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20个临床科室在实施临床路径前后的成长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对公立医院内部成长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利用文献研究法确定19个反映学习与成长的评价指标,分为医疗质量、医院员工、医院文化、医院核心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对我院实施临床路径的20个科室进行调查。所有调查指标均与前一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平均住院天数、规范化培训覆盖率、员工满意度、科研成果奖项或奖励、办公自动化程度等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务人员自身成长、加快医院文化建设步伐、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二级以上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现状.方法:采用现成资料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用Speaman相关分析对有关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31所二级以上医院中有93.35%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各地市全覆盖;9所医院开展临床路径专业数达22个以上;不同类别医院其相关指标有较大差别;不同医院级别与变异率为正相关,入径率与完成率为正相关,而与变异率为负相关.结论:二级以上医院临床路径实施在宏观指标上均达到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3.
应用临床路径测算单病种成本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综述了以单病种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成本核算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以单病种临床路径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研究是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临床路径是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新举措,为医院管理的实施和效果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临床路径建立的背景、实施的基本内容、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进行了论述,对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试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理性预期理论分析试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动力来源.方法:利用干预研究法和现场调研法对试点医院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动力进行全面剖析.结果: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的案例提示,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动力来自于医院和医务人员对改革的期盼,合理的补偿机制以及透明的改革方案.结论:让医院和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实施所涉及的社会、患者、医院以及医务人员自身经济利益等方面产生理性预期,可以积极促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临床路径管理作用于医院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医院内部管理的影响;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调查问卷及关键指标,对无锡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最早开展临床路径的20个科室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在确定的11个指标中,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率、平均住院费用、计划与制度落实、信息化水平、整体护理水平、病历质量、药品费用等指标的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管理主要在三个方面8个指标作用于医院内部管理,并对其改进及成长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在路径的制定、医师的动员、患者的沟通,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医院更好地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和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各试点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对卫生部"中国临床路径网数据上报平台"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开展临床路径医院数量不断增加,临床路径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了医疗效率,规范了临床用药,控制了不合理医疗费用。结论: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显著,建议开发合并症病种的临床路径文本,制定相对合理的支付标准和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9.
实施临床路径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管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病种管理模式,具有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服务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竞争力的作用。欧美等国家医院较早成功实施临床路径,而我国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刚刚起步。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管理2个层面.对影响临床路径开展的国内外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路径的实施相关政策与制度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就临床路径的发展和概念进行了描述,阐明了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讨论了临床路径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同时对其未得到普及的原因和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医疗临床路径管理对子宫肌瘤医疗费用控制的效能和可行性,为医疗付费方式改进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以子宫肌瘤手术医疗临床路径为基础,识手术类型为基点设计相应临床路径,对不同临床路径控制下的同类手术治疗医疗费用情况和相同临床路径控制下的不同类手术治疗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医院HIS系统提取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临床路径控制下的同类手术治疗产生的医疗费用不同、各种医疗费用构成不同、变异也不同,相同临床路径控制下的不同类手术治疗产生的医疗费用不同、各种医疗费用构成不同、变异也不同。结论子宫肌瘤手术医疗临床路径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良好,为其他病种医疗费用控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建立一种全新的付费机制和临床路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标准化临床路径与地域间协同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路径是医院一组人员,针对某病种的检查、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等,以及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而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则是跨地区、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共同执行的规范医疗护理计划。标准化电子临床路径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治疗计划的标准化;二是数据交换的标准化。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在地域间协同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临床路径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1  
临床路径是医院临床服务系统过程对“预先支付系统(PPS)”医疗政策适应性改变的产物,标志着由医生领导的多学科团队所研发的新一代临床途径,同时也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策略。作者描述了临床路径的概念和内涵,由来和目的:阐述了其理论基础,并介绍临床路径的病种/病例选择和制定方法、过程;对我国的临床路径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一组实际运行的临床路径应用中提取面向实践的临床知识,实现临床路径本体知识库的规范表达。方法:采取工程化方法建立临床路径知识库,包括临床路径知识源标识与分类、知识抽象方法、本体工程方法和临床路径本体评价。结果:建立了58个病种临床路径本体知识库,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了验证。结论:临床路径本体知识库建设对临床路径电子化深度应用有重要意义,对新一代电子病历研发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院临床路径管理的3个阶段,分析了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临床路径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复杂病种的变异率和退出率高、医护业务分离、路径优化评估复杂等问题,提出了路径多态化管理、定义诊疗包与合并路径、路径医嘱与护理表单联动、路径智能优化等对策,显著提升了路径完成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DRGs是继临床路径后的又一项医改内容,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推行的医保支付方式之一,正逐步在我国应用推广。对六盘水市某医院DRGs付费试点工作前后的临床路径相关指标进行3年的对比分析(入径人数、完成人数、平均住院日、平均医疗费用等),分析DRGs对临床路径的应用带来的积极效用:一方面DRGs为临床路径的推广起了促进作用,为细化医疗服务和医疗考核指标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临床路径作为DRGs深入临床执行的有效基础,两者相互支撑,共同提升医疗质量。预计未来DRGs与临床路径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17.
In home-care settings, physicians with various medical specialties may order home enteral and/or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Clinical pathways may be used to provide a clear, concise, standardized method for ordering and monitoring home nutrition support. The clinical pathways should be appropriate for 80% of the patients placed on the pathways, allowing for a 20% variance, or deviation, from the pathway. In one home-care facility, disease-specific clinical pathways have been used for longer than 1 year for patients with a variety of diseases requiring home nutrition support. To determine the usefulness of the home nutrition support clinical pathways, data obtained from 20 patients were analyzed.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while being treated using home nutrition support clinical pathways designed for oncology (9 patient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2 patients), short bowel syndrome (6 patients), and hyperemesis (3 patients) for 191 weeks. Overall, an average variance (deviation from the pathway) of 22% (the number of variances divided by the total weeks of therapy) was observed. The use of the pathways to provide enteral or parenteral nutrition facilitated more cost-effective care by following pathway guidelines for obtaining laboratory values and patient visit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home-care staff and the physician was also improved. Clinical pathways can enable standardization of care for patients receiving nutrition support at home.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临床路径和电子病历关系的探讨,分析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电子病历改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临床路径信息模块的功能、形式、应用前提和实施原则。认为基于临床路径的电子病历是医院管理改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颈性眩晕诊治的临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颈性眩晕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探讨颈性眩晕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颈性眩晕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9例。分别比较患者眩晕症状的严重程度、治疗的有效率、治愈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眩晕症状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眩晕症状严重程度、有效率、治愈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颈性眩晕诊治的临床路径能明显缓解患者眩晕症状、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