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吸痰方法对PEEP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人工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心率(HR)、无创血压(NB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射血量(SV)、左心室作功(LCW)、左心室每搏作功(LVSW)、预射血间期(PEP)等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10月应用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随机分...  相似文献   

2.
催产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催产素和稀释后静脉推注催产素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剖宫产患者90名,随机分为未稀释组(A组)45例和稀释组(B组)45例.A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入小壶催产素10单位,B组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稀释后的催产素10单位.稀释方法将10单位催产素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20 ml.观察两组结果.结果 A组患者在T1、T2与T0相比较,MAP、HR、S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B组在T1、T2、T3时间点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在T1、T2时点MAP、HR、SVR、T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壶入催产素10单位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大于经稀释后静脉推注催产素.两种给药方式对手术过程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单纯随机抽样分为全麻组(G组,n=30)和全麻+硬膜外麻醉组(GE组,n=30)。分别监测麻醉前(T0)、插管后3分钟(T1).切皮后10分钟(T2)、术中探查时(T3)及术毕气管拔管后5分钟(T4),这5个时点血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各组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T0和T1时MAP、HR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T2、T3和T4时MAP、HR值较GE组显著升高(P〉0.05),而GE组各时点的所测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GE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则较G组要明显减少(P〈0.05),且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也较G组明显要短(P〈0.05)。结论全麻插管+硬膜外麻醉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单纯全麻插管麻醉要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观察PICC置管的女性肿瘤患者,分别在手掌张开、普通握拳与握大鱼际肌三种手势下,置管侧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的血流速度,探索有效提高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握拳方式,为PICC置管后预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最佳握拳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9—12月医院PICC置管女性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进行手掌张开、普通握拳与握大鱼际肌三种手部姿势,使用彩超分别检测PICC置管患者三种手部姿势下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的血流峰值流速。结果 测试结果显示,患者手掌张开、普通握拳、握大鱼际三种手势状态下,贵要静脉、肱静脉和头静脉的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握大鱼际时血流速度最快,手掌张开时最慢。结论 女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进行握大鱼际肌手势能提高患者PICC置管侧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5.
感染中毒性休克属于容量分布性休克.病因为革兰阳性或阴性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革兰阴性菌是其主要原因.患者体内繁殖着的细菌释放大量外源性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及其他成分(菌体结构成分),在外源性毒素刺激下, 宿主释放激肽、补体、凝血因子等内源性介质,如各种细胞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心肌抑制因子等.心肌抑制物质中最重要者是一氧化氮,它抑制心肌功能、导致心室扩张、血管扩张,从而心血管功能不全,最终发生顽固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缩宫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于临颍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5ml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5IU缩宫素,甲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方式且给药时间〉5min,乙组患者采用静脉推注方式且给药时间〈1min,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1min及5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妇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乙组,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可对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发挥促使作用,在临床中将缩宫素给药时间予以适当延长,可促使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肺癌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15例,A组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B组行常规护理+音乐放松想象训练(MRIT),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C组行常规护理+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D组行常规护理+MRIT+术后PCIA。监测术前30 min、术毕及术后24 h、48 h、5 d各组BP、HR及VAS评分情况。结果:四组不同时段收缩压、舒张压、HR值及VAS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D组最优。结论:围术期实行MRIT联合PCIA能提供完善的镇痛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实施MRIT和PCIA。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82-2583
选取我院预行心脏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各27例。七氟烷组予以1%七氟烷吸入,1min后调整其浓度至3%。对照组患者静脉给予丙泊酚0.8μg/ml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min(T1)、即刻插管(T2)、插管后2min(T3)各时间点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数值。结果两组患者SBP、CVP在T1~T3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DBP则在T2~T3时间点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HR于T2~T3时间点有较明显的下降(P<0.05),而丙泊酚组则在T1时间点开始即有下降趋势(P<0.05)。组间比较SBP、DBP在T2~T3时间点观察组明显高于丙泊酚组(P<0.05),HR在T1~T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VP则在T1时间点高于丙泊酚组(P<0.05),T2~T3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较丙泊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可使患者接受手术时更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0.
输液污染致中毒性休克的抗生素应用余江,高天 我院1990年4月~1993年10月共发生因输液污染造成的中毒性休克5例,经抢救后均转危为安。现将中毒性休克思者的有关临床表现及抗生素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5例患者平均年龄40岁。入院时生...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66-4267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植入物内固定修复治疗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予以小剂量低密度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镇痛效果。观察组痛觉及感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romage评分2.7±0.4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5、10min动脉压79.9±12.5mm Hg、72.8±16.6mm Hg,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麻醉后心率指标及其他10min后平均动脉压2组无差异(P>0.05)。2组患者麻醉用药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均为影响生命体征平稳以及认知障碍出现、未干扰正常治疗(P>0.05)。小剂量低密度腰硬联合麻醉下的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骨折能更好镇痛、控制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了解病情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96例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急性感染患者及63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行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处理数据,行成组比较t检验。结果与正常人比较,96例急性感染患者心率(96·61±9·35次/分)增加非常显著(P<0·01),心指数(3·47±0·62L·min-1·m-2)明显增加(P<0·05)。患者中SIRS评分4分组与正常人比较则表现为:心率(P<0·01)及心指数(P<0·05)均显著增加,体循环阻力指数(P<0·05)显著降低。结论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表现为“高排正常阻”、“正常排低阻”、“正常排高阻”、“高排低阻”及“低排高阻”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对严重氯丙嗪中毒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严重氯丙嗪中毒患者 14例 ,在呼吸机控制呼吸情况下右侧颈内静脉置入Swan -Ganz导管于血液灌流前、血液灌流后 10、2 0、30、6 0及 12 0min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血液灌流前后测定血中氯丙嗪的浓度。结果 血液灌流 10min内平均动脉压 (MAP)、平均肺动脉压 (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显著降低 ,心率 (HR)显著增快 (P <0 .0 5 ) ,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 (PVRI)降低非常显著 (P <0 .0 1) ;血液灌流 2 0~ 12 0min内心排指数 (CI)、MAP、中心静脉压 (CVP)均升高非常显著 ,HR、PCWP、SVRI、PVRI降低非常显著。血液灌流 2h后血中氯丙嗪的浓度由 (15 .0 7± 8.31) μg/mL降至 (1.93± 1.2 4 ) μg/mL。 结论 血液灌流对严重氯丙嗪中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补充足够的血容量是纠正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措施。血液灌流能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氯丙嗪。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替代治疗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作者通过维持性血透(HD)、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法(CAPD)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监测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透析方法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替代治疗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作者通过维持性血透(HD)、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法(CAPD)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监测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媛  施韬  鲍红光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9):1547-1548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快速诱导插管(RSI)方案对急诊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分析诱导插管药物对循环的影响。方法:A组患者40例,RSI方案为静脉推注依托米酯0.3mg/kg 芬太尼2μg/kg 琥珀胆碱1.5mg/kg;B组患者40例,RSI方案为丙泊酚1.5mg/kg 芬太尼2!g/kg 琥珀胆碱1.5mg/kg;C组患者40例,RSI方案为咪唑安定0.1mg/kg 芬太尼2!g/kg 琥珀胆碱1.5mg/kg,1min后插管。记录插管前、插管后5min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插管后平均心率上升7.9次/min,平均压下降9.3mmHg心率,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插管后平均心率上升26.1次/min,平均压下降19.6mmHg。C组患者的循环改变更为明显,患者心率平均上升32.4次/min,平均压下降23.7mmHg。B、C两组插管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患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RSI方案中丙泊酚、咪唑安定对循环的影响是明显的,这与急诊患者的容量状态有关,芬太尼与咪唑安定的协同作用使血压下降更加明显,在RSI方案中应减少咪唑安定的用量,或分次给予芬太尼。依托咪酯对心血管无明显抑制作用,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对急诊患者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辅助通气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尝试撤机阶段的12例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模式均为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仅调整通气频率,保持吸气压力及呼气末正压(PEEP)不变,按随机原则将呼吸频率先后设置为5、10、15和20次/min,记录各设置调整20min后的呼吸力学、氧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1随着设定呼吸频率的增加,平均气道压(Pmean)、控制通气分钟通气量(VEcontrol)逐渐增加,而自主呼吸分钟通气量(VEspont)则逐渐减少(P均<0.01),患者各呼吸频率间总的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VE)均无明显变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也无显著性(P均>0.05);2随着设定呼吸频率的降低,每搏量指数(SI)、心排血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显著增加(P均<0.01),但患者各呼吸频率间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相对恒定(P均>0.05);3CI与GEDVI呈显著正相关(r=0.569,P<0.01)。结论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随着自主呼吸与控制通气比例的增加,心脏前负荷增加,心排血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胡伟  周景峰 《临床医学》2012,32(3):77-78
目的探讨不同的药物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气管拔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2例):对照组(N组)、右美托咪唑组(Y组)、艾司洛尔组(A组)和地佐辛组(D组)。结果三种药物组拔管期间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拔管前比较都升高,较对照组(N组)的拔管期间的低(P<0.05)。结论三种药物能明显减轻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丙泊酚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探索更加适合高血压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腰椎管狭窄合并一期或二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节段性减压术。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组:诱导插管后持续吸入异氟醚1.3%-1.5%,微量泵输注芬太尼2μg/(kg·h),维库溴铵0.8 mg/(kg·h);组:诱导插管后微量泵输注丙泊酚8 mg/(kg·h),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的用法用量同组。术中持续监测患者SBP、DBP、MAP、HR、SpO2,并记录麻醉前(T1)、切皮(T2)、减压(T3)、拔管后5 min(T4)的MAP和HR。结果:组的MAP和HR在T2、T3、T4明显高于组(P〈0.05),并且同术前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丙泊酚较持续吸入异氟醚更有利于维持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