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中医学认为,燥病是由外感燥邪或津伤化燥所引起的一类以干燥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仝小林教授通过对燥病病因的深刻剖析,认为内伤杂病中有一类津液充足的凉燥证,基本病机是阳气不足、不得宣达,根本治疗大法是通阳化气,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乌头桂枝汤为其基本方。在治疗过程中不可不问燥由何来,一概养阴。此为审因论治,结合辨证、辨病论治,可极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 临床上因阳气未能充分生发、温养导致气化障碍、紊乱而产生“寒”的病理改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共有病机。“寒”既是机体功能处于抑制的、迟缓的、退行性的病理变化,又是六淫病邪因素。在辨证上有表寒(外感),里寒(内伤)之分。里寒的病机是阳气不足以温养营血;任里寒的病变过程中,若再招致寒邪(外感)入侵,可使原有病机深化。说明寒邪致病,能使阳气温运不足,进而损及营血,形成气血俱病,以致使体内阴阳气化发生障碍。虽然各脏皆秉阳气以发挥自身功能,亦随其所虚而致病,但是阳气生发之源在于肾。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  相似文献   

3.
马武开 《河南中医》2001,21(1):27-28
干燥综合征 (Sjogren’ssydrome ,S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干燥性角膜炎、口腔干燥或伴发其它结缔组织病为特征。发病年龄多为 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西医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根据临床表现 ,本病当属祖国医学“燥证”范畴。《内经》中“燥胜则干” ,刘完素“诸涩枯涸 ,干颈皴揭 ,皆属于燥”等论述与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极为相似。在治疗方面 ,因其干燥少津 ,故“燥者濡之”是其一般的治疗方法。但燥有内、外之分 ,温、凉之别 ,临床还当根据具体情况而详加审证 ,不可一概而论。从中…  相似文献   

4.
秋燥系好发于秋季的一种外感热病。本病由燥热病邪致病,初发即具肺卫津干气燥之特点,临证可见咽干、鼻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派燥象。本病病情轻,传变少,病程短,易于痊愈,属于新感温热类疾病。一、秋燥源流关于燥证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素向·阴阳应象大论》云:“燥盛则干”,指出了燥气之特点;《素向·至真要大论》云:“燥者濡之”,进一步指出了治疗大法,但其时并无“秋伤于燥”之说。金元时期,对燥邪致病的理论与施治已有发展。如金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依据燥证特点补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概括,李东垣并创立了治燥诸方,如导气除燥汤、润肠丸等。但此时诸家所论之燥为热胜则燥,  相似文献   

5.
论燥证     
燥证的本质是阴津耗竭和输布情况异常,燥证的真假之分能够准确把握患者局部和整体的阴津数量和输布情况,真燥证的病因多为人体感受外界燥邪或因邪热太盛灼伤阴津或者误用汗吐下使阴津短时间损耗太多或年老体虚脏腑精血亏虚等,从而出现"阴竭则燥";假燥证的病因多为感受寒凉之邪、情志失调、劳倦体虚、饮食不节等,水饮停聚、瘀血内阻致阴津凝滞、输布不畅,造成燥证。对于真燥证的治疗,养阴润燥法应该贯穿始终;假燥证的治疗需要审因论治,慎用润法。临床上假燥证并不少见,因此临床上要仔细甄别,才能够避免临床上出现真燥用辛温之品加重阴津损伤以及假燥重用润药加重阴津凝滞的失误。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中医院马永桢主任医师是江苏名老中医 ,善治风湿免疫类疾病 ,现将马老诊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干燥综合征 ,类属中医的“燥证”范畴 ,早在《素问》中即有“燥胜则干”、“诸涩枯涸、干劲皲揭 ,皆属于燥”的记载。马老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阴虚  相似文献   

7.
刘完素燥证论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燥证 ,《内经》缺如。自金代刘完素补入 ,后世医家论燥证者 ,代不乏人。然笔者认为 ,时至今日仍有探析完素论燥微旨之必要 ,以知治燥之法 ,进而或可悟邪气为病之机理。《素问·至真要大论》虽曰 :“夫百病之生也 ,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但于分论各气为病机理时 ,却独缺燥病。完素补之曰 :“诸涩枯涸 ,干劲皴揭 ,皆属于燥” (《素问玄机原病式》,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皆同此 )。其自注云 :“涩 ,物湿则滑泽 ,干则涩滞 ,燥湿相反故也。如遍身中外涩滞 ,皆属燥金之化 ,故秋脉涩”;“枯 ,不荣王也。涸 ,无水液也。干 ,不滋润也。劲 ,不柔合…  相似文献   

8.
<正> 人皆认为伤寒之邪为寒,温病之邪为温(热).而曰:伤寒主温,温病主清;伤寒重视阳气,温病重视津液.故又有"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杂病法丹溪,热病法河间"之说.殊不知仲景既有"医圣"之名,《伤寒论》有"万世法"之称,其功岂仅独在外感哉?岂能独重阳气而忽阴津哉?仲景《伤寒论》一书,法外有法,法中有方,无论对理论研究或临床治疗的作用和意义,虽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单就阴津论之,书中重视阴津绝不在于阳气之下,处处体现了力主"阴阳和"的观点.对阴津不足、阴津受损的阐述和救治的方  相似文献   

9.
刘完素燥论阐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洁 《中医杂志》2004,45(10):723-725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专注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对于外感病邪之一的燥邪及其所致病证亦有精深的论述和详尽的阐发.他不仅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五气皆备,独燥缺如的情况下,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而且对燥病的病因、病证及其类型、治疗用药等诸多方面很有见地,蹊径独辟.特别是在《素问》"燥者濡之"、"燥者润之"的治疗思想指导下, 扩大了燥病的致病范围和治疗途径, 形成了证治一体, 从多途径、多角度探讨燥邪及它邪相兼为病的辨治体系, 为当今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0.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专注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对于外感病邪之一的燥邪及其所致病证亦有精深的论述和详尽的阐发.他不仅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五气皆备、独燥缺如的情况下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而且对燥病的病因、病证及其类型、治疗用药等诸多方面见地匪浅,独辟蹊径.特别是在<素问>"燥者濡之"、"燥者润之"的治疗思想指导下,扩大了燥病的致病范围和治疗途径,形成了证治一体,多途径、多角度探讨燥及与它邪相兼为病的辨治体系,为当今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和效法.  相似文献   

11.
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至枯涸为主要病机,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1].关于燥的论述,历代医家医著多有阐发,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燥邪为病的病变特点是"燥胜则干";<素问·五常政大论·王注>从地势方域的角度提出"地高处则燥,下处则湿";金·刘完素从燥邪致病的病机角度指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而明·喻昌则提出"火热胜则金衰,则风炽,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转令阳实阴虚,故风火热之气,胜于水土而为燥".  相似文献   

12.
黄景泉 《新中医》1992,24(8):6-8
金代医家刘河间所创火热学说,强调火热为病的广泛性,提出“六气皆能化火”与“五志皆能化火”说,分别阐发外感与内伤之火热病机。前者认为凤、湿、燥、寒四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可化火生热,或与火热相兼同病,而火热亦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13.
叶天士治燥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对燥证的治疗,论述非常详尽,提出了“上燥治气,下燥治血”之大法,集前贤之理训,发后学之未发,深为医家所赞誉。沿袭至今,仍不失其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今笔者不揣浅陋,谈点学习心得,以就正于同道。析机理不俗套,以上下为序叶氏认为,“燥为干涩不通”之疾,其病之所成大抵有上下二途。明确指出,对于燥证“内伤外感宜分,外感者由于天时风热过胜,或由深秋偏亢之邪,始必伤  相似文献   

14.
导致疼痛的原因很多,诸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饮、瘀血、虫扰、食积、外伤等,这些因素皆可使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各种痛证。考诸临床,痛证虽然病因不同,病机各异,病位不定,而用不通则痛来解释,则能以简驭繁,明白透彻,指导治疗则取效迅捷。1 外邪阴络瘀阻不畅故致疼痛 外邪常见有风、寒、湿、燥、火热及疫疠之气。六淫侵袭,使经络闭阻、营卫凝涩,气血不通,而致疼痛。  相似文献   

15.
介绍旷惠桃教授运用燥痹汤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亏虚证的经验。总结病机为气血阴津亏虚,燥、瘀、毒互结。治疗重在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标本兼治。燥痹汤是根据《温病条辨》之益胃汤以及刘渡舟之养津益胃汤加减而成。全方共奏养阴清热、润燥生津之功。  相似文献   

16.
蒋先伟  张瓅方 《河南中医》2020,40(6):844-846
李东垣所论之阴火,为脾胃内伤引起体内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常而产生的一种内火。病机有脾胃内伤,君火不守;脾胃内伤,相火浮越;脾胃内伤,气郁化火;脾胃内伤,阳气内伏化火;脾胃内伤,湿火相合;脾胃内伤,内燥化火。各个病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甘温除热法为阴火之治疗大法,临证根据阴火的形成机制及病情发展不同,应用不同治法,或益气升阳,补泻共用;或益气升阳,滋水伏火;或益气升阳,疏理气机;或益气升阳,疏散邪火;或益气升阳,燥湿泻火;或益气升阳,养阴泻火。用药不仅仅拘泥于甘温之品,在采用甘温之品的基础上,明确阴火的病机,随证治之。凡是扶助正气,祛邪退热之法,均可视为甘温除热法。  相似文献   

17.
丹溪学派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为其主要学术思想,治疗上主张以养阴为宗旨;温病学派是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学术流派,"顾阴"是防治温热病的重要方法;两者均以养护阴津为首要的治疗法则,适用于对燥证治疗。本文试从两种学派的理论特点、诊疗特色方面浅谈其对燥证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莉佳 《新中医》2022,54(7):217-219
“胃喜润恶燥”是胃的生理特性之一,与“脾喜燥恶湿”相对有独立的理论体系、辨证准则和治疗方法。该文从体阳用阴浅析“胃喜润恶燥”的含义,说明“胃喜润恶燥”的生理特性和病机、证治。胃在感受外邪或内伤杂病的情况下,易患阳明热证实证伤津伤阴,在诊疗中应辨用识体,调用治体,当顺其性制其恶,临床应多使用增液养阴柔润之品而慎用温燥之类,由此提出增液养阴,补肾固根的治疗方法,为理论探讨及临床治疗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其中,“风胜则动”、“燥胜则干”、“湿胜则濡泻”等句,广为后世引用。然文中“寒胜则浮”却鲜有引用者。究其所因,缘于该句注者虽多但难以信人,令来者莫衷一是。考本篇上下文之意,一则此段为外感邪气伤人病机之总括。非但前文云:“寒伤形”,下文亦云:“寒暑伤形”。此“寒暑”乃六淫之代词,有下旬“喜怒伤气”为证。所谓“伤形”,即外邪伤表之义。二则,此段为五邪伤人之常见病机,如风性主动,感之则多见振摇、抽搐之证。王冰云:“风胜  相似文献   

20.
类燥证探讨     
燥证是指外感燥邪或体内津液亏少,脏腑、组织、官窍失却滋润、濡养、充盈,以口渴尿少,口、鼻、咽喉、唇、舌、皮肤、大便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中医学对燥证的论述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清气大来,燥之胜也","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等记载.金元时期,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中指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补充了<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燥气为病的缺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