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卒中护理单元护理更能体现专科护理特点,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脑梗死病人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之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人员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功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和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上肢肌力、肌张力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的规范性护理;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肌张力、肱三头肌肌力水平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和Lovett分级法评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末及第3周末测定两组患者肌力和肌张力水平,比较两组肌张力。结果:治疗3周后,干预组肌力增长幅度和肌张力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改善卒中患者早期上肢肌张力及肌力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汪莉  高明跃  杨蓉  关敏 《华西医学》2012,(11):1694-1696
目的观察对比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12月期间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按照发病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病5 d以内急性期入院者为试验组,5 d以上入院的超过急性期者为对照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予以相同的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的Rakin量表MRS评分来进行功能评定。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生活能自理人数分别占25%、13.6%,能部分自理的人数分别占56.8%、40.9%,试验组肢体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中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特别是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家庭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为了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使其恢复肢体功能,最终达到自我照顾的能力,早期康复护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卒中单元内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伯霞  柳文清  武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5):1411-1412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内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康复组给予体位护理、肢体被动活动、坐位训练、床上训练及神经肌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治愈率15%,好转率80%,致残率5%,平均住院21d;对照组治愈率5%,好转率15%,致残率80%,平均住院3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开展卒中单元内的早期康复训练可降低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永花  李琪  张福娥 《现代护理》2007,13(18):1741-1742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探讨有效降低卒中患者致残率的方法。方法将103例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早期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用Barthel氏(AD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做出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入院4周后与常规组比较ADL评分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与指导能明显改善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40例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经I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疾病谱的变化及致病菌的变异给消毒灭菌带来了新挑战,为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我院供应室在加强物品清洗工作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40例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探讨有效降低卒中患者致残率的方法.方法 将103例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早期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用Barthel氏(AD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做出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入院4周后与常规组比较ADL评分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与指导能明显改善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index)评定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做出评价。结果患者住院4周时两组比较,Barthel指数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单元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单元治疗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训练,治疗4周后采用Bru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ru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FMA及MBI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在Bru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FMA及MBI评定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卒中单元模式下整体护理对中风病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中风病人共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同时给予中医整体护理,各组治疗时程均为2周。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水平;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30d、60d不同时点的指数变化,比较各组之间疗效差异。[结果]两组病人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提高,但研究组提高更明显。[结论]中医整体护理对中风病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2005年1月~2005年6月,我们对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59例,女41例,41~69岁,平均54.2±2.6岁。脑出血42例,脑梗塞58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脑卒中偏瘫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肢体活动能力(Fuel-Meyer)评分。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NIHSS、ADL及Fue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ADL及Fue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缺损和肢体功能情况,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升了临床整体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分成2组,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提高的幅度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常规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观察组给予卒中单元模式护理,干预1个月,入院后成立专业的卒中单元护理小组,科学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包括:①科学评估患者情况,给予相应营养支持;②待患者病情稳定,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如脑卒中知识讲座、指导预防摔倒和误吸等;③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④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制定肢体康复、吞咽功能康复、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及中医理疗,并加强出院随访。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检测血清内脂素、脂联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估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状态,并记录患者临床转归、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内脂素、脂联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NIHSS、FMA、HAMD、MBI评分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1个月后的内脂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NIHSS、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脂联素水平、FMA、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1个后内脂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NIHSS、HAMD评分均更低,脂联素水平、FMA、MBI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94.44%)、患者护理满意度(98.15%)均高于对照组(75.00%、80.56%),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促进神经损伤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心理抑郁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肢体功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持续时间为1年。对两组护理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身体状态、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可有效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应用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体位疗法、感觉刺激输入、患肢肌张力锻炼等。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肩手综合症、脚外翻等后遗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卒中单元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提高疗效、稳定心理、减少后遗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