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优化急诊STEMI患者诊治流程,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方法:成立品管圈,对现有急诊STEMI患者诊治流程各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因素并进行改善。结果:品管圈活动后,10 min心电图描记、30 min口服给药达标率由活动前的89.28%、64.29%分别提升至100%、93.33%,STE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由原来的(132.00±112.58)min缩短为(69.00±40.2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质圈活动,能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积极性,规范工作行为,改善工作质量,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为患者的救治赢得最佳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在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1)有形成果急诊医师查体时间由改善前的34.41 min缩短为3 min,患者外出检查平均用时由改善前的22.18 min缩短为10 min,采血到出结果的平均时间由改善前的22.18 min缩短为12min,目标达率为112%,进步率为45.1%.(2)无形成果:小组成员在品管手法、荣誉感、责任感、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小组成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的作用。方法以2016年1月-6月在某三甲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并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差别及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就诊时间由活动前的153.80 min降到了活动后87.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成员的责任心、自信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等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了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院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现状,为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提供依据。方法查阅2012年1月—2013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经绿色通道转入导管室或CCU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病案,记录各抢救环节时间分布及急诊总停留时间。结果 1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33例转入导管室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其中101例(75.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时间要求,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为A级的有47例(35.3%),B级54例(40.6%)。结论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运行状况良好,但患者院外时间延误过长,急救中心与急诊科以及急诊科与心内科间的配合不良,缺少进入医院到首次球囊扩张时间监控及反馈,急诊护士在绿色通道运行中需加强各单位的沟通和协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缩短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的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通过QCC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科的停留时间进行改进,观察QCC开展效果。结果:开展活动前后平均急诊抢救时间及接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QCC活动后圈员能力明显提高。结论:QCC可缩短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科的停留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急诊凝血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检验服务质量。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5月,医院检验科成立品管圈,开展"提高急诊凝血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合格率"的主题活动,利用品管圈手法,对引起急诊标本周转时间合格率低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比较改善前后标本周转时间合格率,评价本品管圈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改善后实验室周转时间合格率由原来的84.66%提高到93.94%,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的目标达标率为104.39%,进步率为10.96%,达到了预期目标。圈员对品管圈的认识、质量改善手法应用都有一定程度提高。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急诊凝血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合格率,提高检验检测的效率和检验的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规范急诊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评价与改进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工作改善前后合格率情况。结果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合格率由改善前的82.99%提高至改善后的95.9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合格率,规范了转运交接管理程序,增强了护理人员对转运交接的风险意识,保证了患者转运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持续改进理念、团结协作与创新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合格率,保证临床治疗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品管圈,对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环节进行改善。结果: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合格率由21.20%提高到8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充分发挥人员积极性,规范工作行为,改善工作质量,提高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于2014年4月实施品管圈护理干预,选取2014年4月—2014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入院心电检查时间、心内科会诊时间、使用溶栓药物时间、患者入导管室时间。结果观察组入院心电检查时间、心内科会诊时间、使用溶栓药物时间、患者入导管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应用于临床抢救护理实践中,能够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滞留时间,优化急诊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6.67...  相似文献   

11.
汪叶 《当代护士》2017,(12):180-18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病史汇报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病史汇报合格率"为活动主题,对本院内科系统护士就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病史汇报合格率现况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病史汇报合格率由83.5%提高到95.4%,进步率达14.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心功能衰竭护理病史汇报合格率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于2016年3~9月在本院精神四科十三病区开展品管圈活动,确立"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为本次活动主题,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精神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情况及圈活动的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本科室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由68.9%提升至91.1%;圈成员的凝聚力、协调沟通能力、活动信心和责任荣誉较前提升。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不仅大幅提高了精神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制定了工作标准化流程,同时护士也学会了用品管圈手法去改善质控,提高了圈员们的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中建设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的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10年11月开展急诊PCI以来,由传统模式接诊,并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传统模式组;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后,经绿色通道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急诊PCI术成功率、病死率、门-球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绿色通道组可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门-球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可减少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改善左室射血分数(P〈0.05,P〈0.01),但在手术成功率、病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基层医院可成功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安全、有效地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痰培养标本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改进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质量"为活动主题,应用品管圈方法解决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问题,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痰培养标本的送检率与合格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与合格率分别由65.9%与45.1%提高到80.2%和81.2%,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改进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留取质量,提高痰培养标本送检率与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活动在提高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为活动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医疗器械的过程以及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的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而且提高了员工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缩短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时间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主题选定后进行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分析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on,D-to-B)延长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D-to-B时间、入医院大门到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确诊到签介入同意书时间、导管室启动到开放时间,入导管室到造影开始时间及D-to-B达标率。结果活动后D-to-B时间明显缩短,中位数由95min下降到85min,D-to-B达标率由48.7%上升到71.1%,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入医院大门到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入导管室到造影开始时间明显缩短,达标率明显提高,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确诊到签介入同意书时间、导管室启动到开放时间改善不明显,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缩短胸痛中心STEMI患者急诊PCI术D-to-B时间,提高其达标率,从而提高患者救治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合格率低的原因进行查检和分析,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合格率由改善前的20.9%提高至改善后的63.2%。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持续推进,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合格率提升,护患及医患关系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精益管理学方法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诊治流程进行再造,观察其对严重创伤患者疗效结果。方法:记录并分析原有创伤患者急诊诊治流程的步骤及耗时、抢救结果、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运用精益管理学方法重新设计严重创伤患者急诊诊治流程,并记录新流程下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抢救结果、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流程改造,危重创伤患者急诊停留时间从72±15分钟缩短为51±18分钟(P0.05),改造后停留时间缩短有统计学意义;创伤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从78%提高到93%(P0.05),患者满意度从65%提高到91%(P0.05)。结论:运用精益管理学方法对严重创伤患者流程再造可减少了危重创伤患者急诊停留时间,使急诊患者滞留现象减少,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完善急诊绿色通道的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值得在临床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的效果。方法通过主题选定,确立以"缩短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为主题,运用PDCA循环法则,针对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制定及对策实施,之后进行效果确认,对显著效果进行了推广。结果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由活动前132 min缩短至活动后8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缩短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命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合格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提高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合格率"为主题,全体圈员按计划、按程序各尽其责开展活动。结果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合格率由28.1%提高到50.14%。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地提高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