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结合病理免疫组化评价脑胶质瘤侵袭性的研究。方法: 对83 例脑胶质
瘤病人和另外30 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进行常规MRI 和1H-MRS 检查。采集手术病人的肿瘤标本进行免疫
组化分析。结果: 不同分级星形细胞瘤和对照组中正常脑组织之间的Cho /Cr、Cho /NAA 和NAA/Cr 有统计学显
著性差异( P<0.05) 。对少突胶质细胞瘤病人和同级( II 和III 级) 星形细胞瘤病人进行分组对比,前者的Cho /Cr
和Cho /NAA 高于后者( P<0.05) ,但NAA/C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磁共振波谱成像有助于区分同
级别的星型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以及判断星形细胞瘤的分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体素磁共振波谱(MRS)对鉴别低级别胶质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Ⅱ级胶质瘤患者的MRS,其中星形细胞瘤1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4例。比较不同亚型低级别胶质瘤代谢物浓度及其比值的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星形细胞瘤中Cho、Cr的相对浓度以及Cho/Cr、Cho/NAA比值均高于少突胶质细胞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o为鉴别低级别星型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相关影响因素(OR=1.153,95%CI:1.083~1.227,P〈0.05)。结论 Cho的相对浓度是鉴别Ⅱ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检测星形细胞瘤水肿区代谢物变化规律与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3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分为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组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组11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组13例。每位患者术前均行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随后行多体素1H-MRS检查,检测肿瘤水肿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和乳酸(Lac)代谢物浓度,比较3组间肿瘤水肿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平均值变化情况。结果水肿区Cho/Cr比值在LGA组与AA组、GBM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恶性程度越高Cho/Cr比值越高。结论1H-MRS可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的准确性,并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MRS)在诊断脑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126例确诊的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并进行DWI及MRS分析,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别计算患者患侧以及健侧的ADC值,并对NAA、Cho、Cr等在内的肿瘤代谢物值进行计算。结果颅内脑外肿瘤中脑膜瘤患者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P0.05)。脑内肿瘤中脑转移瘤患者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P0.05);胶质瘤患者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P0.05)。脑转移瘤、脑膜瘤、胶质瘤及星形细胞瘤NAA/Cr、NAA/Cho均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NAA/Cr、NAA/Cho水平,而Cho/Cr高于正常脑组织Cho/Cr水平(P0.05);与脑转移瘤和脑膜瘤相比,星形细胞瘤NAA/Cho和NAA/Cr明显升高,而脑膜瘤的Cho/Cr高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P0.05);胶质瘤的NAA/Cr、NAA/Cho水平均低于转移瘤且高于脑膜瘤(P0.05);对于脑转移患者,其中7例Lac峰以及11例LIP峰;对于脑膜瘤患者,其中3例Lac峰、8例Lac和3例Ala峰;对于星形细胞癌患者,其中9例Lac峰、3例Lip峰;对于胶质瘤患者,其中2例Lip峰、6例Lac峰、1例Ala峰。结论磁共振DWI联合MRS对于脑肿瘤患者的检查,不仅对脑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且结合MRI常规检查可对肿瘤的类型进行定性分析,从而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H1-波谱(H1-MRS)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3例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进行MRI平扫、增强、DWI和H1-MRS,分别测量肿瘤的实质部分、坏死囊变区、周边区域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和相对ADC值,同时测量脑胶质瘤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低级胶质瘤(Ⅰ~Ⅱ级)组的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高于高级胶质瘤(Ⅲ~Ⅳ级)组(P<0.01).(2)胶质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ADC值均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67和-0.792,均P<0.01);(3)高级别、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NAA/Cho、NAA/Cr、Cho/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与对侧正常脑组织NAA/Cho、NAA/Cr、Cho/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脑胶质瘤的NAA/Cho、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2和-0.712;Cho/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06.结论 ADC值和H1-MRS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胶质瘤术前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吴珂  游潮 《四川医学》2009,30(3):352-354
目的检测并分析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MRS结果,评价MRS在星形细胞瘤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星形细胞瘤患者共21例进行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检查,分析MRS特点,对MRS测定的代谢物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MRS较其正常侧表现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Cr峰较稳定,MI峰散见升高。Lac峰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明显升高。随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上升,NAA/Cr、NAA/Cho减小,Lac/Cr、Cho/Cr升高。NAA/Cho在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c/Cr在WH03级与4级星形细胞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体素MRS有助于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NAA/Cho、Lac/Cr最具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MRS)应用于临床诊断脑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脑肿瘤的78例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扫描检查,并予弥散加权成像及波谱分析。比较不同脑肿瘤及其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的ADC值,记录不同肿瘤代谢物变化情况。结果脑膜瘤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P0.05);脑转移瘤平均ADC值高于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P0.05);星形细胞瘤平均ADC值为高于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P0.05)。脑膜瘤、脑转移瘤和星形细胞瘤之间ADC值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级星形细胞瘤与III~IV级星形细胞瘤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P0.05),与对照侧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转移瘤、脑膜瘤及星形细胞瘤NA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NA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NAA/Cho和NAA/Cr值明显高于脑转移瘤、脑膜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ADC值本身并不能很好鉴别实性肿瘤,联合应用波谱分析技术,并结合常规磁共振检查可对常见脑肿瘤进行定性分析和恶性程度分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场强高分辨磁共振波谱仪在体观察正常大鼠脑组织及种植C6胶质瘤的代谢及生化改变,以评价高分辨1H磁共振波谱在大鼠脑肿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只体质量200~250 g左右的Wister大鼠分为两组. 正常组:5只;肿瘤组15只,在右尾状核接种C6细胞. 肿瘤组动态观察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改变,并于接种C6细胞后15~20 d采用点分辨波谱法(PRESS: point resolved spectroscopy)行1H磁共振波谱检测. 结果正常组脑组织1H波谱可检出N-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类化合物(Cho),肌酸和磷酸肌酸(Cr+PCr)、谷氨酸和谷胺酰胺(Glu+Gln),脂质(Lip),乳酸(Lac). C6胶质瘤NAA较正常组明显降低,NAA/Cho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NAA/Cr较正常组也明显下降(P<0.01),Cho/Cr明显升高(P<0.05),Lac升高. 结论高场强磁共振波谱仪可以准确观察在体大鼠脑组织及C6胶质瘤的1H磁共振波谱. 高分辨1H磁共振波谱的改变早于MRI形态改变,能够对肿瘤的早期代谢及生化改变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9.
多元质子磁共振质子波谱诊断脑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 2D磁共振质子波谱 (MRS)和肿瘤手术切除病理的关系 ,探讨 2DMRS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4例磁共振成像 (MRI)疑为脑肿瘤患者进一步行MRS检查。所有肿瘤均经手术后病理或立体定向组织活检证实。测量 2 .0、3.0及 3.2ppm处的N 乙酰门冬氨基酸盐 (NAA)、肌酐 (Cr)、胆碱 (Cho)峰下面积 ,计算正常脑实质、肿瘤、瘤周NAA/Cr、Cho/Cr、NAA/Cho。 结果 :以对侧正常脑组织作参照组 ,和对侧正常脑组织MRS比较 ,胶质瘤NAA/Cr、NAA/Cho值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Cho/Cr值升高 (P <0 .0 5 ) ,而NAA/Cho值较瘤周水肿区明显下降 (P <0 .0 5 )。脑膜瘤的NAA/Cr值降低 ,但和正常区无显著差异 ,而Cho/Cr值升高 (P <0 .0 5 ) ,NAA/Cho下降 (P <0 .0 1)。尽管瘤体NAA/Cr值低于瘤周 ,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而瘤周Cho/Cr值明显低于瘤内 ,NAA/Cho值高于瘤内 (P <0 .0 5 )。胶质瘤和脑膜瘤NAA/Cr和Cho/Cr无鉴别诊断意义 ,但是胶质瘤NAA/Cho值下降比脑膜瘤更明显 (P <0 .0 5 ) ;脑膜瘤和胶质瘤的瘤周NAA/Cr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Cho/Cr值、NAA/Cho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多元1H MRS检查弥漫性或不均匀脑肿瘤更具优越性 ,对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低级别胶质瘤与脱髓鞘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低级别胶质瘤和22例脱髓鞘病变1H-MRS检查结果,测定和分析病变及对侧正常脑组织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NAA/胆碱(Cho)、Cho/Cr等代谢比率.结果 低级别胶质瘤、脱髓鞘病变与其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NAA/Cr、NAA/Cho和Cho/Cr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低级别胶质瘤与脱髓鞘病变相比,NAA/Cho和Cho/Cr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而NAA/Cr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 低级别胶质瘤和脱髓鞘病变NAA/Cho和Cho/Cr差异具有显著性,可作为1H-MRS 鉴别低级别胶质瘤和脱髓鞘病变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MRS)成像,对各种代谢产物比值在术前评价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4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星形细胞瘤,均在常规MR扫描后,进行MRS成像及普通增强扫描。获得代谢产物曲线,利用分析软件包(function-tool)计算NAA/Cr,Ch/Cr,NAA/Ch,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1例)NAA/Cr,Ch/Cr,NAA/Ch值分别为0.68±0.25(0.24~1.23)、4.87±1.89(2.33~7.99)及0.18±0.11(0.06~0.47)。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0例)NNA/Cr,Ch/Cr,NAA/Ch值分别为0.97±0.42(0.46~2.30)、2.36±1.22(1.14~6.38)及0.45±0.36(0.16~1.71)。结论:MRS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胡丽娟  廖凯兵 《广西医学》2016,(9):1252-1255
目的 探讨3.0T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评价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及肿瘤浸润范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脑胶质瘤患者60例,其中低级胶质瘤28例,高级胶质瘤3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行3.0T l H-MRS检查,检测肿瘤、瘤周区域、正常脑组织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N-乙酰-L-天门冬氨酸复合物(NAA)/Cr、NAA/Cho的比值.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比较,胶质瘤组织总体Cho/Cr比值升高,NAA/Cr、NAA/Cho比值下降(P<0.05);低、高级别胶质瘤组织的Cho/Cr比值也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NAA/Cho及NAA/Cr低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0.05).高级胶质瘤组织Cho/Cr比值高于低级胶质瘤,NAA/Cho比值低于低级胶质瘤(P<0.05);脑胶质瘤瘤组织Cho/Cr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0.05),NAA/Cho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P<0.05).与对侧正常脑组织比较,低级胶质瘤肿瘤周围区域的Cho/Cr比值升高,NAA/Cho及NAA/Cr比值降低(P<0.05),高级胶质瘤肿瘤周围区域的Cho/Cr比值升高,NAA/Cho比值降低(P<0.05).结论 3.OT多体素1H-MRS能反映胶质瘤细胞的生化物质代谢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价胶质瘤病理级别及肿瘤浸润范围,从而可提高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体素2D1~H-MRSI(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1~H-MRSI)-解剖叠加伪彩图在星形细胞胶质瘤恶性程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58例星形细胞胶质瘤的术前多体素2D1~H-MRS检查资料,利用机器自带的Functool(2)spectroscopy-2D Brain分析软件,获得1~H-MRSI-解剖叠加伪彩图,包括Cho、Cr、NAA、Lip或Lac代谢-解剖叠加伪彩图以及Cho/NAA和Cho/Cr相对值分布-解剖叠加伪彩图,观测这些代谢物以及相对值在瘤体内的分布情况,依据上述相对值分布-解剖叠加伪彩图,在其相对值分布最大区分别测定(Cho/NAA)_(max)和(Cho/Cr)_(max).结果 上述代谢物以及相对值在瘤体内分布均呈现出异质性,其中Cho/NAA、Cho/Cr以及Cho在瘤体内呈非均匀性升高,相反NAA和Cr在瘤体内呈非均匀性减低,且这种异质性在恶性程度越高胶质瘤中越明显.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Cho/NAA)_(max)和(Cho/Cr)_(max)比值存在显著筹异性(P<0.01);胶质瘤的(Cho/NAA)_(max)、(Cho/Cr)_(max)相对值与病理级别相关,尤以(Cho/NAA)_(max)相对值反映胶质瘤级别较稳定(相关系数rs分别为0.923、0.802).结论 多体素2D1H-MRSI-解刮叠加伪彩图能间接反映胶质瘤内部肿瘤组织的异质性,依据其所测量(Cho/NAA)_(max)、(Cho/Cr)_(max)在胶质瘤恶性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使用胶质银染色技术对80例胶质瘤进行核仁组织区(AgNORs)定量研究.其中星形细胞瘤49例(星形细胞瘤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25例),室管膜瘤16例(良性室管膜瘤6例,恶性室管膜瘤10例),髓母细胞瘤15例.观察结果表明: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Ⅱ级之间平均每核含Ag—NORs颗粒数相差显著(P<0.05),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及良、恶性室管膜瘤之间平均每核AgNORs颗粒数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提示AgNORs定量研究有助于良、恶性胶质瘤的鉴别,对肿瘤的分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谢昊  高俊  李永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24-25,28
髓内胶质瘤包括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通常为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包括高度恶性的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占髓内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星形细胞瘤占第二位,由于占位特殊性,手术常难以切除干净,术后易复发,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危害,多数学者寻求更为彻底的治疗方式的同时也对髓内胶质瘤的基础发病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刻了解髓内胶质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对理解髓内胶质瘤的发病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髓内胶质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星形细胞瘤的3T MRI 3D多体素1H-MRS表现,通过分析NAA,Cho,Cr,Lac and Lip,NAA/Cr,NAA/Cho,Cho/Cr比值变化,初步探讨脑星形细胞瘤1H-MRS术前分级诊断及与其病理级别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MRI资料,其中高级别脑星形细胞瘤组28例,低级别脑星形细胞瘤组17例。通过计算NAA/Cr,NAA/Cho,Cho/Cr等比值,分析脑星形细胞瘤波谱表现及高低级别组间差异。结果脑星形细胞瘤肿瘤组织与对照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ho,Cho/Cr,NAA/Cr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AA/Cho、NAA/Cr比值在高低级别脑星形细胞瘤瘤周近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AA/Cho、NAA/Cr比值在高级别脑星形细胞瘤和低级别脑星形细胞瘤的肿瘤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瘤体区NAA/Cho比值与肿瘤的级别呈负相关(r=-0.542,P0.05),NAA/Cr与肿瘤级别负相关(r=-0.502,P0.05),Cho/Cr比值与肿瘤的级别呈正相关(r=0.420,P0.05)。结论 3D多体素1H-MRS能够为术前肿瘤分级提供定量诊断依据,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级别与其代谢物比值有相关性,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氢质子二维化学位移成像波谱技术在评价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脑胶质瘤36例,用二维化学位移成像氢质子波谱技术,SE序列行1H-MRS检查,波谱VOI包括肿瘤区、肿瘤周围水肿区或肿瘤周围无水肿区、对侧正常脑组织区,获得不同区域代谢物变化.结果 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胶质瘤肿瘤组织和肿瘤周围水肿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周围水肿组织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胶质瘤肿瘤组织和肿瘤周围无水肿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周围无水肿组织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Cho/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二维化学位移成像波谱技术能为脑胶质瘤分级、瘤周侵犯情况及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证据,且时间分辨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20例,高级别胶质瘤13例,行磁共振成像及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观察各种代谢物的浓度及Cho/Cr、Cho/NAA比值。结果:(1)肿瘤实质区Cho/Cr、Cho/NAA值及瘤周水肿区Cho/Cr值: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瘤周水肿区Cho/NAA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级别胶质瘤10例和低级别胶质瘤2例内可见Lip峰。结论:氢质子波谱成像术可用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  相似文献   

19.
质子磁共振波谱对颞叶癫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质子波谱(H MRS)对颞叶癫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人和18例颞叶癫癎病人进行1H MRS采集,并定量分析了癫痫病人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复合物(Cho)等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癫癎病人致癫灶NAA峰以及NAA/(Cho cr)、NAA/Cr和NAA/Cho比值低于病灶对侧,亦低于健康对照组.正常对照组NAA/(Cho Cr)值平均为0.78,双侧差别小于0.07.我们以NAA/(Cho Cr)值<0.68和双侧NAA/(Cho Cr)比值的差别>0.07为判断标准,18例颞叶癫癎病人中,16例为单侧MRS异常,2例为双侧异常.结论:质子磁共振波谱能无创性探测脑组织内生化及代谢改变,是诊断颞叶癫癎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7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和恶性变中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ABC法)分别检测胶质瘤Ⅰ~Ⅱ级20例,Ⅲ、Ⅳ级各20例;另外随机选取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各15例;同时取正常脑组织1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P73蛋白的表达在Ⅰ~Ⅱ级胶质瘤组和正常脑组织无显著性差异(X2=0.818,P>0.05),Ⅲ级胶质瘤组和正常脑组织有显著性差异(X2=5.011,P<0.05),Ⅳ级胶质瘤组和正常脑组织有显著性差异(X2=6.229,P<0.05),Ⅰ~Ⅱ级胶质瘤组和Ⅲ、Ⅳ级胶质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室和管膜瘤与正常脑组织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母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547,双侧P=0.051,单侧P=0.040).结论①P73蛋白的表达在肿瘤的病理分级间有明显差异,随分化程度低而表达率增高,说明了P73基因可能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和恶性变;②除胶质母细胞瘤外,其它细胞类型的胶质细胞瘤中的P73的表达均与正常脑组织无显著性差异;③人胶质瘤组织中可能是DNNp73表达占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