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脑卒中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幸存者多遗留不同程度残疾。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下降及精神障碍等逐渐受到重视[1]。脑卒中的康复目标是使患者残存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发挥,减少神经功能缺失,提高ADL及生存质量,回归家庭和社会[2]。本研究目的是探索早期综合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脑卒中是各种血管性病因引起的脑部局灶性损害的综合征。目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发病率为150/10万,而存活者中75%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因此,有效的治疗及康复方法是预防和减轻脑卒中致残的关键[2]。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成为重点康复对象,早期的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3],因此,在卒中病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已成为减少并发症、改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言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2]。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是导致成年人永久性残疾的原因之一[1]。2/3的脑卒中患者存在行走障碍,跌倒风险较高且活动能力明显下降[2]。随着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的逐年增高,卒中后康复需求问题也日益显著。研究表明脑卒中神经康复要点包括:高强度、高剂量、高重复性、任务导向性训练、自上而下(例如经颅磁刺激)与自下而上(例如机器人辅助训练)的方法的结合[3—6]。而康复机器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逐渐用于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尤其是神经功能受损所致的行走障碍[7]。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脑循环障碍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人,全国每年发病人数逾150万人,致残率高达86.5%[1]。在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首次发病或复发[2],40%的患者会留下轻度功能障碍,15%-30%的患者会留下重度残疾,脑卒中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成为首要的致残原因[3]。脑卒中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10年来国内学者主张在发病后进行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效果更显著,可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4、5]。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1]。脑卒中是导致成年人残疾最常见的原因。存活患者中1/3留有永久性残疾~[2],超过一半的存活者日常生活需要依靠他人协助完成~[3-4]。随着现代临床急救医学的发展,患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而致残率仍呈上升趋势~[5],因此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运动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脑卒中患者大多伴随着心肺功能降低、有氧运动能力低下~[6]。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 ,随着脑卒中治疗水平的提高 ,死亡率有所下降 ,但脑卒中后残疾病人却不断增加 ,因而 ,脑卒中后的早期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早期康复 ,是指病人在患脑卒中后只要生命体征稳定 ,神志清楚 ,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 ,4 8h后即可进行的康复[1,2 ] 。现将我国早期康复的治疗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 ,由于吞咽障碍 ,进食困难 ,可出现误吸 ,发生吸入性肺炎 ,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3 ,4 ] 。黄丽欢等[5] 对 12 2例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 ,在入院 2~ 7天内根据病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发…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有报告指出,2011~2013年综合标化患病率约为2%,且呈年轻化趋势~[1]。2008年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已经上升为中国国民的首要死亡原因,至2020年,中国每年卒中死亡人数将增长3倍~[2-3]。卒中中心因能提高溶栓率、减少死亡、残疾、降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我国康复医学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1-3]。世界范围内,脑卒中是造成长期残疾的首要原因,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均可能造成运动、感觉、吞咽、言语、认知等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4-6]。目前,以“卒中单元”为主要形式的多学科跨专业综合治疗模式是脑卒中康复的主体,其中,物理治疗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5,7]。近年来,一种较新的物理治疗形式——水中运动治疗(aquatic therapeutic exercise),逐渐受到重视并推广普及[8-10]。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在我国有极高的发病率(116—219/10万[1]),其中70%为缺血性卒中[2]。同时,卒中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3]。对于急性期过后遗有残疾的患者,最佳治疗选择当然是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11.
吕慧颐  杨萍  乔婕 《护理研究》2014,(15):1882-1883
<正>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救治成功率越来越高。但脑卒中引起的偏瘫病人却成为现今社会残疾人群中的一大主流,约75%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早期进行系统、规范和个体化的康复治疗可明显降低病人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2]。康复医学的基本工作方式是以团队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是多方面的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受限高达 88% [1] ,残疾率高。在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预防和减轻残疾方面 ,物理治疗 (PhyiscalTherapy ,PT)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是功能康复的重点。但也有人提出运动功能的恢复与PT无关 ,或对早期PT质疑[2 ,3 ] 。作为综合性医院的物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客观的评估 ,制定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计划 ,并努力实施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是急性脑卒中早期PT的基本内容。本研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PT(物理因子 ,Bobath法 ) ,以论证其在功能恢复和预防继发性残…  相似文献   

13.
卒中患者的生存者中约75%遗留有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碍^[1]。大脑功能具有可塑性及可重组性。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能减少卒中患者的误用、废用和异常的运动模式^[2],从而减轻卒中后的残疾程度。有报道脑卒中患者强化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经过强化康复治疗的患者,出院时其下肢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3]。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病人早期偏瘫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在120/10万~180/10万,每年新发病例大于200万,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脑卒中已成为最严重的残疾疾病[1]。有研究证明,随着康复开始时间的延长,康复疗效呈递减趋势。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大量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的康复预防应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渐趋低龄化 ,其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高 ,在我国分别为 2 19/10万、719/10万、116/10万、80 %和 41% [1] 。脑卒中的高危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占首位 ,脑出血患者中有 70 %~ 90 %由高血压引起 ,脑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压的占 70 %以上[2 ] 。因此 ,在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同时 ,针对高危人群的康复预防干预措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高血压患者中进行脑卒中康复预防知识的教育 ,对控制脑卒中发病率和降低残疾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料与方法一、对象 :城乡两组高血压患者共 2 94人 :上海市区一街道的 112名…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是心脑血管患者常见的多发病症,是目前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复发率高达11.2%,脑卒中后约3/4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或残疾,严重危害人类的寿命和生活质量[1-2]。而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在最佳的时间窗内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3]。浙江医院神经内科从2015年1月开始,对90岁及以上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管理下脑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高 ,可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的疾病。研究表明 ,脑卒中早期康复安全有效 ,可明显减少合并症 ,在残疾、残损、残障 3个层次上提高患者的功能[1] 。我科自 2 0 0 3年 2月开始在神经内科病房内开展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 ,取得可观的成效。如何在基层医院神经内科更好地开展脑卒中康复 ,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以供参考。1加强脑卒中康复宣传许多人甚至医务人员对脑卒中康复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 ,认为康复就是针灸、理疗再加上按摩。同时 ,由于康复治疗起效较慢 ,以致许多患者及家属只相信输液、吃药及针灸 ,寄希望于高档贵重药 …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是世界上导致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脑卒中患者1500万人,其中500万人永久性残疾~[1]。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大约有55%—75%的患者在脑卒中后3—6个月遗留上肢功能障碍~[2],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怎样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一直是脑卒中康复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采用神经松动术联合简易上肢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又称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1]。据报道,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为150万,脑卒中后约3/4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2]。家庭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3]。同时,家庭康复护理相对于医院康复护理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对脑卒中患者,尤其家庭较为困难的患者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现将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出现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致死性疾病,不仅死亡率高,致残率也高~([1—2])。在我国,85%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开始就有上肢功能障碍~([3]),约30%—36%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上肢功能障碍~([4])。在美国,40%的患者会留下轻度功能障碍,15%—30%的患者会留下重度残疾,脑卒中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成为首要的致残原因~([5])。早期的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