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合并低蛋白饮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维持正常饮食,研究组则予以复方α-酮酸合并低蛋白饮食护理;将两组不同时间相关血液透析前测定值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6、12、18个月时,研究组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血磷、血钙、钙磷乘积、血消甲状旁腺激素(i PT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复方α-酮酸合并低蛋白饮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钙磷代谢紊乱症状,保持患者良好营养状况,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开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开同,比较2组患者的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结果治疗组3个月后的血磷、血钙×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同时能保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张苇  梁玉梅  陈志雄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313-2315
[目的]探讨限蛋白质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血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蛋白质最佳摄入量及复方α-酮酸的最佳补充量.[方法]选择2型DN肾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单独低蛋白饮食(C组)、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A组)和极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B组)治疗40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所测定的营养状况、肾功能和代谢的相关指标.[结果]A、B组的血清尿素氮治疗后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且治疗后A、B组血清尿素氮降低程度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有升高,治疗后A、B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升高程度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A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较B组上升得更多(P<0.05).[结论]低蛋白或极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可以改善单纯低蛋白饮食所致的营养不良,而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可以更好地保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腹膜透患者肾脏功能、钙磷代谢、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期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者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0.8 g/(kg·d)],观察组患者接受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肾脏功能、血清钙磷水平、ADA活性的变化,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磷水平及AD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于长期进行腹膜透析得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营养状态,同时降低患者的ADA活性,在临床治疗长期腹膜透析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片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CKD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低蛋白饮食(蛋白含量控制在0.6 g.kg-1.d-1,热量控制在147 kJ.kg-1.d-1),加服复方α-酮酸片100 mg.kg-1.d-1,治疗8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束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食欲好转,腹胀、乏力、腰腿酸软症状明显改善。40例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红细胞压积、血钙、血磷、碳酸氢及甲状旁腺素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补充足够热量下,复方α-酮酸片联合低蛋白饮食是延缓CKD进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运用优质低蛋白结合a-酮酸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电解质的影响及护理心得。 方法 将4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低蛋白饮食组及正常蛋白饮食组。8周后低蛋白饮食组更改为正常蛋白摄入并继续随访8周。测定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8,16周时的血清生化值,记录其营养指标的变化。并由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食谱。 结果 LP组患者的各种血清营养学指标以及身体营养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持续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更好地理解并配合饮食计划的实施,经过低蛋白饮食宣教及饮食反馈调整后,LP组患者热卡达标率较未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运用优质低蛋白结合a-酮酸饮食能维持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稳定,改善其高磷血症及酸中毒,在低蛋白饮食的治疗过程中添加心理护理和饮食宣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α-酮酸(KA)联合低蛋白饮食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营养状态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上海4家医院共68例确诊为2型DN患者随机入选,最终完成疗程且资料完整的DN患者61例,均属慢性肾脏病3~4期.分低蛋白饮食组(LPD,n=31)和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组(LPD+KA,n=30),共随访12个月.依据各组患者每3个月临床及生化等指标评价LPD+KA对DN患者肾功能、蛋白尿、营养状态等疗效. 结果 随访12个月后,2组通过24h尿素氮计算得到每日蛋白摄入量差别只有0.015 g/(kg·day),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LPD组GFR平均下降-2.41±2.53ml/(min·1.73m^2),LPD+KA组为-2.26±2.03ml/(min·1.73 m^2),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LPD组尿蛋白量下降0.15±0.36 g/24h相比,LPD+KA组下降(0.43±0.35 g/24h)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在随访期间营养状况均良好,与单纯低蛋白饮食相比,加用α-酮酸可增加患者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浓度(P<0.05).结论 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较单纯低蛋白饮食在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下可更好地降低DN患者蛋白尿,但无显著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强化饮食管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强化饮食管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每周透析3次、每次4h,Kt/V值>1.2,尿量每日<200 ml,血磷≥1.8 mmol/L,透析龄>3个月,自身或家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能记录饮食日记的维持性血透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强化饮食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钙、血磷、iPTH、钙磷乘积情况及实验组干预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结果 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显著下降,与干预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血钙、iPTH、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变化不显著,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强化饮食管理能够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得到较好纠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 前瞻性观察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肾内科CAPD患者78例共1年,随机分为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组(酮酸组,31例)、低蛋白组(26例)、常规蛋白组(21例).检测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瘦素(Leptin)、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和体重指数(BMI)等,计算残余肾功能(RRF)、Kt/V、肌酐清除率(Ccr),并监测血清氨基酸谱变化.结果 与低蛋白组相比,酮酸组、常规蛋白组的营养指标升高,尤以PA、RBP、TRF、Scr升高明显(P<0.01);而酮酸组与常规蛋白组相比,BMI、TSF、MAMC、Alb、TC及TG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酮酸组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水平均高于低蛋白组及常规蛋白组(P<0.01及<0.05);与常规蛋白组相比,酮酸组与低蛋白组Kt/V、Ccr、尿量均升高(P<0.05),而酬酸组与常规蛋白组的水钠潴留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有缓解尿毒症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作用,并能显著提高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α-酮酸联合醋酸钙对中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ance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中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口服碳酸钙D3,B组21例口服碳酸钙+复方α-酮酸,C组21例口服醋酸钙+复方α-酮酸,3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钙、磷及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结果 3组治疗后血清磷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血清钙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A,B组高于C组(P<0.05);A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较治疗前增高(P<0.05)。结论α-酮酸与醋酸钙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CAPD患者高磷血症,避免血钙升高,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磷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磷>1.78 mmol/L的患者52例,入选患者的原治疗方案不变,采用自身对照,由护士指导患者,给予低磷饮食;3个月后,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乘积情况及干预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3个月后,患者血磷、钙磷乘积显著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钙、iPTH、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不显著,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低磷饮食,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防止因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营养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前瞻性观察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随访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肾内科CAPD患者89例(完成随访且资料完整共78例)1年,随机分为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组(酮酸组,31例)、低蛋白组(26例)、常规蛋白组(21例)。检测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磷(P3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动态观察饮食治疗前、后6个月、12个月的RRF变化;并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腹膜透析超滤量、残余尿量、水钠潴留情况。结果3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腹膜透析超滤量及腹膜透析蛋白丢失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酮酸组、低蛋白组腹膜透析蛋白丢失量治疗后有下降趋势;同样,常规蛋白组尿蛋白定量治疗后较酮酸组、低蛋白组升高(均P<0.05),酮酸组治疗后尿蛋白量降低幅度最大(t=9.971,P<0.01);3组治疗12个月后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常规蛋白组较酮酸组降低更显著(t=8.445,P<0.05);但酮酸组血HCO3-值较常规蛋白组升高(t=6.460,P<0.05)。随观察时间延长,3组RRF均呈下降趋势,12个月时常规蛋白组RRF降低幅度最大,酮酸组最小,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酸组、常规蛋白组PA、RBP、TRF、Scr升高明显(P<0.01),但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酮酸组、低蛋白组血P3 、iPTH水平与常规蛋白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在保持良好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可有效保护CAPD患者的RRF,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与复方α-酮酸联合用于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对其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方式对其肾功能指标可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酮酸片(开同)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贫血、血白蛋白、钙磷、甲状旁腺素(PTH)代谢的作用.[方法]选取42例CRF患者,治疗组22例给予低蛋白饮食0.6 g/(kg·d)加开同0.1 g/(kg·d)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低蛋白饮食0.6 g/(kg·d).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红细胞比容、尿素氮、血钙、磷、PTH均明显改善.[结论]低蛋白饮食加开同能改善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王智慧  阮晓兵 《临床荟萃》2009,24(13):1170-1171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重要的原因。优质低蛋白饮食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SS)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效果。单纯低蛋白饮食易导致营养不良,复方α酮酸可提供足够的必需氨基酸,弥补了单纯低蛋白治疗的局限性。本试验拟探讨低蛋白饮食及复方α酮酸和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T2DM)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金水宝胶囊联合复方α-酮酸片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内皮功能及肾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DN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复方α-酮酸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内皮功能、肾动脉血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内皮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动脉血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肾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DN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内皮功能与肾动脉血流,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服醋酸钙联合生理钙透析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60例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透治疗伴有高磷血症的患者分为试验组(醋酸钙)和对照组(碳酸钙)各30例,分别接受8周治疗。治疗4周和8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第4周和第8周,与试验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磷及钙磷乘积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血钙、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时的校正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及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醋酸钙联合生理钙透析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高磷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碳酸钙D_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7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53例采取碳酸钙D_3治疗,研究组5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复方α-酮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清AKP、ALB水平及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7.04%较对照组64.15%高(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AKP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ALB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96%与对照组11.32%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WHOQOL-100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复方α-酮酸+碳酸钙D_3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其血清AKP、ALB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张倩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0):1617-1618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尿毒清颗粒对其微炎症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抽取86例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全部患者服用α-酮酸片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贫血等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BUN以及Scr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可使其微炎症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个性化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9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则进行个性化饮食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评估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两组的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血磷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上述各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纠正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