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气虚模型大鼠A区基因表达谱特征及其对治疗的不良反应。采用药物加疲劳法制造Wistar大鼠气虚模型,Atlas^TM反义DNA(cDNA)阵列法检测造模动物鼻咽上皮细胞基因组A区基因表达谱。结果:模型组动物表现细胞核转录因子亚单位基因c-jum和c-kit原癌基因表达下调,前胸腺素α和钙结合蛋白2基因表达上调。治疗1周后,表达上调的2基因活性恢复正常,但表达下调的2基因活性仍维持低表达状态。结论:单纯气虚证动物出现原癌基因和应激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活性异常,其变化趋势和病理生理意义在于尽力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即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2.
阴虚、阳虚、气虚证病人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中医阴虚、阳虚、气虚证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选择阳虚证、阴虚证、气虚证病人,进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化学发光、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阳虚证、气虚证病人PMN化学发光值明显降低,其程度阳虚证大于气虚证,阴虚证没有变化;阳虚证、气虚证病人CD8亚群明显降低,阴虚证没有明显变化。对于CD3、CD4虚证存在显著差别。PMN化学发光值、CD8亚群缘分2可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立证型基因表达谱数据库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仅用四诊方法获取证候进行证型诊断,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和主观性,影响了中医诊断的科学性,阻碍了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因而证型诊断必须与现代科学结合,给它赋予现代最前沿的科学内涵。基于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将基因组学融入中医学,从基因微观分子水平研究中医诊断,是完全可以的。通过对足够数量的同一病位或病性患者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建立辨证要素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库,再相互组合便可建立证型基因表达谱数据库,以此作为辨证的客观规范化标准。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一部分。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机体在蛋白质水平上的定量、动态及整体性,同中医证候的"整体观""动态观"特征具有一致性。概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的研究,分析各证候蛋白质差异性表达,探寻了相应的生物标志物,以期为疾病证候诊断提供客观指标,阐明中医虚证的本质。参考文献32篇。  相似文献   

5.
传统中医认为体质参与证候实质的形成,而基因组学与体质特点十分相似,从证候、体质、基因组学的关系出发,探讨从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中,揭示证候的实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肾阳虚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认为肾为脏腑之本,是机体阴阳消长之枢纽,因此肾阳虚证的本质一直是研究重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进行了肾阳虚证的现代物质基础研究,并深入到神经生物学、亚细胞学、细胞分子免疫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领域,同时亦创立了多种肾阳虚证的造模方法,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2型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肾上腺类固醇及儿茶酚胺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方法:以16周龄Wistar大鼠、SHR和GK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鼠四诊计量化诊法及GeneChip Rat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正常与气虚Wistar大鼠、气虚和气盛SHR、气虚和气盛GK大鼠的肾上腺基因表达谱,分析类固醇及儿茶酚胺合成酶相关基因在不同证候大鼠肾上腺中的表达情况,以1.5倍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筛选获得31个基因在证候中存在差异表达。Hsd3b6在糖尿病气虚和气盛大鼠肾上腺组织的表达显著下调6.0倍,Cyp11b2在糖尿病气虚证大鼠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1.5倍以上。类固醇激素调节因子Por、Hsd11b2和Nr2f6基因在不同证候的表达均上调,Cyp2c23、Cyp4a3、Cyp4a8和Cyp2e1基因在不同证候的表达均下调,Srd5a1和Nr4a1基因仅在糖尿病大鼠肾上腺的表达上调,Lss仅在高血压病大鼠肾上腺的表达下调。儿茶酚胺合成酶Th在高血压气虚证、糖尿病气虚证与气盛证大鼠上调1.5倍以上,Ddc在糖尿病气盛证上调1.5倍以上,Dbh在糖尿病气虚证与气盛证上调达3.0倍。儿茶酚胺代谢酶Comt基因在糖尿病气盛证、气虚证下调1.5倍以上,Mao基因却在高血压气盛证、气虚证上调1.5倍以上。结论:SHR和GK大鼠类固醇激素以及儿茶酚胺合成途径中部分基因存在显著的差异表达特征,且可能与证候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从哲学角度剖析了中医辨证的局限性:一是强调内外相袭的普遍性而忽视内外不相袭的特殊性;二是强调本质与现象的统一性而忽视本质与现象的对立性;三是强调机体功能紊乱而忽略组织结构的变异;四是强调证候模糊定量分析而忽略“度”的判断。认为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医辨证理论,树立科学的辩证的理论思维,并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证候进行客观化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高原气虚证发生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是对疾病的总体或特定的疾病群体中真有某种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例如,具有邪胜正衰本质属性的疾病被称之为虚证。高原气虚证是外环境低氧引发,具有较典型平原地区气虚证临床表现的一种中医特殊证型。众所周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能量物质明显缺乏,造成脏腑机能活动低下,是气虚证产生的机理。为此,本文从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结合有关现代研究的客观资料,着重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脏腑功能活动及能量物质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气虚血瘀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的证候类型,它可存在于临床各种慢性疾病发展过程中。组学是一门近年来研究比较热门的新型科学,它是对各类研究对象(一般为生物分子)的集合所做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范畴对气虚血瘀证进行系统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为人们对本证的客观化,标准化认识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医学模式的快速转变,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核心.开展证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中医辨证的规律、思维认识的特点及其科学内涵,有效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近几十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各种方法和方式进行了大量有关证的研究,如证的规范化研究、标准化研究,证本质研究等,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也发现了诸多的不足,为了深入研究辨证的规律和思维特点,有必要冷静地思考和调整我们的一些研究思路及方法,笔者谈谈有关证研究的思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医对肥胖病缺乏深入研究,辨证论治方面也未形成统一意见.从中医角度认识肥胖病的本质,认为痰瘀证可作为肥胖病的独立证型或兼证,肥人多瘀,痰瘀同源.同时,针对肥胖病痰瘀为患的病机特点,对本病的中医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提出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是治疗肥胖病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因芯片技术已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新技术之一.基因芯片技术已应用于中医的实验研究领域,其应用基因检测肾阳虚鼠脑基因、检测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中医对金属硫蛋白IE( MT1E)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观察理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研究小鼠胸膜间皮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状况及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虚寒证与虚热证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寒体与热体的特征性基因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肝肾阴虚证、湿热蕴结证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乙肝中医证候分型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联。方法:从上海龙华医院肝科选择乙肝患者中诊断为肝肾阴虚证和湿热蕴结证者各3例,并选择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集乙肝患者和健康者的外周血样本,提取白细胞中的总RNA,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外周血基因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谱进行比较。另外选择肝肾阴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患者各10例和健康者10例,使用实时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验证部分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乙肝肝肾阴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患者之间、乙肝患者与健康者之间,基因表达谱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表达。两种证型患者之间共有403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239条基因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倍数|≥2,P〈0.05),基因表达上调的有142条,下调的有97条。肝肾阴虚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干细胞的维持等相关,湿热蕴结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细胞因子、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等相关。实时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验证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3、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等基因的表达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乙肝肝肾阴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患者白细胞中基因表达存在差异,提示乙肝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具有分子生物学基础,与基因差异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肺气虚证本质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研究思路:将西医的研究方法全部"拿来主义"用于中医证候研究,忽略了中西医历史渊源和哲学观的不同。(2)研究方法:单纯运用直观、线性的还原分析方法探讨中医证候,导致构建肺气虚证理论的方法论与研究肺气虚证理论的方法论相背离。(3)证候特点:忽视证候综合性、动态性的特点,以及证与证之间的动态联系,给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带来了困难。(4)证候的规范化:各证候的证名及诊断规范等没有统一标准,权威性成果之间证候分类、命名不统一,给使用者带来许多困惑。因此,建立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式和科研思路至关重要。基于中医"气一元论"和"生物电磁辐射是生命运动本质现象"的理论,通过比较气与机体电磁辐射的特征,笔者认为,机体电磁辐射可表征中医之气,中医证的本质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量子叠加状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我们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所组成的一个课题组对传统的中医证候利用现代基因组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该站在如何弘扬中医传统并探讨中医药现代化的较高层面认识传统中医证候与现代基因组学相结合的可能性,促使我们借贵刊一角向中医药界同道谈谈我们对中医证候特异基因组表达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的认识,并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一些情况,以就教于业内专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临床采集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应用多元统计主因子提取、系统聚类方法对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集中分布于风阳上扰兼督脉不利或气郁血瘀、气虚血瘀兼瘀热内盛、肝。肾阴亏兼痰湿内滞、痰浊上蒙兼气虚血瘀4个主要证型。结论:结合应用多元统计主因子提取和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证候研究,有助于客观、全面地揭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而证候体系的复杂性使得其难以用还原论指导下的现代医学方法来揭示其科学内涵,代谢组学以其系统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医证候的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论治思维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揭示疾病的证候本质方面代谢组学具有巨大优势。本文从临床疾病及亚健康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代谢组学分析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疾病证候本质研究中的代谢组学应用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推动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代敏 《大家健康》2016,(8):44-45
目的:探讨选择四君子汤对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104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展开所有脾胃气虚证患者的分组研究。临床采用常规治疗+四君子汤的方法对52例观察组脾胃气虚证患者进行治疗;临床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对52例对照组脾胃气虚证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脾胃气虚证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脾胃气虚证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临床选择四君子汤进行治疗,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显著,最终显著提高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心功能、病程、心脏形态学变化的关系,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生存率和预后,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证候演变规律。方法 通过查阅病历总结临床资料,根据病历资料,结合回访对40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证候的演变与预后研究。结果 ①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一般是先出现心气虚或心气阴两虚,随着病情发展,逐渐由阴及阳,由心及肾,因虚致实而出现阴阳两虚、心阳气虚、心肾阳虚和阳虚水泛等证候,证候因心功能、病程不同而异,其本质是病情的表现形式;②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的LV、IVS值具有显著差异,且心阴虚和心阳虚分别与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损害相关;③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生存率不同,证候演变的本质是病情与证候的恶化与加重。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是病程与心脏舒缩功能受损等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证候的演变是病情进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