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介绍了41例肝移植后经PTC诊断的胆系合并症之US所见,均在PTC前一周内作了US检查。经PTC诊断的胆系合并症最多为吻合口及非吻合狭窄(26例,63%);还有与胆系内涵管狭窄有关的问题(6例);胆总管冗长(3例);胆瘘(3例);结石(2例);残余胆囊管脓肿(1例)。有以下之一个或更多的声象改变考虑为阳性: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口径小于7mm;肝内或肝下积液及胆道内结石。作者见到,胆道狭窄者(26例)中16例US见有异常,6例胆系内涵管闭塞者2例US见有异常;1/3胆道冗长者US见有异常,3例胆瘘1例见有US异常;2例胆道结石1例见有US异常;证实为残余胆囊管脓肿者US见胆管周围积液。在41例病人中22例US见有异常(敏感性为54%),19/22(86%)US仅见胆道扩张,余19例PTC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介入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发生并发症的频次和类型。资料与方法对292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狭窄的30例患者分别行胆道球囊扩张术、胆道引流术和胆道支架置入术,观察术中反应、术后临床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B超和复查胆道造影表现。结果 3例(10.0%)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3例(10.0%)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行气囊扩张术和胆道引流后痊愈。8例(26.7%)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患者气囊反复扩张胆道狭窄段后,7例狭窄纠正而获得痊愈。14例(46.7%)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患者中12例(40.0%)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2例(6.7%)T形管引流口段狭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30例患者(100.0%)术中均感疼痛,其中12例(40.0%)疼痛剧烈。2例(6.7%)术中发生出血,其中1例再次行肝移植。27例(90.0%)术后胆管仍再狭窄,需反复多次成形。2例(6.7%)治疗后狭窄持续存在而再次行肝移植,其中1例曾置入胆道支架,另1例直接行二次肝移植。结论疼痛、再狭窄是经皮肝穿刺胆道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常见并发症,术中预防大出血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敖国昆  李虎城 《放射学实践》2007,22(11):1208-1210
目的:探讨经T型管及其窦道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252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狭窄的26例患者分别行胆道气囊扩张术、胆道引流术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果:3例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3例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经气囊扩张术和胆道引流后痊愈.6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患者,气囊反复扩张胆道狭窄段后,5例狭窄纠正而获得痊愈;1例气囊扩张治疗后出现肝内血肿,再次行肝移植.12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的患者,经反复球囊导管扩张后,10例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1例置入胆道支架,后因支架管阻塞而再次肝移植;1例治疗后狭窄仍存在,黄疸无缓解而再次肝移植.2例T型管引流口段狭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结论:经T型管及其窦道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血管与胆管并发症介入治疗初探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和胆管造影诊治肝移植术后血管及胆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46例原位肝移植术后B超提示血流速度不畅或频谱异常,下肢水肿或黄疸的患者16例,进行腹腔动脉造影10例次,下腔静脉造影并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6例次,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并支架置入2例次,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并引流4例次。结果:肝动脉血栓形成2例,1例经溶栓治疗后部分开通;肝动脉狭窄4例,1例球囊扩张后狭窄减轻;所有下腔静脉和门静脉阻塞或狭窄行球囊扩张及置放支撑架后临床症状好转,4例胆管狭窄和吻合口瘘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PTCD)治疗后黄疸减轻。结论;对肝移植术后出现的血管和胆管并发症,血管造影和胆管造影不仅可明确诊断,而且能同时工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后血管胆道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肝移植后胆道、血管并发症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肝移植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其中肝动脉狭窄8例,行肝动脉造影及溶栓治疗;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狭窄2例,行内支架置入术;胆瘘及胆道狭窄8例,行PTCD治疗。结果:胆道并发症8例,PTCD治疗后症状消失;肝动脉狭窄8例,溶栓后肝动脉完全开放6例,1例血流部分开放,1例肝动脉血流未恢复再次肝移植治疗;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狭窄2例内支架置入术后下腔静脉梗阻及肝肿大症状消失。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肝移植后胆道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评价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5年10月肝移植术后发生的6例胆道并发症的相关资料,其中胆总管狭窄2例、胆总管狭窄并胆瘘1例、胆瘘1例、胆汁瘤2例.结果 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治疗5例,放置胆道支架1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可减少再手术创伤,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9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T型管胆道造影、CT和MRI检查诊断胆道狭窄伴胆泥形成39例,38例介入治疗后胆道梗阻症状明显缓解;1例介入治疗后胆道梗阻症状未明显改善,后行外科胆管修补术。结论:T型管胆道造影或直接经皮胆道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最高,放射介入和内镜介入技术对其均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间16 3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情况。 结果  16 3例其中行肝叶切除 5 9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5 3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U形管引流 5例 ,胆肠吻合 肝叶切除或胆总管取石 92例。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整形 6 6例。术后残留结石 31例 ,术后经胆道镜取石 16例 ,其余 15例中有 7例再次手术行肝叶切除治愈。有 18例术后常有上腹隐痛或发烧。 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常需要联合手术治疗 ,去除病灶 ,解除梗阻 ,畅通引流是外科的治疗原则。三者缺一不可 ,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常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叶纤维化、肝萎缩和肝胆管狭窄并存。手术必需切除病变肝叶 ,狭窄整形及胆肠内引流联合进行  相似文献   

9.
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总结采用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初步经验。方法对4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患者行球囊扩张、经动脉溶栓、内支架置入术。结果1例肝动脉狭窄的患者经球囊扩张后临床症状缓解;3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动脉溶栓后即刻肝动脉血流得到恢复;1例患者溶栓后3d发生吻合口出血,置入带膜支架,症状缓解,1d后肝动脉再次闭塞,2周后行第2次肝移植。结论采用介入方法对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谨慎实施,以避免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两例有显著移植肝吻合口狭窄的病人施行了PTA治疗。例1,女,22岁。外伤性肝破裂施行常位肝移植,作捐赠肝总动脉与受者肝动脉之端-端吻合及胆道重建。术后35天出现明显的胆道吻合口瘘需手术缝合。肝脏酶持续升高及彩色多普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MSCT在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 8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因临床和生化检查可疑胆道并发症行MSCT增强检查.胆道并发症的确诊依据为直接胆道造影69例、移植肝病理11例、肝管空肠吻合术3例.分析CT诊断胆道并发症的能力,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刚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用x2检验比较胆管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的CT特征.结果 83例中,62例(74.7%)证实有胆道并发症,其中胆管吻合口狭窄32例,非吻合口狭窄21例,胆管结石16例(12例合并胆管狭窄),胆总管吻合口漏5例,胆汁瘤4例(合并胆管狭窄)、胆源性肝脓肿2例(合并胆管狭窄).CT诊断胆管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86.7%、89.2%、92.3%和83.9%.CT对胆管结石、胆总管吻合口漏、胆汁瘤、胆源性肝脓肿均能正确诊断,无漏诊和误诊.非吻合口狭窄表现为胆管不均匀扩张的发生率(71.4%,15/21)显著高于吻合口狭窄者(25.0%,8/32;P<0.01),而肝外胆管扩张(33.3%,7/21)和胆管均匀扩张(14.3%,3/21)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吻合口狭窄者(84.4%,27/32和68.8%,22/32;P<0.01).非吻合口狭窄肝动脉缺血的发生率(66.7%,14/21)明显高于吻合口狭窄者(15.6%,5/32;P<0.01).结论 MSCT对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还可初步诊断胆管狭窄类型;肝动脉缺血是胆管非吻合口狭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58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中,术后并发症共发生22例(37.9%),其中并发大量腹腔积液8例、感染6例、胸腔积液3例、胰腺炎2例、肝功能衰竭2例、胆漏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3.45%),结石残留率为8.6%.存活56例中,疗效优者32例(57.1%),良者18例(32.1%),差者6例(10.8%),总体优良率为89.3%.结论 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效果显著,结石残余率低,是治疗此类结石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道5例胆囊颈或胆囊管的大块结石引起的肝外梗阻,并形成胆管-胆管瘘。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可清楚显示出这种瘘道。瘘道分为(1)胆囊-肝总管瘘和(2)胆囊管-肝总管瘘两利类型。 Mirizzi综合征是大结石嵌顿胆囊颈或胆囊管并引起肝外梗阻的疾病。引起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解剖学基础是胆囊管较长、其与肝总管汇合部低;胆囊管与胆总管有一平行段(有时甚至是部份重迭)胆囊管与胆总管平行段合为一个共同壁。也曾有报告指出这种综合征可继发于术后胆囊管残端结石。发病机理是结石嵌顿引起与肝总管邻近的胆囊颈部慢性炎症,胆囊逐渐趋向水平位,结石逐渐增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狭窄的球囊扩张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成球囊扩张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狭窄的疗效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总结。方法:100例接受肝移植的病人,对其中16例存在肝内胆管狭窄者均采用经T管球囊扩张治疗,并对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查,T管造影检查,T管引流量的检查,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6例病人中14例球囊扩张成功,2例扩张无交,未发生与球囊扩张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期间6例保持通畅,4例分别于扩张1,2,4个月后出现再狭窄,均再次行球囊扩张治疗,5例病人死于肝动脉狭窄引起的肝功能衰竭。结论:球囊扩张治疗对于肝移植后肝内胆管狭窄是一种有效而且相对安全治疗方法,对于再狭窄者,再次进行球囊扩张仍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胆外瘘是胆道手术后最严重的直接并发症之一。作者报告了7例术后并发胆外瘘经内窥镜行括约肌切开术(简称ES)治疗成功者。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4~83岁,均在做ERCR同时结合ES用于术后并发胆外瘘的治疗。手术与ES间隔时间12天~4个月,所有病例均完成了选择性胆道套管插入。只有3例(43%)胆外瘘在X线摄影下可见,余者经超声、CT和亚氨二醋酸衍生物同位素扫描证实。全部病例ES均获成功,胆外瘘在3~5天治愈。作者指出,遗漏胆石是胆道手术后并发胆外瘘的主要原因。肝脓肿和包虫囊肿引流术后并发胆外瘘时有报道或许是因为此时胆汁充盈在肝残腔较其通过Vater氏乳头更容易。良性乳头状狭窄或功能不全也可能是其原因。胆道远端胆汁引流通  相似文献   

16.
胆管空肠Roux - y吻合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胆肠内引流术式 ,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及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等 ,但术后需再手术者临床上经常遇到。本文报告术后症状复发再手术患者 2 0例 ,就其再手术原因及预防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38~ 6 6岁 ,平均 5 2 3岁。首次因肝内胆管结石 (15例 )、胆总管良性狭窄 (5例 )行胆管空肠Roux y吻合术。再次手术。首次手术时间 1~ 2 4年。复发症状主要为反复右上腹痛 ,畏寒发热、黄疸等。手术次数最多者达 5次。再次手术前主…  相似文献   

17.
肝脏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病因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快速完成供肝切取 ,减少热缺血时间 ,尽量保留腹腔干及各分支 ,以最大限度减少动脉丢失 ,充分进行胆道灌洗 ,尽量排尽肝内残留胆汁 ;手术过程中 ,门静脉开放后 ,立即用肝素盐水加压冲洗并夹闭供体肝动脉 ,使肝动脉重建前肝素化 ;术后防止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减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采取经胆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结果 本组 36例患者 ,术后 4例 (11 1%)发生非吻合口胆管狭窄 ,2例痊愈 ,1例症状缓解 ,1例死亡。结论 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发生主要与动脉丢失、冷 /热缺血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胆汁毒性损伤、免疫损伤、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处理方法目前主要为经胆管球囊扩张术 ,严重者往往需要二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对1999年10月~2005年6月53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管并发症,使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治疗4例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5例次。手术均取得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其远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静脉、下腔静脉梗阻的诊断及介入治疗技术.方法 在831例原位肝移植(OLT)、26例活体肝移植(LDLT)患者中,共有11例在移植术后2~111 d经血管造影证实为肝静脉、下腔静脉梗阻并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肝静脉吻合口狭窄或闭塞5例、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5例、肝静脉狭窄伴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11例中,5例为成人OLT、4例为LDLT、2例为儿童减体积OLT,介入治疗前9例接受了肝脏CT、2例接受了MR增强扫描.术后随访患者肝肾功能指标、临床症状及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流状况.对1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介入治疗技术要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前后梗阻两端静脉压力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11例患者,CT或MR检查均可明确显示肝脏淤血范围、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梗阻部位及程度;其中4例肝静脉梗阻和5例下腔静脉梗阻者行支架植入治疗,1例肝静脉梗阻者行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扩张术(PTA),1例肝静脉伴下腔静脉梗阻者,行肝静脉PTA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介入治疗手术均成功.术后检测梗阻两端静脉压力差为(2.9±1.7)mm Hg(1 mm Hg=0.133 kPa),较术前(16.5±4.1)mm Hg明显下降(t=11.5,P<0.01).术后10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肾功能恢复;1例肝功能恶化,于术后第9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术后随访9~672 d,2例肝静脉PTA治疗者术后1个月内发生血管再狭窄,支架植入治疗者未发生再狭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架植入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CT或MR对明确肝淤血范围及静脉梗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C和PTC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MRC与PTC在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或影像学证实并同时行MRC和PTC的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 16例 ,其中 ,胆管癌 9例 ,转移癌 4例 (结肠癌 2例 ,胆囊癌 1例 ,胃癌 1例 ) ,肝门部肝癌 3例。分别在MRC和PTC图像上测量梗阻远端扩张的左、右肝管的宽径、狭窄段长度 ,计算并判断是否完全梗阻及其正确率。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和 χ2 检验。结果 :MRC和PTC在显示扩张的左右肝管上无差异(t =1.2 7,P >0 .2及t=1.3 3 ,P >0 .2 ) ,MRC评价胆管狭窄长度和PTC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t =3 .3 1,P <0 .0 1)。MRC判断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明显低于PTC( χ2 =8.5 0 ,P <0 .0 0 5 )。结论 :MRC可很好的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程度 ,判断狭窄部位。但对狭窄程度的评估存在夸大效应。PTC不仅可评价肝内胆管扩张情况 ,并能准确测量狭窄段长度 ,判断狭窄部位是否完全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