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构建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后对照研究。干预前,洗手护士按照手术室护理规范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共计1 793台手术;干预后,洗手护士按照标准化护理方案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共计1 592台手术。效果评价采取三维质量评价方法,包括要素、过程及结果评价。结果实施标准化护理后,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手术室洗手护士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了36.5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360度评价提高了6.9分、器械准备完整率上升了4.51%、器械核对时间减少了2.9min、手术室时间缩短了48.1min,洗手护士满意度提升6.9分以及外科医生满意度提升了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方案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应用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后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已实施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我院手术室20名洗手护士作为研究组,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未实施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我院手术室20名洗手护士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首台手术等待时间与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知识熟练程度、全面评价、器械核对时间、洗手护士满意度、外科医生满意度等护理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骨科手术室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选取我院手术室1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2014年1~12月)与实施后(2015年1~12月)护士专科护理、器械管理、高值耗材管理、手术配合质量等各方面的变化及考核合格情况,并调查实施前后医师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且医师满意度及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骨科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考核合格率以及医师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严岩王靖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1):1759-1760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模式对提高护士专业护理实践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木院自2018年1月起实施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模式,选择实施前(2018年7月至12月)、实施后(2019年1月至7月)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专科护理实践行为、手术配合度、患者满意度。【结果】专科护理分组糢式实施后护士把握专业角色行为、倡导患者角色行为、独立决策行为、护理创新行为、专业护理实践行为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实施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施前后62名手术室医师对无菌操作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施后手术物品准备、器械传递、医生特殊要求、手术配合、特殊器械使用与保管等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施后患者总满意度为96.36%(159/165),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9.70%(148/165),且差弄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模式有助于促进手术室护士专业护理实践能力的养成,增强手术配合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716-2717
将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的160台手术纳入研究范围,共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4年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试验组为2015年度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漏洞进行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鱼骨分析法找出问题原因,采取六何分析法针对问题详细拟定对策,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锐器伤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成立品管圈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远远低于成立前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5.0%(4/80)。品管圈成立后的手术期间锐器伤发生率约为1.3%(1/80),明显低于成立前的锐器伤发生率为6.3%(5/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能够显著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降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锐器伤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手术室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专科化分组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本院手术室特点将手术间、手术室护士分成7个专科组,同时依据每组手术难易程度、手术量及护士个人意愿、能力对护士进行再分配,形成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后(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手术室护理质量、医生满意度、患者服务体验(手术室服务体验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感量表(MBI)]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专科知识、手术配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对护理配合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手术室服务体验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MBI量表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专科化分组管理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服务体验,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的细节管理措施,旨在分析减少腔镜损坏的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手术室自2015年1~3月实施的1200台手术为观察组,对手术室的腔镜器械进行细节管理,将2014年10~12月的1200例手术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手术在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及器械准备差错的发生率等方面与细节管理实施前的1200例手术进行对比,同时观察进行手术的医师对于细节管理实施的满意度.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两组手术在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及器械准备差错的发生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通过对术中腔镜进行有效的细节管理,可显著提高手术中的护理质量,提高手术腔镜器械的完好率及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有效降低器械准备差错的发生并显著增加手术医师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因此,细节管理在手术室实施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4月~ 2012年4月实施的1000台手术,对其进行细节管理,并从器械完好率、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以及器械准备差错发生率3个方面与实施前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手术医师对护士实施细节管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前后,器械完好率、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以及器械准备差错发生率以及医师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室的腔镜器械以及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使手术医师的满意度明显增加,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专科分组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1日~11月30日59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管理前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将2019年12月1日~2020年5月31日同组手术室护士作为管理后组,采用亚专科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亚专科分组管理对护士工作能力及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的影响。结果:管理后组护士在病志书写、器械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专业技术、基础护理、器械配合能力、巡回配合能力等方面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1);管理后组护士术前药品准备、术前器械准备、无菌操作技术、静脉穿刺、体位安置、器械清洗、留置导管等工作达标率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护理人员对手术医生手术习惯了解程度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手术医生、护士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亚专科分组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护理管理效能,提升护士对手术医生手术习惯的了解度和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177-4178
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设计手术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外科医师、患者、麻醉师与外科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实施相应干预,对比其调查前后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变化。调查后,本组调查对象对护理安全、急救药械、护理文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提升(P0.05),而本组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外科护士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调查前(P0.05)。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在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外来植入器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细节护理前后手术各200台次,比较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手术室医师临床满意度、临床护理质量及供应中心外来植入器械护理情况。结果细节护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医师满意度为99. 0%,实施前为94. 0%,2组相比差异显著(P 0. 05)。细节护理模式实施后护士手术配合能力、安全识别能力及风险防范能力上均高于实施前(P 0. 05)。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外来器械护理情况包括器械消毒合格率及保存完好率均高于实施前(P 0. 05)。实施后器械准备差错率低于实施前(P 0. 05)。结论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室能显著提高外来植入器械管理效能,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及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管理体系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对手术室进行护士长-质控组长-责任护士三级质控管理,作为实施前;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进行护士长负责制管理,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相关考核评分、医生满意度、患者服务体验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护理文书、物品管理、消毒隔离、三基三严各项质量考核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对术前准备、器械传递、无菌操作、手术配合、专业技能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为体验及服务感受总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文书相关、器械或物品相关、患者相关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三级质控管理体系能促进手术室质量管理,提高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服务体验,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在外科医师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柏拉图分析法了解外科医师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的评价,找出导致不满意比重最大的原因并进行整改。结果:整改后外科医师对手术护士跨专科手术配合水平、不了解医师个人习惯、手术用物准备情况、催促手术进度的情况满意度高于整改前(P0.05)。结论:柏拉图分析法便于护理管理者在错综复杂的护理问题中找出关键所在,对于提高外科医师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何健珊  危早梅  罗超容  黄祝疆 《全科护理》2021,19(16):2297-2298,2301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手术室管理中的递进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手术室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4名专科护士,专科护士给予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比较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后的护理实践能力评分、手术配合度、病人满意度.结果: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的专业护理实践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设置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后临床医生对无菌操作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后临床医生对术前物品准备、器械传递、术中配合及特殊器械维护的满意情况均优于设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病人的满意度低于设置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还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手术配合的默契度及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最终有益于手术顺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分析胜任力培训应用于手术室器械护士专业素质培养中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12月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工作的40名手术室器械护士进行胜任力培训,为期1年,比较培训前后手术室器械护士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手术室器械护士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手术医师对手术室器械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将胜任力培训应用于手术室器械护士专业素质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其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手术医师满意度,以便其更好地适应手术要求并开展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绩效考核指标及其计分评价,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比较绩效考核前后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围手术期患者访视完成率。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患者满意率、围手术期患者访视完成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绩效考核可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性和业务素质,促进了工作目标的完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手术前物品准备流程再造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7月的手术备物作为传统流程组,将2013年8月~2014年1月的手术备物作为流程再造组。比较两组日均手术量、手术物品准备齐全率、巡回护士进出手术间次数、手术医生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手术前物品准备流程再造实施前后手术物品准备齐全率、手术医生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实施后效果明显好于实施前(均P0.05);日均巡回护士进出手术间次数实施后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前物品准备流程再造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镜护理专科组在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在手术室成立腔镜护理专科组,从人员培训、器械管理、手术配合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观察比较实施前后腔镜器械准备准确率、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施后腔镜器械准备准确率、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1,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成立腔镜护理专科组,可明显提高腔镜器械准备准确率、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患者切口愈合率,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六西格玛在手术室显微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苓  李斌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220-1221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对规范手术室显微器械的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运用六西格玛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显微器械实施管理,并与实施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前进行比较。结果改进措施后显微器械术前准备缺陷率明显低于改进措施前(P0.05),器械清洁度明显提高、护士责任意识增强、医生的满意度提升(P0.05)。结论运用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减少失误,使显微器械的准备过程达到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手术室耗材闭环供应链配送方案,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手术室团队中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构建手术室耗材闭环供应链配送方案,比较实施前后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物品准备时间、每日退回无菌耗材室的耗材件数、耗材供应时间、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均少于实施前(P0.05),巡回护士在位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手术室耗材闭环供应链配送方案,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