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患者围术期核查表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术期患者因手术、术后复苏的需要,会经历多环节的转运,如由病房至手术室、手术室到麻醉复苏室、麻醉复苏室到病房或ICU等,中间经过多环节、多人员、多物品的交接。2009年6月开始,我院设计并使用了《患者术前准备单》、《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巡回护士交换班记录表》、《手术安全核对表》,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0):1362-1363
目的分析围术期使用手术室-病房患者交接记录单的临床效果以评估其有效性。方法在患者出入手术室的3个时间段(病房-手术室、手术室-麻醉恢复室、麻醉恢复室-病房或手术室-病房)采取由病房责任护士、手术室巡回护士、麻醉恢复室护士3方按照手术室-病房患者交接记录单进行逐项核查后交接。结果围术期交接时使用手术室-病房患者交接记录单进行相关信息核查,发现安全隐患268例,及时处理后,确保患者安全并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手术室-病房患者交接记录单的应用可有效规范护理行为,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从而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周达梅  陈盼盼  陈爽  朱四海 《护理研究》2013,(25):2789-2790
手术病人交接包括病人入手术室前、出手术室到麻醉复苏室及回到病房后的整个过程。手术病人交接涉及工作人员多、交接内容多,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1,2]。为使接送手术病人过程中所有人员的责任明确,各司其职,确保安全,防止手术病人交接过程中发生差错,我科于2008年3月根据手术路径自行设计了手术病人交接单,在交接流程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与病房交接患者时身份识别的内容及应用.方法 设计出表格的形式,采取填空的方式,除患者基本信息(姓名、住院号、科室床号、性别、年龄、影像资料等)外,将腕带、手术部位体表标识作为手术患者身份识别标志的重要信息如实记录,并在患者入手术室前、麻醉前、手术前和回病房后分别由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认真查对签字.结果 使用该交接表后所施行的9850例手术均未发生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错误.结论 手术患者身份识别交接表的临床应用,对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减少差错事故,提高护理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注重关键环节控制、加强重点岗位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卫生主管部门通过修订流程制度、规范安全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但手术护理安全隐患不可能完全规避,不良事件时有发生,通过分析人、机、法、物、环等关键管理环节,手术护理缺陷的发生"交接口"是重要的薄弱环节。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要经过手术室、麻醉恢复室与病房之间的多次交接,交接环节多,而每个患者术前、术后所备物品、所需物品不同,因此,手术物品的管理交接  相似文献   

6.
手术病人交接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交接工作,以往多采取口头或记录病人护理记录单的交接班形式,但由于手术病人的交接班内容多,又缺乏条理性等原因,易导致交接内容遗漏,使手术病人交接的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时有发生.为进一步规范手术室的工作流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交接,加强手术科室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我院于2007年自行设计手术病人交接护理记录单(以下简称交接记录单),通过1年半的临床实践,接送12 960多例手术病人,未发生差错事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本院麻醉复苏室的运作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对麻醉后复苏患者进行监护、治疗与护理,使患者苏醒后安全返回病房。认为麻醉复苏室科学化、规范化的运作管理能够有效保障麻醉手术后患者的快速恢复和生命安全,提高手术室利用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手术患者交接登记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手术室与病房的交接,使手术患者得到整体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应用交接登记表,建立交接制度,促使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详细的患者交接。结果交接登记表的应用,使差错事故和护理缺陷得到很好的纠正。结论交接登记表的临床应用,强化了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使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程序更具科学性、有序性、规范性,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和纠纷。  相似文献   

9.
于建梅 《当代护士》2016,(6):173-174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使用转运患者护理交接登记表对患者转科、手术时护士交接工作的帮助。方法在患者转科、手术护士交接患者病情时使用,交班科室详细填写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需特殊交待注意事项,交接科室护士共同确认,保证患者安全交接。结果患者转运安全、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护士对转科、手术患者交接更加规范。结论通过使用临床科室转运患者护理交接登记表,规范了护士交接行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观察标准化沟通方式在急重症手术室患者交接流程中的应用效果,为构建优化急重症手术患者标准化交接提供依据。方法比较2014年1月~2014年8月采用传统交接方法的114名急重症手术患者(对照组)与2014年9月~2015年5月采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方式,通过制订手术患者交接单、标准化手术患者交接流程等措施的109名急重症手术患者(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交接问题的发生率、交接耗时、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交接双方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患者交接问题发生率、交接耗时低于对照组,而交接双方护士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SBAR沟通方式运用到急重症手术患者交接中,规范了手术患者的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了患者安全及团队协作。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是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医疗资源.近几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我院年手术量以3%~6%的速度递增,临床科室对手术室空间和时间的竞争也变得激烈.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来最大限度满足临床需要是手术室护士长管理的重点.限于原有接送病人方式存在纠纷多、耗时长、病人安全受到威胁等因素,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阶段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手术病人交接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总结了影响手术前后交接顺利进行的各种制约因素,再造手术病人安全交接流程,有效地缩短了"边缘时间",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欢  吉恩秀  王斌 《当代护士》2016,(2):109-110
总结了麻醉后入复苏室通知单的设计与应用体会。本科根据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设计了一张麻醉后入复苏室通知单。通过使用该通知单,全面提高了麻醉复苏期患者交接效率与质量,杜绝了因交接不清造成的医疗安全隐患,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连续性,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手术室-麻醉复苏室SHARE交接班模型,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7年9-11月进行手术的1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8例使用SHARE交接班模型进行交接班,对照组55例使用传统的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交接班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复苏室-手术室电话回访率、交接班时间和复苏室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 SHARE模型实施后,交接班不良事件占同期所有不良事件比例从60%下降至14.3%;电话回访率从36.4%下降到5.2%;尽管口头交接班时间增加了(34.8±22.9)s,但是交班者在复苏室停留时间缩短了(88.3±42.1)s;复苏室护士对交接班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 SHARE交接班模型的实施降低了交接班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了复苏室-手术室的电话回访率,缩短了交接班时间,提高了复苏室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进一步完善了交接班体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交接过程中常见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病区2016年1~6月的382名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观察对象从病区到手术室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调查,汇总护理缺陷,分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从病区到手术室交接过程中,手术患者的护理容易出现诸多不安全因素和潜在风险,这些是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结论做好围术期患者交接过程的护理是保障手术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是落实优质护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培训方法在提高护士手术交接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OSCE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比较OSCE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得分,比较实施前后病区与手术交接时间、手术室与苏醒室交接时间、手术室与病区交接时间。结果 OSCE实施后各站点考核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OSCE实施后病区与手术交接时间、手术室与苏醒室交接时间、手术室与病区交接时间均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运用OSCE培训方法可有效提高护士手术患者交接技能,提高交接质量,缩短交接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保障病房病人在转交接过程中的护理安全。方法自2008年起使用我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病房病人转交接本,以规范临床病人转交接工作。结果使用后未发生科室间及护患间的纠纷,分数化管理提高了转交接本使用合格率(P0.01)。结论病房病人转交接本有效规范了转交接流程,保障了病人在转交接过程中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准点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2014年7—12月615例首台择期手术运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显示:首台择期手术的手术准点率为61%。针对影响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因素:术前准备不完善;送患者不准时;交接患者时间长;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未准点到达手术间等,制定改进措施:医院制定《择期手术时间安排规定》,明确首台择期手术运行流程的时间节点,责任到人;规范手术科室管理;优化手术患者交接流程等。实施PDCA循环后,对2015年1—6月700例首台择期手术的手术准点率进行评价。结果病房护士送手术患者到达手术室时间;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所用时间;麻醉医师、主刀医师到手术间时间及手术准点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可显著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准点率,缩短接台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可使手术患者质量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急诊患者在急诊科经过抢救、早期处理及初步诊断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需转至相关专业科室或手术室。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与其他科室交接急诊患者,为提高患者交接质量,我院设计了表格式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单,自2007年6月起使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单交接患者以来,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手术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患者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做好手术室安全管理、健全和完善科室各项管理制度是手术顺利完成重要保证,也是提出高效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基础数据开发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系统,通过扫描患者腕带上的二维码实现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病区和手术室护士通过信息系统共享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使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后手术转运交接异常情况(手术接台通知不到位、带入手术室用物遗失、转运交接异常)发生率低于使用系统前(P0.001)。而且能实时准确采集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信息,便于进行信息管理。结论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系统,保证手术患者安全,保证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