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伟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18-19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理论指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NOSIE-30和WHOQOL-100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聚焦解决理论指导护理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精神状态[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SAFE)]及生存质量(采用COOP-WONCA功能状态量表)。结果:干预后,两组BPRS、SDSS、SAFE及COOP-WONCA功能状态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有效降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心营"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开心营"康复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护理观察量表(NOSIE-40)评分、抑郁量表(SSPI)评分和卡尔加里量表评分。结果:经干预后,干预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及SSP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退缩及SSP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实施"开心营"康复模式,对其恢复社会功能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加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用Barthel指数表示)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12周、24周的结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12周、2,4周Barthel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NOSIE-3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精神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积极心理评分、精神病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个时期积极心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精神病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心理,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系统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常规精神专科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制定的护理,2组患者分别接受10周护理后,使用积极心理评分表(SRHMS)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表(HEIQ)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RHMS量表与HEIQ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从干预后第4周开始,SRHMS量表评分与HEIQ量表评分结果均显示,观察组患者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的SRHMS量表、HEIQ量表评分分别与评估时间存在交互作用,随时间变化而呈不同变化趋势(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能够帮助其降低病情严重程度,提升积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的效果。方法 2013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对症治疗,按入院先后将13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分别给予为期24周的个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30)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12、2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两组患者的PANSS、NOSIE-30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2(除阳性症状、精神病表现及抑郁)、24周(除阳性症状及抑郁),观察组患者的PANSS、NOSIE-30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0例,训练组给予社交技能训练,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2组患者训练前及训练4、8周时的NOSIE-30、SAFE和社交技能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2组患者训练后的NOSIE-30、SAFE和社交技能评定量表评分均较同组训练前显著改善,且训练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社交技能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应用社交技能的能力,促进患者康复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社区-家庭支持性干预方案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神专科-社区-家庭支持性干预方案,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用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症状控制情况[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认知能力[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社会功能[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社会适应能力[采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SAFE)]、康复状态[采用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生活质量[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护理3个月后,两组BPRS、SAFE、MRSS、SQL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MMAS-8、MoCA、PSP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分为A组(评分≥4分,伴攻击行为)80例和B组(评分<4分,不伴攻击行为)73例。采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对其攻击行为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既往攻击史、BPRS量表总分、思维障碍、敌对猜疑、激惹性及NOSIE-30两个因子分(激惹、精神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关系密切,护理人员应及时收集患者资料,认真评估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尽早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痴呆患者使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CSDD)、功能活动调查表(FAQ)及生活质量量表(GQOL-74),比较干预前后两组MMSE、CSDD、FAQ及GQOL-74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CSDD评分、FAQ评分及GQOL-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戴明华  刘方莹  范继美 《护理研究》2007,21(26):2393-239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研究组给予为期1年的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健康教育和个别心理干预、社会生活职业技能训练、家庭干预等。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 1);NOSIE-3 0总分及总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症状,而且可降低病人的复发率,提高病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NOSIE-30和SDS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NOSIE-30和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观察组NOSIE-30和SD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提高生活技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元化艺术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住院治疗,对照组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娱疗护理,观察组使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多元化艺术治疗,比较干预后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QL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SCL-90及SQL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多元化艺术治疗,在改善其社会功能、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备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促进自知力恢复、提高心理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艺术性情感护理干预(研究组),与未使用艺术情感护理干预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症状自评定量表(SCL-90)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况和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各因子分值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间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评分值的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艺术性情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自知力恢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介导的三阶段服药程序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认知护理介导的三阶段服药程序干预措施,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Mo CA、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Mo CA、MMSE、ADL评分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护理介导的三阶段服药程序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改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德安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分量表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程度差异,使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比较2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使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估患者的症状,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国版韦氏记忆测验、Benton线方向判断测验3种工具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阴性-阳性”症状评分、简明精神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依从率、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精神症状、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均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针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行为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行为量表(WOAS)、护理观察量表(NOSIE-30)总分及各因子分。结果:研究组预见性护理后PANSS、WOAS、NOSIE-3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对照组护理后上述量表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有效,能够提升护理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20例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进行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FMA评分评估肢体运动功能,以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测。结果:干预后3、6个月,两组SF-36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量表评分、ADL量表评估、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与画钟试验(CDT)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MMSE与CDT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认知功能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MMSE、CDT分值与干预前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MMSE、CDT分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