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β(主要是TGF-β1)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致肝纤维化的细胞因子.TGF-β要发挥生物学作用,必须与其受体结合.TGF-β受体(TBR)的改变是TGF-β功能异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细胞增、分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本文阐述了转化生长因子β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对Ito细胞、成纤维细胞肝细胞等合成细胞外间质的影响,综述了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几种不同类型的转化生长因子β所起的作用,分析了转化生长因子β诱发肝纤维化的始动机制,并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其形成过程受到众多细胞因子的调节。TGF-β是体内分布最广泛的促纤维化介质,他不仅调节正常组织损伤后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而且调节病理性纤维化的ECM的沉积,不仅影响ECM的量还影响其构成。阐明特定的介导TGF-β对ECM的信号通路的细节是理解它在病理性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和制定有效治疗的关键。本文仅就肝纤维化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近年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TGF-β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肝损伤期间ECM的沉积和降解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肝星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缺陷型TGF β1 Ⅱ型受体表达质粒在大白鼠体内阻断TGF β1 的作用后对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运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人的含有细胞外结合区、跨膜区和少量细胞质区的缺陷型TGF β1 Ⅱ型受体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经脂质体包埋后 ,通过腹腔注射将其导入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体内 ,观察其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早期接受缺陷型TGF β1 Ⅱ型受体表达质粒治疗的大鼠 ,其血清透明质酸 (HA)、层黏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 C)的水平均比模型组低 (P <0 .0 1) ,晚期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病理形态学的观察方面 ,早期、晚期运用缺陷型TGF β1 Ⅱ型受体表达质粒进行治疗 ,均可使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 (P <0 .0 1)。结论 在肝纤维化形成的早期应用缺陷型TGF β1 Ⅱ型受体表达质粒进行治疗可以预防肝纤维化的形成 ,而晚期应用只能阻止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 ,尚不能有效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是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致肝纤维化的细胞因子之一,HSC(肝星状细胞)和受损的肝细胞能自分泌和旁分泌TGF-β,使其呈正反馈性增加,从而加重肝纤维化的进程。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肝纤维化形成中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其信号传入依赖于受体后信使分子-SMAD蛋白来完成。Smad7是TGF-β/SMAD信号传导中重要的负性调节因子,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深入研究Smad7有助于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理解,为探索新的基因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Smad7在TGF-β信号通路中及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就其在抗纤维化中的前景予以展望。1 TGFβ特性及功能TGF-β属生长因子家族,哺乳动物存在3种亚型(TGF-β1~3),在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凋亡及…  相似文献   

7.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转基因治疗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 (HSC)转化成为肌成纤维母细胞 (MFB) ,进而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 ,导致ECM代谢失衡。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是HSC向MFB转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促进因子。它既抑制肝细胞的再生 ,又促进肝细胞凋亡。因此 ,抑制 (TGF) β生成 ,阻断TGF β的信号转导 ,才有可能从“源头”上中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以TGF β为靶因子的抗肝纤维化转基因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一、抑制TGF β的产生HSC被TGF β激活后 ,自身也能表达TGF β ,在自分泌和旁分泌双重作用下 ,上调T…  相似文献   

8.
TGF-β及Smad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是致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Smad蛋白参与TGF-β细胞内信号转导。本综述近年国外在TGF-β跨膜信号转导及其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介绍TGF-β与Smad的结构、生物学活性、信号转导方式,两与肝纤维化形成机制及相应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
抗TGF-β受体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维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被认为是HSC活化最有效的刺激因子.拮抗TGF-β的作用已成为抗纤维化治疗策略的重要目标.此文就TGF-β受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近几年针对该受体的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以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免疫性肝纤维化胶原纤维合成和TGF-β1mRNA的影响。方法:将BABL/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氧化苦参碱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和氧化苦参碱治疗组每周静脉注射1次刀豆蛋白A,共20W。氧化苦参碱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30mg/kg、60mg/kg。共20W,分别于注射刀豆蛋白A后5、12和20W取血低温保存;并每次处死1批小鼠取肝脏组织液氮低温保存,常规HE染色、Van Gieson胶原纤维染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肝内纤维组织含量。抽提小鼠肝脏组织总RNA,RT-PCR方法扩增检测肝组织内TGF-β1、β-actin。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扫描扩增产物的灰度值,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计算相对表达量。结果:氧化苦参碱治疗组血清ALT含量及肝组织内炎症活动度、纤维含量均低于阳性对照组,而且呈剂量依赖性,TGF-β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结论:氧化苦参 碱有减轻小鼠肝脏炎症活动度并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而抑制小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对4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人肝组织进行了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时检测其中21例血清TGFβ1及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原肽(PⅢP)水平。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TGβ1血清水平上升,肝内表达逐渐明显,二者呈正相关;TGFβ1的血清水平及肝内表达HA、LNⅣ-C、PⅢP四项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传导机制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分子基础及其调控机制有一定的研究,已知它控制诸多细胞生命过程,如细胞增殖、凋亡、识别、分化等。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β/Smad信号传导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分化、增殖及合成胶原蛋白方面起极其重要作用,现就有关TGFβ/Smad信号传导分子机制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化生长因子β是多肽生长因子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在肝纤维化过程中,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贮奚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促进胶原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合成。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可能是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最重要的病理特征 ,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受诸多因素调控。细胞—细胞因子—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 ,TGF - β)作为一族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多肽在肝纤  相似文献   

15.
曲颖  宗蕾  陆伦根 《胃肠病学》2008,13(11):692-695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活化HSC、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沉积等作用。TGF-β-Smad信号通路是TGF-β发挥生物学效应的主要通路,其分子组成和分子调节复杂,与其他信号通路存在广泛交互影响。深入研究TGF-β-Smad信号通路可进一步阐述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HSC的增殖活化及凋亡 当肝脏受到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的刺激时,HSC增殖并激活,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 MFB)”,表达a-平滑肌动蛋白(a-smooth muscleactin, a—SMA)、合成ECM等。Gress一fier等[1]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HSC激活的“三步级联反应”模式。(1)炎症前期阶段,肝细胞受损后释放丝裂原,旁分泌作用于HSC从而引起HSC增殖,且肝细胞丧失接触抑制。(2)炎症阶段,活化的kupffer细胞、巨噬细胞及血小板释放细胞因…  相似文献   

17.
研究证实,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肝纤维化的细胞学基础,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促肝纤维化的关键细胞因子,慢性肝损伤时TGF-β1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形式促进HSC活化,使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MFB)转化并生成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导致肝纤维化。TGF-β1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可参与炎症、组织修复、肿瘤发生等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而发挥相应作用。  相似文献   

18.
TGFβ1信号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活化HSC、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其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文章通过TGFβ1信号转导对HSC的作用来阐述TGFβ1信号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燕  刘宝源 《肝脏》2001,6(2):134-135
肝纤维化是继发于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性反应 ,以细胞外基质 (ECM )在肝内过量沉积为病理特征。肝纤维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现已证实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事件是 :由损伤所引起的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及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从而大量合成各种细胞外基质蛋白 ,沉积于肝脏最终导致肝纤维化。本文就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及调控对近年来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有关进展作一简介。一、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ECM的产生HSC是肝脏间质细胞之一 ,位于肝细胞与窦内皮细胞间的Disse腔内。正常时呈静止状态 ,…  相似文献   

20.
激活素和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扼要综述了激活素致纤维化作用机制。抑制激活表达可能是防治肝纤维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