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值得临床借鉴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社区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3例。试验组采取家属参与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有家属参与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生活不良行为、服药遵医情况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社区内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62例,对照组60例.干预组按照系统性的社区慢性病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病人生活不良行为、遵医服药情况、降血压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性的社区护理干预使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得到良好控制,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只接受普通门诊的随诊,试验组除坚持门诊的随诊外,还接受每月2~3次的护理干预。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了解1年后2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的认知情况及血压控制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互动式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作用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300例,统计并分析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基本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互动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血压控制,并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均为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护理后观察组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护理前,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通过互动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病预防知识认知及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高血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80例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根据患者血压昼夜波动节律给予调整服药时间,而对照组按传统服药时间给药,观察2年以后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降压显效率为57%,有效率为38%;对照组显效率为41.3%,有效率为37.5%,2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复发再入院15例(15.0%),对照组再入院31例(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掌握人体血压的波动节律和药物分布的时间规律,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可确保全程平稳降压,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果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士优化健康教育对减少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血压及心血管事件的评估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士优化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血压疗效的评估情况,包括指标的改善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依从性。结果:采取护士优化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实施护士优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阶段理论的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64例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庭访视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基于行为阶段理论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血糖进行比较;干预前后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改变阶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试验组服药遵从行为阶段改变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基于行为阶段理论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可较好地改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改变阶段,提高服药依从性,帮助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和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记忆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记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服药情况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老年记忆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认知情况、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高血压知识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压水平、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可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和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院后持续护理干预及电话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和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的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心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200例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出院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健康教育能够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服药依从性,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9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95例,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持续护理1年后的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升高,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同时有助于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的冠心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试验组于出院后的居家康复期内接受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不接受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CQ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处于康复期的冠心病患者群体施以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洛阳市2个社区的老年高血压病病人100例,将一个社区的病人作为观察组,另一个社区的病人作为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并解答疾病相关问题,观察组病人进行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情况,比较两组病人干预6个月后血压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血压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6个月后血压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185-1186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管理的15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社区治疗干预和健康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均比治疗前下降明显,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可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病情,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方式,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结合健康教育对高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归属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采用Moriky-Green服药依从性量表及坚持用药自我效能量表(MASES)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比较2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佳者(82.26%)优于对照组(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07);干预后研究组情境维度及MASE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7、7.310,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3,P=0.012)。结论心理结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效能,有效控制血压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