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退黄汤对急性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2例急性淤胆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雏生素K1、茵栀黄静脉点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退黄汤治疗,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两组比较,P〈0.05。结论:活血退黄汤具有明显退黄,改善肝功能效果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退高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符舍诊断标准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退高黄汤治疗组和茵栀黄注射液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使用维生素、能量合剂等,治疗组予退高黄汤治疗;对照组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结果:退高黄汤能改善肝功能,促进黄疸消退,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总有效率为93.4%,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总有效率为72%。结论:退高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凉血祛瘀退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甘草酸二胺、苦黄注射液、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凉血祛瘀退黄汤;10天为1疗程,2~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6例中,治愈19例,占52.78%,有效15例,占41.67%,无效2例,占5.56%,总有效率94.45%,平均治疗时间为28.5天,临床应用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34例中,治愈10例,占29.41%,有效16例,占47.06%,无效8例,占23.53%,总有效率76.4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凉血祛瘀退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赵玲  马羽萍  黄小正 《陕西中医》2007,28(10):1325-1327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退黄类中药配伍治疗湿热阻滞型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常规配中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大黄、栀子、金钱草、白茅根、柴胡、郁金、丹皮、赤芍等)治疗淤胆型肝炎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湿热阻滞型淤胆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夏澍  王江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55-2355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中药合思美泰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中西医结合组和纯中药组随机分组治疗淤胆型肝炎各30例,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3.3%,而纯中药组73.3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两者相辅相成,加强了利胆退黄效果。  相似文献   

6.
赤茵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淤疸型肝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善明  黄彬  邓鑫 《陕西中医》2008,29(5):564-566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赤茵退黄汤(赤芍、茵陈、虎杖、绞股蓝、垂盆草等)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3.7%、71.4%(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赤茵退黄汤治疗重度淤胆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观察清肝活血退黄汤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将91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清肝活血退黄汤每日1剂煎服,6周后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42%,对照组总有效率65.12%,两组比较P《0.05.指出,清肝活血退黄汤能有效降低各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指标水平,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疏肝活血退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疏肝活血退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志新 《光明中医》2009,24(1):92-93
目的观察淤胆肝方加减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92例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淤胆肝方+门冬氨酸钾镁,茵栀黄,维生素C、B6、K1,三磷酸腺苷,辅酶A,低分子右旋糖酐,熊去氧胆酸),对照组46例(在治疗组西药的基础上加腺苷蛋氨酸).观察4周,结果急性淤胆型肝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86.6%.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46.5%.慢性淤胆型肝炎,治疗组的有效率93.7%,对照组的有效率5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淤胆肝方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茵陈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茵陈退黄汤水煎服,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观测临床症状、肝功能、病原学、B超检测。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显效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痊愈32例,显效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肝功能、B超检查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茵陈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确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侯莉娟  杨丽峰 《陕西中医》2011,32(9):1112-1113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退黄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西药保肝、降酶等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热凉血退黄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凉血退黄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有清利湿热、疏肝利胆、凉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4,(8):1022-1023
目的:观察应用加味退黄汤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肝泰乐、肌酐片,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维生素c保肝、降酶并加服加味退黄汤(茵陈、白术、茯苓、丹参、赤芍、川芎、虎杖、柴胡、五味子、女贞子、甘草)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及肝功能改善情况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退黄汤配合基础疗法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具有明显的退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奕  张玮 《中医药学刊》2001,19(6):592-592,597
观察清肝活血退黄汤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将91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清肝活血退黄汤每日1剂煎服,6周后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42%,对照组总有效率65.12%,两组比较P<0.05。指出,清肝活血退黄汤能有效降低各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指标水平,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赤红活血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与对照组109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赤红活血退黄汤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36%,对照组为66.9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TBil、DBil、ALT、AS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TBil、DBil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赤红活血退黄汤有明显退黄、降酶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黄汤配合护理措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9.6%、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黄汤配合护理措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赤丹退黄颗粒对辨证为瘀热发黄的急慢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消退黄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试验,416例患者按3:1比例分为两组,分别用赤丹退黄颗粒(治疗组312例)及加诺片(对照组104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并进行近、远期疗效随访。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退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结果提示赤丹退黄颗粒有较稳定的远期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赤丹退黄颗粒是治疗瘀热发黄所致的急慢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夏澍  王江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81-1281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中药合思美泰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中西医结合组和纯中药组随机分组治疗淤胆型肝炎各30例,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3.3%,而纯中药组73.3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两者相辅相戍,加强了利胆退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凉血活血中药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瘀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中药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随机分组治疗淤胆型肝炎各30例,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3.3%,而西药组73.3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两者相辅相成,加强了利胆退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及还原型谷胱甘肽,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退黄汤,1剂/d,水煎分早、晚温服。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00%,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退黄效果好,肝功能恢复快,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耳草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淤胆型肝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应用保肝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地耳草汤,疗程为4周,观察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对照组有效率为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地耳草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