管前,取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的需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产生的尿路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与尿管留置时间、导尿术操作、膀胱冲洗以及滥用抗生素等综合因素有关.本文256例患者中有98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38.28%.其中76例尿路感染与尿管留置时间成正相关关系.结论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正确的操作和置管后的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是有效减少尿路逆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留置尿管病人用洗必泰和生理盐水擦洗尿道口对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84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洗必泰组和生理盐水组,均使用Foley氏硅胶尿管导尿,一次性密闭引流系统,导尿前病人均无泌尿系感染及糖尿病病史.两组分别用0.5%洗必泰和0.9%生理盐水每日擦洗尿道口2次,观察并记录菌尿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对尿路感染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用生理盐水擦洗尿道口,能保持尿道口周围清洁,对皮肤无不良刺激,病人感觉舒适,且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留置尿管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尿是各种大手术及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尿潴留的有效措施。在留置导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的时间有关,行1次导尿术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是1%~2%,而留置导尿4d以上则有50%~70%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若超过10d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将达到95%以上[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长效抗菌材料"洁忧神"在预防重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的留置导尿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用药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2次/天;用药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后,加用"洁悠神"喷洒于导尿管与尿道口,2次/天。观察两组患者置留导尿管后第3、5、7天膀胱内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用药组置管期间尿培养尿路感染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洁忧神"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同小利  徐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90-3390
<正>留置尿管是对临床科室重危患者进行诊治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临床科室多采用硅胶气囊导尿管,如留置尿管放置不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尿路感染等异常情况。所以,预防尿路感染及护理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1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因素1.1操作者无菌观念不强在导尿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造成尿路感染。1.2细菌进入尿道内在插入尿管时,尿道口外的细菌在尿管壁上随尿管进入尿道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减少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做好48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尿道口的护理。结果:对留置导尿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论:进行系统规范的尿管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规范使用抗生素,才能使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