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伯利 《护理与康复》2012,11(4):391-392
目的探讨阶段性功能锻炼督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窗髓核摘除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分阶段进行功能锻炼督导,分别于手术后次日、功能锻炼3周和功能锻炼3个月后进行功能恢复评分。结果功能锻炼3周后、3个月后,腰腿痛、直腿抬高角度和肌力等均有改善。结论阶段性功能锻炼督导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阶段性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阶段性功能锻炼前收治的6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阶段性性功能锻炼后收治的68例患者列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不同阶段(术前和住院治疗阶段、出院康复阶段)按照综合护理干预阶段性功能锻炼模式实行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增强,其中试验组患者住院治疗阶段完全依从58例,部分依从10例,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42例,完全不依从6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620,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试验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l例,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8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阶段性性功能锻炼能有效增强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训练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进行康复治疗是保持手术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腰间盘突出症术后进功能训练和未进行功能训练的两组患者疗效分析,强调术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LDH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对症处理及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腰部核心肌力训练。于入选时、训练3个月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下肢放射痛及腰椎活动度改善情况。 结果 入选时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训练后发现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入选时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入选时明显增高(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放射痛、腰椎活动度有效率及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LDH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在内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情况.结果:经8~12个月随访,实验组JOA评分及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SDS评分无差异,实验组在经过心理疏导治疗后其评分低于术前及对照组的术后评分,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神经根粘连、椎间隙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有2例患者单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有神经根牵拉痛.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有效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曹美娟  刘宏青  廖春娥  庄海燕 《护理研究》2008,22(17):1549-1550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运动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周的康复运动干预,出院后上门或电话随访1年.[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病人健康状况问卷(SF-36)除生理机能外其他维度及 3个月、6个月、1年运动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阶段性康复运动干预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运动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运动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周的康复运动干预,出院后上门或电话随访1年。[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病人健康状况问卷(SF-36)除生理机能外其他维度及3个月、6个月、1年运动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阶段性康复运动干预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运动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时机与方法。方法术后从麻醉消失开始进行下肢的自由伸、屈;活动足趾、屈颈运动、直腿抬高活动,到逐渐进行腰背肌的二点式、三点式、五点式、飞燕点水式锻炼至完全康复期。结果按照要求进行功能锻炼,随访优良率为95.3%。结论术后功能锻炼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功能的恢复,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量化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入住某三级医院行腰椎融合术治疗的1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住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74例)与试验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表得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  相似文献   

10.
术前排尿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2003年11月,我们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行术前排尿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1例,男39例,女22例,23~64岁,平均33.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局部麻醉26例,硬膜外麻醉5例,对照组局部麻醉25例,硬膜外麻醉5  相似文献   

11.
术前排尿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时间进行排尿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术前1 d开始训练、B组术前2~3 d开始训练、C组术前4~5 d开始训练、D组术前6 d以上开始训练,术后对四组患者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术前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并且训练时间越长,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越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922-2923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50例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分为(5.45±0.49)分,明显低于常规组(7.53±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增强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辅以康复护理程序对整体疗效有着显著的影响。自1998年~2000年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患者给予功能康复护理。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8岁;其中多节段开窗术5例,单、双节段开窗术18例,半椎板切除术25例,全椎板术2例。住院时间15~28 d。1.2 功能康复训练指导住院期间指导:(1)被动抬腿:术后当天至第2天,协助病人被动抬腿练习,抬高幅度20°~30°为宜,1~3次/d,15~20min/次。以防止脊神经根血肿压迫,促进血液循环。(2)主动抬腿:术后第3天,由被动改为主…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术后功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孙宏慧 《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354-1354
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尤其发生在多个节段,以往常采用多个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方法,这样虽然可以对椎管进行充分减压,但它对脊柱后方稳定性结构破坏较大,由此可导致脊柱失稳及晚期严重退行性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尤其发生在多个节段,以往常采用多个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方法,这样虽然可以对椎管进行充分减压,但它对脊柱后方稳定性结构破坏较大,由此可导致脊柱失稳及晚期严重退行性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0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腰痛功能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为93.18%,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可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庆  徐峰  刘曦明 《中国康复》2006,21(2):117-1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A组术后接受系统的功能锻炼,包括卧床位下肢肌肉锻炼、腰背肌及腹肌锻炼;B组仅由护士讲授卧床位的功能锻炼方法,不强调运动强度,术后3个月评定2组患者腰、臀、下肢残余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目测类比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功能锻炼是防止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明勇  张宇虹 《中国康复》2010,25(4):245-245
1999年5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30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为2组。观察组480例,男299例,女181例;年龄15~67岁,平均40.2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2.4年;突出部位为L3~S1。对照组250例,男156例,女94例;年龄18~65岁,平均40.4岁;病程7d~8年,平均2年;突出部位为L3~S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名,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各75名.常规护理组根据医嘱执行常规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胃肠功能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结果]综合护理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常规护理组明显缩短(P<0.05);患者的术后腹胀、便秘及腹痛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护理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须手术。在术后恢复期,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以维持脊柱稳定。活动量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1)仰卧屈膝位,收缩腹肌及臀肌,伸直防关节,将臀部举起,保持SS再放下。(2)俯卧位,双手置后,紧缩双肩使头抬起,坚持2S后放下。(3)3~5周后可下床活动,起床时先取足着地,双手配合撑起身体,保持腰部伸直位,起床后可站立片刻。以后可逐渐进行室内缓步行走、自由散步、挺胸直腰行走、快步行走等。功能锻炼需持续1年,开始3~4个月应戴腰围,术后1年内避免提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